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錄》第七卷 逐鹿

第二百一十九章 碰撞(十)

第七卷 逐鹿

第二百一十九章 碰撞(十)

誰也沒想到,一口吞下建康的陳吊眼還不甘心,居然主動殺過江來。滁州距離廬州不過一百五十余里,如果蒙古大軍繼續按原計劃渡江,廬州肯定會落入陳賊手中。到那時,十幾萬兵馬的補給線就會切斷,不但無法支援達春,恐怕連自己的退路都保不住。
「所以,末將判斷。破虜軍非但派了陳吊眼北上,而且,會派水師沿江巡邏,儘力破壞我沿江船隻,渡口,以達到拖延我渡江時間目的。所以,兩路過江之兵,一明一暗。明的趕往雷江口,架設浮橋,修建炮台,徵集民船,虛張聲勢。如敵軍不來,則趁機過江。如敵軍水師來,則憑藉岸上炮台和狹窄水道,誓死與之周旋。暗中,則派大部人馬快速趕往蘄陽口,不惜一切代價,不計任何手段渡過去。待敵軍毀掉我雷江水道,大軍已經從蘄陽口過了江,隨時可給達春將軍支援了!」
大多數蒙古人不認識字,也疏於理財。他們的家族自曾祖父那一代起,就跟著不同的大汗東征西討,殺漢人、殺色目人、殺女真和契丹人,也殺蒙古人。可以說,除了嫻熟的殺人技巧外,他們一無所長。如果沒有掠奪和戰爭,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這世界上生存下去。
「依卑職所見,此乃陳吊眼的疑兵之計。真州附近水面寬闊,便於大船往來。陳吊眼故意拿下真州,就是為了讓丞相心中生疑。我軍若前去剿賊,其必遁江而走。若不去剿,則此賊虛張聲勢,威脅我糧道,……」爭論了一會兒,伯顏麾下愛將諾敏上前說道。
坐在帥位上的伯顏微微點頭,手捻著鬍鬚,眼睛卻緊閉著,如同已經睡著了般,所做動作不過是與眾人相敷衍。這些結論與他內心的設想吻合,但這些結論卻對決策毫無用處。陳吊眼北上,打得是拖延時間的主意不假。但識破了敵軍的陰謀,不能于陰謀就此化解。陳吊眼如此大張旗鼓的過江,為的就是吸引大軍的注意力。無論你說他是送死也好,虛晃一槍即退也罷,你都必須面對他兵鋒已達滁州這個事實。只要這支力量在建康附近存在一天,哪怕他明天就退回江南去,都表明廬州時刻在其威脅之下。
「你繼續說,陸路呢,我們派多少人去追殺陳吊眼?」伯顏點點頭,問道。年青的格根的看法未必完全準確,但他的確是帳下諸將中,第一個擺脫老眼光和蒙古人的自大,綜合考慮了敵軍的長處,給予殘宋勁敵般尊重的人。
「廢話,方才幾位將軍已經剖析了其中利害,分兵迎擊這個道理,還需用你來講?」老將塔賴回過頭,不滿意地斥責道。
這個觀點很令人震驚,也著實令人無法相信。過了建康后,長江水道驟然變窄。很多地方,如蘄陽口和雷江口等處,江寬不足一里。雖然江水湍急,但在如此狹窄的江面,水戰已經接近陸戰。逆流而上的破虜軍水師大艦,在兩岸強弩和不計其數的江防小船的威脅下,未必能佔多少便宜去。文賊如果真派水師逆流行到這兩個地方,強行阻止大軍過江,那隻能說明一點,文賊真的豁出老本去了。
在如此輝煌的戰績下,如果誰再能得出文天祥不會打仗的結論,那他昨夜睡覺時,一定是腦袋被風吹了,此刻在閉著眼睛說胡話。但若說文天祥會用兵,伯顏麾下的宿將們,卻看不出此人到底打算幹什麼,為何一出手,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昏招。
十幾位蒙古老將們議論紛紛,猜了小半日,也沒猜出破虜軍將領是不是瘋了,為什麼要自尋死路。
「危言聳聽!」很多沙場老將皺著眉頭想。雖然在戰略上,諸將已經給了破虜軍足夠的重視。但他們其中大多數人,不認為破虜軍真的有能力威脅到達春安全。當年殲滅索都,破虜軍是集中的全部兵馬,再加上張世傑的二十萬大軍,才在千鈞一髮之際完成了任務。如今破虜軍一部在兩浙,一部在兩廣。僅僅拿出三分之一力量即可全殲達春,除非長生天故意幫他們忙,一夜之間讓蒙古軍全部失去戰鬥力!
