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魂》第二卷 北洋之狼

第339章 名將對決(二)

第二卷 北洋之狼

第339章 名將對決(二)

但這個計劃仍激起那些知道作戰實情者強烈的反對意見。
8月25日,畢蘇斯基下令停止追擊。蘇俄紅軍損失慘重,據戰後波蘭官方公布,蘇軍共計損失15萬人,有6.6萬人被俘,3萬多人在普魯士境內被解除武裝,波軍繳獲大約230門大炮,1000餘挺機槍和大量彈藥。
從整個會戰經過來說,紅軍的失敗確實出乎絕大多數人的預料。毫無疑問,夏侯遠山的堅毅、機敏、果斷和永不言敗的個性對戰役的結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夏侯遠山最大胆之處在於防禦已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用有限的兵力來實施進攻。
從技術的角度說,這個計劃有太多的冒險性,第3、4集團軍能否順利撤出?撤退時紅軍是否將隨之跟進?兵力薄弱、士氣低落的華沙守軍能否守住正面防線?就算第3、4集團軍成功與紅軍脫離接觸,準備向圖哈切夫斯基的側翼展開進攻,如果被紅軍發現,是否會被像夾核桃一樣夾碎?即使萬事具備,第3、4集團軍順利實施進攻,一旦未能得手或戰鬥膠著怎麼辦?
東南方面軍方面,高級將領們過於關注眼前的局部利益,而把華沙拋到了腦後。
然而,這一切都隨著紅軍的最終失利,各國工人運動明顯受到了沉重打擊!
2、5集團軍務必堅守華沙三至四天,第3、4集團軍撤出登布林,由南進攻蘇俄16集團軍的側翼,相應擴大戰果。
而在解決了波蘭問題后,現在可以把目光放心大胆的放到莫斯科了!
總指揮部的意見非常簡單:「敵人正在準備對莫斯科進行大舉進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再繼續調撥援軍……」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西方面軍進展順利,其側翼暴露的問題更加突出。8月5日,圖哈切夫斯基再次向總指揮部提出兩個方面軍協同作戰的想法,但仍未引起足夠重視。
然而,上述命令已經不可能得到完全執行了。
8月10日,圖哈切夫斯基下達了作戰命令。為最大限度地打擊波軍有生力量,他下令第4集團軍在騎兵第3軍協同下從北迂迴華沙,然後向南直插普洛次克,切斷波軍退路;第3、巧集團軍在華沙東北強渡維斯拉河,攻擊波軍左翼;第16集團軍及第3集團軍部分兵力在華沙橋頭堡正面實施牽制突擊。
但勝利背後是巨大的損失。連續的奔襲作戰使紅軍減員嚴重,西方面軍總兵力已不足4.5萬人,最後的預備隊已經用上,一些團的人數僅相當於連。官兵極度疲勞、糧彈日漸僵乏,而運送後勤補給的運輸則還遠在400公里之外。
「在後退的波蘭戰線後面,每個城鎮的共產主義的生殖細胞和組織都從隱蔽處出現,準備歡迎新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
第4集團軍起初沒有認識到戰局的嚴重性,還在按預定計劃向敵軍進攻。接到撤退命令后,在波軍重兵圍困之下進行了頑強的突圍作戰。
一旦波軍失利,整個歐洲立刻就會熊熊燃燒。正如丘吉爾所說:
沒有一分鐘的猶豫,圖哈切夫斯基立即下達了全線撤退命令。他命令第4集團軍向切哈諾夫地區集結,並從後方打擊進攻第3、15集團軍的敵人;第3、15集團軍應盡量頂住波軍的進攻,保證第4集團軍安全撤退;第16集團軍向利沃茲河退卻。他還給第12集團軍下令,命令其配合西方面軍的撤退。
8月13日,加米涅夫終於下達嚴令,要求第12集團軍和第1集團軍必須歸圖哈切夫斯基指揮。
9月12日,趁俄軍立足未穩,波軍恢復了攻勢。
圖哈切夫斯基希望東起碼兩個集團軍以上支援華沙作戰的設想再度落空。
而進攻當面的波軍往往一觸即潰,有生力量得以保存下來。在不少作戰地段,戰鬥已呈膠著狀態。
他準確地窺破了對手布局的破綻,並頂住壓力予以重拳出擊。
夏侯遠山的奇兵終於收到了超乎預想的效果,波軍堅決迅猛的進攻很快造成雪崩效應,蘇俄紅軍的左翼、中路、右翼依次遭到席捲,第16、3、15、4集團軍先後遭到嚴重打擊。
援軍無法指望,圖哈切夫斯基只能用現有兵力來進攻華沙。
先是對圖哈切夫斯基的建議不理不睬,接著又對加米涅夫的命令推三阻四……
到9月28日,波蘭軍隊已經攻佔了平斯克以南到捷爾諾波爾一線的地區。
但不管怎麼說,華沙之戰蘇俄軍隊遭到慘敗,並且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原本希望靠著擊敗波蘭給予協約國沉重一擊的蘇維埃政府的夢想再度破滅。
