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三國》第三卷 席捲河北

第225章 三氣袁紹

第三卷 席捲河北

第225章 三氣袁紹

七年之爭,百戰沙場,今天,他們終於殺到了鄴城下。
袁紹和諸將臉色大變,急忙騰身而起,疾奔出府外,一個個翻身上馬,鞭馬如飛,朝東門奔去。
公孫白雙目一瞪,怒道:「老子帶兵以來,從未折損如此多兵馬。」
袁紹聽完,神色顯得極其萎靡而悲涼,喃喃地嘆道:「想不到我和公孫瓚爭鬥七八年,最後得以將其擊殺,卻會敗在他的庶子手中……我袁氏四世三公,竟然會敗在公孫氏的庶子手中……可悲啊可悲……」
沮授眼中神色一亮,微微嘆道:「這恐怕是唯一的辦法了,我等可率城中守軍三面出城主動襲擊敵營,文將軍則率兩千輕騎護送主公趁亂自北門衝出敵營,以文將軍之武勇,只要不遇上白馬義從和墨雲騎,應可無恙。」
沮授卻注意到眾人神色詭異的望著袁紹,卻絲毫沒有驚慌之感,心頭不禁微微詫異。
文丑聽得雙眼通紅,霍然而起,朗聲道:「主公莫慌,文丑願率城中兩千精騎,趁夜殺出城門,護送主公撤出鄴城,投奔并州的大公子。」
等到眾人隨著袁紹奔往城樓正中,不禁被城下的情景驚呆了。
而那些軍士也停止了招魂,唱起了葬歌來。
可是他們的問題是:其一捨不得放棄各自的轄地;其二他們也知道袁紹被十四萬大軍圍城,只要公孫白不惜代價攻城,袁紹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就算他們不過一切前來救援,等到他們殺到鄴城時,鄴城恐怕早破了;其三就算鄴城未破,他們的十五萬疲憊之師,也未必是公孫白的對手。
大局既將砥定,三軍士氣飽滿,同城頭守軍的慌張氣餒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郭嘉笑道:「袁紹此人一向自視甚高,心胸狹隘,卻屢次被主公所辱,心中一時想不開而氣得吐血,也是人之常情。」
一朝兵戈起,滿門無一丁。
袁紹久久不語,突然拍案而起,憤然道:「我袁氏四世三公,袁某乃車騎將軍,同盟軍盟主,大丈夫死則死耳,豈可扔下部曲臨陣脫逃?」
城樓下,那密密麻麻的公孫軍中鼓角爭鳴,鑼聲喧天,簡直就像宋丹丹的《月子》出版后簽名售書一般,熱鬧異常。
眾將士正要勸說,卻見一名小校急匆匆的奔了進來,高聲道:「主公,大事不好,敵軍在東門城下喧嘩,似乎要攻城。」
「步出鄴城門,遙望漳河水。
水邊有一墓,悠悠聽浪聲。
此刻就算袁譚和袁尚真派大軍來襲,也救不了鄴城了,可公孫白卻知道,袁譚和袁尚是來不了了。
大軍之前,獵獵招展的不再是綉旗,而是一面面素白色的招魂幡,那一片蒼涼的雪白在風中飛舞,顯得格外陰森和詭異。
而最令人矚目的是,在那招魂幡之後,高高的豎立著一塊長達數丈、寬達一丈的白布,白布的旁邊又豎著兩長條如同對聯般的白布。
或許,令他激動的不只是能為公孫瓚和公孫續報仇,更令他激動的是,他終於不用如歷史上那樣,默默無聞的被袁紹逼死在易城之中,終總算徹底了擺脫了歷史的宿命。
郭嘉無奈地說道:「所以即便如此巨大優勢,若想減少傷亡,只能智取,強攻不是辦法。」
整個場面,就是一場聲勢宏大的喪事活動。
問是誰家冢,汝南袁氏子。
袁紹雙眼通紅如血,滿臉的肌肉抽搐得變形,指著公孫白咬牙切齒的罵了半句,便突然覺得喉頭一甜,一口鮮血噴薄而出。
數十萬大軍沒有擋住他,易水、磐河、黑灘河、漳水這些天塹沒有擋住他,如今這鄴城的城牆,能擋住他前進的步伐么?
袁紹呆立在城頭,死死的望著正中那塊白布上「我兒袁紹」四個字,心頭氣血翻騰。這是什麼伎倆,簡直就是和小兒耍賴打架一般!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輕浮而無道的黃口小兒,卻擊敗了他這個四世三公、天下所望的車騎將軍,這是何等的諷刺!
鄴城,車騎將軍府。
滿堂默然不語,其實眾人都知道,袁譚和袁尚並未完全不能出兵,只要他們一個捨棄并州之地,一個捨棄青州之地,各自傾巢而出,匯合在一起湊個十五萬大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公孫白那得意洋洋的神色和輕佻的動作。
公孫白哈哈大笑,縱馬揚鞭,轉頭而去:「走,回帳,老子就來個三氣袁本初!」
噹噹當~
郭嘉道:「強行攻城,攻城者的折損至少是守城的三倍,我軍雖精銳,但以鄴城之堅固,若是激戰一日,則至少折損一萬人以上。」
剛剛奔到城門前,便聽到城外鑼鼓喧天,眾人心頭一沉,急忙簇擁著袁紹疾步奔上城樓梯道,奔往城樓。
正前方,就是雄偉的冀州治所鄴城,高達五丈的城牆,寬達十幾米的護城河連著漳水的支流,牆頭上架滿了強弓硬弩,還有火油、滾木、礌石等,不愧為冀州第一城,簡直固若金湯。
