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薦中華》第三部 北伐中原

第219章 頭顱在此

第三部 北伐中原

第219章 頭顱在此

說完,劉大鵬瞪著雙眼,站在了一動不動。幾名韃子上前用槍捅了捅他,卻發現這人早已氣絕,韃子不禁面面相覷,這漢將竟是站著死的!
說著他拔出刀來,大聲叫道:「韃子之勢已疲,眾軍隨我殺敵!」
正追殺間,忽然看到一員蒙古大將,手持一口大刀,帶著一千多名蒙古士兵氣勢洶洶的擋在追擊的必經之路上,大叫道:「大將頓伯爾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劉大鵬大吼一聲,雙臂夾住兩槍,一使力,兩把「咔嚓」全斷,劉大鵬反手再拔出槍尖,奮力朝著刺中他的兩名韃子擲去,他眼看著兩名韃子死去,又看到了身上,鮮血在他身體幾個地方不停地流出。劉大鵬知道自己不成了,看了眼戰場上浴血搏殺的兄弟,微微一笑,用最後的力氣說道:
而脫不花針鋒相對,立刻以左右兩軍萬人對戰場上形成夾擊之勢,這時的鐵殘陽卻沒有任何的舉動來應對,只策馬在後面冷冷的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
大勝之下的漢族軍民,氣勢不可阻擋,一路掩殺蒙古敗兵,下手之狠,俘虜一個不留,直殺得那些敗兵叫苦不迭。
就在這個時候,鐵殘陽終於動了!他的斷槍向前一指,身後所有的士兵發出陣陣吶喊,潮水一樣的向對面敵人陣地涌去。
這一來,只苦了那些還在奮戰的蒙古士兵,前面正打的好好的,忽然被自己人的敗兵這麼一衝擊,根本就分不清哪是敵人,哪是自己人。帶隊的蒙古將官無論如何怎麼努力催促,也都無法制止住混亂的場面。
這時劉大鵬帶領的三千士兵已被韃子團團包圍,他朝後面看了一看,鐵將軍卻一點發兵救援的意思都沒有,這麼一疏忽,兩把長槍一左一右刺在了他的肋骨之上。
脫不花忽然「撲通」一聲給伯顏跪了下來:「元帥,請你看在我父為元帥效勞多年的份上,這仗讓小將來指揮,雖不能勝,但卻也必給漢人一個教訓!」
鐵殘陽看到這樣情況,摘下頭盔扔下地上,奮力呼道:「決勝只在此刻,還等什麼!」他一馬當先,帶著最後一千名親兵風一樣的殺入了戰場。
三千名漢兵已經拼得越來越少了,而五萬安南兵,在兩萬多韃子的衝擊下,根本就抵擋不住。雖然在韓振的嚴令下暫時沒有潰敗,但這卻只是早晚的事情。
到了這個時候,什麼上下級之分,什麼尊卑之別,已經全部扔到了一邊。文天祥和陸秀夫這兩個官級遠遠超過典霸天的官員,都象典霸天部下一樣令命稱是。
看到場面上蒙古軍隊已經漸漸佔了上風的伯顏不在意地說道:「我看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漢軍的主力已經全部投入使用了!」
典霸天愣了下,隨即會意。他為人雖然粗魯,但卻粗中有細,稍稍思索了下,說道:「文天祥,你帶幾萬人從左打上去;陸秀夫,你帶幾萬人從右面撲去;老子自領本部兵馬從中間發起攻擊,狠狠地踹韃子的屁股!」
整整三天的時間,鐵殘陽率領的部隊,簡直就如同只縮頭烏龜一樣,任憑蒙古人在營外如何辱罵索戰,就是龜縮在營帳中不肯出來,蒙古人的耐心正在一點點消失。
