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殊途》第三卷 野火

第六十九章 太白峰的冬天(四)

第三卷 野火

第六十九章 太白峰的冬天(四)

葉穿雲笑道:「你小子突然有所頓悟,我自然答應,只不過這個冬天都無法清閑。你要閉關恐怕要等到明年開春。」
巨龍在空中游弋了一會,陳雲生大袖一揮,剛才還神氣活現的巨龍瞬間就沒有了精神,天空中不斷有碎屑紛紛落下,如同飄雪一般,地火室門前的廣場上飄落了厚厚一層。
「明年開春?為何要等這麼久,司天閣不是已經徹底被打敗了嗎?難道他們還敢捲土重來?」何望川不解地問道。
何望川有些不解,「師叔,照你的意思,就算修鍊符道,也可以達到這種境界?」
「這樣平靜的日子真好,太白峰的冬天很美麗,我很喜歡。」陳雲生淡淡說道,他的話已經偏離了幾人討論的主題,雖然看似突兀,但其他四人都知道他的意思。
「接下來呢?」何望川問道,不知什麼時候,他也湊了過來。
「接下來就沒有了。人固有一死,何必現在好奇這些東西,將來我們都會親身體驗的。」諸葛靖宇在何望川的額頭輕輕地彈了一下。
陳雲生稍微抬頭,看著何望川的臉頰,「這是一定的,符道玄妙之極,就深奧來說,遠勝於御物,只要你精研此道,將來成就遠不止於此。」
諸葛靖宇微笑地看著葉穿雲,「我又不是幽冥之主,如何知道後面的事情。但是有一本書曾經描述過接下來的事情。穿過那個發光的洞口,便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那團亮光不過是一輪月亮罷了,整個原野卻被黑暗籠罩,如同此時的夜色。在夜色中可以看到一條奔流的黑色河流,流水很急,卻沒有聲音,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
諸葛靖宇看著四周如同巨傘一般的松樹影子,若有所思地說道:「我在一本古籍中發現了一些關於靈魂消散時的記載。雖然描述的內容略有不同,但大多是這樣描述的,消散的精魂會感到自己在經過一條黑色而悠長的隧道,盡頭是一點光明。」
陳雲生靜靜體會諸葛靖宇所說的因果之道,過了一會兒,他問道:「人死去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我說的是精魂消散的那一剎那。」
葉穿雲笑道:「雲生的心態最適合修禪,不重自身的皮囊,只求內心的超脫。話說回來,你打算何時去找那位九公主呢?」
此時還有碎片不斷地飄向空中,四隻龍爪也長了出來,雖然巨龍是由各種顏色的碎屑組成,但是在銀白的月光下,只顯示出了一種潔白之色。陳雲生駢指于身前,揮灑自如,天空那條銀龍張牙舞爪,在月色中舞動不息。龍身上稜角各異,不時反射著月光,看上去銀光閃閃,宛如真龍身上粼粼的甲片。
三個人眼中滿是好奇,諸葛靖宇不由得問道:「信物?為什麼是信物,你推測可有依據嗎?」
諸葛靖宇連連搖頭道:「師叔莫拿我開心,入道之後雖然對修行有好處,但是各種各樣的限制繁雜,靖宇最煩被束縛,還是自由一些好。」
方明蘭接著說道:「明蘭雖不知道曹家製作法器有什麼傳統,但是我想,沒有哪個煉器的人會在法器上平白無故施加一層非常複雜的禁制,這不方便持器者使用,有違常理。唯一一個解釋就是,煉製這件法器是為了對某人身份的驗證。如果能夠解開上面的禁制,那便是可信之人,正是要找的人。我猜測,這是一件信物,並且是被有意攜帶出去的,而非偷竊。」
諸葛靖宇爽朗地笑道:「這個自然,煩請師叔傳授我破解這把鎖的法門,我平日將其鎖上,這樣就不會引人注意了。」陳雲生點頭同意,當即將曹錕所留的七心玲瓏鎖的開解訣竅告訴諸葛靖宇,由於技法十分反覆,一直花了半個時辰才傳授完。
幾人又說笑了幾句,各自埋頭整理法器去了。有了陳雲生的幫忙,法器梳理的進度快了不少,太陽落山之前,原本堆得向小山一樣的法器,已經下去了很多。在葉穿雲的建議下,幾人挑燈夜戰,夜幕對於凡人來說是最好的屏障,但是對修行者卻沒有多少阻礙的作用,他們可以依靠神識感知四周的一切。
