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85章 雙前鋒(下)

第三卷 無畏之戰

第85章 雙前鋒(下)

周圍的炮手一個個咧嘴露牙,卻不見恐怖猙獰之色。
遠處的水柱還未完全消散,「德弗林格」又一次發出震耳的怒吼,緊接著,在艦上的主炮塔和彈藥庫,用於傳遞炮術指令的廣播里傳出射擊指揮官馮·萊爾雷斯中校那沉穩有力的聲音:「穿甲彈,全裝齊射,一輪預備……」
雀躍的歡呼聲率先在「德弗林格」號響起,經過一輪交替射擊調校和兩輪齊射,這艘德國新銳戰巡終於拔得頭籌,而在萬米之外的海面上,中彈的那艘英國戰列艦后甲板濃煙滾滾,漆黑的煙柱直上雲霄,後部主炮塔很可能已經損毀,並且有部分彈藥發生殉爆——這才會有如此壯觀的場面出現。
「打中了!打中了!」
戰鬥進行到這時,德國艦隊兩艘實力強勁的無畏艦和實力佔有相對優勢的輕艦群還未完全投入戰鬥,僅憑兩艘戰列巡洋艦的高速突擊就給對手的信心和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英國艦隊的臨戰變陣儼然成了自縛手腳的昏招,照此形勢發展下去,戰鬥將變成德國艦隊的炮術表演。
伴隨著揚彈機運轉的清脆聲響,一枚枚穿甲彈和筒裝發射藥包從位於戰艦底層的彈藥庫提升到炮塔內。德國人生性刻板,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沒有自娛自樂的精神,一些穿甲彈上可見彈藥庫人員用粉筆書寫的諸如「必中」、「好運」之類的詞語。在雙聯裝主炮塔內,炮手們熟練地將炮彈和發射葯填入炮膛,炮閂關閉之後,便會有人高聲語道:「祝我們的敵人好胃口!」
「德弗林格」一輪校射已畢,「戈本」號也在迅敏轉向之後進入了自己的射擊陣位,四座三聯裝主炮齊齊指向目標的架勢本來就夠磅礴霸氣,同步齊射的場面就更是威武難擋。不過,它的50倍徑11英寸艦炮彈道軌跡與「德弗林格」的12英寸主炮截然不同,友艦的射擊參數基本不具備參照性,面對羔羊般的英國舊式戰列艦,炮手們眼饞心癢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先用一輪交替射擊找准目標,再以全裝齊射發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戈本」號的首個「半齊射」——確切地說是「三分之一齊射」,就對1.2萬米外的英國戰列艦形成了跨射,而且明顯有一發炮彈落在了艦艏近旁,位置足以對艦體構成一定的破壞。見此狀況,指揮官當機立斷,下令對目標實施齊射。
目標艦艇失去戰力,傾覆只是時間問題,「德弗林格」號開始調轉炮口,並利用這個機會做出了快速右轉的戰術機動。轉向完畢之後,它的艦艏斜指向英國艦隊戰列線最前端的戰艦,集中於右舷的全部主炮則瞄準了那艘懸挂著海軍中將司令旗的英國艦艇,第一次交替射擊就對新目標的近舷構成了威脅。
因為是交替射擊,「德弗林格」號這時的一次射擊只投入半數主炮,這種狀態也被稱作「半齊射」。4發12英寸口徑的普通炮彈帶著凄厲的呼嘯聲飛向萬米之外的目標,一艘英國威嚴級戰列艦。這種舊式戰列艦建造於19世紀末期,排水量1.49萬噸,舷側主裝甲帶僅有8.9英寸,炮塔裝甲5.9英寸,甲板裝甲2.5英寸。以無畏艦的標準衡量,這樣的防禦配置簡直不堪一擊,但在它建成服役的那個年代,由於維克斯滲碳鋼裝甲的發明,艦用裝甲的厚度和剛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國海軍戰列艦不再像早期那樣動輒採用12至14英寸的裝甲。在1906年的對馬海戰中,俄國博羅季諾級戰列的艦舷側主裝甲為7.5英寸,日本敷島級戰列艦的舷側主裝甲為8.9英寸,而歷來將艦艇防護放在首要位置的德國海軍,同時期的德意志級戰列艦水線主裝甲也不到10英寸——僅僅幾年之後,在德國動工建造的凱撒級戰列艦就裝上了最厚處達13.8英寸的主裝甲帶!
以和「德弗林格」基本一致的步調,「戈本」號很快也將自己的目標戰艦——一艘鄧肯級戰列艦——打得濃煙四起。作為英國海峽艦隊陣中航速最快的大型艦艇,鄧肯級在設計建造之初針對的目標是法俄同盟,當時法國和俄國正在建造高速戰列艦,而為了造出航速足以匹敵對手的主力艦,英國海軍採取了減輕重量、犧牲裝甲的策略。進入無畏時代,鄧肯級戰列艦區區19節的最高航速毫不起眼,7英寸的水線裝甲和10英寸的炮塔裝甲也只比薄皮大餡的無敵級和不倦級戰列巡洋艦略微厚那麼一丁點。儘管1.2萬米的距離已經超出了克虜伯50倍徑11英寸口徑艦炮的最佳射程,「戈本」號的炮火仍接連貫穿了那艘鄧肯級戰列艦的重點防護部位,一發穿甲彈甚至從它的左舷穿入,貫透多層艙室后落至右舷煤倉,在右側水線裝甲帶下方炸開了一個大口子。
