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劫錄》第二部 龍池劫灰

第六十四章 道外

第二部 龍池劫灰

第六十四章 道外

刑場遭磔,血流及踵,去縈山上轉了一圈回來,卻成南柯一夢。這個似乎姓柏的修道士曾在夢中出現過,他是真實的么,還是虛幻的,是否縈山上那老修道士命他前來迎接我呢?前此種種,封侯拜將,骨肉離散,難道仍然是黃粱一夢嗎?不,即便那並非是夢,以縈山上那老修道士奧妙精深、無可揣度的道法來論,或許仍能將它變成一場夢吧。我暗中捏了一下左手的拳頭——他能讓妻子復活么?
我和徹輔都感覺他的憤怒非常有趣,我們問他,他已有至人之德,為何還執著于做一個上人,要為了下愚而殫精竭慮,如此作為,又與下愚何異?我們立刻深切地體會到了蒙沌的憤怒,如果他是下愚,如果他有眼耳鼻舌,一定會大聲咆哮的吧。他會這樣喊叫:「死生本是自然,自然自應凜遵,但將生如死,無所作為,是自然之芻狗,與死又有何不同?!那些至人,其實都是一些無情之物,是魔誕生的根源所在!」
這是一個規律,有之生也,必然會導向無,無之興也,自然會有新的有產生。劫難因有情無情萬物而異,它是有在蓬勃到頂點后的必然產物。我們仍在上升,我們距離無還很遙遠,又何必如此急切呢?
廣宗真人果真道法高妙,臨終前還能算到我將會來找他。於是我就直言相告:「撿自魍魎群中。」年輕的鍊氣士點了點頭:「請跟我來,我領你往主持墓前去。」
我不知道廣宗真人既然已經羽化,還要我到他的墳上去做什麼,但想來定有深意,不可不凜然遵循。於是謝過了鍊氣士,我就獨自一人進入道林,此刻暮靄將合,但據引導者所說,距離並不太遠,但去憑弔一番,黃昏前定可走出林外的。
這就是我在虛假中輾轉所逐漸領悟到的,我告訴蒙沌,同時也是告訴徹輔,我明白了下愚與上人、仙人並無不同,而就本質上來說,甚至與我們所鄙薄的至人也毫無區別。下愚自有下愚的悲哀,下愚也有下愚的喜樂,下愚因世事的牽絆而柔腸寸斷,生不如死,可一旦放下,眼前仍是澄明一片。下愚莫不樂生而憂死,可是下愚為了某些理念可以坦然地邁向死亡,相較之下,我們有什麼理念可以使自己坦然地面對大劫呢?
我回答他,真實也有虛假的一面,虛假也有真實的一面,既然已經發生過了,即便身處虛假中,她終究發於我心,又入於我心,對於我來說,這一段經歷,這一段感情,虛假的也是真實,而對於你們來說,真實的也是虛假。何必放下?孜孜于放下的,才是真的無法放下呀。
〖古詩云:道之無外,觸之無礙,以心察之,無所不在。〗
我跟隨著那名年輕的鍊氣士,迤邐繞至邱山山北,遠遠地望見一片樹林。鍊氣士一指樹林,說:「此林名為道林,邱山歷代主持,但得真人號者,羽化后衣冠都葬在這裏。此是禁地,不可擅入,主持臨終前有遺言,准你一人進入。」然後他指點我說,入林后一直朝北,看見第七座墳塋,就是廣宗真人的葬處了。
既然如此,那大劫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第二部終)
抬眼再往遠方望去,只見一座高峰在天地之間傲然聳立,但那並不是邱山,那座山比邱山要高並且廣無數倍,諸峰並峙,其中最高的山峰如同被利刃劈開一般,少去了峰頂。腦中瞬間一亮——我認得這座山,這正是修道士們的聖山縈山呀。怪哉,明明一路向北,怎麼竟然會來到了極南?!
其實也無所謂了,即便蘋妍復甦,爰苓重現,也不如這一刻她就在我手中的溫暖。我感覺我們已經合而為一了,她便是我,我便是她,此情已無所憾,何必再要改變呢?
