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第四卷 夜之星

第760章 戰爭與和平(一)

第四卷 夜之星

第760章 戰爭與和平(一)

「G20峰會將成為兩大陣營領導人的鬥爭舞台」,歐新網15日以此為題稱,圍繞利比亞問題,此次峰會已經形成了以華美兩國首領為首的兩大對立陣營。利比亞未來局勢將取決於G20峰會參与者支持哪一陣營的立場。毫無疑問,俄羅斯會支持華夏,南非也反對未經聯合國批准的軍事干涉。巴西和墨西哥因美國的監聽事件也不會支持奧馬爾。巴西總統梅爾的發言人11日還宣布,由於總統被美國監聽,巴方取消梅爾下月訪美的準備工作,轉而先參加在華夏舉辦的G20。而美國的支持者將包括法國、英國、土耳其、沙特等。
6月18日卡扎菲發表講話,稱北約將被挫敗,將陷入人民戰爭,被人民擊潰。北約用報復性空襲,打擊親政府民眾,造成民眾傷亡。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7月31日剛剛履新的巴西總統梅爾,他對華夏國家主席華京說道:「在我擔任總統之後,能夠選擇華夏作為我的首訪國家,這對我是莫大的榮幸。」
雖然華夏央視一台報道稱,在G20歡迎各國領導人儀式上,華京與奧馬爾微笑著握了手。這是G8峰會後,兩位首腦首次握手。
一位韓國與會官員14日透露,各成員國仍無法就是否加強承諾、反對武裝衝突並加強雙邊合作等可能寫入會議公報的關鍵問題達成共識。
5月7日利比亞全國部落大會正式閉幕,800多部落支持政府,反對反政府軍。西方國家聞訊后商討對策,共同向卡扎菲施壓,政府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表示不會放棄革命。
美國《時代》周刊稱,華京在G20峰會前一天指責奧馬爾政府向國會撒謊,這種言論似乎更像酒吧里的吵架而非仲楠海聲明。
接下來首先舉行的B20峰會,將有來自32個國家、26個國際組織的4000餘名工商界代表參會,世界500強企業中的150家、華夏500強企業中的103家,將在B20的平台上充分交流,深度參与全球治理。」
而觀察家們發現,華京與奧馬爾握手時間明顯沒有其他國家領導人長。
不論網路如何非議,被更改的節目單也不會改回來,而政治正確的媒體們則開始把視線轉移到晚會之外的「G20話題」,這成功的分散了大眾的注意力。
4月6日華夏外交部發言人公開批評西方國家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態度強硬的指責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了聯合國1973號決議的模糊地帶,將避免平民受到傷害的「禁飛協議」變成了空襲。
美聯社報道:「G20峰會在上海拉開帷幕,奧馬爾去華夏就像入了獅子窩,他將在G20峰會上面對艱苦的對話……利比亞問題是十分緊張的美華關係的痛點,讓人進一步相信奧馬爾和華京兩人無法相處。」
德國電視一台報道:「G20上海峰會是一個地緣政治戰勝經濟的競技場嗎?華京和奧馬爾會圍繞轟炸利比亞攤牌嗎?20個最強大經濟體領導人能不能夠拋開干擾尋找重振全球經濟的良方?……面對世界輿論拋來的長串疑問,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於當地時間15日上午在上海開幕。」
而俄羅斯《消息報》稱:「華京與奧馬爾在峰會期間不舉行雙邊會談,這在華美關係史上非常罕見。」
不過,直到14日,各國之間的分歧依然很大。
5月23日義大利外長弗拉蒂尼22日呼籲利比亞儘快達成停火,以便向該國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美、英、法沒有表示贊同,甚至「嗤之以鼻」。報道稱,這顯示出北約成員國內部關於對利比亞行動的分歧已公開化。
不過,外界最關注的還是困擾各國的利比亞戰爭問題,美國在2011年底剛從伊拉克收兵,在今年二月又聯合歐洲一些國家發動了利比亞戰爭,此刻利比亞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2012年3月7日法國首先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襲,3月21日美英聯軍更是向利比亞發射了十二枚戰斧巡航導彈,並在第二輪攻擊中出動了王牌轟炸機B2。