當他看到文天祥的時候,發現這位文官頭髮鬍鬚全部燒焦了,卻依然顯得神采奕奕,鐵殘陽想到他這幾個月來率軍苦戰的艱難,說話時也客氣了許多:「文大人,漢王命令立刻棄守撫州,帶上撫州所有軍民,向廣東方向撤退,李天正大人已經做好了接應的一切準備!」
果然,戰場上的情況正如脫不花所判斷的那樣,隨著一道煙花火箭騰空而起,撫州北門方向殺聲大做,漢軍最精銳的八千名鋒銳營士兵饒過蒙古大營,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向撫州北門發起了最強盡的衝擊。
這些已將自己視做死人的漢軍士兵,在這一刻爆發出來的戰鬥熱情和血性,讓對面的敵人為膽寒氣妥。蒙古軍隊中戰鬥力最差的新附軍,本來就在數月的撫州攻防戰中傷亡慘重,此時在對面士兵必勝必死的決心和勇氣之下,陣腳大亂,又看到後方被人包抄,那些投降韃子的原來的宋軍軍官,又發揮出了自己的一貫特長:逃跑!帶隊軍官一跑,那些士兵哪裡還有心思繼續作戰,都學著軍官的樣子扔掉手中兵器掉頭就跑。接著,那些本來就不想為蒙古人送死的色目人軍隊,有樣學樣,紛紛潰敗出戰場。
「這個文天祥,怎麼來撫州這麼點時候,象換了個人一樣?」典霸天不解地摸了摸頭,喃喃自語地說道。一抬頭,發現撫州軍民全部衝到了自己的前面,自己正兒八經的正規軍反倒落到了後面,氣得怪叫道:「都傻站著做什麼,給老子衝上去啊!
「城門,城門!」脫不花將馬鞭狠狠扔在了地上,說道:「撫州三門都被我燒毀,只留北門,又有我軍把守。若是漢將分出一軍,強行攻擊北門,與城裡二十萬的漢人匯合,對我背部進行攻擊,元帥,你我皆成漢人俘虜!」
在後督戰的鐵殘陽看到韃子被殺敗,正欣喜間,忽然看到蒙古士兵又返身殺出,皺了下眉頭,對身邊韓振說道:「韃子必想包抄劉大鵬側翼,你可帶兩萬安南軍救援劉大鵬,沒有我的命令,你二人一個也不許後退!」
不過那一千蒙古士兵也當真兇悍,看到主將被殺,渾然不懼,只一擁而上,圍住追兵廝殺。這一千人哪裡是幾萬漢人對手,只小半個時辰時間就被殺得乾乾淨淨。
脫不花微微嘆息了一聲,他倒不在意自己將要受到什麼樣的處罰,他思考的是這一仗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自從天衛軍橫空出世以後,蒙古軍隊一連吃了幾次敗仗。是漢軍的戰鬥力突然提高了,還是蒙古士兵的戰鬥力下降了?脫不花搖了搖頭,也許兩樣都不是吧。
「頓伯爾,帶著你的部隊斷後!」脫不花看到伯顏帶怒而去,叫過了從戰場上退下,滿身是傷的頓伯爾說道:「我軍陣腳已亂,這一退漢人必追,你卻務必要死死拖住漢軍腳步!你需記得,這任務非同小可,關係到我軍安危,也許你就再也無法回到大草原了!」
就在漢軍也有些心灰意冷的時候,鐵殘陽卻忽然叫來了那名被他打了五十軍棍,名字叫劉大鵬的軍官,看到劉大鵬一臉氣呼呼的樣子,鐵殘陽淡淡地說道:「我知道你不服氣,不過我現在給你個機會,帶三千士兵,給我狠狠地揍那些韃子!」
到了這個時候,伯顏也知道敗局無法挽回,聽小小的脫不花竟然敢指責自己攻擊撫州的命令,狠狠地盯了他一眼,說道:「撤退!你問我要指揮權的時候,何等會吹牛,這個戰敗的責任,咱們回去后慢慢再算!」
主將決死的決心,最大程度上感染了漢軍士兵,只看到戰場出現了從所未有的場面,漢軍士兵人人摘下頭盔扔到地上,齊聲大呼道:
