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第七卷 繼往開來

第1402章 倭國人很有用

第七卷 繼往開來

第1402章 倭國人很有用

這裏面,有人看得清大勢,乖乖交出兵權,自然也有頑固不化,需要武力征討的。
李定國道:「準確的說,是永寧公主。」
李定國看了他一眼,沒有多言。
興子終於還是登船,在曹變蛟的親自護衛下,揚帆出海,轉道回京。
李定國已經聽聞,周應秋在內閣建議,將倭國的一些不聽話的人進行流放,流放到呂宋以南。
興子抿了抿嘴,心裏複雜難明,輕輕地說道:「我知道了。」
沒有的東西,一旦要有了,那就表示可以賺很多錢。周應秋是一個務實的利己主義的人,他已經看到內閣可以在倭國撈多少銀子入國庫了。
這句話堵的朝廷上下一句話說不出,憋的難受,這件事也算不了了之。
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波了,倭國的秩序被摧毀,新的秩序未建,倭國現在是一片混亂。
興子一身的和服,身邊是一群宮女,再身後是大明的軍衛,湖面上,則是大明的海軍,曹變蛟已經上岸,靜等著。
顯然,周應秋認為,這些倭國人很合適。
周應秋面色如常,坐在馬車上,安穩如常。
據說,聯合艦隊幾年前就在那發現了一個很大的荒島,上面就是一些蠻人,連一個國家正式的都沒有。
馬車上搖搖晃晃,周應秋看著騎著馬的李定國,道:「沒有水泥路,沒有官道,沒有驛站,倭國確實要好好改造一番。」
興子身邊是她的母親和子,這個后水尾天皇的皇后真是命大,不但沒有死,甚至傷也不重,已經好了大半。
內閣一連十多天,集中精力處理倭國的善後事宜,在十月初,乾清宮特使,內閣輔臣周應秋,在天津衛登船,前往對馬島,然後乘海軍的船,前往江戶。
松平信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靠興子去大明爭取大明皇帝的心意。
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哪怕是一些朝廷高官都恍恍惚惚,不知不覺間,大明有這麼大的疆土了嗎?
外加需要對投降,起義的十多萬大軍的控制,楊嗣昌,多爾袞等人著實廢了一番心力。
這在民間激起了相當大的振奮,一時間對於朱栩的歌功頌德之聲甚囂塵上,掩蓋了一切的雜音。
這個尊號有二十八個字之長,簡而言之就是:聖德懋武大皇帝。
松平信綱不敢多說,緩緩退了回去。
對於這些,朱栩只是在批複南直隸巡撫陳奇瑜的奏本提過一句:功與過論且太早,三五年後再看。
興子又看了眼江戶方向,那裡還要青煙升起,這麼長時間了,還是沒有清理乾淨,也不復她之前印象里的洛陽了。
朝野之中,甚至漸漸的出現了一種不大不小的聲音,那就是討伐緬甸,以雪萬曆年間被侵略的恥辱。
他是欽差,按理說應該快馬加鞭,但實則上邊走不看,在對倭國各處進行實地的觀察。
一些萬曆年間的老臣,尤其是一些早已經致仕的武將,看的是熱淚縱橫,他們通過大元帥府,奏請給朱栩上尊號,以示功德,告慰神宗皇帝。
最後的結果,就是朱栩的一句為了結。
朝報開足馬力,一連十天都是關於朝廷征服倭國的各方面報道,尤其是新版地圖,前所未有的擴大,布置囊括了大明北方的一望無際,陌生的疆土,還包括了海上了,彷彿無窮無盡的海島,而後是安南,金邊(柬埔寨),大的不可想象。
「上傳吧。」和子低聲說道。
因為沒有驛站,路也不好,他們走走停停,慢的更多。
興子俏臉就更複雜了,短短一個月發生了太多事情,她還是有些緩衝不過來。
好在孫傳庭等人還有理智,沒有被這種聲音左右,第一時間表明態度,內閣在未來兩三年,矢志於推動「新政」前進,不會再發動戰爭。
松平信綱猶豫了一下,還是低聲道:「陛下,我們還在與明朝爭取,如果能保留您的帝號,倭國就還在,您,還請努力!」
松平信綱站在興子身前,神色複雜,還是恭謹的道:「陛下,倭國存亡,繫於您一身,萬請保重!」
但旋即李定國猛的抬頭,道:「大人稍坐,應該又是一群聚眾的亂匪,末將去去就來。」
這個時候,楊嗣昌已經在江戶,他在梳理倭國上下,不管是投降的,起義的,還是自顧參与倒幕的,最後都要接受明朝的統治。
這件事引來了朝廷的一些討論,認為朱栩應該有更為顯著的聖號,方能匹配他的文治武功,一時間各種上疏,五花八門的尊號出現在朱栩眼前,連帶靖王,汪喬年也忍不住上書。
總而言之,因為吞併倭國,明朝士氣大振,朝野澎湃。
李定國已經在行伍多年,不喜歡說話,周應秋不開口,他也不會搭話。
「是朕好大喜功,還是你們樂於邀功求賞?」
但這件事確實是大大的激勵了明朝因為天災,「新政」等造成的疲憊狀態下的士氣。
這種聲音很有市場,朝野一些大人物認為這個戰爭能夠轉移國內的視線,緩解天災,改革等的壓力。
在周應秋從對馬島出發的時候,楊嗣昌,多爾袞,巴達禮,松平信綱,伊達政宗等眾人,在江戶內湖,送明正天皇興子。
周應秋「嗯」了聲,旋即又感慨道:「倭國的人口太多了,得送一些出去。」
一些暗地裡的謠言碎語還是不斷,指責朝廷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開戰,浪費錢糧,開戰只是滿足帝王的野心,卻不知害死多少將士,多少嗷嗷待哺的災民。
聯合艦隊已經修築了幾個據點,來往商船漸多,但人手還是太少,需要大量開荒的人。
不足兩刻鐘,李定國去而復返,道:「大人,已經趕跑了,可以繼續上路。」
周應秋看著李定國的臉色,思索著他的年紀,會意的笑了笑,沒有再說。
大明朝廷對於倭國,現在稱之為綏海省的瓜分迅速落下帷幕,在國內改革日趨緊張之際,各部門彷彿找到了宣洩口,一道道政令如同不費勁一般,迅速出台,而後通過內閣,頒布出來。
周應秋沒有走水路,而是在關門海峽上岸,一路有著李定國護送,趕往江戶。
她沒有看松平信綱等人,這些過去熟悉陌生的人,現在是真的陌生了。
李定國微微傾身,示意他在聽。
周應秋對這個孫承宗的關門弟子很是好奇,說完一句,忽然道:「我聽說,你是皇上介紹給孫閣老的?」
她站在興子身邊,輕輕拉著興子的手臂。和子也要跟著去大明的,神色倒是鎮定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