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劫錄》第二部 龍池劫灰

第五十六章 澄清

第二部 龍池劫灰

第五十六章 澄清

世事如同轉蓬,並無法因上一刻何在而預測出下一刻何往。我剛離開朗山的時候,不會想到前往鍾蒙去降妖,兩者之間似乎也無必然的聯繫;我見到了妖物蘋妍,隨即又遇見官家小姐爰苓,就算別有因緣,也根本想不到好事真能得協;然而好事得協又如何?夫婦數年,花不沾身,因之位極人臣,卻又擺脫不了遭背叛,遭謀算,乃至身死名裂的下場……
腦中瞬間閃過無數聯想,越想越是心亂如麻。我不禁閉一下眼睛,將那些無可證實也不願去證實的想法全都驅散開去。不管眼前所見是真是假,但凡有一線生機,還是盡量去把握為好,於是我用顫抖的聲音質問粥恆:「誰使你來害我?」
「大將軍勿憂,終讓來也!」
我當然不會相信祥與不祥的那些怪論,可是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奇特的事情,確實也在心頭投下了不小的陰影。下意識地抬手扶一扶朝冠,回想起蘋蒿送來的咒符還藏在髮髻里,我的心情略微安定了一些,於是叫從人回府另取一面飛虎旗來,隨即繼續上路,前往金台門。
我和粥恆一邊對話,談商一邊仍在驅動馬車轉向。一名士兵挺矛斥喝,談商卻渾如未聞,士兵急了,當胸槊去,談商慘叫一聲,倒栽到我的腳邊,幾點鮮血濺到了我的臉上。我低下頭,看到這個寒士死而不閉的眼睛,殘留在瞳孔中的最後的表情是複雜的,有恐懼、有焦慮,此外竟然還有一線坦然和興奮——難道他是因為能夠為我殉死而感到愉悅么?
金台門乃是皇城的南門,由金台營一隊士兵日夜把守。金台營士兵原本大都是熟面孔,不過這幾年逐漸輪替,加上我把營督的位置交給大姐夫粥恆以後,熟人越來越少了。當我此番馳近金台門的時候,放眼望去,竟然連一張熟悉的面孔都看不見——我不禁想到,或許自己應該多和那些新兵親近親近,雖說執掌營務的也是至親,總不如親自統轄來得穩妥。
我想要盡量拖延時間,時間一長,局面總會產生變化,況且我還有十數名護衛等在金台門外,如果粥恆派人閉鎖金台門,他們難道就不會想辦法殺進來護主么?於是我引誘粥恆說:「我願獻出大將軍印授,奉兄為主,立朝秉政。但求不死,可乎?」
事後想來,如果換了我是粥恆,一定先指揮部下將逆賊綁上,然後再宣示罪狀,但大概粥恆太過自信,認為我已是瓮中之鱉,毫無退路了吧,所以他並不立刻叫士兵們衝下丹陛來,而是好整以暇地戟指罵道:「汝獨執國政,藐視天子,變更舊法,激反藩王,難道還不是謀逆的大罪么?!」
我上無兄長,只有兩位姐姐,所以要說男性的親眷,除了父親外,就只有兩位姐夫最親了,不僅如此,我還賦予他們守衛皇宮和京城的重任,兵權在手,煊赫無比,粥恆為什麼要背叛我呢?
我一看今日的御者非他,正是曾為我回鄉去打聽大化之珠端底的寒士談商——駕車雖說是下人之事,但古來御術就是士大夫必修的課程,因此官宦之車,也往往由其門客來駕御。當下我問談商:「何謂不祥?」談商回答說:「《蓍解》有雲:『風雷迅疾,天地之兆,因天地而感人事,是以旗折、轅裂、瓦穿、椽斷,皆天象示警於人,是大不祥也。』」
天子第三度召我天安殿見駕,可是剛離開府邸,才到巷口,突然風卷旗折,驚了駕馬,險些把我掀下車來。御者警告我說:「此乃不祥之兆,請大將軍速速回府!」
「當」的一聲,我長劍已經出鞘,然而心中卻在慨嘆:「罷了,今日死於此處!」從來雙拳難敵四手,況且以我的本領,恐怕連兩三名普通的金台營士兵都收拾不了,更別說曾為一縣劍士之魁首的粥恆了!