到了第三天的午時,蒙古士兵已經顯露出了疲憊的態勢,叫罵聲已經沒有前兩天那麼大聲,一些騎兵從馬上跳下,懶洋洋的躺在地上,享受著兩天來終於出現的陽光。
脫不花從地上站起,也不多說,拔出腰刀,厲聲道:「頓伯爾,你這個草原上的懦夫,若敢再退半步,格殺勿論!」
鐵殘陽正好趕到,冷笑一聲:「跳樑小丑,焉敢擋路!」躍馬縱槍,直取頓伯爾。這二人交手只七、八個回合,頓伯爾終究帶傷在身,被鐵殘陽一槍刺落馬下,又復一槍結果了性命。
勃爾只今大聲應了一聲,帶著五千部卒立刻出發。
戰了半個多時辰,三千漢軍雖然越來越佔據上風,但那兩萬安南人卻抵擋不住韃子的衝擊,有了大面積潰敗的跡象。這時,鐵殘陽再次將三萬安南兵一次性的投放到了戰場之中,這才勉強穩住漢軍右翼潰敗的戰局。
才敗退回營中的頓伯爾一聽脫不花叫自己是「懦夫」,這樣的羞辱頓時讓他凶性大作。頓伯爾咬牙切齒地說道:「還沒有人敢這麼侮辱我,蒙古的勇士們,咱們和漢人拼啦!」說完帶著部下轉身殺去。兩軍絞殺在一處,漢軍勇猛,韃子善戰,又被脫不花激發起暴斂之氣,人人把性命丟在腦後,和漢軍殺得難解難分。
漢軍營寨忽然大開,三千名漢軍以風捲殘雲的勇猛,殺向了懶懶散散的蒙古士兵。那些蒙古士兵哪裡想到漢軍會突然出現,大驚之下,還沒有來得及上馬,漢軍士兵已經殺到面前。漢軍積蓄在心中已久的怨氣,在這一刻突然爆發出來的能量是相當驚人的。在近乎瘋狂地砍殺下,失去了戰馬的蒙古韃子如同落葉一般倒下,一些勉強爬上戰馬的韃子,卻又被漢兵從底下一刀砍在腿上,慘叫著跌下馬來,接著就被補上一刀。漢軍佔據著人數上的優勢,又出其不意地襲擊,蒙古韃子開始向營中敗退進去。
「我死也,爾等努力,不可退後半步!」
文天祥點了點頭,回頭看了一眼撫州,這幾個月來,無數優秀的漢人子孫將性命留在了這裏,好友張世傑也在這裏戰死,他鼻子忽然一酸,兩滴眼淚慢慢流了出來……
此時的撫州軍民,氣勢如虹,不分男女老幼,人人上陣搏命。只看到滿殺遍野都是漢人的喊殺之聲,正在前面捨生忘死搏殺的蒙古軍隊,忽然聽到後方殺聲大作,心中驚疑不定,陣腳竟有些挫動。
這話讓伯顏心中湧起一點憐惜,想到唆都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十數年,忠心耿耿,卻死在了浙江戰場之上,只留下了脫不花這麼一點骨血,猶豫了下,終於點了點頭。
「我已死,漢軍頭顱在此!」
脫不花連連頓足,自己的這位元帥勇則勇矣,但卻是個一莽之夫,戰場之上只知以武力取勝,卻不肯多用用腦子,漢人的那些兵法,個個精妙無比,豈是他能知道的!
伯顏微微吃了一驚,但隨即搖搖頭說道:「撫州城裡的那些大多是老百姓,就算把他們放出城來,又怕他們做甚?我還有三千親兵,足以抵擋!」
「奮武校尉,鐵將軍有令,命你調動所有可能調動的人手,從韃子大營後方攻擊!」一名鋒銳營帶隊將官來到典霸天面前說道。
二十萬撫州軍民發出讓天地為之顫抖的喊聲,在文天祥的帶領下,洶湧澎湃的向北門方向發起了新一輪的衝擊。
但在戰場局面完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脫不花卻深深地皺起了眉頭,漢人的總指揮想做什麼?難道想眼睜睜地看著數萬部下全部死在這裏?
