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第五卷 錦繡江山

第541章 元首接班人

第五卷 錦繡江山

第541章 元首接班人

這個時候的李空,因為嫌老子給取的名字不好聽,已經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李效挺,11歲進入童子軍軍校的他,在軍校已經整整生活學習了一年多。
勞合首相也不禁為丘吉爾的話所折服,他不得不承認丘吉爾的話充滿了道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英國失敗的主要原因。
李國勇沉默了很久,從在蘇州開始,老丈人就在自己身邊忠心耿耿地輔助著自己,在感情上來講自己是絕對不願意他離開的,況且自己又殺了他唯一的兒子,而王清源卻一點怨言也沒有,自己欠他的實在太多了,恐怕這一生也都無法償還乾淨。
為了穩定軍心,迫使軍隊死守戰壕,與中國軍隊血戰到底,英國軍隊最高統帥部強化了行刑隊的執法,規定凡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開小差士兵,一律由行刑隊快速槍決,並且不接受任何人的求情。「童子軍」如果在戰場上發生開小差當逃兵的行為,同樣要被處死。
勞合的首相地位現在未免看起來有那麼點不穩固了,為了保證住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做為主和派的代表,勞合也一下變得強硬起來,並在隨後發明了總動員令,號召全英國人民聯合在英國政府周圍,與中國人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決戰。
而英國軍方為了招募到足夠多的兵力,完全忽視了未成年人應該得到保護,不應該捲入戰爭的問題,儘管當時的英國首相勞合及其內閣明知道許多徵召入伍的哪孩都未達到法定服役年齡18歲,但為了招募到足夠多的兵力,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而似的這些被招募者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童子軍」。
靜極思動的李國勇,將總參謀長蔣百里、帝國總理曾爭、外交部長陳金虎、財政部長王清源和經濟建設部長曾道富這些帝國的重臣全部召集到了無錫馬山軍校。
「『華元本位制』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目前形勢良好。」王清源畢竟有些上了年紀了,現在的天還不算太冷,但他卻穿著一件厚實的大衣:「通過戰爭我們以各種方式積累起來的黃金儲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戰爭爆發前期我們的投資也見到了極大的效應,許多國家包括基礎設施、關稅、國庫、國內稅收體系、礦產資源等等在內的經濟基本都被我們所控制,而華元正在取代英鎊成為世界範圍內流通的主要貨幣。以戰勝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為例,目前他們總共欠中國1820億華元的貸款,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華元將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登陸英國的中國軍隊並不是很多,以第六集團軍為主,輔以黨衛軍幾個野戰師在內的所有兵力不過三十余萬人,與英國軍隊的比例為1:5。雖然在兵力上遠遠處於下風,但中國軍隊擁有強大的海面和空中力量,並且士兵們都是從多次戰火中九死一生的士兵,是精銳中的精銳,王牌里的王牌。尤其是遠征軍團,橫掃整個歐洲未逢一敗,加上戰爭指揮技巧高招的指揮官和士兵們高昂的志氣,他們完全不畏懼對面英國人龐大的兵力。此時的戰爭,人數上的優勢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了。
「一岩先生,有什麼事情儘管說吧。」對於這位老丈人,李國勇向來是非常尊重的,當初如果沒有無錫王家的鼎力協助,也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總共92億美元。」曾道富脫口而出:「美國總共發行了259億美元的國債,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購了大量的美國國債。」
當「丘吉爾演講」傳遍全英國的時候,英國低迷的士氣得到了極大的鼓舞,而丘吉爾在達達尼爾海峽失敗中所丟失的聲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彌補。
「我們的軍隊在戰場上進展得非常順利。」李國勇看了眼室內的帝國首腦人物,說道:「柳波成的軍隊已經在倫敦擺開架勢,準備與英國人決戰,勝利在我看來是早晚的事情,現在到了處理英國問題的時候了。」
這時,不知道從什麼途徑傳來了一條消息,中國政府不畏懼任何人,唯獨怕強硬的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這對中國是非常不利的。這條消息刺激到了英國人,他們極其願意在一個強硬有力的首相帶領下,重新塑造大英帝國昔日的輝煌。
李效挺也比較給他的老子爭氣,軍校學習中的各科成績非常優秀,雖然他絕對談不上是一個戰爭奇才,但在那些軍方重臣看來這樣已經足夠了。
此時,中國遠征軍團已經完成了登陸,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從多佛爾直查倫敦,兵鋒已經直指格林尼治;一路在摧毀並佔領了仆茨矛茨后,再克南安普頓,在雷丁殲滅了英國兩個師后,兵臨泰晤士河。
李國勇的幾個孩子中,繼子陳念英年紀最大,但他卻更願意從事和父親陳其美一樣的工作,從事情報行業,並且在情報部幹得非常出色。小兒子李海完全沉醉在自己的科學試驗中,對政治軍事一點興趣也沒有,未來繼續元首位置的也只有這個李空,李效挺了。
此時在倫敦及其附近城市,英國軍方聚集起了超過150萬的軍隊,其中有大約55人為未滿十八歲的童子軍士兵,英國企圖利用這龐大的兵力與中國人展開最後的決戰。
而在這些帝國首腦人物聚集到一起的時候,蔣百里還特意把同樣在無錫馬山軍校童子軍軍校學習的李國勇的大公子李空叫了過來。
