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第八十四章 兩敗

第八卷 干戈斧鉞耀天日

第八十四章 兩敗

「罷了,且先去羊角庄,質問八不沙為何不來救俺再說!」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
武昌戰後,他才被授為「雄武衛指揮使」,而且是被「超授」。吳軍的「衛」,每衛五六千人,等同萬戶。「超授」,即是說越級拔擢。換而言之,他之前的軍職至多也就是個千戶。且,還是鄱陽湖之戰,「功第最」的情況下。可見,在一支軍隊中,外來的將領要想站穩腳跟是多麼的不容易。
※※※
今夜以來,他頭一次產生了不妙的念頭,橫槍略退,退入到親兵的護衛叢中,廝殺陣里,再度高聲,問道:「對面將軍,可是馮國勝?」
兩人相遇,別有滋味。
「復從上親征,圍武昌。城東南有高冠山,下瞰城中。上顧諸將:『誰能奪此山者賞。』友德即率萬人先登,一鼓而奪之。流矢中頰,鏃出腦後,復洞脅,不為沮。」
鄱陽湖之戰,「友德操輕舟盪其(陳友諒軍)鋒,身被數創,戰益力」,「手殺數百人,復與諸將邀之禁江口」。「友諒死,師旋,第功最」。
趙普多應聲:「在!」
通過此一戰,賽因赤答忽、王保保卻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吳軍、燕軍實力。雖獲一敗,傷亡不多,至多是個小敗而已。從中吸取教訓,決戰中可以重視謹慎。或者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他心頭咯噔一跳,暗叫一聲:「馮賊狡詐!」知道又中「賊計」。果然不差,還沒等他回過身來,馮國勝催馬大呼,丟下弓矢,重用長槍,舞得雪花一片,殺入了虎林赤的親兵隊中,每進一步,必殺一人,殺人之餘,還有空大笑說道:「常將軍何等樣人?你這般毛鬼一個,何用將軍親至!」
在一次與王保保的戰鬥中,傅友德守衛彭城,以少擊眾,生擒了元將李二,獻給朱元璋。朱元璋大喜,召他還建康,「進江淮行省參政」,「命以麾蓋鼓吹送歸第」。第二天,「復命中書參議李飲冰、楊希聖攜音聲伎一部,就友德飲」,李飲冰等喝醉了,「裸而酣」。朱元璋大怒,皆黥之。但是卻沒有責備傅友德,而是對他說:「若(你)擐甲胄,出百死,一歡之固當。而彼士人何為者?吾不而咎也。」
「一堆堆的人頭,一件件的功勞!」
想那虎林赤,在察罕軍中也是數得著的有名悍將。只可惜,連番遇到的皆是吳軍精銳,一個蔡遷,出了名的不怕死,輕巧巧陣斬了陳明;又一個馮國勝,論勇武程度,可以說在吳軍中是僅次常遇春等寥寥數人,龍灣之戰,追得陳友諒上天無門、下地無路,遁逃武昌,亦是威名蓋江南。
虎林赤看罷箭桿,失聲說道:「馮國勝?」
傅四、列老九諸將都表示贊同。
馮國勝出言不遜,虎林赤卻沒功夫生氣,緊跟著問道:「常遇春何在?」
主將一走,元軍皆無鬥志,唿哨一聲,盡數逃遁。
所謂「把都兒」,就是「拔都兒」。蒙古話,勇士的意思。蒙元入主中原長達近百年之久,不但蒙古人多有被漢化的,一些蒙古人常用的詞彙也廣為流傳,漢人亦受其影響。
「你且往後看!」
他也是倒霉,半路上碰見的這路軍馬,不是別人,恰是趁天色未亮時,才從羊角庄悄悄撤退的傅友德!
