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五卷 國主威武

第49章 在最輝煌的時刻登頂

第五卷 國主威武

第49章 在最輝煌的時刻登頂

在荷爾德斯組建的新一屆內閣中,過半數的大臣擁有愛爾蘭和德國的雙重國籍,再加上新國王來自德國皇室,人們確有理由擔心這個國家的核心權力會落入德國人之手,可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相比于資質中庸、效率低下、貪腐連連的愛爾蘭官員,這些能力出眾、作風嚴謹而且忠於王室的「偽愛爾蘭人」更能夠治理好這個正處在特殊轉型期的國家。
來自愛爾蘭各界的擔心和質疑遲早會被時間沖淡,夏樹對此有十足的信心。戴上愛爾蘭的王冠,他轉過身,面向殿堂里的全體觀禮者,穩穩坐在屬於他的王座上。作為傳統宗教儀式的一部分,內閣大臣和軍隊將領一一上前,向他們至高無上的新國王宣誓效忠。無論他們過去是否向英國國王或者德國皇帝宣誓竭盡忠心,從這一刻起,他們都只為這一個國家、一位君主效力。
對著支架式話筒,夏樹向全體愛爾蘭人發表了他簡短有力的登基宣言:「我,約阿希姆·弗蘭茨·胡伯特,愛爾蘭之王,在此鄭重向你們宣誓,我的個人意志已與神聖的愛爾蘭王國融為一體,我將以我的血肉和我的靈魂守護這個國家,愛護我的每一位子民,保護我們的每一寸領土,捍衛愛爾蘭王國憲法賦予我們的一切權利。為此,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向我及我所代表的愛爾蘭王國宣誓效忠,遵守國家的法律,履行應盡的義務,必要時用你們的鮮血和生命守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年輕的約阿希姆殿下穿著雍容華貴的長袍,單膝跪地,以手捂胸,用洪亮的聲音回答道:「是的,我莊嚴的許諾,我會這樣做的!」
在加冕典禮結束后,夏樹沿著教堂的中軸線向門外走去,從拔刀出鞘、斜指天穹的儀仗隊中穿過,昂首闊步地來到了教堂前方。這時候,陽光正好穿過教堂頂部的巨型雕塑,在教堂前映出一個圓瓣形狀的光斑。
此時在利默里克的一號港區,集結待命的愛爾蘭海軍官兵雖然聽不到國家大教堂外人們高呼國王萬歲的聲音,卻能夠通過有線廣播聽到新國王的宣言。跟絕大多數愛爾蘭民眾一樣,海軍將士們對這一刻的到來既欣慰又感慨。就在一年多以前,當一萬多名愛爾蘭志願軍的勇士們毅然擎起武裝獨立的大旗時,他們是以不起眼的輕武器和血肉之軀去對抗擁有機槍大炮戰艦的英國軍隊,贏得勝利的過程充滿艱辛而且飽含血淚。即便是在多年以後,人們肯定會記得如同災難的科克之夜,記得英國人曾用現代化的武器和戰術給躊躇滿志的愛爾蘭獨立者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就在那一晚,一群愛爾蘭青年駕著僅有的超輕型魚雷艇前去攻擊英國艦隊,結果無一生還,甚至還受到了英國媒體的無情嘲諷。如果那時候愛爾蘭人擁有這樣一支強大的艦隊,就算英國軍隊在科克港孤注一擲地發動登陸作戰,若是海上補給線因為頻遭襲擊而得不到保障,戰局的發展也不會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就在這場隆重加冕儀式舉行前的幾天,最後一面聖喬治旗在貝爾法斯特港口緩緩降下,最後一名英軍士兵登船離岸,從諾曼人登陸開始,異族對愛爾蘭長達7個多世紀的漫長統治正式宣告終結,愛爾蘭回歸獨立,而且是置於一個強大王權統治下的真正獨立。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世世代代的愛爾蘭人忍受了太多苦難,在過去的數百年裡,他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暴動和起義,但都毫不例外地受到了殘酷鎮壓。包括1914年至1915年的獨立戰爭在內,已有數以萬計的愛爾蘭人在爭取獨立主權的戰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正因如此,活著的人有足夠的理由歡慶這個嶄新時代的降臨。
1916年2月20日,愛爾蘭新都利默里克,新落成的國家大教堂前,偌大的廣場因為十數萬軍民的聚集而變成了深色的海洋,如此壯觀的場面或許幾十年才得以一見。在這片浩瀚人海的潮頭,屹立著一座具有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天主教堂,它的平面布置呈圓瓣十字形,外觀簡潔肅穆,宛若飽經滄桑的古堡,而從它的大理石台階開始,展現出的是一種光影效果強烈、富有生命力的色彩,暗示了這個古老而又嶄新的國家所處的特殊歷史狀態。
