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第四卷 帝國威武

第302章 中英聯軍

第四卷 帝國威武

第302章 中英聯軍

曾道富走了上去,輕輕握住了女婿的手,性格堅強如鐵,從來不知道屈服的楊度象個孩子一樣沒有任何地反抗,就這麼站了起來。
這點上張孝淮倒顯得很大都,臉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我完全贊成皮特將軍的意見,在這樣的安排下,我相信叛亂很快會被平息的。」
短短的時間里,阿格曼拉的軍隊就控制住了印度西北角上的格爾巴、阿姆利則和密拉特,已經可以直接威脅到了德里。
段祺瑞和吳佩孚一樣,也是一個明明文武雙全的人,偏偏喜歡裝出一副大老粗的樣子,他瓮聲瓮氣地說道:「你的部署我可沒有任何意見,按著這麼打就是了;問題是,進入印度這麼長時間了,我們沒有得到一點補充,你看看英國士兵,子彈管夠,吃的管夠;再看看我的士兵,西藏那是個窮地方,沒辦法對大軍進行補給,現在我的士兵子彈最少的只剩下了十幾發,大炮也沒有辦法運過來,吃的用的統統不足,你讓我怎麼打仗?再這麼下去,別說鎮壓叛亂者,我看士兵們都得嘩變。」
這話讓阿格曼拉的眼睛都瞪大了,天那,和英國軍隊正面開戰,中國人一定是發瘋了,他有些語無倫次地說道:「將軍,請您再考慮一下,這是和英國人打仗啊,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開戰啊!」
要認真算起來,阿格曼拉還真是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奧郎則布的旁系後裔,本來已經潦倒落魄的阿格曼拉,突然被幾個中國人找上了門,告訴他只要一切聽從他們的安排,就將幫助他重新建立莫卧兒帝國,並全力協助他登上皇帝的寶座,其中帶頭的就是這個劉軍。
劉軍先讓他在一份對中國的效忠書上籤了字,接著就把他帶到了西藏,在那阿格曼拉看到了中國人為他準備的軍隊。
曾經以12000軍隊奇迹般的打敗了敵人的10萬大軍的莫卧兒帝國,雖然當時強大無比,但在1857年英國殖民軍隊攻陷德里后就宣告滅亡,這個密拉特大公阿格曼拉天知道是從哪冒出來的。
張孝淮滿臉帶笑地說道:「皮特,我的朋友,實在是抱歉,你無法理解我們的閱兵式是多麼的隆重,以至於耽誤了回印度的時間。我的那些部下全是大老粗,請您無論如何不要介意,我會好好地教訓他們的,讓他們明白什麼是下級服從上級!」
皮特沒有多說了,讓他們坐了下來,直接就向張孝淮介紹起了印度的態勢。
皮特雖然是中英聯軍的總指揮,但那些中國士兵只願意服從中國的上將,而似乎沒有把他這個英國的中將看在眼裡,這是讓皮特最為不滿意的地方。
李國勇並沒有虧待楊度,他給了楊度退休總理的待遇,並將他安置在了莫愁湖畔享受人生;在這,無數次的留下過他們的腳印;在這,他們曾經一起制定過無數的國策。
現在印度最大的威脅就是不知道從哪冒出的3萬武裝精良的叛亂者,而他們的口號和宣誓效忠的對象也更加讓人吃驚。
而在阿格曼拉叛軍取得的勝利鼓舞下,印度全境的起義此起彼伏,讓英國人實在疲於奔命。
象是被一塊黃金砸中的頭,連飯都吃不上的阿格曼拉高興得快瘋了,雖然還有一點心存疑慮,但在「皇帝」這兩個字的誘惑下,窮得把老婆孩子都賣掉了的阿格曼拉忙不迭的答應了。
皮特聳了聳肩,他也知道對方不太可能會答應,無可奈何地說道:「那麼好吧,我想我應該相信中國的邊防軍,張將軍,您對我的軍事建議有什麼看法?」
曾經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耀眼明星,中國的二號實權人物楊度,就這樣淡出了中國的政治舞台。這以後的楊度,撰寫了大量的回憶錄,不過其中的大部分並沒有被允許獲得出版,比如有關陳其美的文章,這裏面涉及到了太多的國家機密。