如今的漢人已經不是當年任人宰割的漢人了,那個名字叫文天祥的人在短短五年間讓他們脫胎換骨。已經有數名以謀略著稱的宿將栽在這個大宋狀元手裡。索都、李恆、張弘范、劉深,他們其中隨便一個,都非庸庸碌碌之輩。即使是那個屢戰屢敗,最後屍首都不知埋到哪裡的範文虎,當年也是排得上號的大人物。忽必烈汗得到他的投誠的消息時,曾經從氈塌上跳下來,赤著腳在泥地里轉了三個大圈,邊轉,邊慶幸長生天保佑,讓大元從此沒有了值得重視的強敵。
「依末將之見,眼下我軍應兵分三路。兩路過江,一路迎擊陳吊眼!」薛良格部出身的下萬戶格根見伯顏遲遲不語,走上前試探著說道。
但老將軍們都禮貌地保持了沉默,塔賴的遭遇在前擺著。既然伯顏大人有心提攜眼前這個叫格根的薛良格小子,大夥也沒必要掃一軍主帥的興。
塔塔兒部的老將塔賴捋著鬍鬚說道。
「我軍人馬雖多,可都來自北方。平時聽說過破虜軍的厲害,可破虜軍到底厲害在哪裡,火器犀利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唯一能給我們提供詳細情況的就是達春、呂師夔兩位將軍和他們的部屬。所以,破虜軍才不惜血本,用一個陳吊眼,與我們換殲滅達春和呂師夔兩部人馬的時間!」
猛然間,塔賴意識到自己做得過了。伯顏大人在軍中素有公正之名,雖然這次大夥是從各地匆匆集結而來,可決斷之權都在伯顏一人手中。如果沒出兵先讓他有了倚老賣老印象,今後的功就不用想立了。
聽到這個消息,正準備調遣兵馬,分頭從蘄陽口和雷江口過江的伯顏大吃一驚,立刻擂鼓聚將,與麾下的那顏們探討破虜軍此舉的用意。
塔賴眼睛一瞪,還欲訓斥。卻聽見上面伯顏動了動身子,虎皮椅發出「咯吱」一聲微響。
格根繼續說道,彷彿已經算到了,兩路過江兵馬中,必然有一路會被破虜軍水師所阻。
在接到率軍趕往廬州集結的命令后,平素分散在各地衛護中樞,彈壓地方的蒙古軍將領都知道一場大戰即將來臨了。因此,每個人都對敵手的用兵特點做了些研究。近幾件南方報紙風行,日常能買到的報刊不下十幾種。把那上面關於破虜軍戰績描述的文章摘下來,匯總,不難總結出上述結論。
與士兵們幾乎沸騰的求戰心境不同,臨時騰空的府衙里,伯顏,還有幾位大元朝四處爭戰了數十年的老將們,舉止反而越來越謹慎。
抱著這個念頭,老將和新貴們耐著性子聽了下去。可格根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兩路繼續過江,一刻不停。一路立即調轉馬頭,回擊陳吊眼!」格根見上司發問,躬了一下身,大聲答道。
有的士兵年齡已經很大,頭盔下面露出一縷縷白髮。但從他們蒼老的面孔上,你根本看不到一絲對戰爭的厭倦。相反,在這個城市裡,無論百戰老兵還是初上戰場的少年,眼裡都閃耀著嗜血的渴望。
格根說得對,這是大元傾國之力,與重生后大宋傾國之力的一場真正的碰撞。國家的實力,士卒的素質,武器的優劣,將領們的謀略和朝廷中樞的智慧,諸多條件綜合起來,全部集中在這一瞬。未來誰能真正的主宰腳下這片土地,也將在此一戰後,見到分曉。
而伯顏所下的徵發令,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除了蒙古人自己外,全天下的民族幾乎讓大汗征服光了。這次南下攻宋,也許就是蒙古民族的最後一戰。若能把握住這個機會,這些士兵們其中的一些人就能飛黃騰達,得到一個大大的官爵,以及與官爵相對應的牧場、農田和奴隸。即便不能因軍功而爬上高位,至少,能通過城破后的屠殺和劫掠,得到能花上十幾年的財富和回到族中與他人吹噓的資本。即便不小心戰死了,當然,在大多數人心裏這不可能,漢人,特別是漢人中以懦弱為名的南方漢人,怎麼可能有機會殺死蒙古武士呢。所以,這種比方是晦氣的,非常不恰當的一種假設。即便在戰場上被漢人殺死了,士兵們也不覺得有什麼遺憾。遺憾什麼呢,在草原上,大夥本來就是一無所有,戰死了,反而不必回塞外去面對每年冬天那難捱的風霜。
