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第四卷 帝國威武

第366章 穆罕默德五世

第四卷 帝國威武

第366章 穆罕默德五世

這個親衛隊長感激淋涕地說道:「謝謝,謝謝,您對我的恩情我一輩子也無法忘卻。」
新式的武器,威武的軍人,藐視一切的神氣,這豈非正是他所追求的嗎?
到這馬哈茂德的身體已經不斷地哆嗦了起來,只聽到親衛隊長繼續說了下去:「在謀逆的當天,親王讓我嚴密監視凱末爾將軍,不管謀逆是成功還是失敗,都必須把凱末爾將軍給除掉,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
「我怕,我更愛惜自己的生命。」凱末爾嘴角邊保持著從容的微笑:「因為我很想留著這條生命親眼看到奧斯曼帝國的強大,看到偉大的土耳其恢復往日的榮光,可惜現在我這個心愿無法完成了。但是你,你以為你活著就會快樂嗎?你將永遠生活在中國人和德國人的陰影之下,就象一具毫無自主能力的行屍走肉,象一個傀儡一般的活著。」
這條消息引起了英國人的恐慌,以至於數千名年輕人蔘軍,要「教訓德國人一頓」,同時這也引起了義大利人的反德情緒。
「周將軍,我對中國軍官在這次行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素質感到驚嘆。」曼·馮·桑德斯真誠地說道:「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你們卓有成效的情報工作,在世界各地你們簡直無所不知。」
「是。」親衛隊長恭敬的說道,看來中國人說的話要比蘇丹管用得多了。
羅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這次做得不錯,將得到我們的獎賞,再在奧斯曼帝國工作兩年,我就安排你去中國,我會給你找一處舒服的地方好好的過完下半輩子的。」
桑德斯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那是我們元首和總參謀部的事,我無權過問。」周天成看起來有些無奈地說道:「我本人是非常樂意遠征歐洲的,不過據我所知,我們在打完了亞洲戰爭之後,士兵非常疲憊,國內要求停止戰爭的呼聲也很高,元首也承擔著很大壓力,也許這就是我們停止進軍腳步的原因吧。不過請您相信,尊敬的將軍閣下,我們不會坐視盟友陷入苦戰的,在必要的時候,中國一定會傾盡全國之力來幫助你們的。」
說到戰爭曼·馮·桑德斯的臉色明顯有些暗淡,德國人雖然還在取得勝利,但已經沒有了戰爭初期那種所向披靡的氣勢,膠著戰是德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周將軍,我很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國防軍在取得了亞洲大捷,在通往歐洲的道路已經打通之後,卻突然停滯不前了?如果這個時候中國能夠派出200萬,不,哪怕100萬的軍隊遠征歐洲,將會徹底扭轉整個歐洲戰局。」
過了好久羅瑋說道:「不能殺死馬哈茂德親王,想辦法找個替死鬼,把親王給我送到中國去,以後還用得著他。」
這話讓一貫嚴肅的桑德斯也笑了出來,這是一個有名的心理戰,而心理戰也正是中德兩國所高度重視的。
凱末爾蔑視地看了穆罕默德五世一眼,他根本就看不起這個愚笨如豬的蘇丹,隨即他的眼睛落到了站在穆罕默德五世身後的一個中國人身上。多麼奇怪的中國人啊,身上除了背著槍支以外,還帶滿了他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武器。
凱末爾最後的結局被追趕上來的穆罕默德五世的御林軍所逮捕,被抓的時候凱末爾表現得還是相當鎮定的。
周天成笑了一下說道:「這得歸功於我們的元首對情報工作的重視,同時,中國和德國的情報機關也展開了非常愉快地合作,希望能把這樣的合作一直進行到戰爭勝利為止。」
御林軍的士兵對於這個奧斯曼帝國的傳奇將軍也充滿了尊敬,他們並沒有為他戴上什麼刑具,只是默默地跟在凱末爾的身後向王宮走去。
