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遠征軍》第三卷 磨劍挽弓射天狼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是中國人

第三卷 磨劍挽弓射天狼

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是中國人

宋雨航發覺坐在台下華西列夫斯基的臉色似乎變得很不好看了,這更加堅定了宋雨航的一些推斷,他從華西列夫斯基臉上表情的變化能夠推斷得出,蘇聯的籌碼似乎不足,宋雨航非常慶幸自己的籌碼出手的速度和力度,因為在這種高層會談之上,一旦決定下來的政策就很難能夠得到修改。
馬歇爾說完突然想起了美國的起源,於是急忙補充了一句:「我是美國人!」
宋雨航很難想象一個堅持使用原子彈導致了上百萬日本人死亡的人竟然在口口聲聲大談殘忍和人道?也許這才是政治的真諦。
在等待華西列夫斯基的工夫,宋雨航望著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與翻譯調情的蒙巴頓,宋雨航同馬歇爾耳語:「其實我懷疑蒙巴頓是個法國人,並不是英國人。」
華西列夫斯基吐出了一口藍色的煙霧,透過煙霧華西列夫斯基望著這個被人成為第一殺人狂魔的華軍遠征軍最高司令長官宋雨航,這個第一殺人狂魔就是屠殺了幾百萬猶太人的希特勒都無緣。
「中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以及現狀可以支持自己對美國說不嗎?」宋雨航不清楚,中國想要依靠美國的支持取得重新回到第一梯隊的根本目的,充當一段時間的打手或小弟是在所難免的。
接著由馬歇爾做了全球戰略報告書,詳細的分析了當前全球的局勢,以及盟軍下一步的主要作戰方針和政策。
果然,下午出席會議的只有四方的參謀長同翻譯以及速記員,倫格式的小會議廳內的紫色沙發給人一種很安逸的感覺,而且房間內的沙發似乎被重新進行了擺放,中間的方桌上插著四方的國旗。
這個世界是極其現實的,美國人不是平白無故的慷慨,美國人所援助中國的每一噸的物資,每一張美元上面可以說都沾滿了中國軍人的鮮血,國家實在太弱了,如果不警惕振奮的話,即便日後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中國依然會成為強國之間交易平衡的犧牲品,失去的遠要比所得到的更多,而這一幕是宋雨航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宋雨航望著華西列夫斯基在不斷揮舞著的手臂和慷慨陳詞,根據他的估計,蘇聯人此刻已經被德軍削弱了很多,所謂的十次打擊很可能只是一種戰略方向上的姿態。
隨著抗戰的進行,國民政府的大量徵兵抽丁,更是讓後方的勞力大量減少,而據估計戰前中國工業90%集中在華北華中華南的一些大中城市,日軍佔領了這些重要地區和工業城市,對國民政府的經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打擊,而這一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同時國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突出地表現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物價飛漲,三者惡性循環,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跌落。
上午的會議結束之後,下午進入小範圍會議,幾乎所有的人都清楚,上午的會議不過是各方的一個表態罷了,真正的肉戲全在小範圍會議上。
宋雨航可謂是語驚四座,在此之前馬歇爾曾經探過宋雨航的口風,宋雨航僅僅表示可以派出部分部隊參加歐洲戰場的作戰,馬歇爾將宋雨航對自己的保密看做了一種驚喜,他哪裡知道宋雨航的發言將中國團的成員也震撼得是大眼瞪小眼啞口無言。
最讓華西列夫斯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是中國如此大的決意己方竟然未收到一點的風吹草動,否則也不會導致如此的被動,顯然在國際社會上一向以泄密著稱的中國政府並不全然如此。
宋雨航等掌聲平靜下來后道:「作為盟國方面四大國之一的中國,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對殘留在我國土上拒不投降的日軍殘部的最後包圍,只等總裁一聲令下,我國民革命軍三百萬大軍將橫掃日寇頑逆,完成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我是中國人,我為我的民族和國家無尚自豪!」
華西列夫斯基相信,一旦蘇聯紅軍擊敗了德國,那麼按照進軍反攻的路線蘇聯將會贏得大半個歐洲,從而將直接導致社會主義紅色帝國陣營同資本主義陣營的美英進行抗衡的局面。
杜魯門、馬歇爾或是蒙巴頓對於宋雨航的驚人言論已經都見怪不怪了,如果按照這位中國式的戰爭狂人的計劃,有一百五十萬裝備精良,並且戰鬥經驗豐富的中國百戰精銳赴歐洲參戰,幾乎可以等同一戰時候美國的百萬大軍兵臨歐洲,成為了壓垮德國的最後籌碼。