一番追趕,追出十幾里,從後面射箭,殺傷甚多。直到天光大亮,傅友德擔憂會吸引來周邊的元軍,這才得勝轉道,徑往金鄉去。
李贄在《續藏書·傅友德傳》后的「贊」里,引用了這段評語,並整篇傳記,沒有一句批評的話。相比馮國勝、藍玉的傳記,其中就多有微詞。可見傅友德的威名,在有明一代,就已經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了。
虧得熟悉地況,又虧得吳軍多是步卒,騎兵僅有五百余,追趕不及,且夜深難辨,馮國勝、蔡遷也不欲過多追趕,擔憂失散敵境,只追殺了一陣,便即收兵,這才沒有太多的損失。逃出二十裡外,虎林赤收攏敗兵。
——馮國勝撤軍前,給傅友德送了個信。任務既已完成,不走何待?傅友德當即率部轉去金鄉,卻不知,半道里居然逢上了虎林赤。實在不知道是該說虎林赤的運氣好,還是他的運氣好。
這一回,有分教,卻正是:蝦兵蟹將,何須遇春親至;牛刀殺雞,老馮已然足矣!
三百騎齊聲應道:「喏!」
細雨飄零,天將微曙。空中烏雲密集,四野陰沉。平原如蓋,極遠處小河潺潺,左近林木,在雨下越發鬱鬱蔥蔥。兩軍相遇,野戰又起。
「引百騎為先,給你半刻鐘,務必要把韃子衝散!最好截成兩半。」
傅友德投降朱元璋后,開始只是個「別將」,「屬常遇春」。
箭矢貫穿了面頰,箭鏃從腦後出來,並腋下也被箭矢貫透,卻一點兒也不氣沮。這簡直不可思議。
2、要是比較勇武,傅友德更在馮國勝上;如果再更進一步地作比較,怕是與常遇春也不相上下。
他部下熬了一宿,還沒有吃早飯,傅友德舉槍高呼:「滅,……」他想說「滅此朝食」。早先聽潘賢二講古,他聽來得這個詞兒,覺得很威風。
他不但歡喜,而且不是盲目的歡喜,冷靜地與諸人分析說道:「正如你們所說的,觀虎林赤部,隊伍鬆散、旗幟不舉。敗軍之將,何足言勇?可見,他的部下都已喪膽!膽者,三軍之所以為戰。既已喪膽,即便他有千軍萬馬,我有何懼?我軍雖疲,勝在接踵吳軍后。諸君,豈不見驚弓之鳥,聞弦而落?韃子又不知道咱們疲累!只需振作勇氣,一鼓便能夠滅之!」
千余騎,折損二百多。還有八百來騎。
所以,在箭桿上,他刻上了「金陵橫舟鐵甲交槍皇五等把都兒」,而沒有刻上「帳前五翼」。
注:
自入海東以來,傅友德雖得鄧舍知遇之恩,但是他也明白,他在海東軍中的根基還是太淺,要想出人頭地,非得付出比常人更多不可。這也是為什麼他之前爭去成武,而這一次接到命令后,半點猶豫沒有就戎裝上陣的緣故。在本來的歷史中,他降了朱元璋之後,也是通過一次次不要命的血戰才逐漸提高了地位,從而奠定了在吳軍中不可動搖的高度。
因了蔡子英的獻計,賽因赤答忽、王保保派了他出來,一門心思想聽他獲勝的捷報,卻不料因一時大意,反中了吳軍之計,落了個大敗而歸。他想道:「這可如何去見大帥、少將軍?」躊躇無措。想了多時,沒有辦法。探馬來報:「吳賊打掃過戰場,剛剛退走。」
「余者三百騎,且不動。靜待趙普多截擊成功,然後隨俺殺敵!」
所以,趙普多、佟生開見虎林赤而生躲避之意,唯有他卻大喜過望,鬥志昂揚,只差說一句:「求之不得。」要是比較勇武,傅友德更在馮國勝上;如果再更進一步地作比較,怕是與常遇春也不相上下。
一夜之間,連遭慘敗。等傅友德遠去后,虎林赤再又收攏殘卒,八百騎,這一回只剩下了六百多人,垂頭喪氣,回去羊角庄。在庄外,碰上了八不沙。卻是因探知虎林赤兵敗、不知去向,八不沙親率部出來尋找。
佟生開應道:「末將在!」
傅友德卻是沒有料到,大為驚愕,與左右說道:「虎林赤素稱察罕驍將,俺知道他本為關保所部。卻怎麼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未戰即遁。是因為被吳軍殺得怕了?還是因為關保為主公擒,所以畏懼與咱交戰?」
趙普多讀過書,知道些典故,忙拽住他的衣袖,說道:「將軍,慎言!」
與之前沖蔡遷的步卒陣時一樣,他仍舊一馬當先,避開趙普多,奔入路旁的田間。八百部卒緊隨其後,折往北行。居然不戰而逃!