而在過去的幾天里,G20各國防長重點就利比亞戰爭問題進行了密集探討,旨在為接下來的領導人峰會做準備。
但在輿論看來,利比亞問題已成為了會議焦點。
此前華京曾表示,支持派代表團前往美國與美國國會對話。
在此之前美國國會提議要限制支持戰爭經費,停止供應為利比亞戰爭經費。但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已於13日通過延長對利比亞軍事打擊決議,使奧馬爾的延長打擊計劃邁過第一道坎兒。
美國《時代》周刊稱,雖然上海天氣炎熱,但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氣氛卻可能像冬天一樣冰冷。
顯然華夏把「G20峰會開幕式晚會」選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七年」這天也是別有用心。
印度外交部20日發表聲明,對美、英、法等多國對利比亞發動空襲一事表示遺憾,並呼籲各方公開放棄使用武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分歧。
華京當天則公開指責美國國務卿克里在敘利亞問題上「撒謊」。
伊拉克戰爭的硝煙未散,這一次利比亞戰爭的烽火又起,不只是二十國,這更加強化了世界各國在這方面的關切。
「令人稱讚的不僅是新聞中心的設計感,更在於它的實用性。1500個記者公共席、500台中英文雙語操作系統台式電腦、112個專用工作間、實時滾動提供公共音視頻信號的LED大屏,科技感在新聞中心的每個角落都觸手可及。平台上,一部部裝有雙聽筒的電話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它的名字叫『雙語電話』,是主辦方在提供無障礙服務上的又一創意,包括英語、日語、韓語、德語等14個語種的專業人員建立了這個統一平台,24小時不間斷提供翻譯服務。會場運營人員告訴記者,新聞中心可以同時為大約4700名記者提供服務。」
只有極少數注意到了這場晚會的最後一個節目叫做《戰爭與和平》,而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這場由程曉羽編排的節目,將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的震撼。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華京在會見華夏人權委員會成員時表示,利比亞反對派的主要作戰力量是「基地」組織分支,克里明知如此,卻在參議院作證時撒謊,借口打擊恐怖主義空襲利比亞。
因此前一段時間華夏國內熱議的晚會,則在還有兩三個小時即將開演的時候,又短暫的成為了世界各國的焦點,對於這個夜晚即將揭曉的晚會,最近因為華夏媒體的刻意迴避,實際上少了很多人的關注,此刻也沒有人覺得一場晚會能夠改變什麼。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盧卡舍維奇也在19日表示,俄對部分國家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為由,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表示遺憾。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盧卡舍維奇20日說,俄強烈呼籲參与對利比亞軍事行動的有關國家停止濫用武力。
在國際社會辯論如何回應利比亞化學武器攻擊之際,華京的口氣沒有留下在G20峰會期間妥協的空間,甚至一點客氣都沒有。
華夏外交部發言人認為,這開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先例」,因為照這種邏輯下去,還可以派地面部隊。「貌似合法,但裏面卻包藏著非常危險的傾向。」
俄羅斯的角色尤其受到關注。法新社稱,華夏主席華京的首場雙邊會晤是與俄羅斯總統韋德傑夫在G20期間的會談,這頗具象徵意義,兩國一致反對西方的利比亞政策。報道稱,在兩國元首會晤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和華夏國有能源企業就沿東線從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基本條件」簽署協議。