宋雨航從口袋裡面掏出了一支雪茄比劃了一下繼續道:「現在不抽煙的裕仁天皇已經被干倒了,我聽說希特勒那個小鬍子也不抽煙?不懂得吸煙享受尼古丁的芬芳就不是徹底的男人,就不配享受勝利的榮光!法西斯必定要遭到徹底的失敗,正義必將得到伸張,今天的日本就是明天的德國!」
相對來講,蒙巴頓的發言就相對簡單得多,蒙巴頓的發言全部圍繞著大英帝國在遠東以及世界各處的殖民地和利益,彷彿法西斯德國和日本都不關他們的事一般,蒙巴頓就等於是直接的在告訴與會的三國,大英帝國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證,蒙巴頓的發言似乎是一個宣言。
今天的忍辱負重是為了明天的薄積厚發,宋雨航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因為中國國內的重工業一直是中國近代工業中最薄弱的一環,抗戰前中國的重工業僅占整個工業的14.68%,在工業資本構成上僅佔18.27%。
這個觀點在兩個月前的統帥部秘密會議上,華西列夫斯基就已經陳述給了斯大林,絕對不能讓親美的中國成為美國對付蘇聯的武器或是幫手,必須要取得足夠的戰略緩衝,將美國勢力限制在南太平洋。
作為接著發言的華西列夫斯基對於盟國方面遲遲不肯開闢第二戰場表示了極大的不滿,宣傳蘇聯紅軍正在準備十次打擊,以將德寇驅逐出蘇聯領土,華西列夫斯基稱,東線的作戰必須要得到盟國方面確實有力的支援,第二戰場必須在1945年內開闢。
宋雨航的發言被安排到了最後,可以說宋雨航是各國參謀長中唯一一個手握重兵的副總參謀長,太平洋的一系列登陸大血戰,以及登陸日本本土,血戰神奈和琦玉的連場惡戰,讓所有遍地華軍戰鬥力的人全部閉上了嘴。
宋雨航則認真地點了點頭道:「我是中國人!」
馬歇爾十分齷齪的微微一笑道:「英國和法國以及德國人之間的血統早就說不清楚了,天知道他們是什麼人!」
作為擲地有聲的發言者,宋雨航心中更是苦澀難當,因為他完全是在賭博,他賭的是蘇聯人帶來一個以損害中國利益為核心的利益交換方案給美英,而且美國這回尚未對蘇聯人的方案作出具體回復。
臉色鐵青的華西列夫斯基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所帶來的條件跟中國人付出的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華西列夫斯基很難想象,中國人到底是怎麼了?他不相信中國人會無緣無故的付出如此之多,這等於是在傾全國的精兵去替美英打頭陣賣命。
宋雨航知道從今天蘇聯人的表現看來,華西列夫斯基同美國人似乎走得十分的近,同硬邦邦不討美國人喜歡的朱可夫不同,華西列夫斯基讓宋雨航產生出了一種警覺,如果美國方面一旦試圖在搞40年到42年的那種平衡以犧牲中國利益換取國際平衡的辦法,那麼自己應該怎麼辦?
想分大杯的羹,就要跳到大海裏面,在中國戰場的小圈子裡面,註定得到的不會很多,想得到就必須要付出。
華西列夫斯基從一出現就似乎在淡化宋雨航,彷彿中國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他積極熱心的同美英雙方不斷地接觸,似乎在尋求一種某種程度上的共識。
當然了,沒有人相信堂堂一國的副總參謀長會在如此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幸口開合,宋雨航一貫的言出必行的行事風格也讓人無從質疑,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態度和決策。
馬歇爾的報告其實是非常籠統的,包括如何處理日本的戰後佔領軍問題,印度的日本派遣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已經明確表示拒絕投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上百萬關東軍也拒絕接受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以及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時機等等,都是含糊一概而過,反而有點像某些提議案。
華西列夫斯基為自己點燃了一支雪茄,靜靜地望著年輕的出奇的宋雨航健步走上發言台,那年輕得過分的年紀讓人嫉妒得要命,三十歲的男人無疑是男人最為輝煌的黃金年齡,而這個年齡的人大多數在尉官的軍銜上苦熬,少數幸運兒會成為少校、中校,除非他們超過35歲,否則上校將是一道門檻,至於准將和少將那將是能力與運氣的大比拼,缺一不可。
自己能夠從今天的會議中分一杯羹嗎?還是充當一個默默無聞的悲劇角色?宋雨航皺著眉頭環顧與會的三方。
宋雨航的事迹華西列夫斯基有所耳聞,其中很多都讓他震驚不已,作為一個軍人他理解極端的民族主義所帶來的刻骨深仇,但是中國文化中的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軍人壯舉他卻不敢苟同,他很難想象那將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一旦蘇聯紅軍遭遇到這支裝備了美式武器裝備的精兵,如何去作戰,如何戰勝他們?