從驚嚇中恢復過來的穆罕默德五世此時又恢復了君王的尊嚴,他對這個被他寄予厚望但隨後又反叛他的年輕將軍痛恨到了極點,這個愚蠢的傢伙,怎麼有膽子反抗至高無上的蘇丹。
如此神不知鬼不覺的殺人辦法,讓穆罕默德五世非常高興,為此他重重的嘉獎了親衛隊長,但他可不知道,現在的馬哈茂德親王正被中國的特工人員秘密帶回了中國。
穆罕默德五世又嘆了口氣:「我不殺你,但你不要再擔任任何職務了,好好在家裡養老吧,從此以後再也不要出現在我的面前。」
早戰鬥開始后不久,德軍的指揮官埃米希被德國總參謀長小毛奇賞識的年輕軍官埃里克·魯登道夫所取代。
鹿超隨即走到後面,沒有多少時候就帶出了一個人,馬哈茂德一看到這個人,禁不住臉色大變,這人竟然是他的親衛隊長。
他的講話讓下面響一陣熱烈的掌聲,但中國的將軍周天成和德國曼·馮·桑德斯上將相互對看了一眼,兩個人都露出了一絲苦笑。才經歷了家人和部下的反叛,他們實在想不出這有什麼值得穆罕默德五世如此高興的。
「是的。」親衛隊長向蘇丹深深鞠了一個躬,接著把臉轉向了馬哈茂德親王;「凱末爾將軍這段時間以來一直住在親王閣下的家中,將軍告訴親王,等推翻了尊貴的蘇丹之後,由親王來繼承這個位置,並且還一起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周天成忽然笑著說道:「說到戰爭就讓我想到了『德國佬』咬掉的手臂。」
馬哈茂德努力保持著親王的威嚴,他大聲抗議著說道:「我沒有,我一直都是忠實于您的,我的尊敬的蘇丹,我不知道這些該死的中國人為什麼無恥地綁架了我,我懇請您為我洗刷冤屈,還給一個體面的奧斯曼帝國親王的清白。」
蘇丹給他的命令是立刻秘密處決馬哈茂德,穆罕默德五世絕對不是一個寬宏大量,容易原諒別人的君王,任何背叛他的人他認為最好的結局就是讓他們從此後在這個世界消失。
一場發生在奧斯曼帝國的政變,在全世界還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時候就被快速而有效地鎮壓了,這場牽涉到奧斯曼帝國親王和將軍的政變,讓協約國目瞪口呆,懊悔不已,一次多麼好可以利用的機會就這樣白白流失了。
不過他想不到的是,他的這條命令半個小時后親衛隊長就彙報給了中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大特務頭子羅瑋,羅瑋靜靜地聽他說完,半晌沒有說話,親衛隊長一句話也不敢說,安靜地站在了一邊等待著。
在德國軍隊攻擊比利時的時候,令德國人從未預料到的事情發生了,市民同士兵一同作戰,德國幾千人死在比利時的機槍火力之下。
「凱末爾,你這個大胆的傢伙,狂妄無知的笨蛋,起先中國朋友告訴我你即將造反時,我還沒有相信,但沒有想到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坐在王位上的穆罕默德五世扭動了下不太靈活的身子,氣猶未消地說道:「你這是對蘇丹的蔑視,對權威的挑戰,這是不可容忍的事,快快向我請罪吧,或許我能夠賜你仁慈的死法!」
始終帶著微笑的凱末爾被押了下去,也許他的心裏為沒有完成的事業感到遺憾,但他卻一點也不畏懼死亡。
穆罕默德五世見叛逆者一點也不在意自己說的話,不禁勃然大怒:「大胆的叛徒,我給了你仁慈的死發,你卻絲毫也不知道珍惜,難道你真的不怕死嗎?」
他進攻了許多村莊和房屋,他的殘暴使英國、法國及俄國的戰地記者創造了「比利時孩子」這樣的傳說,其內容是比利時孩子的手被殘暴的「德國佬」咬掉。這是一條謊言,這也是後來心理戰中無數謊言的第一個。
這時穆罕默德五世向那個親衛隊長招了招手,親衛隊長急忙跑到了蘇丹的面前,等蘇丹低聲向他說完話后,隊長的臉色稍微變了下,接著連連點頭。
「把你知道的全部當著體面的親王說出來。」穆罕默德五世有氣無力地說道。
王宮的門口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屍體,這些全是凱末爾的同伴,企圖以武力推翻穆罕默德五世政權的政變者們,凱末爾站在王宮門口看了同伴們的屍體很久,才長長地嘆了口氣,向王宮裡慢慢地走去。