「岳父。」這是李國勇第一次在正式場合這麼稱呼老丈人:「說真的,我不想放你走,在這個位置上沒有人比你幹得更加出色了。但是,從理智上來說,為了保障帝國永遠強大,帝國政府的官員也該年輕化了。岳父,我有很多地方對不起你,現在李國勇只能再次對不起了。」
室內一下沉悶了起來,王清源提出的要求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這位在帝國財政部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工作了多年的老人,可以說和曾道富一樣是中國經濟的兩大支柱,現在他突然提出要求離開,一下又去哪裡找他的代替者?
「好。」李國勇喝了口茶,說道:「帝國正在準備動美國用兵,現在到了放出美國國債的時候了,先急拋25億美元出去,讓美國政府著急一下,在軍事戰爭的前期,先在經濟上打擊一下美國,讓美國國民產生恐懼感!」
國防軍、黨衛軍那些由李國勇一手提拔起來,手握重兵的大將們,早就將李效挺默認為是元首的接班人。要不是無錫馬山軍校副校長、政教主任孟凡貴資格老,只怕軍校的大門早就被那些元帥將軍們給踏破了。
當然,不管是勞合首相還是英國的議員們,誰都無法想到這些話並不是出自丘吉爾之口,只是來自於另一個新興大國的元首之口而已。
由於英國的兵源已經嚴重不足,為此英國政府開始大量徵召未成年人入伍參戰。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依靠國內的狂熱氣氛,在「你的國家需要你」等口號的宣傳和鼓動下,英國軍方在最短時間內招募到了65萬名響應者應徵入伍,其中超過一半稚氣未脫的未成年男孩,最小的甚至只有14歲,他們懷著一腔熱血,希望參加保衛戰鬥保衛自己的祖國,所有不顧一切的渴望加入軍隊。
「戰爭我建議在1918年前結束。」經濟建設部長曾道富清了清嗓子說道:「現在帝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良好,在戰爭中我們已經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是如果戰爭再拖上幾年,將會對帝國經濟造成負的影響。」
「我跟著你經歷了很多的事情,這一生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王清源微笑著說道:「能在走的時候得到你們這樣的評價,我已經覺得心滿意足,一定會有比我更加出色的人。」
來自英國設菲爾德市的霍拉斯·伊萊斯是當時英國最年輕的「童子軍」之一,他應徵入伍時只有14歲。在法國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他就被德國炮彈擊中而喪生。
李國勇點了點頭:「要想成為世界新秩序的領導者,光靠強大的軍事實力還不行,經濟上也將起著最主要的作用。等戰爭徹底結束之後,我們將大量的向那些經濟瀕臨崩潰的國家發放巨額貸款,包括英國和法國這些國家在內!對了,現在我們擁有多少美國國債?」
面對軍隊中這樣的情緒,李國勇唯有抱以苦笑。對於這個來現代的人,雖然他本身就是一個大獨裁者,但他絕不願意中國永遠都出現獨裁。將自己的位置傳給兒子,豈不又變成了古代帝皇式的家天下?
在這些軍方大員們看來,江山是元首帶著他們一手打下的,中國如果沒有元首,不知道將會走向何方,強盛更是遙不可及。現在中國在世界上以一個強大的巨人身份出現,只是因為有了元首的存在,他的位置不給兒子,這些軍方要員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在倫敦決戰前的數周,一直在無錫馬山軍校視察的中國元首李國勇似乎有些坐不住了,此時國內政局良好,經濟高速發展,民眾和軍隊對於政府以及李國勇本人的擁護,因為戰場上的不斷勝利,達到了一個新的狂熱的高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元首李國勇反而成為了中國也許是最為無所事事的人。他每天的工作,除了視察各地,以及批閱一些只有他本人才能夠看到的情報外,基本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處理。
忽然,會場里有議員高聲喊出了「首相,丘吉爾!丘吉爾,首相!」的高呼,一瞬間,這樣的呼聲在整個會場響起,這未免讓勞合首相的掌聲停頓了下來,臉色也變得非常的不好看。
「還有一件事情。」王清源謹慎地說道:「還希望元首能夠批准。」
議會內的掌聲象潮水一般響起,瘋狂而又熱烈。所有人都被丘吉爾的發言而振奮,是的,暫時的失敗一點也不可怕,只要團結一心,大帝英國的再次輝煌指日可待。
王清源猶豫了下說道:「目前帝國軍事、政治、經濟運轉良好,老朽竊據財政部長的高位已經很多年了,進來倍感身體衰弱,每每做事力不從心。為了帝國大業考慮,老朽請辭財政部長之職務,讓更年輕、更有能力的人頂上。」
其實,童子軍的問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宣布參戰的那一天開始,就在英國軍隊中存在。在曠日持久的殘酷的戰爭中,這些本來只是孩子的童子軍和成年士兵一樣承受著槍林彈雨,使得第一批25萬童子軍中有12萬人戰死或者負傷,還有的因為開小差而被英國自己的行刑隊處決。
泰晤士河是英國境內最長也是最重要的水路,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的科茨沃爾德希爾斯,河水流向東邊的倫敦,全長338公里,倫敦下遊河面變寬,形成一個寬度為29公里的河口,注入北海。在倫敦上游,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滿了英國的繁忙商船。但是當中國軍隊到達之後,這些商船早就已經再也不見了蹤影。
不過軍方的意見很難反對,他們似乎鐵了心的要讓李效挺接班。換一個角度去考慮,現在軍隊中中將以上級別的將領,都是親自跟隨著李國勇浴血打下這片江山的,他們願意也甘心讓元首的兒子接班,甚至包括留洋回來的蔣百里等人在內。換了一個人當上帝國的最高領袖,除了李效挺,又有誰能夠鎮得住這些將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國勇沒有發表自己任何個人的觀點,而是放任事情的自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