皮特呆在了那裡,段祺瑞說的倒是實情,可第一次中英在印度聯手的時候,他們那補給可是從來沒有出過問題啊。
在劉軍的指揮下,他的軍隊攻克了幾座城市,並在中國人的默許下阿格曼拉在密拉特自封為大公,離他的「皇帝」之夢又近了一步。
誰想到這次劉軍卻搖了搖頭:「不,這次我們將和英國人打上一仗,爭取殲滅一些英國人,讓他們不要那麼囂張,這樣才能夠穩固我們在這的勢力!」
英國將領的想法很簡單,如果不是從國內運送兵力麻煩,怎麼可能要你們這些大英帝國的手下敗將,兩次鴉片戰爭輸得一塌糊塗的中國人來幫忙?為神聖的大英帝國效力,是中國人何等榮幸的事情,現在竟然還要在出兵問題上推三阻四。
皮特驚訝地說道:「段將軍對我的安排有什麼意見嗎?」
英國人也是這麼懷疑的,因此將軍隊中的印度官兵來了個大清洗,但結果還是一樣。
看到張孝淮和皮特走了進來,兩國軍官一齊站了起來,雙方都在盡量挺起胸膛,象是要比誰的腰板更直。
會議的內容沒有幾個小時就傳到了佔領了密拉特的密拉特大公的阿格曼拉手中,不過阿格曼拉也不是第一個知道的,將這個消息給他的是他的高級軍事顧問劉軍。
以馮國璋和段祺瑞為首的中國將領更是滿腔不忿,居然讓總司令聽從英國中將的指揮,自己的肩膀上掛的就是中將的肩章,這些英國佬大大咧咧的,別說現在的中國國防軍,就是把以前的北洋軍拉來,你們都未必是對手。
皮特也擠出了一點笑意,說道:「那麼好吧,我將命令英國126步兵師,中國的26、27兩個師,以三個主力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展開圍剿!」
黨衛軍軍官對昔日的總理保持了足夠的尊重,一直等到楊度走遠,這才上去摘下了「和平民主黨」牌子,已經走遠的楊度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無限留戀地回頭看了一眼。
不過英國人計算得再好,也無法知道中國的軍人對於領土主權看得多麼重要,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他們決不會放棄屬於中國的每一寸土地。
在聯軍司令部里,中英兩方的高級將領們分兩邊坐著,涇渭分明,一派井水不犯河水的樣子,雖然是盟友,但雙方的將領都是看不起對方的。
彷彿政治與軍隊一點關係也沒有一樣,英法兩國軍隊的最高司令官卻因為中國對荷蘭戰爭的勝利,以及李國勇對國內反對勢力的完勝而長長出了一口氣,現在中國人總能把全部精力放到協助英法鎮壓叛亂的大事上來吧。
皮特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不說這些了,我已經著召集了聯軍的高級將領,請您立即和我回司令部召開軍事會議吧,印度的問題不能再耽誤下去了。」
皮特好容易才弄明白了這句中國俗語的意思,中國人說的是有道理的,英國方面一點補給也不給中國人實在說不過去,他苦笑著說道:「我想我明白兩位將軍的意思了,放心,我立刻就通知下去,補給很快就會送到的。」
被國內再三催促急紅了眼的皮特中將,終於等到了他的盟友,中英聯軍的副總指揮張孝淮上將從南京參加完了中國的閱兵式回到了印度。
中英軍事會議就在這樣一種亂鬨哄的氣氛中結束了。
但他的軍隊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而且情報奇准無比,往往在中英聯軍聯合進剿的時候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等聯軍一離開,又鬼魅一樣地冒了出來,聯軍被他弄得疲憊不堪,也正因此,中國軍隊乾脆停止了進剿,一口咬定在英國軍隊中出了告密者。
是的,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他選擇了另一條發展中國的道路,但是他失敗了,所以他註定要走下歷史舞台,結束他輝煌燦爛的政治生涯。
