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約阿希姆》第六卷 血火榮耀

第9章 漢堡會議

第六卷 血火榮耀

第9章 漢堡會議

除了美國和日本這兩個非歐國家,當今列強的首腦人物雲集漢堡。縱使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蕭條,漢堡的繁華還是讓十年未至的賓客深為感嘆。它的港口建設不遜於大洋彼岸的紐約,上千年的歷史底蘊賦予了它別樣的美感,尤其是在入夜之後,沿岸建築燈火通明,在易北河的河面上倒映成搖曳閃爍的星盞,形成一幅如夢如幻的圖畫。
漢堡會議期間,唯一引人注目的插曲便是發生在法國瓦朗斯河谷的戰鬥。受到友軍在迪涅痛殲意軍掃蕩部隊這一戰果的激勵,一支法國革命武裝在瓦朗斯河谷襲擊了德國運輸車隊,護送輜重的德軍士兵與襲擊者展開激戰,法國人不僅兵力佔優,還通過炸毀橋樑、堵塞道路阻擋德軍援兵,但從天而降的德軍傘兵擊破了法國人的如意算盤,這是空降部隊的首次實戰運用,讓世人深感驚詫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德軍的國際聲威。
除了英德之間的場外協談,漢堡會議的過程與結論並沒有任何令人意外的地方,德國的歐洲霸主地位再一次得到了確認,而新一代的德國軍政首腦們也藉此展現了自己的才幹——老首相霍爾韋格·馮·貝特曼已於1921年辭世,如今的德國首相是風華正茂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他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袖,一位勤懇敬業、腳踏實地的實幹家,任內對德國的經濟貿易發展和社會變革發揮了積極作用,獲得了皇室和民眾的高度評價;時任德國外交大臣的則是有著「小俾斯麥」之稱的菲利普·謝特曼,此人是首相艾伯特的老搭檔,才思敏捷,眼界開闊,行事風格富有攻擊性。
1927年12月中旬,夏樹率領一眾愛爾蘭軍政官員抵達德國,接收德國海軍轉讓的拿騷級無畏艦「威斯特伐利亞」號和「萊茵蘭」號,並參加在漢堡舉行的歐洲首腦會議。
從歷史發展的潮流來看,革命猶如濤濤洪水,圍堵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必須疏通社會問題和階級矛盾才能獲得穩定發展的社會環境,對於這一點,精明的政客們不會不懂,之所以要將歐洲國家的首腦們召集在一起,真正的意圖是藉著紅色威脅論來提高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領袖地位,同時對美英暗通蘇俄、聯手對抗同盟國陣營的行為施加壓力。
還有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德國皇儲小威廉。小毛奇與貝特曼同年去世,德軍總參謀部由約希亞斯·馮·黑林根元帥短暫執掌,之後便進入了小威廉的時代——從1922年至今,這位德國儲君一直親任德軍總參謀長。他雖然沒有老毛奇那樣的大將之風,軍事素養跟小毛奇相比也略為遜色,靠著一群才華出眾、富有朝氣的軍事幕僚,德軍戰後的軍事建設頗有成效,軍隊裝備和戰術思想始終保持在各國前列,並且湧現出了一批對空地配合、裝甲突擊等新戰術頗有研究的將領。
作為首腦會議的發起者,德國人從一開始就牢牢把控著主題。所謂遏製法國暴亂態勢持續惡化,說白了就是防止馬克思革命思潮和蘇維埃式的武裝革命擴大到其他歐洲國家,位於德俄邊界的小毛奇防線已不足以完成這個艱難的使命,在這條防線的背後——同盟國佔領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革命勢力正在茁壯成長,大規模罷工成了家常便飯,針對傀儡政權和佔領軍的襲擊時有發生,而在西班牙東部、奧匈帝國北部甚至德國的一些地區,布爾什維克黨派活動頻繁,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經濟蕭條、失業率上升等社會問題,使得革命思潮在基層勞動者中間頗具鼓動力。
最早的歐洲首腦會議可以追溯到19世紀,這類會議不定期舉行,通常只有在出現重大事件的情況下才會由威望較高的國家發起,從前是英國或者法國,大戰結束后換成了德國和奧匈帝國。德國政府此次召開國際會議主旨有二:遏製法國暴亂態勢持續惡化,認可冰島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與會諸國當中,只有英國對冰島的獨立表達了強烈的反對。冰島位處北大西洋,雖不是重要的海上中繼站,但艦艇飛機部署於此,能夠有效監視和威脅北大西洋航線,如今亞速爾群島落入德國之手,法羅群島和愛爾蘭皆有德國海軍基地,一旦戰爭爆發,英國與北美之間的海上聯繫將被徹底切斷。