勝利已經在望。
德國的工人已經組織起來,準備像俄國工人一樣發動起義;英國工黨宣布英國工人決不參加以波蘭為同盟國的戰爭;法國民眾抗議本國政府支持波蘭的作戰;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的運輸工人們拒絕運送前往波蘭的軍火……
夏侯遠山隨即當機立斷下達命令:
華沙之戰就這樣結束了。整個歐洲的政府官僚和上流社會都在彈冠相慶,魏剛將軍興高采烈地把華沙之戰稱為「維斯瓦河的奇迹」。
8月16日,波軍全線反擊。以騎兵為主力的波軍第3、第4集團軍在強行突破60-80公里之後,突然出現在紅軍第16集團軍後方。正在進攻中的第16集團軍完全摔不及防、迅速潰退,第3、15集團軍的側后隨之暴露。與此同時,防守華沙的第1、2、5集團軍也全力出擊。
然而夏侯遠山主意已定,他把最能打仗的將領的西科爾斯基將軍派上了華沙守備陣地,並在極秘密的狀態下開始了緊張的調兵遣將。同時,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協約國的援助物資衝破各國工人的重重阻撓,也運抵了華沙前線。
落後的通訊條件、戰場指揮官的判斷錯誤和反應遲鈍使紅軍失去了寶貴的時間,波軍對紅軍各部隊的分割包圍已經形成。第16集團軍最先喪失戰鬥力,第3、15集團軍在經過短暫而激烈的戰鬥后被迫撤退,難以完成對第4集團軍的掩護任務。
歐洲人太有理由慶幸了。
這種分散使用兵力的方法一向為兵家大忌,加米涅夫並非不知道,只是他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這為整個戰役的失敗打下了伏筆。可以想見,如果兩個方面軍協力進攻華沙,夏侯遠山就算是有三頭六臂也是無能為力的。
8月15日,正在向華沙進攻的紅軍第4集團軍和第15集團軍之間,忽然楔入了波蘭騎兵師,後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切斷了兩個集團軍之間的聯繫。與此同時,向華沙進攻的第3、第15集團軍遭到以波軍第5集團軍為主守軍的頑強抵抗,進展甚微。
紅軍戰士們砸碎電台、燒毀文件、向敵人射出最後一顆子彈后,高擎馬刀,在《國際歌》歌聲中沖向敵陣……
8月9日,紅軍第12集團軍截獲了敵人的命令,從中得知波軍正在集中主力部隊,準備進攻西方面軍的左翼。
除了畢蘇斯基和有限的幾個波蘭將領,夏侯遠山沒有把他的計劃告訴更多的人。他必須考慮波蘭軍隊在大敗之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余部和第15集團軍的部分兵力被迫退入東普魯士境內,在那裡被解除武裝。
夏侯遠山敏銳的發現了蘇俄紅軍兩個方面軍之間的破綻,機會來了。
而創造這一奇迹的人,他的名字叫夏侯遠山!
然而,這太晚了。
經過苦戰,第4集團軍終於未能突破重圍,大部傷亡。
在這之前,圖哈切夫斯基的部隊已經向波軍發動了兇猛的進攻。8月3日,第4集團軍佔領了羅姆日,第15集團軍佔領了奧斯特羅夫,第3集團軍推進到西布格河,第16集團軍佔領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到8月8日,紅軍已逼近華沙外圍陣地,前鋒距華沙僅有10公里。
相對於敵人的一擊中的,紅軍從上到下的失誤則顯得太多。7月戰役后,波軍遭到重創。紅軍高級將領對戰局的發展開始盲目樂觀。加米涅夫為儘快結束對波蘭的戰爭,改變了西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合力進攻華沙的預案轉而分頭出擊。
加米涅夫收到這個重要情報后仍然舉棋不定。8月11日,他向東南方面軍發出命令,要求第12集團軍和第1騎兵集團軍歸屬圖哈切夫斯基指揮。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又說明這個命令不要求絕對服從,東南方面軍可自行判斷是否執行。結果不言而喻,葉戈羅夫表示,現在改變任務和部署為時已晚,拒絕執行。
同時波軍將領西科爾斯基率軍死守華沙,頂住了紅軍多次兇猛進攻,為反擊贏得了時間,也是居功甚偉。
由於通信不暢,直至18日,圖哈切夫斯基才收到16集團軍遭到進攻的報告,並且這份報告居然還稱情況並不十分嚴重。
隨著蘇維革命的爆發,以及莫斯科號召的全俄羅斯人抵抗到底,堅決保衛莫斯科的命令下達之後,整個歐洲就像鋪滿了乾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