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是偶像》第六卷 雲之端

第993章 華夏唱片業之殤

第六卷 雲之端

第993章 華夏唱片業之殤

接著程曉羽又如數家珍地說道:「除此之外百代在古典音樂領域也擁有大量的版權,其演繹陣容包括了BBC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等知名樂團……指揮大師穆蒂,普列文……小提琴家梅紐因,帕爾曼……大提琴家杜普蕾……歌唱家卡魯索,施瓦茨科普夫……鋼琴家裡帕蒂,阿什肯納奇等等……指揮大師卡拉揚,富特溫格勒……而在流行音樂領域,EMI更是記載了流行音樂的整個發展歷程,旗下擁有著名的天皇搖滾樂團The Beat,流行巨星Michael Learns To Rock,Richard Marx,Enigma,Beach Boys……以及華裔小提琴家陳雲美,音樂劇皇后Sarah Brightman等眾多著名流行音樂人……」
陳浩然道:「情況不是很好,歐洲的泰豐公司在09年借金融危機的機會,用二十四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EMI百代』,而『花旗銀行』在09年的併購中為泰豐充當了顧問角色,同時為泰豐提供了25億英鎊的借貸,從中賺取了數千萬英鎊的費用。結果是在今年,因為二十四億英鎊泰豐拿不出來,『花旗銀行』又藉機掌控了『百代』……現在泰豐正在和花旗銀行因為這個事情打官司……估計爭出了結果『百代』就會被花旗出售……索尼、環球、BMG版權公司正在一邊等著分屍呢!」
王鷗又不解地問道:「可曉羽拍電影這麼賺錢……有必要去買百代嗎?這可是二十多億美金啊!百代旗下又沒有數字平台渠道……」
程曉羽「呵呵」一笑說道:「在國際音樂界,百代掌握了一百二十五萬首歌曲的版權,索尼掌握了七十五萬首歌曲的版權,環球掌握了八十萬首的版權,『上河』才多少?三萬多首而已,並且這百代掌握的這一百二十萬首裏面還包括了不少華夏歌曲,一九五零年以前的大部分華夏音樂都是出自百代,包括當年如雷貫耳的鄒璇,胡迪,聶海,冼星雲等……要知道上海百代就是上海唱片業的前生,不僅如此已故的一代歌神,香港的羅佑從79年到93年,也一直是效力于百代旗下……」
陳浩然看了程曉羽一眼說道:「沒想到你也注意到了!美國黑膠唱片占音樂收入的百分之八還一直在緩慢增長,而CD銷量之佔到百分之十四,在不斷下降,而下載市場的收入佔據了整個美國音樂市場的57.6%。根據美國市場來看,今年的華夏唱片公司更不好過,雖然唱片市場並不算十分蕭條,但唱片公司的利潤大幅下滑是肯定的,因為錢都到數字平台的口袋裡去了,並且今年的競爭尤其激烈,電視台開始爭搶唱片公司的飯碗,整個2013年,華夏大部分新人都不是出自唱片公司,拋開一眾在網路上運作的歌手不談,其他新人幾乎全部來自歌唱選秀節目,這樣導致的是唱片公司最主要的宣傳陣地電視媒體,開始入侵唱片行業,這對唱片公司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
王鷗有些不解地問道:「既然唱片業不景氣,為什麼還要搶?『上河』的股價跌了又跌,據說國內的唱片公司都快做不下去了……曉羽你還花大價錢買個國外的唱片幹什麼?」
因為明天夏紗沫就到了,和夏紗沫一起來的不止是端木林莎,還有陳浩然的女友莫靈殊,因此被程曉羽弄到紐約去的陳浩然也回到了洛杉磯。
這一次依舊只推出了數字專輯,實體專輯需要預定,並且數字專輯只需要三十六元,比實體專輯便宜了大約三十塊錢,這個價格一出來,讓華夏唱片公司又是一場地震,雖然《反方向的鍾》首日銷量還沒有出來,但是據GG網內部人士透露,不過半天下載量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六十多萬張,看來一天過兩百萬張,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程曉羽和陳浩然異口同聲地說道:「對……」
預定的餐廳就在眼前,程曉羽找了個車位停好之後,語氣堅定地說道:「百代我志在必得,對於一個喜歡音樂的人來說,這個機會不容錯過……並且百代旗下雖然沒有數字平台渠道……但是『兮羽』可以有……」
