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第六卷 乾綱獨斷

第1344章 普通的守靈人

第六卷 乾綱獨斷

第1344章 普通的守靈人

賀西廉不明所以,道:「大人,這樣的事,往常都是平王代勞,現在,是不是應該請信王?」
賀西廉道:「是。下官這就親自帶人去皇陵,一探究竟。」
「等等。」
四周的其他人頓時羡慕的接話,道:「要是考上了,肯定少不了一官半職,老李,你們李家祖墳冒青煙了……」
孫承宗行走如風,面色如鐵,道:「不管真假,都去查一遍,駱養性一定要找到!」
這是當年他父皇軍器局打造,賞賜給永寧公主的。
賀西廉抬手道:「是!」
賀西廉跟在小傢伙身旁,心裏一邊擔心他掉下來,一邊又在思索孫承宗話里的目的。
小傢伙跳下馬,拿出王命令箭,冷著臉就要上山。
「就算考不上,朝廷也是用人之際,還能少了,我琢磨著,老李要發達了……」
孫承宗沉吟不絕,還是沒有說話。
賀西廉帶著軍情處,行動處的人,匯合在西華門,等著二皇子。
還沒說完,二殿下已經打馬飛奔,馬蹄聲陣陣。
孫承宗走了幾步,道:「神龍府那邊怎麼樣了?」
孫承宗道:「我已經傳令給楊嗣昌,讓他到對馬島進行全盤指揮,找到駱養性后,你去對馬島,凡事仔細商量了一個穩妥的辦法來。還有,來往的密信,密碼要經常更換,決不能被倭國破譯……」
孫承宗忽然抬頭看向賀西廉,道:「大殿下現在在哪裡?」
孫承宗看著他的背影,心裏思索,罕見的輕輕搖頭。
賀西廉看了看天色,道:「應該是在乾清宮的小書堂上課,白谷閣老授課。」
這是第一次「出任務」,懷裡揣著聖旨,王命令箭,手持長槍,身下是飛奔的駿馬,迎風飛奔。
「哈哈,我倆兒子已經入了順天府的書院,也就是高中,要是能考上政院,呵呵……哈哈……」
「遵命!」賀西廉以及他身後的人,連忙抬手。
沒用多久,七歲的二殿下,騎著一匹白馬,身著銀甲,手持銀槍,拉著韁繩,大聲喝道:「駕駕駕!」
朝野,彷彿忘了這件事。
他身後的人自然連忙跟著,這位殿下才七歲,可千萬不能出事。
孫承宗又沉吟片刻,道:「你先去皇上那請旨,順便說一句,依規制,刀兵不能進皇陵,尊請一位殿下帶路。」
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
孫承宗看了他一眼,道:「讓你去你就去。」
他低頭看了眼身上的銀甲,這是他剛剛跑去慈寧宮,從永寧皇姐那死活借來的。
賀西廉不清楚孫承宗的意思,見他似乎有些生氣,連忙抬手道:「是。」
潭峪嶺西麓,德陵,這裡是明熹宗朱由校的陵寢。
這可比在皇宮裡騎馬,在景德鎮舒服多了。
孫承宗本以為會是大皇子朱慈燁,又是在意料之外,他沒有多言,道:「你帶人去吧。」
「走,進去!」
賀西廉道:「我已經派了二課的課長親自去,一定要不動聲色抓穩駱養性與倭國交易的線,只是,這個事,該如何利用?」
在德陵監不遠處的一個果園裡,很快就要收穫的季節了,守靈人正在修理園林,日常的剪枝,清掃,並隨意的聊天。
皇陵,除了太祖皇帝,其他的大明曆代皇帝都葬在那,按理說,當今皇帝繼位十多年,皇陵早該開建,但當今皇帝登基不久就宣布停止修建,理由是「朕尚年幼,莫盼朕死?」,這一耽擱,就是十多年。哪怕是前些年工部大興土木,挖河建橋,也未曾涉及皇陵。
他身後跟著十個禁衛,威風凜凜,也殺氣騰騰。
「呦,這裏面的好處怕是不少,咱不多問。不過,皇上向來不是小氣,還有別的好處吧?」
在這裏的人,分三種,一種是尋常的守靈人;第二種是感恩于天啟帝,主動申請來的;第三種,就是被判罰來贖罪的。
二皇子朱慈煊,是芷蘭宮海娘娘所出,是半個蒙古人,斷無繼承大統的希望。
李三頭鋸下樹枝,忽然看向前面的中年人,好奇的道:「張兄,我記得你是張國公的沾親,這要是守靈期滿,怕是要飛黃騰達了吧?」
賀西廉剛要走,孫承宗就喊住了他,卻沒有多說。
孫承宗出了刑房,轉身回軍情處。
軍情處主事賀西廉跟著孫承宗,低聲道:「元帥,我們已經查到,這個替身應該是魏國公一脈的人,從那些黨羽的供述來看,他與那六夫人有私情,他的話,未必是假的。」
賀西廉入了乾清宮,很快拿到旨意,回來稟報道:「大人,皇上命二殿下帶我們去。」
孫承宗正在看文書,聽著就放下,若有所思的道:「二皇子?」
德陵監,這裡是守衛,守靈人住的地方,也負責德陵的日常保衛,保護。
一群人的恭維,李三頭自然是喜笑顏開,連連謙虛。
賀西廉看著,眨了眨眼,不知道說什麼好。
朱慈煊來到近前,勒住馬繩,看著賀西廉的三十多人,暗耐激動,小臉肅然,沉色道:「本殿下已經拿到父皇旨意,可以調動皇陵守衛,走!」
現在,軍情處要去皇陵,首先要得到皇帝的首肯,那地方,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尤其是守靈之地。
激動之外,就是忐忑,他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要是做不好,怎麼回去見朱栩以及後宮里的長輩兄弟姐妹。
但令他們刮目相看的是,七歲的二殿下,中途在驛站換馬休息了兩次,其他時間都是日夜兼程,趕赴皇陵,半點苦都沒叫。
「不說兒子,八百畝良田,光收租三輩吃喝不愁了……」
不止賀西廉擔心,他帶著的人,甚至跟著的禁衛都十分擔心。要行百里,七歲的小殿下能撐得住嗎?
在不遠處一棵書上,一個比他大一點的男子笑呵呵的道:「沒什麼,信王殿下請皇上賞了宗人府一些地,八百畝良田,就在宛縣,我去給看著。」
賀西廉腳步頓住,道:「元帥?」
賀西廉分明看到他雙腿間有血跡,想要說話,禁衛已經快步跟了過去。
「是。」賀西廉連忙道。
相對於明朝其他皇帝,德陵稍顯寒酸,因為是朱栩下令藏的,沒有過往的靡費,宏偉。
中年人抬頭一笑,看著眾人道:「莫要玩笑,這話豈能亂說,不過是家母年輕時候在太康府做過工,不是什麼親戚。」
大明皇家陵寢在京外的天壽山,離紫禁城有百里,朱慈煊打著馬,小臉緊繃,肅色,心裏卻十分興奮與忐忑。
眾人這才看向前面,一個正在彎腰除草的中年人,他面色白凈,目光有神,一看就是個讀書人,並且是養尊處優,出身豪門的那種。
「我一定能做好。」小傢伙忐忑不安的給自己鼓氣。
當今這位,行事鬼測,往往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偏又不能輕易接受。他已經是古稀之年,能做的實在不多了。
一棵樹上,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仰著頭拒著一根枝,同時大聲道:「李三頭,聽說,你的守靈期要滿了,宗人府那邊,給你安排了什麼差事?」
賀西廉咽下他的話,跟著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