一條簡短的完全沒有真實性可言的謊言,竟然引起那麼大的反響,是同盟國和協約國,還有始作俑者都始料不及的,心理戰此時才被各國高度重視起來。
大喜過望的馬哈茂德連連向蘇丹磕了幾個頭,忙不迭的跑出了宮外。
快走到王宮門口的時候,他看見幾個中國士兵帶進了馬哈茂德親王,親王的頭雖然依然高高仰著,但眼睛里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威嚴。凱末爾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如果不是這個愛吹牛的親王臨陣退縮,也許事情還不會到現在這一步。
在政變結束之後,穆罕默德五世以罕見的速度判決了才在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立下戰功的英雄凱末爾准將絞刑,原本按照蘇丹的意思,還應該給他更加厲害的懲罰,但在中國人的強烈建議下,最好還是採取了「絞刑」這個比較溫和的辦法。
「混蛋!」穆罕默德五世簡直要氣瘋了,他伸出了不停顫抖的手臂,指著這個瘋狂到了極點的囚犯破口大罵:「我要絞死你,不,絞死你太便宜了,我要讓你知道什麼是死亡的痛苦!」
第二天的夜裡,馬哈茂德親王的家中突然失火,而救援人員卻姍姍來遲,等到大火被撲滅,人們只從燒焦的房子中找到了幾具變成焦炭的屍體,親王一家人看起來全部慘死在了大火之中。
那個中國軍官,中國國防軍特種大隊「雷霆小組」的隊長鹿超也發現到凱末爾注意到了自己,鹿超向著凱末爾友善地笑了一下。
「馬哈茂德,我的兄弟。」穆罕默德五世看到馬哈茂德親王被押解了上來,臉上一臉的痛苦:「我是如此的信任你,我把整個國家都交給了你和恩維爾軍事大臣,恩維爾依然忠心耿耿,但我最可依賴的兄弟卻無恥地背叛了我,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的臣民們,我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偉大友誼而乾杯!」這是穆罕默德五世的開場白,他喝光了杯子中的酒後說道:「我必須向我的中國和德國朋友在這次平叛行動中的努力而表示感謝,沒有他們的幫助,也許那些叛逆者的陰謀將會實現,這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將會是一個可怕的災難。在歐洲,德國的軍隊給了英國人、法國人、還有俄國人以慘痛的教訓;在亞洲,中國精銳的國防軍打得英法軍隊失魂落魄;在巴爾幹半島,德奧軍隊從波羅的海至喀爾巴阡全線發動進攻;而在這裏我們挫敗了英法聯軍的登陸企圖,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事呢?我相信,我百分之一百地相信,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我們,必將屬於偉大的同盟國!」
見馬哈茂德親王到了現在還是死不認罪,穆罕默德五世似乎連話都懶得和他說了,只是向身後的鹿超揮了揮手。
在鹿超的心裏,奧斯曼帝國的起義或者是什麼別的,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他來這裏只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已。
沒有等親衛隊長說完,再也支持不住的馬哈茂德「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泣不成聲地說道:「是我該死,我聽信了小人的挑撥,尊敬的蘇丹,請看在我們是親兄弟的份上,饒恕我這一次吧,從今後我願意忠誠的當您身邊的一條狗!」
在評判中功勛卓著的中國人收到了穆罕默德五世的感謝,並被邀請參加了蘇丹在王宮裡舉行的答謝晚宴,雖然看起來中國人不是那麼樂意參加,但穆罕默德五世還是覺得一下邀請到了同盟國那麼多的將軍而倍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