但是這一切究竟有何意義?正如我曾經無法理解蒙沌一般,他也無法理解我的所作所為。抉一抔土,化一個虛假的世界,然後在此虛假中以人身來輾轉,來歷練,我究竟得到了一些什麼?悟到了一些什麼?對於阻止大劫的到來,又究竟有什麼作用?
轉身正欲離去,那名鍊氣士卻突然叫住了我,問:「先生是孤人么?」我搖了搖頭。他卻又問:「先生是孤兒么?」我感覺他話中有話,於是緩緩轉回身來,略略點了一下頭。鍊氣士笑笑說:「主持羽化前曾言道:將有一人前來尋我,似孤人而非孤人,是我從……是我多年前撿到的孤兒。這說的可是先生么?先生當年是被從何處撿來的?」
此虛假世界是我所造,自然會打上我個人的烙印,虛假中萬物均從那一抔土中生髮出來,然而雪念呢?雪念只是一個空鞘,分明是由我心而生。因此蘋妍之血是在,並且成為妖物,是有意歟,是無意歟?其實有意無意,都在一我的心中。
不,不僅僅從鴻蒙在此世出現的那一刻起,很久以前,很久以前我就對他充滿了無盡的好奇。他的道德臻於無上,他的道法可令宇宙顛覆,仙人在他面前如同三歲孺子,而他卻仍執著地要在上人界稱王!已有至人之德,而無至人之心的上人之王蒙沌,他是永遠的謎!
剎那間,我明白了一切,知曉了前因,更通徹了後果。於是不再理會蒙沌,我向前走去,並且再次在虛幻的縈山上出現,所謂蘋蒿和那位老修道士正在山中等我,他們微笑著看我到來,然後兩體化合為一,一體又復淡去。我回來了,我對他說,這一切就此終結,新的努力即將開始。
修道士伸出手來指了指我的額頭:「我在此等了你很久呀,你為何今日才到呢?」說著話,他的身體突然顫抖起來,就如同一泓清水,無風自起漣漪一般。這種顫抖我非常熟悉,我曾經在狐隱的身上看到過,怎麼,難道此人也要化為烏有了么?
不,修道士並沒有寂滅,只是在此世現出了他的另外一張面孔,膚色更為金黃,黃得如同無生命之物,其眉越來越高,其目越來越陷,其五柳長髯消隱不見……那正是神秘的鴻蒙呀,是我最恐懼也最好奇的鴻蒙呀。
師尊的記憶里有彭剛,而殺死蘋妍的兇手正是彭剛,蘋妍之血滲入土中,千年之後再落入師尊之手,此亦緣歟?徹輔也不大明白。
蒙沌無以復問,我亦無所復答。我將那滴血重重地包裹在自己內心的深處,從此她就和我融合為一,正如她寂滅前所言的——「我預感到將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永生永世也不分開,直到大劫的到來!」
我進入林中——這片樹林三成是松樹,七成是槐樹,槐樹而成如此密林,實在是很罕見的現象。我一直往北走,走了一程,卻感覺似乎是迷了路,別說第七座墳塋,我竟然連一座墳塋都沒有遇見過。抬頭看天,從濃密的槐葉間投射下來的日光已經很艷紅了,黃昏既到,很快天色就會黯淡下來,我不如還是原路返回,等明日天亮再來相訪吧。
二化既然歸一,我又何懼乎大劫的到來呢?此時此刻,或者無時無刻,本無外在觸感的我,卻似乎感覺到了異常的溫暖。我將以此溫暖之心,去期待新的戰鬥和領悟……
然而蒙沌依舊無法理解至道,並且他憤怒了,他說即便我們距離無還很遙遠,但下愚五千天地十萬萬繽紛世界都即將走向滅亡,我們又怎能坐看這一切的發生而不加阻止呢?如此鄙行,與那些渾渾噩噩的至人何異?!
那你還不放下,既然虛假已經結束,土即歸土,血何不歸於土耶?蒙沌竟然轉移他的憤怒和疑惑,這樣質問我。
我千里迢迢來到邱山,卻只聽到了廣宗真人的死訊,失望之情油然而生。看起來深藏在心中的種種疑問,從此都要付諸流水,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了。也罷,也罷,世間萬事,我非至人,豈能都洞徹如水呢?