陳浩然道:「可以說,華夏傳統唱片公司的萎靡主要是自己的問題,很多公司失去了對時代的敏感性,實際上華夏傳統音樂公司唱片銷量下滑,不僅是受到了網路的衝擊,還因為他們沒有了造血的能力,都在假設誰可以成為明星誰可以紅,全都生存在一個急功近利的年代,大部分唱片公司通常找不到自己方向,基本上是兩眼一抹黑,如果不是曉羽,華夏唱片公司也許早就崩盤了……因為曉羽的『偶像計劃』給華夏唱片業指了一條路,他帶來的全新音樂風格又強行給華夏唱片業續了一波命……但現在這一切隨著數字平台渠道越來越強勢,大牌紛紛獨立,新人越來越難培養,唱片公司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於是更加留不住關鍵的音樂人才,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程曉羽愣了一下,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給李曉瓊出的《超級女生》選秀節目這個主意,會加速華夏唱片公司的衰落,李曉瓊現在更是撇開了「上河」和湘南衛視合作成立了「天宇傳媒」,壟斷簽約了時下最火熱的「超女選秀歌手」,一同離開「上河」的還有曹大年,等一些老人……
陳浩然道:「不僅如此,我們華夏唱片公司太看重明星,忽略了製作人和音樂人,明星和公司佔去了音樂收入的大頭,音樂人和製作人只能喝湯,如果沒有銷售分成的話,曉羽的一首歌曲都只能賣五十到一百萬,這已經是最昂貴的價格了……這就造成了華夏唱片公司最尷尬的局面?即使算培養出了好歌手,也沒有好歌,為什麼?因為牛B的音樂人,現在很多都退出了唱片公司,為自己做音樂去了,這樣比呆在唱片公司有前途,他們可以自己寫了自己賣,甚至自己唱,反戰只要錄製出來就能上架銷售,不需要花高昂的成本刻成專輯,不需要運輸費、也不需要全國各大城市各大音像店鋪貨,『毒藥』就是最成功的典範,一個不露面的人都可以將專輯賣上鑽石,他們只要賣個白金就可以了,不用出實體唱片,這樣唱片公司作為內容方的作用降到了最低點……」
而因為自媒體和網路音樂平台的出現,成名歌手合約到期的紛紛成立自己的工作室,自己接商業活動,不在為唱片公司打工。
而賈斯丁·比伯在紐約參加綜藝節目,沒有回來,程曉羽和王鷗接了背著一大疊資料風塵僕僕的陳浩然朝訂好的餐廳駛去……
程曉羽也點頭說道:「確實是這樣的,網路銷售在美國版權方的分賬可以高達60%,而在華夏版權分賬則因公司大小而異,『上河』原來的分賬也不過百分之二十五,但『上河』的曲庫數量還不及三巨頭任意一位的百分之一,畢竟我們華夏的流行音樂史從八、九十年代才開始,別人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這也導致了受眾的消費觀念不一樣……我這些天逛了一些美國的音像店,發現在美國,黑膠唱片的銷量挺好的……而在我們華夏幾乎沒有人買黑膠唱片……」
端木林莎和夏紗沫踏上去往美國的航班,恰好這一天「毒藥」每年一張的新專輯發行,幾乎毫無預兆,GG音樂網一大早就更換了網站首頁廣告,一般情況下是首頁推薦是五張專輯輪換,但這一天只有「毒藥」的新專輯——《反方向的鍾》孤零零的掛在首頁。
陳浩然先跟程曉羽說了恭喜,因為《恐怖電影》有了凱瑟琳·布蘭切特的直接加持,以及斯塔文·貝爾的間接加持,北美票房已經突破兩億,具票房分析師的分析,最終很有可能達到兩億五千萬,已經確定是本年度最大的黑馬,這個數字是遠遠超過程曉羽預期的。
陳浩然搖了搖頭苦笑道:「雖然百代曾經做到了世界第一大唱片公司,但是隨著世界唱片行業整體衰落,經濟危機加上嚴重的運營問題才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的……」
陳浩然接著又補充道:「但美國小唱片公司還是很難逃避破產的命運……活的好一點的只有音樂寡頭而已……」
突然之間,唱片公司就陷入窘境……