精明的英國人知道冰島的命運無可逆轉,他們的堅決反對只是為了爭取一個談判籌碼——要求德國以撤離奧克尼群島和謝德蘭群島換取英國的贊成票。
海軍條約雖然認定航空母艦不屬於主力艦範疇,但航母的戰術價值已經得到了海軍界的普遍認可,以德國和愛爾蘭海軍的緊密合作關係,德國人完全可以將本國在愛爾蘭訂造的四艘航母轉給愛爾蘭海軍,從而規避海軍條約的限制,變相增強德國海軍的實力,破壞海軍條約帶來的海軍平衡。經德、美、英三國單獨協商,在海軍條約之外達成了一份不公開的協定:德國取消在愛爾蘭訂造的、建造進度最低的兩艘航空母艦,已完成的艦體就地拆除,作為補償,允許德國將三艘拿騷級無畏艦分別轉讓給愛爾蘭和奧斯曼土耳其,另將一艘赫爾戈蘭級無畏艦和一艘塞德利茨級戰列巡洋艦轉為訓練艦。這樣一來,德國的主力艦總噸位順利控制在了80萬噸的標準線,奧斯曼土耳其的主力艦艇將在新艦完工後接近16萬噸的界線。
八個海軍國家在利默里克簽署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是兩大對立陣營艱難協商、相互讓步的結果,按照條約確定的各國主力艦噸位,美英主力艦合兵一處能夠對德國海軍形成壓倒性優勢,而同盟國陣營的主力艦又對非同盟國家佔據優勢。德國、美國、日本的現有主力艦噸位已經超出了限定數額,需要裁減現役艦艇,其餘五個國家的現役主力艦尚不滿額,因而除了英國在建的超級戰列艦系超過技術標準必須停工拆除,義大利、奧匈帝國、愛爾蘭、奧斯曼土耳其已經開工的主力艦都可以繼續建造。在這其中,義大利、奧匈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均有在建或在外國訂造的主力艦,唯獨愛爾蘭沒有主力艦的建造計劃,但是在愛爾蘭各船廠的船台上,總共有五艘航空母艦在建。
至於認可冰島成為獨立主權國家,完全是德國人一手導演的戲碼。早在1921年,德國就租借冰島南部的索勞克斯赫本作為海軍基地,在此部署巡洋艦和潛水艇,還通過移民和投資不斷加大對冰島經濟社會的影響,而冰島人本來就是日耳曼和挪威人的後裔,親近德國、疏遠丹麥便不足為奇。有道是弱國無外交,德國強權脅迫、威壓利誘,丹麥政府只得屈從美、日、蘇俄均不在漢堡會議的邀請之列,英國即便反對也孤掌難鳴。在會議舉行之前,冰島獨立就已經通過了全民公投,議會推選德國皇室直系成員奧斯卡王子為冰島國王。這樣一來,冰島的獨立已成定局,僅僅是要通過漢堡會議獲取國際公認。
位於北海北部的奧克尼群島和謝德蘭島主權歸屬英國,奧克尼群島離蘇格蘭較近,謝德蘭群島位於不列顛島與挪威之間,英國的斯卡帕弗洛海軍基地位於奧克尼群島。根據倫敦停戰條約,德國佔領這兩處群島及設立其上的軍事設施,作為英國政府履行停戰條約各項協定的保證。英國人在戰後勾結美國、重建海軍,都繞開了停戰條約的明文條款,沒有留給德國人把柄,公理上應被視為完全履行條約,所以德國繼續佔領奧尼克和謝德蘭群島本來就是站不住腳的。而從地理上看,只要德國海軍繼續使用法羅群島的托爾斯港,德國艦隊就能夠不受阻礙地自由出入北海,並在必要的時候對英國實施海上封鎖,再加上愛爾蘭和冰島的雙保險,足以形成對英國本土的戰略威懾。
參加完「威斯特伐利亞」號和「萊茵蘭」號的交接儀式,夏樹一行乘坐德國皇儲小威廉的專列轉赴漢堡。此番愛爾蘭以「白菜價」獲得兩艘德制無畏艦,完全是借了利默里克海軍條約簽署的光,要知道拿騷級無畏艦的建造成本接近4000萬馬克,其主要性能雖不及後期建造的無畏艦,但可靠性經過了大海戰的檢驗,放在德、美、英、日之外的任何一個國家都足以充當一線主力艦。世人不僅羡慕,而且對這筆交易的成形感到疑惑——英國人怎會坐視處在對立陣營的鄰國憑空多出兩艘威力不俗的大型戰艦?
值得一提的是,加入兩艘拿騷級之後,愛爾蘭海軍主力艦的噸位依然只有16萬噸標準的一半,但受到五年之內不得更新主力艦的限制,它至少在這五年內不會成為德國海軍變相擴充實力的暗渠。
因此,德國高層雖然對英國在亞速爾群島衝突期間的強硬立場非常不滿,並對英國皇家海軍的現有力量感到憂慮,但權衡利弊,還是與之達成協議:英國保證不再插手埃及事務,停止對蘇俄的一切援助行為,認可冰島獨立以及德國皇室成員擔任該國君主,德國則在三個月內逐步撤離奧尼克和謝德蘭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