法新社稱,在政府高官遊說國會之際,奧馬爾本人在之前的瑞典訪問時也在爭取國際支持,否認自己受到孤立。他說:「劃定紅線的不是我而是世界,我的聲譽沒有危險,國際社會、美國和國會的聲譽卻有危險。」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的發言人表示,博納拒絕與華夏代表團討論利比亞問題。
按照官方議程,這次為期六天的G20峰會將主要討論幾方面的話題:當前世界安全形勢,國際金融機構改革,能源問題,以及東道主華夏提出的解決核問題和環境保護與發展問題兩大議題。
八月十五日這一天,不管國內外媒體還是這個地球上的大多數普通人,關注的都是華美兩國在G20上的交鋒,但顯然第一天的氣氛算不上友好,結果也算不上滿意,儘管表面上看不出什麼異樣,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會議將決定戰爭是否會繼續,也會決定戰爭會持續多長時間。
美國《時代》周刊稱,隨著美國導彈持續打擊利比亞,希望G20峰會聚焦經濟和環保議題也許會泡湯,就像華京和奧馬爾達成一致一樣不太可能。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奧馬爾在G20峰會期間將會晤法國總統奧德朗,而不會與英國首相卡倫舉行正式會見,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是因為英國議會否決了延長軍事打擊利比亞而遭到冷遇。
4月19日非洲聯盟19日抗議聯軍行動,認為法國、美國、英國等國「濫用」決議,警告行動可能引發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英國《衛報》以「奧馬爾和華京將在峰會上因利比亞對撞」為題稱,這次峰會為中東危機所籠罩,已經演變成一場國際攤牌,儘管正式議程依然是環保、經濟問題。
……而此時,戰爭仍然在進行。
7月25日北約轟炸了利比亞國家電視台。
法新社稱,華京與奧馬爾在G20峰會上帶著外交式的微笑握手,試圖緩和近幾周來的緊張氣氛,但就當天的會談來看,雙方並沒有釋放和解的信號,依舊在利比亞問題上相持不下。
但十五日隨後的進展讓外界更是憂心忡忡
華夏新聞聯播報道:「八月九日,G20上海峰會新聞中心的面紗第一次向世人揭開,各國記者們便被撲面而來的『華夏風』所吸引。古木與紗絹搭建的屏風、《富山春居圖》裝飾的圍擋、上海美景照片牆,熱情洋溢的志願者『小青荷』……構成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
6月17日南非總統祖瑪譴責北約,稱北約是無恥的組織,將被擊潰。
8月15日G20正式拉開帷幕,首日會談艱難開啟,峰會暗地裡劃分出陣營。
6月19日美國國會議員起訴奧馬爾,聲稱其未經議會同意濫用職權,武力打擊利比亞。
八月十三日,各路媒體就已經雲集上海,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外國領導人到達了上海,比如哈國總統納扎爾,以及巴西總統梅爾,而華夏主席華京也在次日抵達上海,先後同印度尼西亞、塞內加爾、寮國、巴西以及新加坡五國領導人進行會見。
八月十四日二十國高官紛紛到達,展開了G20的「熱身」會議,圍繞利比亞戰爭等焦點話題展開激烈討論。據透露,目前各方在許多關鍵問題上仍存在較大分歧,這可能影響到預定去年發布的《漢城宣言》達成實質成果。
上海衛視報道:「八月十日,本次G20上海峰會系列活動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在新聞中心發布廳舉行,現場200個座位在會議開始前半小時就被佔滿了,發布會開始時,會議廳兩邊的走廊都站滿了記者。
雖然為舉辦峰會下了大工夫的東道主華夏並不希望會議僅僅被利比亞問題劫持,強調會議主題是和平、環保與經濟增長。
雖然美華領導人表面上試圖緩和緊張,但15日國際輿論的看法卻普遍比較悲觀。
俄羅斯RT電視台呼籲:「是時候切換到戰爭問題上來了,在華夏舉辦的G20峰會必須證明自己不是紙老虎。」
「我從沒見過這麼好的新聞中心!」一位訪問過60多個國家、參加過7次G20峰會報道的媒體同行這樣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