「的確如此!當年福建作戰,文賊以西門彪、林琦騷擾贛州,使得達春無法全力以赴。接著,又扶植乃顏與我作對,使大汗無法集中傾國之力南下。如今,我大軍過江在即,又遣陳吊眼到兩淮流竄。分明把陳吊眼用做了第二個乃顏!」
伯顏嘆了口氣,壓下心中所有不滿。此刻還不是立威的最好時候,等與破虜軍真正交了手,才方便挨個敲打這些百戰悍將,讓他們收斂一下驕嬌之氣。帶著幾分鼓勵的口吻,他向格根問道:「你能不能細說,如何分兵,為什麼要去攻打陳吊眼!不用急,本帥想詳細了解你的看法!」
格根被罵得滿臉通紅,後退了兩步,狼狽地說道,「末將,末將不是不完全是這個意思。末將,末將的話還沒說完!」
薛良格部是個位於極北之地的小部落,被武力併入蒙古族內的時間晚,所以其部族在軍中一直被諸將當作外人。方才諸位將領所做的分析,已經接近了伯顏需要的答案。只是大夥都不想在伯顏沒做主張前,過分顯示自己,所以才沒提出剿滅陳吊眼部的建議來。格根這一出頭,等於搶了所有人的功勞,一些同樣資歷的將領不方便指責他,有著近四十年作戰經驗的老將塔賴可不會給他面子。
兩淮過江的最佳地點有三處,皆為當年大宋名將曹彬南下滅殘唐所開闢。一為蘄陽口、二為雷江口,三為采石磯,三處水道江面狹窄,當年宋軍南下時,曾經先後在那裡搭設浮橋,接應大軍過江。在得到陳吊眼攻佔建康的消息后,蒙古軍已經決定繞路南下。伯顏沒有派遣兵馬去距離廬州最近的采石磯對岸,與大宋水師做過多糾纏,而是直接調頭向西。西線南北兩岸皆為大元所佔,如此狹長的水道,宋將杜滸即便有心派艦隊巡邏,也無法擋住大軍的腳步
廬州城已經確確實實變成了一座大兵營,每天進進出出的,全是頂盔貫甲的蒙古鐵騎。大元朝軍紀早就「名聲在外」這次,來的又是其中最「講道理」的蒙古軍,所以,百姓們只要方便逃的,早就逃到鄉下去了。即便是不得不留在城內的朝廷命官和豪門大戶,也把家中女眷偷偷送到了臨近村落里去「郊遊」把家中值錢一點兒的東西挖坑買到地底下,以免這些女子和金銀不自覺地「勾引」了一等人,害得人家不顧名聲找上們來求索。
可這樣一來,陳吊眼等於把他自己送入了死地。隔著一條大江,破虜軍很難及時得到補給供應。兩淮百姓雖然心向大宋,可這裡是十年九災之地,加上百年來戰火不斷,民間貧瘠得連老鼠都打算搬家了。除非破虜軍向蒙古軍學習,把打下的一切地方當作敵國,直接從百姓手中搶糧。
「說得好,對決!」達春哈哈大笑,他很欣賞「對決」這個詞彙。十七萬清一色的蒙古軍,這也的確是忽必烈能拿出的全部家底。水師阻斷大江,偏師深入敵後,主力雲集江西,在南方,文天祥也的確拿出了全部力量。
聞此言,伯顏猛地睜開,目光如炬,照得座前所有人都覺得頭頂亮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壓下那些切切議論的聲音,伯顏方開口問道:「格根將軍,如果本帥兵分三路,你看如何分法?」
格根聽主帥如此發問,心裏有些感動,仔細理了理思路,小聲說道:「我想,敵軍之所以冒險而來,必是心有所圖。即如塔賴、諾敏諸位將軍所分析的那樣,是為了把我軍吸引在外圍戰場,以便他們有充裕時間經略江南。那也就說明,江南戰局已經到了關鍵時刻,達春將軍、呂師夔將軍所部人馬危在旦夕。所以,我部過江增援人馬,動身宜早不宜遲!」