他這番言語倒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我沒想到這個背主的傢伙原來有這樣一套想法,「澄清宇內,扶正綱常」?哈,此人真是幼稚到了極點,我從前怎麼竟還將他倚為臂膀,真是瞎了眼了!不過從這番話中也可以聽出,他果然是受了獲筇的指使。所謂天子詔是真是假不必再論,反正天子昨日是我的傀儡,今日是獲筇的傀儡而已。
〖古詩云:宇內澄澄,如山之登。四海清清,如日之升。〗
按照規定,百官儀仗是不能進入皇城的,於是我把部下都留在門外,由談商駕著馬車直馳入皇城。那名宣旨的宦者早就跳下車來,疾趨到我的車前,當先引導。一般情況下,除天子外無人能在皇城中跑馬乘車,但我身為第一輔弼重臣,得到天子額外恩遇,允許在皇城坐車,可以一直馳到天安殿的丹陛下。
死,我並不怕。雖然曾在酒後對那隻狐狸誇口說「我現今便如同天上的明月,明月一日不墮,我的權柄一日不墮」,但縱觀千年歷史,又哪有長存不滅的權柄?雖然一直避免去想,但內心深處總隱約感覺,登百仞則墮千丈,自己難保一定能夠壽終正寢。
我從來不認為天道是有意識的,「天道無私,自然是常」,這是師祖棠庚一直掛在嘴邊的話。按照師祖的解釋,天地萬物,以道貫之,天之至大,靠的是它屹立在道的頂端,風雨雷霆莫不是道的顯化,而不是說天真的有意識,或者如民間傳說般,真的有天神甚至天帝之類的東西存在。至人是存在的,然而至人無所憎亦無所愛,根本就不會垂憐世間萬物,當然也就不可能有什麼顯化、示警之類的事情發生。
就這一愣神間,只見粥恆猛然拔刀出鞘,箭眉上豎,冷冷叫道:「奉詔擒賊!離孟,速速下車受縛吧!」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我還沒有反應過來,駕車的談商也已經反應過來了,他立刻連聲呼喝,抖動韁繩,想要將馬車掉過頭來。
我膽戰心驚地轉頭朝金台門方向望去,還沒看清個所以然,突然腦後風聲想起,於是本能地左手朝後一張,一道小小的霹靂疾射而出。匆忙轉回頭來,只見粥恆堪堪被我逼退,橫刀當胸,立在階邊,而他手下那些士兵已經把馬車團團包圍住了。
想到這裏,我五指一松,長劍「當」的一聲脫手,掉落在車廂中。
而正當我準備束手就擒的時候,也根本想不到下一刻又會發生什麼,即便從來不相信奇迹,事態的發展也往往出人意表。這裏長劍才剛墜落,耳邊突然聽到風聲驟響,隨即面前那可惡的粥恆就大叫一聲,咽喉中箭倒翻在地。我又驚又喜,匆忙轉頭去望,只見一騎絕塵而來,馬上騎士大叫道:
我要不要放下手中的武器,暫且把性命交給粥恆呢?他這一番話如果是真的,雖然實足可笑,卻說明他不會立刻殺我。當然,粥恆最終會把我交到獲筇手中,那老賊可不會象粥恆一般天真,他不會容我再苟活在世上,但能因此多活一日便是一日,多活一刻便是一刻。況且,即便不放下手中的武器,我真能從此圍困中脫逃出去么?
※※※
比如說,按照古籍記載,至聖在南遊前曾見到雲霞如蓋,罩于頂上,後人附會說那是他即將得其大道的預兆。可是又有古籍記載,我朝高祖皇帝誕生時也有相同雲蓋——一則成聖,一則成帝,你總不能籠統地歸類說雲生於頂就是佳兆吧,因為高祖皇帝芟夷四海,殺人無數,當時的崇德真人就曾經說他:「得天下而棄聖遠矣,是福歟?是禍歟?」
馬車在丹陛下緩緩地停了下來。我還等著粥恆下階來行禮,但他卻仍然傲立階上,一動不動。宦者緊跑幾步,去到粥恆的身邊,然後突然轉身,面朝著我大喝一聲:「有旨,擒拿逆賊離孟!」
粥恆冷笑著回答說:「奉天子詔。」我怒斥道:「天子何有此亂命?莫非你受了獲筇的蠱惑么?須知我若身死,獲筇把持朝綱,囂張跋扈,不會在我之下!」粥恆輕輕點頭:「此我知也,但我今日可以誅你,異日獲筇為亂,亦可誅之。誰敢悖逆君臣之道,粥某定不與其共戴天壤!」
這群寒士在當世幾無晉身之階,如果不是我的照顧,他們最多也就當到一縣長、令,所以大多皓首窮經,只好去死讀書、讀死書,這個談商也是如此,他說的什麼《屍解》,我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怎麼,旗折是不祥之兆么?是上天示警么?上天若想殛人,又何必示警?上天若有所愛人,又何必罹以災禍?
