《凶鳥獵食圖譜》第二卷 洪荒世界的過客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卷 洪荒世界的過客

第二十一章

見得此人空口白話便要訛寶,伯符與血海道人均是冷笑,血海道人一言不發,與老子和伯符見禮之後便走,走時特地亮了亮腰間兩把利劍。
當下周伯符十分得意,心中十分快活:「今日終於化形,從此可稱妖怪了。之前無論多強,只要不化形便不能稱為妖怪,如今化形成功,當取道號……有了,便隱去『周』姓,稱『伯符』便可。」
伯符思考再三,終於選定神通自足,不假外求的修鍊之路。原因嘛倒也簡單,「不求為聖人,況且我終究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到時如果是走天人合一的路,那一路上服下增長功力的靈丹妙藥還不是要我付出代價贖身的……再說萬一下一個世界的天地元氣與這個世界不同呢!那麼在解析利用那不同的元氣之前豈不是只能發揮三成法力!!不若走那神通自足之道,攻殺凌厲,到了不同世界也至少可以發揮七成力量。雖然不利於大道精進,不過我本志不在成聖,也就無妨了。」
卻是那准提道人……
此時他的法力早已非同小可,神通具足,便是光速也可在神念之中測量,他用光在自己身上一比便知,此刻化形之後,他的身高按根源世界的尺寸來說正好是196.1257825厘米,小數點后省略,得出身高196厘米,比之以前是高了一個頭。回想當初見到太一與鯤鵬的人形之時,他的原形不是三個鳥之中最大的,現在化形之後卻是最高的,比之他們兩人要高出一線,太一不過188厘米,鯤鵬也是190厘米。
三人正待道別離開,遠遠來了一人。此人來后便是捶胸頓足大呼:「可惜可惜,來晚一步。」
血海道人取了風之葉片,伯符則是拿了水葉,那光禿禿的芭蕉樹三人推讓了一番,以老子善煉丹,此物可種于丹房之故,讓與了老子取走。
三人便各自取了葉子,那老子去了地、火兩片葉子,說:「卻是我那丹爐少了煽火之物,此寶正合吾意啊。」
老子點頭:「善。」
果然是好寶貝,一顆芭蕉樹長於山谷小溪之間,靈氣逼人,上有四片大葉,各自有那不同的寶光靈氣發散。原來卻是天地之間的第一顆芭蕉樹,四片葉子各自有那地水火風之力,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先天靈寶。此刻樹下已經有了一個老頭在,伯符定睛看去,原來是三清之中的老子,他與老子見禮,開口言道:「原來是太清道兄,倒是許久未曾見了。有禮了。此寶不知太清道兄欲待如何!」
如今寶貝近在矩尺,他倒是有了好奇心要去看一看。不過瞬息,他便已到了寶光上沖之處,隨手用五色神光之中的土光聚起沙土化為寶甲遮住身體,走到寶貝之處一看。
伯符道號——或者稱為匪號亦可即已取定,當下他便開始總結自己法訣的得失。
伯符也是爽快,當下便說:「太清道兄先來,便取兩片去,我與血海道友一人一片便是。」
那太清老子也是深知盈虛之道,從未想過全得寶物,但凡此種緣分不可去盡,於是也是點頭與伯符答禮,正要開口之時,兩人同時有感,齊齊轉頭看去。
老子見此,也無甚不滿,開口便說:「今日吾等有緣此寶,伯符道友可以說個章程,如何分寶卻是。」
然後便對伯符與血海道人一禮言道:「兩位道友亦是大神通之士,得寶實乃天數,只是此寶與我有緣,不知哪位可以割愛成全與吾,結個善緣。他日去那西方,貧道定然倒履相迎。」
前進的道路既已確定,伯符便一躍而起,卻是發現自己身上是光溜溜的不禁失笑「其他的傢伙化形都褪個皮,脫個毛啥的,可以化為衣物。偏偏老子毛都不掉一根,這下還要去找些東西來變化衣服……可憐周圍百里之內是被都天三十六雷劫毀掉,連個毛也沒有一根,這下要裸奔了。」
不過他身形極快,化為流光當即飛出數百里。突然某處靈氣逼人,寶光上沖,似乎有寶貝出現。
鴻鈞講道之時,將天下大道分為三千,均可成道。然而修鍊之途卻只有兩種,分別是引天地元氣淬鍊己身,借用外力打通玄關,天人合一,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聚三花,集五氣,終成大道,屆時後面如何走,鴻鈞還沒講,不過伯符看了那麼多洪荒書倒是可以確定一二,不外乎以力證道與斬三屍證道而已,功德證道與修鍊之法無關倒是無需去想。
准提也不去追那血海,只是拿眼看定了伯符,臉上一臉笑意,也不顧旁邊老子微微搖頭。
將心神沉入神府,把自紫霄宮聽道至化形之後的收穫一一看來,五色神光早已化為大道妙法不說,各種神通也是一一妙法呈現,然而下一步如何走卻要分成兩種,一時伯符也是難以決定。
但見又有一人降落雲頭,一見原來卻是血海道人。伯符早就在想:「那血海道人的臉似乎那裡見過!」此刻再見其人,當即想起自己究竟在哪裡見過這張臉了……
「這不是有名的土匪臉馬庫斯嗎!那個戰爭機器里的主角……真是生了一張好臉啊!可止小兒夜啼!哈哈哈。」
周伯符化形成功,臨水自照,發現依然是以前的面貌心中十分歡喜。
血海道人也是大喜:「善。」
只見此人眼珠一轉,先與三人見禮,然後言道:「貧道昔日見此芭蕉樹,心知此乃先天之寶,算得此物與我有緣。今日成熟特來取寶,未曾想慢了一步,真是可惜啊。」
其二是神通自足,不假外求的路,以自身的靈氣磨練自己,吸納天地元氣轉化為自身力量,同樣是通玄關,然而是我為天地,依然是聚三花,集五氣,後面的路一樣的,殊途而同歸。後面怎麼走,鴻鈞也是沒講,不知與天人合一之道有何不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雙方修鍊速度是天人合一對悟性要求較高,進步較快;那不假外求對心性要求較高,進步沒有那麼快。同級別的在戰鬥時幾乎沒有什麼差異,天人合一勝在氣息綿長,借天地元氣為己用;而不假外求則是本身神通兇狠,控天地元氣以用,雙方各自發揮十分法力,天人合一是三分自己,七分借用;不假外求是七分自己,三分控用,打鬥之時卻是半斤八兩的。
接下來准提先與太清一禮道:「太清道兄實乃道德高士,得此至寶實為實至名歸。恭喜道兄了。」
再見這臉,伯符油然而生好感。那血海道人雖然長了張土匪臉,行事說話卻是蠻和善的,只聽他一一與老子和伯符為禮,又稱讚了幾聲那芭蕉樹好寶貝,接下來便是看著老子靜待他說話。
伯符平日里也懶得尋那寶貝,哪怕明知此刻多有那先天後天之靈寶散落洪荒,也是懶得去找,全因他明白他日脫離這個世界之時,還得自己用力量為那寶貝贖身,實在是有點提不起興緻去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