就在今天早上,盱眙軍(今盱眙)和無為(今廬江、巢縣一帶)軍的統軍萬戶同時遣使告急,說有一夥破虜軍,約數萬人馬於前日跨過了長江,趁守軍不備拿下了真州(六合),目前其前鋒正向滁州一帶快速推進。
街市幾乎在一夜間蕭條,連天空中得鳥雀,也識趣地遠遁而去。對於這種人間鬼蜮般的荒涼景象,處在其中的蒙古將士們渾然不覺。相比于周邊環境,他們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大軍能開拔到前線,以便他們開始娛樂般的砍殺。自從上一次臨安不戰而下之日算起,武士們已經很久沒這麼大規模集結過了。或者說,兩淮一帶從來沒集結過這麼多貨真價實的蒙古軍。想想吧,十七萬,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當年成吉思汗攻破花子模國,軍中真正的蒙古武士不過才四萬餘人。拔都汗從西域把疆土擴展到多瑙河畔,所部蒙古軍不過兩萬。大伙兒不知道南方那個姓文的漢人,究竟使出了什麼魔法,居然讓大汗調動傾國之兵來對付他。
諾敏出身於札剌兒部,他的家族是最早追隨著成吉思汗掃平蒙古的諸部之一。因此他的在軍中地位非常尊崇,非但伯顏很看重他,其他年青貴胄將領也以其為楷模。他的話音未落,立刻有幾個年青的將領站起來對此觀點表示支持。
蔑兒乞部也是最早被成吉思汗併入麾下的部落之一,其部出身的年青將領奧敦格日樂身份最高貴,自我表現的心也最切。見伯顏對諾敏的話連連點頭,有心從中分些好處,向前走了幾步,站到諾敏身邊,大聲說道:「末將贊同諾敏將軍的看法。末將仔細解讀了以往戰報關於破虜軍的描述。發現文賊用兵一貫避實就虛,從來不肯與我軍主力硬碰。此賊通常做法是,以一小股部隊作為疑兵,拖住我主力于戰場之外。而賊兵則集中力量擊我外圍,當我外圍人馬被重創后,主力即使趕來,也無法再挽回全局!」
「三萬!」格根報出的數字,又嚇了大夥一跳。「必須集結數倍與敵的兵馬,全殲了陳吊眼。只有全殲了陳吊眼這支偏師,才能威懾住建康敵軍,讓他們不敢貿然打廬州的主意。也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文天翔拖延時間的算盤。大帥既然起傾國之兵而來,不妨把此戰看作殘宋與我大元之間一場真正的對決。雙方誰也別留下實力,真正的硬碰硬!」
想到這,塔賴收回已經到了嘴邊的斥責之詞,退回了自己的坐位上。其他幾個蠢蠢欲動的年青將領見勢不妙,也趕快收斂了自己的行為。坐在帥位上的伯顏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有些懊惱。當年他與忽必烈汗南下時,將領們可沒這麼多花花腸子。十年不到的功夫,這些傢伙把宋將的惡習全學會了,說不定某些地方還會「發揚光大」。以一支帶上了暮氣的大軍對付一支如朝陽般升起的新軍,取勝的把握,看來未必有原來想得那樣大。
而這些人轉眼都敗在了文天祥手裡,或被破虜軍陣斬,或被忽必烈汗誅殺。征南名將中,如今只剩下一個達春還在江南西路苦苦支撐,他的求援信一封挨著一封,信使隊伍幾乎從贛州排到了長江邊上。
「說下去,繼續說下去!」伯顏從椅子上站起來,略顯蒼老的臉上已經絲毫不見了剛才那種疲倦之色。炯炯有神的目光中,充滿了對年青人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