※※※
那一滴血,蒙沌突然又想到了某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他質問我所抉取的那一抔土中帶有蘋妍之血,究竟是有意是無意?正是這一滴血,使我長久沉淪在虛假之中,雖經徹輔的指引和蒙沌的破壞而依舊無法解脫,使我在虛假中經歷種種非常人之所歷,然後可以對他拿出那一番似是而非的大道理——這究竟是否預謀呢?
時空之轉換,在我已經不算什麼奇事了,何況僅僅象是時空的停滯呢?此刻我心靜如水,逐漸放慢了速度,信步由之。又走了一程,終於在重重樹木的間隙看到了大片光亮,再往前走幾步,邁出樹林,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大吃一驚——本以為會是一座高山也即邱山的,但我卻先看到廣袤的原野,原野上密生植物,鬱鬱蔥蔥,綠得如要滴出汁來。這裡是哪裡?此時是何時?都已經孟冬了,怎麼還會叢生如此蔥綠的植物?
轉身想要走出樹林,然而感覺上似乎走了很久,足有來時的一倍還遠,卻始終不見林盡。更奇怪的是,時間也似乎靜止在黃昏的這一剎那,天色沒有再黑下來。此林名為道林,難道其中布置著什麼深奧的道法么?
然而宇宙間的萬物均有關聯,身在廣義的宇宙之內,無法跳脫于外,我們也好,自認為無所不能卻又無所可為的至人也罷,任誰都只能窺其一斑,沒有誰能夠洞徹所有關聯。是有意耶?是無意耶?天意本虛,而道之存也是實,道之所指,誰又能說得清楚呢?如果說誰洞徹了道,那麼他就是宇宙本身,並且他已經無所可以尋覓,無所可以努力,他就此將變成為無吧。我們卻並不是無。
蒙沌依舊無法理解我們的所得,這個曾經傲立於億萬有情頂點的上人之王,此刻在我看來,也不過三歲孺子而已。於是我向他解釋說,大劫的到來是有無相生的根本,無中生有,有而復無,有無的循環構成了宇宙,魔的降生,無的再來,本身與時間是毫無關聯的,對於我們來說,時空皆可倒轉,時間也自是有,有中能生無,而有並非無本身。
蒙沌逐漸平靜下來,我意識到他並沒有真正明白我的話,只有徹輔在旁歡喜讚歎。然後我和徹輔同時轉過了一個意念:魔並不是徹底的無,魔身上也有有的成分,既然如此,魔的努力是將一切歸於虛無,最恐懼大劫的,其實應該是魔本身而不是我們呀。
該來的總會來的,大劫的逼進是無法阻止之事,徹輔這樣回答上人之王。看起來當我在虛假中輾轉反側的時候,徹輔也悟到了宇宙至道的更深一層境界。我向他展現自己的欣慰,徹輔卻回答說,這一切全都靠你在虛假中的引領呀,師尊。
「北就是南,東也是西,本無區隔,又何必去區隔呢?」突然耳畔傳來一個似乎是很陌生的聲音。我匆忙轉頭去望,只見一名披散著長發的修道士不知何時竟然悄無聲息地走到了我的身邊。我隱約記得這名修道士,他面如淡金,五柳長髯,正是我當年在太山市上遭磔,被蘋妍救下來以後,蘋蒿領我前去借宿的居停主人。
那就是你的執念!我指點蒙沌,正是這份不僅為自己之生,更為下愚五千天地十萬萬繽紛世界所有有情無情之物之生而奮鬥不息的執念,使得生越來越近,而死越來越遙遠。就算大劫到來,也定能坦然相對,毫無怨艾。
我告訴他說,他與下愚並無不同,我們與下愚也並無不同,就象剛會啼哭的嬰兒,和飽讀經典的老人也並無任何本質上的區別。我們識天道,順自然,知雄守雌,不為時空所絆,但我們依舊有不可為,或者不能為的事情。下愚五千天地十萬萬繽紛世界之生,我們不可干涉,其死,我們也無能阻止。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引導他們脫離無窮苦厄,踏上真正有情之物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