武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公孫白神色一肅,又問道:「若攻一日,我軍會死傷幾何?」
這詭異的場面,令城樓上的諸將瞬間呆住了,他們也算是見多識廣之輩,卻第一次見到給生者辦喪事的,而且還辦得如此莊嚴和隆重。
公孫白望著他那尷尬的模樣,微微一笑,又抬起頭來,望著鄴城,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我聽聞袁紹曾兩次吐血,可有此事?」
公孫白在數位猛將的拱衛下巡視城下陣地,所過之處,將士歡呼,如同大海狂嘯一般。
公孫白怒道:「限你三日之內想出攻城之策,十四萬人的糧草可不是少數,每日都是上千斛糧食的消耗,老子可耗不起!三日之內,想不出辦法,老子給你去勢!」
袁紹圓瞪雙眼,死死的盯著汗血寶馬之上的一副得意忘形模樣的公孫白,剎那間數年來的恩仇盡皆浮現而出,袁昱的血,袁熙的頭,袁雪的屍體,還有磐河的夜襲,易水上的火船,黑灘河邊的被騙……那滿腔的仇恨如同岩漿一般從他胸口奔涌而出。
而更詭異的是,成千上萬的公孫軍在管亥的帶領之下,一個個用著哭腔高喊著「本初,魂兮歸來!」
郭嘉望了望城樓上,只見城樓正中昂然屹立著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正是文丑,眉頭微微蹙起道:「若無沮授、審配和文丑三人,或許只要兩個時辰,有了此三人,恐怕要一日才行。」
「沒有援軍了么?」袁紹聲音嘶啞的問道。
就在此時,一名白袍銀甲的小將,跨騎一匹紅艷如火、高達一丈的神駒翩然而出,賓士在那棺木之旁,手中長槍一舉,那震天價的鑼鼓聲便戛然而止,而那號角聲也逐漸變得蒼涼和陰沉起來,如泣如訴。
咚咚咚~
這隻葬曲是按照《梁甫吟》的曲調,只不過稍稍做了改動,音調悲切凄苦,被成千上萬的軍士齊聲哀唱出來,顯得格外的哀傷,天地之間充滿蕭瑟和悲涼之氣。
他左邊坐著沮授、審配、許攸等謀臣,右邊則坐著文丑、馬延、張南、王摩、焦觸等武將,一班謀士武將,個個神色凝重。
其實他心中卻知道,這樣的突圍希望極其渺茫,就算突圍而出,恐怕也躲不過白馬義從點的追襲。
風蕭蕭兮之易水,血水染紅的黑灘河,十萬大軍困鎖的易城,薊城之郊的拚死血戰,漳河的雪,磐河的明月,公孫續的人頭,射殺公孫白的利箭……七年了,從當年的百人將,到今日的代侯,今日,他終迎來這勝利的一刻。
「淳于瓊和蔣義渠的三萬大軍被田豫所破,率數百殘兵而逃,不知所終;大公子被田豫、田楷和單經等人所阻擋,又擔心黑山軍出兵攻襲,恐怕也來不了……至於三公子,如今被曹孟德大軍壓境,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沮授滿臉沮喪地說道。
鄴城四周的營寨徹底被公孫白的大軍拔掉之後,鄴城徹底成了孤城一座,十四萬公孫軍將鄴城圍得水泄不通。
「公孫白小兒,老子不殺你,誓不……噗!」
在那白布之前,赫然又放著一具巨大的棺木,上面蓋著大漢龍旗。
嗚嗚嗚~
臉色蒼白的袁紹端坐在大廳正中,不過數月之間,年紀不過四十多歲的他,頭髮已然灰白了一半,顯得十分蒼老。
他策馬揚鞭,緩緩的抬起頭來,望著前面。
誰能為此戰,代侯公孫白。」
綉著「公孫」二字的大旗在烈日下豎得筆直,十數萬漢軍在鄴城下紮下十里連營,旗幡招展、營盤連天,那威風氣勢,令城頭守軍望之喪膽。
郭嘉頓時滿頭黑線,無奈地說道:「遵命。」
鄴城之內,只剩下兩萬殘軍,就算在同等條件下,也決計擋不住十四萬大軍,更何況面對的還是兵精器利的公孫軍。
眾將士見到袁紹及一干主將前來,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高高端坐在汗血寶馬上的公孫白看得真切,迎著城頭一拱手道:「原本不過消遣作樂,想不到袁公竟然吐血三升,真是空前絕後,小弟佩服佩服!」
「本侯有大黃弩和投石機壓制城頭,有攻城雲梯、井闌、攻城車等攻城利器,若十四萬大軍三面攻城,需要多久攻下鄴城?」公孫白淡淡的對郭嘉問道。
剎那間,那鮮血一口接一口噴出,城樓上血雨紛飛,袁紹只覺兩耳轟鳴,在身旁的諸將的驚呼聲中,兩眼一黑,倒在文丑的身上。
兩旁如對聯般的白布之上,左邊寫著「本初慢走」,右邊寫著「袁公千古」,正中間赫然寫著「我兒袁公本初之靈位」,三行大字,每個字都有一尺大,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的,在那行觸目驚心的字上面又畫著一副頭像,雖然畫風粗糙,那神韻和臉型卻明顯是袁紹。
公孫白眉毛一挑,問道:「你可有妙計?」
郭嘉撓了撓頭道:「且容末將好好思量一番。」
……
觸目所及,公孫白禁不住情懷激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