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六卷 忽聞岸上踏歌聲

第031章 佯攻

第六卷 忽聞岸上踏歌聲

第031章 佯攻

明軍的裝備之精良讓人駭然,聽說以前和鄧名交戰時,明軍就使用過全鐵的弩箭,但那時宋梁還在西安,今天他總算是親眼見到了這種武器——這是比較貧苦的陝西綠營用不起的東西。
「壯士……」
清軍將領輪換城牆上的士兵,讓疲勞的人下來喘一口氣,換上生力軍繼續作戰——本來清軍以為把部隊分成三批,一批一輪,今天的戰鬥就該結束了。但才打了這麼一會兒,第一隊就已經疲憊不堪了——如果明軍繼續保持這種攻勢強度的話,那今天看起來要輪換個兩、三輪。
士兵駭然而退的時候,軍官又轉身去督促牆垛邊的人作戰,甚至忘記了讓無甲兵把他們剛被砍翻的同伴帶走;而宋梁他們幾個射手也放棄了被堵住的射擊孔,換到了另外一個位置。
雖然沒有火焰,看著沒有那麼大的氣勢,但宋梁知道這對明軍士兵的傷害一點不比帶火的箭頭小,而且破甲的效果還要更好一些:在打仗前,有人詢問是否應該準備一些髒東西來塗抹箭頭,比如大糞之類的東西。這些髒東西往往能造成可怕的炎症,奪去傷員的性命,但軍官卻對此不屑一顧。只有在漫長的圍城消耗戰中,才需要考慮給箭頭上毒,以奪去對方傷員的性命,在老於戰陣的官兵眼中,這種戰術是捕獵而不是作戰。就好比現在的燙紅箭頭,雖然不明白原理,但清軍士兵也知道燒紅的武器引發的炎症要比沒有經過熱處理的武器更小,有時為了治療創口還要故意使用烙鐵來處理傷口。
「把他推出去!」軍官喝道,馬上就有兩個人上前,抬起垛口上的人的雙腿,把屍體推出了城外。
城垛上已經傳來金戈相交的聲音,簇擁在城頭的披甲兵正在拿武器去敲打那些明軍舉在頭頂的盾牌。雲梯最上面的明軍會全力用盾牌進行防禦,雖然被清軍居高臨下地攻打沒有還手的能力,但他們也未必就能立刻遭遇性命之憂。而躲在他後面的明軍,就會用長槍之類的東西往上亂戳,有時清軍一個不小心,就被突然從盾牌下竄上來的槍刺中了要害。
以前裝備簡陋的時候,明軍攻城也只能拿人命去填,但現在既然有了不少武器,袁宗第對手下的性命也就越來越愛惜了。因為明軍不停地試探性進攻,清軍必須時刻保持城垛上守兵的數量,這讓明軍射手可以躲在盾陣的掩護下不停地攻擊他們。雖然明軍是攻擊的一方,不過袁宗第覺得清軍的損失也不小,而且清軍損失的固然有很多是無甲的輔兵,但明軍這邊也是一樣,迄今為止,袁宗第折損最多的就是搬運土包的輔兵。
「小老虎那裡打得不錯,李國英應該就在他那裡吧。」袁宗第眺望了一下遠處的中央戰線,聽起來那邊的戰鬥比他這裏要激烈多了。
「重慶城的地形實在是太不好了。」袁宗第本想做一些簡易的投石車攻上去,那樣防守者集中兵力于城牆上時,就會遭到更大的傷亡。但是總攻開始得太快,袁宗第來不及做很多器械,而山地又不便於運輸,讓袁宗第很難在靠近城牆的地方部署好投石車。
噗。
明軍的弓手對射擊孔的威脅不大,看來已經全數用火箭去攻擊城垛上的清軍了,而他們的弩手則向清軍的射手發起反擊。他們肯定已經距離城牆很近,但因為清軍的投石和弓手都被壓制到牆垛后,而且還有大批的明軍步兵掩護,所以可以很安全地攻擊射擊孔而不用太擔心受到清軍的反擊。