我正在這樣想著,宣旨的內宦看不清前面的情況,急匆匆地下車跑過來了,問我:「大將軍何故停車?」我開玩笑說:「風吹旗折,恐為不祥,我正欲轉車歸府,不奉詔了。」宦者大感恐慌,連連作揖:「大將軍不要戲耍小人。君有詔,臣怎敢不奉,況大將軍若轉車歸府,小人回宮定受責罰。還是請大將軍繼續前行吧。」
然而已經停止的馬車想要轉頭,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只覺得后脊一陣發涼,心中卻如有火燒一般,又是憤怒,又是恐懼。一邊心中默念咒語,把右手按在腰間的劍柄上,我一邊仰頭質問:「離某何罪而名『逆賊』?天子詔又在何處?!」
乍聞此語,我悚然一驚,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站在前面的不是粥恆而是獲筇或者別的什麼人,大概我立刻就會清醒過來,命令談商駁轉乘車,疾馳向金台門的吧。然而此刻矗立在階上的乃是我的至親,難道粥恆會背叛我么?!
就在他數落我的時候,談商已經勉強把馬車轉了半個圈子,只要再轉半個圈子,就可以疾馳向金台門了。粥恆等人沒有坐騎,料他們追趕不上——不過我突然想起了門外守護著的那些生面孔,就常理來說,粥恆一定會先讓人先鎖閉金台門,如果那樣,除非我背插雙翅,否則今天怕是出不了這個罪惡的圈套去的。
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走向死亡的過程。如果真以大逆之罪處我,恐怕最終將被押赴市曹,磔刑處死,我已經被磔過一回了,當時心底充滿了絕望和悲憤,就連錐心的疼痛都無暇去顧及,但事後想來總不免寒徹骨髓——人生中最恐怖的事情其實就是后怕。
當然,既然天地萬物皆出於一,相互之間莫不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如果將有福禍降臨在一個人的頭上,自然天有預示,地有顯化,只是這種預示或者顯化神秘莫測,亦很難有規律所循,偏要說某類事物是說明了某種道理,那都是野狐禪,當不得准。
真是天真的傢伙——我在這一瞬間突然看清了自己,自己根本就沒有悖逆潮流,使寒門振興的真正意願,更沒有那種能力,我只是因人成事而已,我只是一直在利用靳賢和你們這些寒士而已。或許我今天的失敗,真是命中注定的,是我本身能力和性格的必然結果。
況且,我死也就罷了,被磔也就罷了,我妻又將如何結局?我期盼她能來救我,但那樣難免為縈山上神秘的修道士所害,殛至形神俱滅。如果她不來救我呢?大逆之族,豈有生理……或許那狐狸會去救她,從此兩人共證仙道……想到這裏,無來由的內心一陣劇痛。等等,眼前這一幕,不會是那隻狐狸安排的吧?!
粥恆聽了我的話,猛然一昂頭:「粥某奉詔討賊,豈為利祿乎?但求澄清宇內,扶正綱常,重光大成天下,于願已足。汝速速下車就縛,我在天子及獲太尉面前求情,或可容你不死!」
眼看距離天安殿越來越近,我隱約看到大姐夫粥恆頂盔貫甲,帶著七八名金台營士兵站在殿門口等候。他是正好巡邏經過此處么?還是有什麼事情急著要向我稟報?我朝他揮了揮手,正打算招呼他到車前來,那宦者卻伸出左手來一攏乘馬的轡頭,諂笑著說道:「大將軍請稍後,小人前去復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