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第四卷 夜之星

第611章 天才和她的宿敵

第四卷 夜之星

第611章 天才和她的宿敵

……
蘇虞兮一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的那種模板,他們實在沒有料到在開學典禮上居然石破天驚的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是赤裸裸的在打上戲的臉啊!
簡直就是無比霸氣的宣示說:「因為上戲不能給程曉羽一個公道,所以我親自來討一個公道。」
三年後,年僅九歲半的蘇虞兮成為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史上最年輕的獎牌獲得者。從此她開始頻繁獲獎,包括麥克阿瑟天才獎,與菲爾茲獎,後者被認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當時,曾經有許多人認為蘇虞兮將成為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數學家。(嗯!真有這樣的人物,不是虛構的)
經典的例子比如維特根斯坦之於哲學,高斯之於數學,愛因斯坦之於物理學,歌德之於文學,莫扎特之於音樂。
文學藝術位居人文學科之冠,其後有歷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等。
站在一邊的裴硯晨內心也波瀾起伏,她並不知道蘇虞兮和程曉羽的關係,看著蘇虞兮完美無瑕的面龐,心酸的想到:難怪程曉羽如此的有定力,有這樣的女朋友,怕誰都會對其他女生看不上眼吧!
當時報紙還掀起了《傷仲永》之類的熱議,從那之後蘇虞兮就變成了一個正常的聰明人,直到高中才偶爾參加數學物理的國家集訓隊。
而全場觀眾都還處在目瞪口呆之中半晌都還沒有回過神來,坐在前排的大部分新生要好一點,他們並不算十分清楚程曉羽這個在上戲惡貫滿盈的名字代表著什麼,都在小聲的議論,而聽到的關於程曉羽除開「偶像計劃總監」的標籤就是:「紈絝、車禍、變態、自負、花心、內衣大盜,當然音樂方面也有天賦。」
上帝死在人類手中,諸神時代已然落幕,接下來,超人(尼采定義的超人)也該退場了。」
可裴硯晨在蘇虞兮再次經過她的時候,寒毛都立了起來,多年的經驗告訴她這是危險和殺氣,她的第六感向來很准,她不自覺的握緊了手掌,有想和蘇虞兮在劍道館較量一場的衝動。
哲學以其抽象程度之最高高在上,是智慧樹上最璀璨的明珠。其下分為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數學居於自然科學之首,其後是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
抽象程度的高低首先對智力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抽象程度越高要求的智力也越高。而另一方面,有些學科需要高度的知識積累,最典型的如歷史學,在這樣的學科中是出不了天才的。
首先,應該考慮在哪些領域可能產生天才。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即抽象程度的高低,所有學科門類可以組成一棵學科樹。
但是也有不少粉絲更無以復加的震驚和崇拜,「驚為天人」四個字此刻就是大部分人內心真實寫照。
但當時史丹利建議蘇虞兮把節奏放慢,給予給予自己時間發展情感與社會技能。
由此我們可以說,天才只能出現在高度抽象且不需要高度知識積累的領域。
蘇虞兮走下台的時候,沒有掌聲,劇院還沉浸在巨大的沉默之中,劉亞一臉苦逼的用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拿著話筒開口想說什麼,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趕緊說道:「下面有請老師代表,齊暉上台為大家致辭。」
前兩排的學校領導和老師心頭五味雜陳,有少數幾個可以說是看著蘇虞兮長大的,大部分老師一直都很喜歡這個雖然有些冰冷,但是成績優秀,表現出來的也是禮貌得體、溫良恭儉,一切都無可挑剔的女生。
文章寫到「仔細深究才發現蘇虞兮小時候在上海就已經頗具名氣了,《上海晨報》曾在十年前刊出頭條:『小虞兮——七歲的高中天才』。剪報上還有一張她在高二數學課上的旁聽的照片,照片中小個兒的蘇虞兮穿著一件白色高領毛衣,為了能和一位年齡是她兩倍的姑娘共用一張桌子,她跪在了她的椅子上。
而高中老師告訴記者,她幾乎教不了蘇虞兮什麼東西,因為蘇虞兮總是比別的同學提前學兩課時。而她在兩歲的時候就自學了閱讀。
因為這次考試拿了滿分狀元,媒體早就把這個偶像少女從小到大的傳奇經歷刨了個底朝天。
曾經的她就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並不是考試拿個滿分的聰明,什麼是天才?
腦海里的畫面如同夢魘一般浮現,那一期的封面是面色沉靜白裙赤足站在水面上的蘇虞兮。
雷鑫看著翩然下台的蘇虞兮,心裏開始有種恐懼的情緒在蔓延,他安慰自己道:蘇虞兮只是人,並不是神,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就算蘇虞兮再聰明也不可能找到證據說是自己做的,然而他萬萬沒想到蘇虞兮根本就沒計劃要找到證據。
蘇虞兮曾經也是個天才,而現在只是一個智商很高的普通人,因為真正的天才在我們這種現狀下根本沒有毀滅以外的出路,他們與凡人不同,哪怕身體面對面,時間與思維卻遠隔光年,不僅如此,他們與所有人都格格不入。維特根斯坦如果不是恰如其時的父母雙亡,說不定就第一百零一次自殺成功了。」
而蘇虞兮,還曾經參与了數學大拿史丹利的測試,據說她是史丹利測試過的最具數學天賦的學生——九歲的時候SAT的數學部分拿了滿分(SAT即美國高考,數學滿分800分。)
這篇文章的最後以蘇虞兮九歲時接受採訪說過的話結尾,「天才和普通人的距離會越來越遙遠,儘管他們中有人儘力彌合拉近,卻始終不能改變這一事實。或者有一天,我們會像仰望星空一樣看著他們,而他們,將不再像從前的時代一樣照亮我們。
現在的人類,早就不是築造巴別塔企圖和神明爭輝的人類了,因為自己無法攀上高空,就連能夠摘星的人一起憎恨和嫉妒,非得把他們摁進泥土裡直到和他們一樣黯淡無光,才能心滿意足。
當然在所有學科草創的古希臘時代,每一門學科的創立者都是天才,亞里士多德就是當之無愧的百科全書式的天才。
假如換個人在台上面對上戲的全校師生大放厥詞,怕此刻場面早就失控了,可站在台上的偏偏是蘇虞兮。
雷鑫的雙手有些輕微的顫抖,他記憶力還算不錯,他能回憶起暑假看過《藝術家》的蘇虞兮專題,他小時候也被人稱讚為天才過,但那和蘇虞兮比較起來不過是螢火與皓月而已,雷鑫知道自己最多只是算聰明,他清楚的記得書上寫的大部分的類容。
幾個月後,在學年剛過一半的時候,蘇虞兮跳級開始上高三的數學課。
只是所有人沒想到,從那之後她轉而開始學習鋼琴,將所有數學書籍束之高閣,只愛看各種雜書,並且不想再去大學旁聽,回歸了九歲少女的正常生活。
因此,其實現在的蘇虞兮和年幼的蘇虞兮比起來,高考拿個滿分簡直可以說是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