就如同之前在有人利用日本在大做文章一般,那些人未必是真的同情所謂日本人,他們是在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就是黑暗的國際政治。
對此華西列夫斯基可以說是毫無頭緒,中國遠征軍的機械化軍和國民政府軍的整編師已經讓華西列夫斯基感到了危機在緩緩靠近,日本人已經快要完蛋了,中國有必要武裝如此之多的軍隊嗎?美國人將整個1944年至今所生產的40%的坦克和裝甲車以及火炮等等大量的運往中國,而不是裝備美軍和英軍,超過50%的重型坦克都裝備給了中國遠征軍。
宋雨航站在發言台上,望了一眼點燃雪茄的杜魯門對自己微微舉了一下雪茄致意,清了清嗓子道:「杜魯門總統先生,丘吉爾首相先生,斯大林統帥都有一個極為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抽雪茄煙!」
宋雨航環顧整個會議室前排的眾人,鏗鏘有力道:「我中國遠征軍已然完成了對日本的登陸,各部以及後續部隊正在日本各地清剿抵抗武裝和收繳武器,一切行動都以盟國方面波茲坦宣言為根本,預計進攻收復東北失地之後,我方可擬定派出3-4個機械化軍、10個整編師在內的六十萬部隊為中國遠征軍第一梯隊,同時組建規模不小於第一梯隊的第二、第三梯隊投入盟國方面歐洲戰場的作戰,擔負起盟國成員國的義務。」
宋雨航鏗鏘有力的聲音回蕩在會議室內,可以說再次之前發言的無論是杜魯門、馬歇爾、還是華西列夫斯基、蒙巴頓,他們的中氣都沒有宋雨航的渾厚,與這些個老頭子相比,宋雨航散發著一股欣欣向榮的朝氣。
這一百五十萬軍隊絕對可以稱為一股戰略性力量,這股力量的存在甚至可以扭轉整個戰局,一臉得意表情的杜魯門在環視四周,大力武裝中國軍隊雖然是已故總統羅斯福提出的,但是卻是由他頂著重重的巨大壓力所實現的,現在中國終於開始體現其的價值了。
這些可恨的資本主義政治家,昨天還一個個道貌岸然的同自己協商,杜魯門的要在研究一下原來就是為了今天宋雨航的發言,華西列夫斯基發覺自己竟然成了最可笑的人物?
現在日本人還佔據著東三省,國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最為基本的一點,中國軍隊所使用的彈藥還要依靠美國提供,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軍工體系的支撐,自己的腰桿能硬得起來?國防發展?軍事科學技術的研究、運用、發展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杜魯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國內的徵兵可以適當的緩解了,將那些已經在訓練營內接受了幾個月訓練的青年送回工廠中去,在哪裡他們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這場戰爭進行到目前的階段,已經變成了交戰雙方經濟、工業以及綜合國力的較量。
一身戎裝的宋雨航,可以說是四方參謀長中唯一體形勻稱精神抖擻的一位,一進入房間就引起了女翻譯和速記員們的注意,為了就連自認瀟洒多情的蒙巴頓都自嘆年輕就是優勢啊!
嘩嘩、嘩嘩嘩!熱烈的掌聲瞬間在會場內響起,很多盟國將領甚至激動得直接站了起來,嘴裏叼著雪茄在用力的呱唧。
所以宋雨航臨時起意決定給美國人描繪一個極為友好,並且有巨大潛能的盟友的美好前景,宋雨航所做的就是讓美國看到一個強有力的盟友的價值,至於自己承諾的一百五十萬大軍則更好辦了,什麼時候派?派多少部隊?一切都要看美國方面的了,道時候只要美國人同意微微出點血,部隊不是問題,況且歐洲戰場才是真正檢驗機械化部隊理論的大戰場。
敢死隊炸坦克完全是一種被逼出來的悲壯,難道還要將這種悲壯延續下去?如果沒有外部的支持,宋雨航相信,國民政府的經濟會在幾個月內崩塌,人民將會變得赤貧如洗,一日二餐將無以保障,這就是中國的現狀,不過分說內憂外患的中國依然在風雨飄搖中。
此番,華西列夫斯基就是帶著斯大林的秘密建議來到美國的,因為他們相信,唯利是圖的美國人不會過分的在乎中國的少許利益,以歐洲的一小部分無關緊要的利益置換亞洲的一大部分利益,這是斯大林的建議,同時更是決策。
會議開始后,杜魯門作為盟國方面唯一參加此次會議的國家元首,首先陳述了1945年初至今的世界戰局的變化同發展,日本的投降讓美國可以從太平洋地區抽出更多的部隊和力量投入到歐洲戰場上去,同時杜魯門也希望日本的殘餘勢力放棄抵抗,並譴責發生在日本東京的騷亂中的殘忍行為。
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已經部署了六個陸軍航空兵隊,所謂的中美聯合空軍已經擁有超過二千架各類型飛機,美國人慷慨的將在日本繳獲的艦船,甚至是他們剛剛出廠的艦船移交給中國方面,這一切的一切更加堅定了華西列夫斯基關於消弱中國的計劃的實施決心。
當然了,這一切都建立在宋雨航自己的推斷上,宋雨航認為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秘密的方案,英國人恐怕會舉雙手贊同,因為中國的強大從根本上講非常不符合英國在遠東的利益,已經被中國遠征軍搞得四分五裂的印度就是一個在明顯不過的例子了,宋雨航相信英國人不介意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