左臂受傷的劉大鵬奮力道:「將軍有令,努力殺賊,不許後退!」
脫不花眼看頓伯爾和漢人廝殺在一起,雖落下風,但還沒有抵擋得住,當時又下令道:「勃爾只今,你帶五千人從左翼過去,務必要把這伙漢人圍住,不可走了一個!」
「后軍出擊!」脫不花馬鞭一指,幾萬蒙古士兵和新附軍士兵,轉眼間就和漢軍絞殺在了一起。從這場戰鬥的一開始到現在,誰也沒有想到會演變成一場十幾萬人的大決戰。但此時的情景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算再苦再難,雙方的主將也要咬牙堅持下去。
在城裡城外兩路夾擊之下,北門守軍很快潰敗,漢軍成功奪取北門。那些守衛北門的韃子算倒足了大霉,近兩千韃子被憤怒的撫州軍民活活打死,竟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伯顏看到漢軍突襲,自己兵鋒受挫,正想命令收兵再戰,忽然身邊一人大聲道:「千萬不可退兵,否則我軍連番受到挫折,必敗無疑!」伯顏回首一看,原來正是守著北門的萬戶長脫不花,他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你不堅守北門,卻來這裏做什麼?」
丹陽三十六騎看了這位奮武校尉一眼,大是不滿,心想沒有你典大人的命令,我們誰敢擅離職守?也不和他爭辯,帶著幾百騎兵風一樣的殺向了撫州北門。
正在文天祥一籌莫展的時候,北門外忽然響起了漢軍士兵的喊殺之聲,文天祥看了典霸天一眼,眼裡滿是詢問之色。
「該撤了!」脫不花嘆了一口氣,像是在自責,也像是在告訴伯顏:「撫州這一仗本來就不該打,而且我們完全忽視了漢人軍民的決心和勇氣,萬一讓漢人全部覺醒過來,中原恐怕就沒有我們蒙古人的立足之地了!」
伯顏不滿的皺了一下眉頭,他才對這個自己侄子輩的蒙古小將建立起點好感,可此時他的大驚小怪又讓自己大是不滿。
韓振到達的正是時候,和勃爾只今的隊伍撞個正著,安南兵的戰鬥力雖然遠遠無法和韃子相比,但蒙古人要想一下子殺光這五千人,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漢人者,死亦面朝北方,站立而死!」親眼目睹了劉大鵬壯烈身死的韓振,咬緊牙關,撲哧一聲捅死了一個想要逃跑的安南士兵,厲聲說道:「你們這幫雜碎,再有作戰不利者,皆死!」
劉大鵬大喜,單膝跪地說道:「是,小將必不負將軍之望,狠狠地揍那些韃子!」
「不對!」脫不花又重重地重複了一遍:「肯定不對!這幾天我曾經派人去查過漢人的部隊,這次他們總共來了十萬大軍,但現在從我軍士兵在戰場上的數量分析,漢人肯定還留有部隊,去了哪裡,去了哪裡!」
典霸天搖搖頭說道:「大人,你別看我,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既然是漢軍的聲音,應該是鐵將軍的部隊!」
「不管是不是,都機不可失!」文天祥抽出腰中寶劍,大聲說道:「漢軍發起總攻,諸位,都隨我來!」
「決勝只在此刻!」看到主帥親自上陣,韓振精神大振,也摘下頭盔扔到地上,厲聲喝道:「我已死,韓振頭顱在此!」
眾軍還想追趕,鐵殘陽揮槍制止道:「再追下去將到韃子地盤,我軍救援撫州任務已經完成,可速速離開此地!」
「劉大鵬,將軍命我二人不得命令,不許後退一步!」韓振在馬上跳落一個韃子之後,厲聲說道。
草草包紮好傷口的頓伯爾慨然說道:「難道就只漢人有勇士,我蒙古就沒有不成!脫不花,你只管保護元帥,追兵自有我來擋之!」
在此之前,文天祥曾經幾次指揮撫州軍民向北方發起進攻,企圖奪回城門,與城外的援軍匯合。但是,北方一線道路不大,韃子又據險而守,文天祥一連組織了幾次衝鋒,都未能成功奪取北門,反讓自己有了傷亡。
「不對!」脫不花忽然叫了聲:「漢軍人數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