三十六計,走為上。
這一支部隊,乃是朱元璋的「帳前守御」,盡皆精壯勇士,親兵侍從一類,由「帳前親兵都指揮使」領之。這個「帳前親兵都指揮使」,也即「帳前五翼」的長官。此職位本是由馮國勝的哥哥馮國用擔任。
傅友德不以為意,見對面的元軍似乎醒悟了些什麼,行軍的速度逐漸放慢,有停在一兩裡外的意思,知道不能再等,下令:「小趙!」
想到此處,他不禁三度叫道:「苦也!」長嘆一聲,說道,「說不得,只有用最強計了!」撥轉馬頭,呼道,「諸軍,西去十五里,便是羊角庄。燕賊不過數百騎,尚不及我軍眾多。殺出一條血路,且往羊角庄去。」
「原來如此。」
論智謀,比不過對手;論勇武,也比不過對手。狹路相逢,何以戰之?早已陷入被動,羊角庄的援軍遲遲不見,此時馮國勝又猶如蛟龍入海,虎歸山林,而且常遇春更還沒有出現。他知道不敵,頓時沒了爭勝之心,叫聲「苦也」!撥馬就逃。
這時,虎林赤已經看清楚了對面燕軍的旗號,說道:「難怪沒有見到八不沙來援,卻是燕賊傅友德在此,料來定是夜時圍了羊角庄。」
《明史竊》的作者尹守衡,是這樣評價傅友德的:「當時持重善將將無如中山王,至暗嗚跳蕩,獨開平王,而友德差之,稱二虎將。開平死,大封之後,友德始展方面勛。取巴蜀、定滇笮,其曄曄蓋庶幾中山矣。」
「喏!」
《續藏書》里,寫得傅友德不是被朱元璋殺,而是「暴卒」。大概這是在「為尊者諱」。
「正是你家爺爺!」
想要迎戰,回頭看去,卻只看到了一群面現驚惶的敗卒。無可奈何,他暗想道:「『寧逢萬虎,莫遇老傅』。傅友德,俺聞名已久,乃燕賊悍將。部卒敗逃在先,本已落膽,如今再遇強敵,倉促野戰,怕是難以取勝!」
不過,人才總會出眾的。在見識過他的勇悍后,朱元璋對其也是大加籠絡。
箭桿被雨打濕,一點一點滴下水。他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想道:「先是蔡遷,繼而馮國勝。一個比一個勇悍,卻竟都不是常遇春!」如此勇將,還都心甘情願地在常遇春麾下做一個偏裨之將,常遇春又該勇悍到何等程度?
