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墟》第四卷 亘古歸墟

第672章 九鼎!九鼎!下

第四卷 亘古歸墟

第672章 九鼎!九鼎!下

尋常人渴望長命百歲,可是擁有著比常人長久時間的他們卻想把這力量驅除。用兩者之間的思維來想,對方的行為都是不可想象的。只能說,人所追求的東西並不一樣。
九鼎,從三代開始就流傳在華夏民族的口頭相傳和歷史記載當中。數千年來,統治階層也把九鼎當成國之神器,象徵著自身權力的合法性。可九鼎在東周時期就神秘消失,兩千多年來,杳無音信。從司馬遷的時代開始,對於九鼎去向的猜測更是多如牛毛。而無論是太史公還是班超,在自身的描述裏面,都無法描述出九鼎合理的去向。
的確如此。這九個大鼎如九個巍峨的小山一眼佇立在面前。其中最高的一個約十米左右,剩餘的八個鼎稍低,如眾星捧月一般把它拱衛在中央。而每個鼎身都是方形,三足,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字元。這些字元閃爍著熠熠的光芒,讓人心跳加速。站在九個大鼎下面,人的渺小一下子就凸顯出來,當年鑄造這九鼎的大禹,恐怕要的就是這種感覺,讓世人站在九鼎面前發現自己的渺小,而對他所掌握的王權產生敬畏的感情。而古風淳卻很清楚,凌駕于大禹的王權之上,卻還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神權,神只要動一動手指,他的王朝就瞬間化為粉齏。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秦人並沒有公布九鼎已經落入了他們手中,最後秦始皇秘密命令徐福將九鼎運出中原,深藏於歸墟神廟之中,為了掩人耳目,嬴政還讓人散布消息,說九鼎被他融化,鑄成了十二個銅人,以此守護著秦國天下,與此同時,他又將仿造了九個銅鼎,藏進他的皇陵裏面,日後若有人掘開他的陵墓,發現這九鼎,那就會誤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九鼎了,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人想到,其實真正的九鼎早已經藏到了歸墟之中。兩千多年以來,這世上只剩九鼎傳說,九鼎卻從不出現。後世君王也會鑄造九鼎以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可是這些鼎比起大禹時代就流傳下來的九鼎,規模上完全是不可能與這傳說中的九鼎比擬的。
陳四不說話,只是慢慢地朝著前面走了過去。古風淳咽下口水,快速地跟在了他的身後。到了此時,他已經無需陳四的肯定來證明他的猜測了。
這個數據或許被誇大,但是也足以證明,這九個大鼎很大,很重。
肖忠華連叫了幾聲,陳四才回過神來。他「哦」了一聲,才苦澀地說道:「不錯,這事情也拖了你們很久了,也該兌現我們之間的承諾了。」陳四的話里不無落寞。當肖忠華等人恢復了正常之後,他就只剩下秦川這個老對頭同類了。
秦滅東周之前,周王室就謊稱九鼎早已不見。那時候東周王室式微,天下諸國無不把眼光放在了象徵天子權威的九鼎身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周王室無力保護九鼎,只能將九鼎藏起來,對外宣稱九鼎神秘失蹤,企圖以其神秘感來保持王室最後的一點可憐的尊嚴。可是秦人滅掉周王室之後,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這就是傳說中的九鼎?好大,好高啊……」羅小丹也忍不住驚嘆了起來,尤其是看到那上面所銘刻著的文字和精美的圖案時候,她就感覺到非常不可思議。眾人也來到了九鼎的腳下,肖忠華呼吸沉重,他對著正在沉湎於九鼎恢宏的陳四說道:「老陳,接下來,是不是該辦正事了……」說到這裏,他的呼吸就變沉重了起來。
「這就是九鼎啊……」陳四的聲音變得嘶啞了起來。九鼎在他心裡頭的含義遠比在古風淳心裏的還要大。他大多數時間都處於封建時代,王權至上的理念在他心中還是佔據著極大的位置,坐擁九鼎的人,就是高高在上的王者。雖然他不是一個棧戀權力的人,但是看到九鼎的時候,心裡頭仍然揮之不去一種英豪之氣,彷彿天下在握一般。
陳四曾經告訴他,不死葯的解藥只能從這九鼎里煉製才能成功,所以見到了九鼎,他就把按捺在心底的話說了出來。這不止是他一個人的意思,胡志博等人眼裡也是一陣的渴望。
陳四微微一愕,但是他很快就示意眾人不要發出響聲來,側耳傾聽。果然,一陣很輕微的窸窣聲從最中央的大鼎里傳了出來。這是怎麼回事?陳四有點發懵。
古風淳卻眉頭一皺,說道:「陳四,先別亂動,好像有什麼動靜。」古風淳耳朵很是靈敏,他好像聽到最中間的一個鼎里,傳出一陣微弱的聲音。這好事是動物活動時候發出來的響動。在這個地方,能夠聽到這種聲音,他不得不警惕萬分。
陳四苦笑著拿出一直藏在身上的袋子,裏面裝的都是必備的器物,他對著眾人說道:「你們都退後一點。這九鼎所用的燃料,據記載,是鳳凰膽,鳳凰膽裏面裝的是息壤,而息壤你們也知道,是反物質,一旦發生意外,我們都要一窩端的。」
因為它被如此隱秘地藏了起來,藏在了這茫茫大海的深壑之中,歸墟之眼裡面,誰能夠想到,當年徐福出海是個幌子,始皇帝于泗水打撈九鼎是個幌子,九鼎不翼而飛也是個幌子。
至今人們已經無法猜測九鼎的大小重量幾許,可是戰國策裏面,卻有著一段記載:秦人攻打東周,想逼迫周人獻鼎,而周太師顏率卻向地理疆域完全不接沿的齊國求助,允諾秦人退兵獻九鼎于齊。可等秦人退兵之後,顏率卻以道路不通、九鼎過重為由,婉拒了齊人的要求。並且列出了具體數據:商朝時期,盤庚遷都,搬運九鼎時候,一共動用了九九八十一萬人。即每個大鼎需要九萬人才能拉的動。而齊王聽到這個數據后,就知道不可能從領土不沾邊的東周得到這九鼎,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