接下來的兩分鐘,「德弗林格」號從容不迫地打出了三輪齊射,又有兩發穿甲彈命中敵艦,還有至少四發炮彈形成近失破壞。英國海軍的超無畏艦能夠扛住這樣的打擊,一艘艦齡接近20年且屬於前一個技術時代的威嚴級戰列艦卻絕沒有這樣的本事。明晃晃的火焰在它的甲板和艦橋上躥騰,高聳的桅杆隨艦體一同出現了嚴重的傾斜,倖存的艦員就像下餃子一般往水裡跳……
在這陽光燦爛的天氣里,風輕浪徐的海面視線極佳,四根衝天而起的水柱清楚顯現在目標近處。「德弗林格」號的射擊指揮人員利用精密的光學測距儀器測定彈著點的準確位置,然後迅速計算出主炮的調整參數。為了降低艦體的搖擺幅度,提高射擊命中率,這艘德國戰巡的航速已降低到了20節左右,艦艏揚浪明顯減弱。
且不管目標戰艦是否遭受了致命創傷,「德弗林格」號繼續以精準的齊射猛轟對手,而在連續幾輪射擊之後,英國戰艦射來的炮火也在不斷向這艘德國戰巡靠攏,炮彈划空襲來的呼嘯聲深深刺激著德國艦員們的心理感官,少數性格悲觀派已經開始憂心於己方艦艇中彈受損甚至出現重傷的可能,而多數人則在日德蘭海戰大勝的精神鼓舞下傲視對手。
幾乎在「德弗林格」號發動第二輪齊射的同時,「戈本」號也聲勢浩大的展開了右舷齊射,三聯裝主炮的密集火力正好在這樣的戰鬥中發揮作用,而在射程可及的情況下,對面的英國戰列艦相繼投入反擊。這些舊式戰艦的完工服役時間集中在1895至1903年之間,它們基本上都採用了40倍徑12英寸口徑的主炮,相較於德國海軍50倍徑的11英寸和12英寸艦炮,它們射速慢、精度差,單發炮彈的侵徹力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六七艘戰艦的炮火加起來還不及「戈本」號兇悍——前無畏艦與無畏艦的火力差距僅看紙面數據或許不那麼直觀,但在這種面對面的交戰當中,巨大的落差便清楚地顯現出來。
「水平射角280-20,仰角9-44,普通彈,交替射擊,一輪預備……開火!」
咚隆隆……
儘管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穩定的跨射遲早能夠變成「得分」。無需催促,各主炮塔內的炮手們已經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穿甲彈的再裝填,射擊指揮人員則根據雙方的相對位移計算出炮術調整參數,各主炮迅速完成微調,接下來又是一通滾雷。
滾雷般的連貫轟響聲中,「德弗林格」號率先投入右舷齊射,只見耀眼的焰光躍出炮口,濃黑的發射葯硝煙隨即噴涌而出,在戰艦舷側彌散開來。不僅是指揮崗位上的軍官們,那些身處右舷副炮戰位的艦員們皆向遠處投去充滿熱切期待的目光。十數秒后,那一根根升騰而起的水柱幾乎在瞬間將目標戰艦的敦實艦廓給遮蔽住。少頃,從射擊指揮台傳出觀測報告:本艦齊射已對敵艦形成跨射!
抵達射擊陣位后,連串的炮術指令很快從「德弗林格」號的射擊指揮室傳達至各主炮塔,炮手們對應操作,主炮的實時狀態通過弱電傳導反映在射擊指揮室的控制模板上,等射擊指揮人員校正無誤,各主炮塔同步擊發,從而實現「全艦統一射擊」。
己方兩艘戰列巡洋艦已經揮舞起了戰刀,兩艘德國無畏艦也在迅速駛近預定射擊陣位,隨行的輕巡洋艦和大型魚雷艇則有條不紊地跟在後面,絲毫沒有利用航速優勢發動雷擊的跡象,它們就像是一群恪守本分的護衛,只要局面仍在掌控當中,便安靜地侍立一旁,而不是胡亂搶功、喧賓奪主。
訓練有素的德國炮手們知道,之前的輪替射擊是為了校調射擊參數,全裝齊射才是真正的攻擊。進入無畏時代之後,一方面,主力艦艇的噸位成倍增加,可攜帶出航的作戰物資有了相應的增長,另一方面,主炮口徑不斷變大,單發炮彈以及單次射擊所需發射葯也較過去有了明顯的增重,多數主力艦艇所攜帶的彈藥,平均分攤到每門主炮依然不超過三位數,而且大口徑火炮的炮管壽命不像是普通槍炮,英制45倍徑12英寸艦炮和德制50倍徑12英寸艦炮的設計壽命為200-220發,這意味著艦艇在戰鬥過程中必須有非常有節制地使用主炮,否則難以應付連續而激烈的海上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