新海軍大臣是曾任德國遠征軍指揮官的威廉·格里恩茨,他是幫助愛爾蘭扭轉獨立戰爭局面的重要功臣。跟荷爾德斯一樣,格里恩茨放棄了在德國的職務和權利,按照愛爾蘭王國憲法預留的「後門」加入了愛爾蘭籍,然後被授予了愛爾蘭海軍上將,出任愛爾蘭海軍總司令,並在新王登基后獲得了非世襲的伯爵頭銜。
愛爾蘭作為典型的島嶼國家,海軍建設自然要放在比陸軍發展更靠前的戰略位置上,所以新王登基后的第一場軍事檢閱就是針對海軍艦隊所進行的。環伺利默里克的各大港區屬於內河航道,但它們大都有著河寬水深的便利,水文條件比不少普通海灣還更優良。一號港區的泊位上停靠著以旗艦「貝爾法斯特」號為首的愛爾蘭主力艦隊。剛剛完成技術改裝的「凱爾特」號,也即原德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已赫然回到了主力艦隊陣容當中。出乎外界的意料,它並沒有裝上體形和噸位不相配的45倍徑11英寸主炮,之前的雙聯裝210毫米炮似乎得到了保留,但細細察看便會發現,它的主炮管變得更加細長,炮塔的構造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是克虜伯新制的雙聯裝55倍徑203毫米主炮,原本是德國海軍為一萬五千噸級重巡洋艦計劃所準備的利刃,其射程、威力、射速、精度全面優於原先的40倍徑210毫米炮,堪稱是克虜伯的又一款經典之作。因為面臨著美英合作帶來的新挑戰,德國海軍對造艦計劃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多用途的中型戰鬥艦艇被迫給超無畏艦和新式戰列巡洋艦讓路,原定開工的重巡洋艦除有兩艘將在愛爾蘭進行建造,其餘全部推遲或取消。
「……你能莊嚴宣誓並許諾,在治理愛爾蘭人民的時候,依照議會通過的法令,獨立的條款和不變的風俗么?你能用你的權利令法律、正義和仁慈,都被公正的執行么?」
隨著坎特和皮爾斯的去職,不少愛爾蘭人對國家大權旁落的擔心似乎在變成現實——新首相弗里茨·荷爾德斯是擁有德國公民身份的愛爾蘭裔,曾在德意志帝國的普魯士王國擔任政府官員,愛爾蘭王國成立后,他辭去了在德國的公職,加入愛爾蘭籍,組建社會民主黨,繼而進軍愛爾蘭政壇。在王位候選人的暗中支持以及德籍愛爾蘭人的擁護下,這個政黨相繼合併了幾個小黨派,只用了短短半年多時間就成為了愛爾蘭議會的第二大黨,荷爾德斯也以聯合組閣的形式成為了愛爾蘭王國的第二任首相。
恢宏的門廊下,採用胸甲騎兵裝束的儀仗兵猶如兩排標槍挺直而立,鮮紅的地毯從他們身前的通道一直延伸進入雄偉的殿堂深處。在莊嚴恢宏的穹窿頂下,數以千計的軍官、官員以及受邀前來見證這歷史時刻的賓客們已悉數起立,眾人視線的焦點,按照傳統宗教儀式布置的神龕前,大主教用渾厚有力的語調問道:
夏樹獨矗正中,彷彿是在眾神庇佑下聆聽萬民歡呼。
當大主教將鑲嵌著璀璨寶石的沉重王冠戴在這位年輕人頭上時,宏大的殿堂頓時被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填滿,轉瞬之際,欣喜若狂的情緒擴展到了等候在教堂廣場的士兵和民眾們身上,更加澎湃激蕩的歡呼響徹這座宏偉簇新的都市……
擺脫了英國政府的壓榨,愛爾蘭人旋即迎來了一個奇迹般的快速發展期。在這普天盛世的背後,一場權力格局的重組正悄然進行。新王登基之後,帕特里克·皮爾斯和埃蒙·坎特這兩位發動科克政變的頭號功臣被授予了公爵爵位,雖然政府發放的爵位薪金只能由他們本人在世時享受,但他們的後代卻可以永久保留公爵的榮譽頭銜,這已是愛爾蘭憲法範圍內的最高獎賞。此後,由於個人能力難以勝任首相職務,在新國王的勸誡下,埃蒙·坎特主動提交了辭呈,轉而在新一屆內閣中擔任樞密大臣的虛職。皮爾斯得以保留他的陸軍大臣職務,並且晉陞愛爾蘭陸軍上將軍銜,但不再在愛爾蘭軍隊擔任實際職務。
午後時分,王室車隊終於從利默里克城區駛來,平直寬敞的道路兩旁儘是揮手歡呼的愛爾蘭民眾。隨著新王登艦,旗艦「貝爾法斯特」號首次升起本國的君王旗,那是一面以王冠聖盾為中心圖案的三色旗。伴著激昂蕩漾的國歌聲,艦隊全體官兵齊齊向它致以軍禮,在岸觀禮的愛爾蘭民眾很多眼含淚水,甚至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