程曉羽點頭說道:「確實,現在底層市場競爭太激烈,傳統唱片公司之所以要簽長約壓榨歌手,也是無奈,因為培養新人負擔太重,利益鏈條太長,造成了所有環節的收入不高,幫著新人接商業活動的經紀人沒有提成,這些經紀人只有剋扣宣傳費,或者介紹給商演中介賺返點。有的公司簽很多新人,但經紀人又很少,或經紀人只顧賺錢,不考慮包裝、企劃、宣傳等。孫靜遙就跟我說過,她都不知道誰是她的經紀人,沒有人告訴她如何做藝人,如何出唱片,連接洽資源都沒有,今天這個經紀人今天帶她,過一段時間又換了一個,因為她不夠出名,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很多人不會做藝人,更沒法做個好歌手,在這一點上面,華夏唱片公司畢竟年紀太輕,經驗太少,沒有歐美、甚至霓虹的唱片公司那樣成熟的管理體系和培育體系……」
因為程曉羽要收購百代的原因,陳浩然也對中美唱片市場做了非常詳細的分析,他說道:「我來替曉羽說吧!國外和我們華夏情況不一樣……雖然唱片行業的不景氣是整體的,但國外唱片公司過的要比國內唱片公司好很多……因為國外的唱片公司議價能力要比國內公司強太多,早年間幾大唱片公司已通過資本併購完成了行業整合集中,保證了自身對下游渠道的議價能力。美國的四大音樂網站,eMusic、allMusic、Songza和iTunes,其中一家是環球控股的,一家是索尼控股的,一家是華納控股的,下載量最大的那家屬於蘋果公司,而我們華夏的三大音樂網站連唱片公司參股的都沒有,這是眼光問題……其次就是我們華夏唱片公司的版權數量太少,導致了議價能力不高,三巨頭索尼、環球和百代,全球收購了那麼多唱片公司,歐美唱片市場基本都被三大唱片公司所壟斷,按發行統計,三大唱片公司份額超過86%,如果拿走這三大公司,則音樂平台幾乎無法提供基本的音樂服務,這種壟斷造就三大唱片公司強有力的話語權,所以在版權維護、歌庫銷售上,美國唱片行業的上游內容方——唱片公司具有極強的市場議價能力……就像這一次索尼和環球收購百代,最大的障礙就是反壟斷調查……但我們國內的唱片公司太多,歷史太短,版權比較分散,不要說國際壟斷了,連國內都壟斷不了,所以對於掌握了數字平台渠道的公司沒有太多議價能力……」
程曉羽苦笑了一下說道:「推不出新人也不能完全怪電視媒體,也怪我們的音樂市場和唱片公司成熟度不夠,在美國每個新人都有機會發片,而且至少3張,唱片公司為他們進行培訓,尋找市場和出口。但在我們華夏基本第一張唱片紅不起來,賣的不好,就很難有第二張了,而實際上一個歌手是要長期培養的。」
但對於程曉羽來說,二十億美金還是個遙不可及的數字,一邊開車,程曉羽一邊十分關心地問道:「百代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王鷗聽兩人說的頭昏腦漲,喊道:「你們兩個打住,我來總結一下……就是無論華夏還是美國,音樂還是很能賺錢的,但是在美國三大唱片公司的狀況還是比較好,而在華夏傳統唱片公司的生存狀況會很糟糕……對不對?」
聽到陳浩然的話,程曉羽皺起了眉頭,問道:「百代這樣的巨頭為什麼會跨?」
加上海外票房以及《恐怖電影》即將在元旦檔期上影,除開各種費用,這部電影預計將為程曉羽帶來至少兩點五億美金的純收入,最終純收入能不能上三億,就要看華夏市場給不給力了,但不論結果怎麼樣,這樣的圈錢速度比搶銀行實在有效率多了……
關於專輯定價,程曉羽倒是不清楚,反正他一分錢都沒有收過,全部是捐獻給了GG的慈善基金,說起來程曉羽還真是心大,「GG」也算是「兮羽」競爭對手,程曉羽也毫不介意的把賺錢的機會給了「GG」。
原因當然是「GG網」替他在「GG慈善基金」里單獨又建立了「JAY慈善基金」,四年間累積修建了二百二十三所學校,救助了一萬七千多的重病患者,捐助了三萬一千多名失學兒童,這樣的效率是讓程曉羽滿意的,尤其是每一筆資金的來龍去脈都寫的清清楚楚,都有據可查,非常的乾淨透明,再加上「GG慈善基金理事會」是由八名華夏知名的企業家組成,公信力非常的高,程曉羽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除了捐款從來沒有履行過義務,都是劉斌代他去的……
對於沒有了程曉羽的華語樂壇,唯一值得期待只有「毒藥」了,整張專輯依舊是十二首歌曲,除了已經曝光過的《我好想你》之外還有十一首新歌《反方向的鍾》、《回到過去》、《聽媽媽的話》、《你聽的到》、《煙花易冷》、《十年》(陳醫生)、《愛是懷疑》(陳醫生)、《豆漿油條》(林JJ)、《花田錯》(王麗紅)、《愛很簡單》(陶吉吉)、《普通朋友》(陶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