……
「張,你終於回來了,沒有你的命令,你的部下誰都不敢擅自行動。」印度的緊張局勢讓皮特中將也顧不得客氣了。
但現在,還是那些將軍,還是那些士兵,一個個象霜打了的茄子,他們來印度更象是在度假,而不是來打仗的。
叛亂者們的口號是恢復莫卧兒帝國的光榮,並且宣誓效忠一個據說是莫卧兒帝國的奧郎則布皇帝的後裔,自封為密拉特大公的阿格曼拉。
國外的媒體對楊度大多持同情態度,因為楊度的政治主張更加符合列強們的利益,其中被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一個性格溫順,持和平外交政策的理想主義者,最終敗給了一個強權而又鐵血的人物,這個鐵血人物踩著楊的肩膀,讓自己的威望在國內達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1910閱兵演講』,鐵血的元首告訴全世界,誰才是中國真正的主宰,反對他的人和政黨將會得到什麼樣的下場!在這裏,我們不得不為中國未來的外交政策而感到擔憂,失去了一位溫和派的總理,中國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全世界面前?」
等段祺瑞和馮國璋滿意地坐了下來,張孝淮這才一臉怒氣地斥罵道:「豈有此理,也不怕丟人,沒吃的沒子彈就不打仗了?以後再這樣,我決不輕饒!」
總算是張孝淮臨行前的再三約束,和皮特的竭力調停,中英軍官才沒有起什麼衝突,否則真要鬧出笑話來了。
中國軍隊自從進入了印度、阿富汗和越南這一些殖民地,對待戰爭的態度不嚴肅到了極點,完全沒有了當初的熱情。尤其是在印度的張孝淮的第3集團軍,在中英雙方的第一次印度境內的軍事合作中,表現出來的是雷厲風行,推進兇狠勇猛。
自從中國軍隊收復西藏后,英國人對西藏的野心就從來沒有泯滅過,他們這也是一舉兩得的辦法,既可以消滅印度的叛亂,又可以藉機滲透進西藏,尋找機會恢復英國在那的勢力。
皮特介紹完畢后說道:「鑒於目前印度的緊張局勢,我建議先徹底清楚阿格曼拉的叛亂勢力,集中英軍一個師,中國軍隊兩個師,對格爾巴、阿姆利則和密拉特地區進行掃蕩,同時,」說到這皮特遲疑了一下,說道:「由於我們懷疑叛亂者很有可能向中國境內的西藏流竄,我看是否能派一部分的英國軍隊進入西藏,協助那的中國軍隊擋住叛亂者潰逃的路線?」
27師師長馮國璋也幫腔著說道:「是啊,司令官閣下,雖然做為盟友出兵是我們的義務,可不能又讓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吧?」
「將軍,英國人的軍隊又來了,我們應該怎麼辦?」阿格曼拉憂愁的說道:「繼續和以前一樣跑回西藏嗎?」
「等一等!」隨著說話的聲音,大家看到了是中國26師的師長段祺瑞。
「不行!」一向性格沉穩的張孝淮一聽到這個建議,幾乎沒有一秒鐘的考慮就回絕了皮特:「首先我確定叛亂者不會向西藏流竄,因為那有我們強大的邊防軍在守衛邊境,其次,就算真的有幾個叛亂者跑了進去,我向你保證,一定會被我們乾淨徹底地殲滅的!」
不過他也不怎麼擔心,反正英國人一來他就可以跑到西藏,中國邊防軍也對他們的進入視而不見,生命保障上是沒有問題的。
劉軍冷冷地看著他說道:「我讓你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忘記我們可以扶植你當上大公,也一樣可以隨時廢除了你。」
終其一生,楊度沒有再和李國勇見過幾次面,這個疙瘩,一直到楊度死前才算解開,不過他的夫人和孩子倒始終和李家保持著密切的來往。
每次都是這樣,才打下一座城市沒有好好地享受上幾天,該死的英國佬就撲了上來,協助英國人圍剿的中國軍隊倒還好,那些英國佬是打得最賣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