卻說虎林赤,辨明方向,撥馬西走,往羊角庄而去。
傅友德想都沒想,回答說道:「自俺從軍起,什麼時候有過望敵逃遁的?當日在益都城下,橫行察罕軍中,俺也不曾有過半步的後退!更別說遠遠避讓了。諸位,你們看到的是韃子騎兵,知道俺看到的是什麼?」
——朱元璋的親兵隊伍,除了這一支外,還有一個「護駕八枝」,共一千三百餘人,由另一個親信護駕都督仇景福統帶。事實上,主要負責朱元璋身邊扈衛工作的,便是這個仇景福。而馮國勝只是在名義上有這麼一個身份,更多的,其實是朱元璋在通過此舉向他表示信任和親近。
1、在本來的歷史中,他降了朱元璋之後,也是通過一次次不要命的血戰才逐漸提高了地位,從而奠定了在吳軍中不可動搖的高度。
「金陵橫舟鐵甲交槍皇五等把都兒」。
「將軍不知道么?凡是說這四個字兒的,自古至今,沒一個能打勝仗,全成了敵人的『朝食』!」
傅友德一口氣沒憋好,險些嗆住,好不容易順好了氣,問道:「噢?」
「小佟!」
馮國用病死後,馮國勝接替兄任。年前,在龍灣大敗陳友諒后,又被拔擢為「帳前都護」。他雖是「帳前五翼」的上官,但更看重「帳前守御」的身份,換而言之,也就是更看重做朱元璋親兵隊長的這一個身份。
虎林赤發現他的時候,他也發現了虎林赤。
趙普多、佟生開一個在軍前,一個在軍后,聞見敵蹤,不約而同都來上言,不是建議戰鬥,而是提議避走。他們說道:「吳軍才送來捷報,路上便遇到了韃子的騎兵。觀其隊伍鬆散,旗幟不舉,此必為虎林赤部。我部皆輕騎,先渡河長驅六十里,又在羊角庄外疲累半宿,彼雖敗卒,怕倉促難以勝之。若是陷入纏鬥,後邊十五裡外就是羊角庄,八不沙聞訊必來。至時,我軍敗矣。不如趁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遠遠繞走避開!」
「也給你百騎,留居殿後。若我前戰不利,你可來援;又或者戰鬥拖延,招來了羊角庄的韃子,亦交由你負責截擊!」
立在雨中,虎林赤激戰半夜,汗水下去,覺得有些冷。打了個冷戰,他仰頭看天,見東方微明,已是拂曉。觀過天色,轉顧左右,看著聚攏身邊的這群殘兵敗將,情不自禁又是叫了一聲:「苦也!」
「是什麼?」
這個回答完全出乎了意料,虎林赤嚇了一跳,急忙忙,轉馬往後去看。只見身後一條大道,直通往羊角庄方向,被夜色和細雨籠罩,除了時不時有本部的騎卒亂糟糟前進、後退,並不見有一個敵蹤。
大失所望,卻不肯讓「功勞」眼睜睜溜走。枉為他還提前還布置了一番,預防陷入苦戰,「拖延戰事」,招來八不沙的馳援。眼見此狀,急揮動軍旗,也不再留預備隊,與佟生開、趙普多一起催馬急追。
「喏!」
他兩人在察罕軍中的名聲不算低,也曾與關鐸等紅巾軍各部交過手,勝多敗少。不能說他們不善戰,只是誰叫遇上了常遇春、馮國勝、傅友德呢?即使王保保與此三將相遇,誰勝誰負,還不好妄言,何況他們兩人?
不過,倒也並非全是折損,早先在馮國勝到前,他們衝擊蔡遷的步卒陣時,因佔有騎兵的優勢,卻是處在上風,斬殺了不少,計算戰果,也有一百多級。自損二百多,殺敵一百多。看似勉強平手。但實際上,他們斬殺的多是步卒,而陣亡的卻全是騎兵,戰果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
趙普多雖提議避走,但主將已然下令,卻也不肯示弱,便就取出雙刀,招呼了百人,高聲笑道:「眾兒郎,隨俺殺韃子去也!今日,必叫那韃子的大官人死在俺的刀下。」叱吒奔出,便如離弦之箭,如風疾馳。
走不多時,遠遠望見一軍。隔得太遠,看不清楚旗號;天色尚未大亮,也瞧不清衣甲。只依稀看出,來的都是騎兵,人數不多,大約四五百人。速度很快,不多時,相距已只有一兩里。看這支軍馬來的方向,應該正是從羊角庄來。虎林赤心中犯疑,想道:「八不沙都是步卒,何來騎兵?」
——楊希聖,就是楊憲的弟弟。眾所周知,因為此人娶了朱元璋相中了女子,所以為朱元璋嫉恨。此次因醉酒獲罪,大約其中未嘗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