葉穿雲嘆道:「八師弟這御物的本事實在高明,就連師兄恐怕都做不到這點。師弟的元神之強大,恐怕天穹派無出右者,這便是應了那句話,每個人入道的方法不同,各有各的緣法,但是大道歸一,最終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陳雲生喃喃說道:「師兄此話著實正確,每個人的修道軌跡不同,望川你也不用羡慕旁人,只需沿著自己的軌跡前行,我們到達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
葉穿雲搖了搖頭說道:「他們會不會回來我不知道,但是總覺得這個冬天沒那麼好過。」
漸漸地,四周的碎屑開始擊中在圓球的一側,一條尾巴在圓球上長了出來,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一條蜿蜒的龍身出現在空中,那團圓球漸漸變成了一個龍頭,龍眼和龍鬚纖毫畢至,栩栩如生。
陳雲生不料葉穿雲有此問,微微臉紅道:「這個我還沒想好,可能在過段日子,等天穹派四周的局勢稍稍穩定,西涼國亡我之心死了之後,再做計較。」
陳雲生問道:「靖宇,你相信輪迴這種說法嗎?如果醒來的人記不得前世的事情,那麼又怎麼能證明輪迴本身是存在的?」
說罷,他的手拂過身前一片法器的碎屑,這些閃閃發亮的碎片竟然在他的撫摸下凌空飛了起來。四周的碎片像被什麼東西吸引,全部集中到陳雲生身前兩丈之內,一片一片的疊加在一起,頃刻間便組成了一團頭顱大的圓球。陳雲生接著放出神念和靈元,那團圓球體積迅速長大,直徑變得如同水缸一般。
一旁聆聽半天的葉穿雲介面道:「關於隧道的說法我也聽說過,但是隧道之後的事情就沒有聽說過了,靖宇,你知道後面的事情嗎?」
三人點頭承認有理,陳雲生說道:「不管是信物還是其他的,其所代表的原始作用都失去了意義。靖宇,這件法器既然在你手上,便是你的,日後若由其牽出的諸多是由也需要你面對。」
葉穿雲看著諸葛靖宇手中拿著一柄破拂塵,和他丰神俊朗的樣貌很不相稱,打趣道:「靖宇果真和道法有緣,不如讓大師兄幫你舉行一個入道的儀式,今後做個道人,也和你的這柄拂塵相稱。」
葉穿雲回應道:「一般來說,我會將不同種類的材質分門別類,然後重新回爐,製作成煉製法器的材料。從這個角度說,它們並沒有死亡,而是睡著了,新法器誕生的那天,便是它們醒來的時候。」
何望川看的真切,一臉羡慕地說道:「師叔還有這種本事,啥時候也指點望川一二。」
諸葛靖宇盯著陳雲生,認真說道:「以佛家修鍊的法門看,輪迴是存在的,只要是進入自覺階段佛門弟子,便能夠繼承上世的因果,但是有沒有記憶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修為能夠繼承,也從側面說明了輪迴的存在。」
何望川臉上儘是嚮往之色,轉身對葉穿雲說道:「師父,忙過這陣子了,弟子要閉關修鍊,望你老人家應允。」
葉穿雲加入了討論,「依照這種說法,山間死去的修士們也都是睡著了,他們醒來的時候便是輪迴往生之時,只不過前世的因果全部不記得了,和法器沒什麼兩樣。」
陳雲生拿起一塊法器的殘片,淡淡說道:「這些碎片便如同法器的屍體,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它們。」
諸葛靖宇撫過拂塵的握柄,那團光影重又出現在身前,他按照陳雲生所教授的方法,經過四十九步推衍,將拂塵變為最初那種不起眼的樣子。
冬天的夜晚有些寒冷,五個人不停的拿起一件法器,記下法器的詳細情況,然後放到一旁。偶爾幾人湊到一起,細細低語,爭論法器的評級。上弦月的銀色的清輝冷冷的撒在那一片白骨般的法器上面,讓人有種祭奠亡靈的悲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