「局勢有這麼嚴重嗎?這才剛剛開始。」宋梁腹謗道。他很清楚,在利用射擊孔方面,老兵和新兵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那裡視野相對較小,而且攻擊角度也比較狹窄,如果沒有合適的攻擊目標那麼經驗再豐富也沒用。而讓經驗豐富的射手從城垛攻擊,他們可選擇的目標就多一些,也能給敵人帶來更大的傷害,當然,也更容易被敵人命中。這種戰術會提高雙方消耗的劇烈程度。
「不過若是我錯了,明軍並沒有這樣統一的計劃,而是各自見機行事的話,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李國英斟酌再三,還是沒有敢用這樣的冒險手段:「如果我判斷失誤了,重慶就會遇到危險,會多損失很多士兵。」
在宋梁射擊完畢,回去燙另外一支箭頭的時候,又有弩箭從下面鑽了進來,擊中了一個正蓄勢待發的清軍弓手,這個弓手一頭扎入孔中,一聲不吭地咽了氣。
李來亨得到報告,只是一個時辰的交戰,他負責進攻的這段城牆上就已有上百人的減員。李來亨這一線是戰鬥最猛烈的,這段城牆上空的弓箭密度看上去好像比袁宗第和劉體純的那兩段還要密,起碼是黨守素那邊的好幾倍。為了擋住李來亨,清軍下令全力射擊,不要吝嗇弓箭。
「要打破李來亨的企圖……」李國英沉吟著,猶豫著是不是該命令手下調整部署,節省人力和器械,讓李來亨的部隊覺得登城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更進一步,李國英突然有個大胆的設想,假如各路明軍有個統一的計劃,都要先佯攻,做好準備,然後在約定的時間統一發起總攻的話,那麼打亂李來亨的節奏就有更大的益處。李國英可以先放李來亨上來,然後集中兵力對付他,等耗盡了李來亨的攻擊能力,再把部隊撤下去返回原來的陣地。這樣可以減輕全線的壓力,而且還不必動用手中的預備隊;而其他戰線上的明軍多半無法及時得到消息,很可能還會繼續佯攻下去,等待總攻的時刻到來,從而給李國英各個擊破的機會。
李國英不斷接到緊急報告,明軍搭上城頭的雲梯越來越多,守軍已經快要壓制不住明軍了。
在殺傷明軍的同時,清軍的弓箭手和投石兵也不停地倒下。宋梁又一次射擊完畢,他匆匆後退的時候,腳下一絆仰天摔了個跟頭,同時聽到了身下細微的呻吟聲。
「把這些東西扔下去!」看到混亂的一幕,已經喊得聲嘶力竭的軍官勃然大怒,厲聲咒罵著那些壯丁:「狗東西,急著投胎嗎?又在偷懶!」
明軍已經靠近了城牆,正在支起雲梯來。城牆上的軍官們發出雷鳴般的吼聲,讓兵丁上前攻擊明軍。軍官和他們的家丁都拿著鋼刀在後面督戰,不允許士兵盲目投擲,而一定要他們探出頭去,準確地把大石頭丟到牆根下的明軍頭頂上。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看得出清軍已經感到了危機。城牆斜向下方的射擊孔,更是一刻不停地射出羽箭來。這些射擊孔就像是一張張吐信的毒蛇之口,不停地向明軍噴吐著毒液。有些射下來的箭頭上甚至點了火——火箭通常是攻城一方使用的武器,攻城的射手不敢保證自己能命中牆后的敵人,所以就給箭頭點火希望引燃點什麼東西,或是在湊巧命中時增加殺傷效果。即使是鄧名圍攻高郵湖時對清軍的營盤了如指掌,也依舊使用火箭攻擊。
「還好,還好。」李國英強笑了一聲,安慰高明瞻道:「至少胡全才、郎廷佐他們還沒有送大炮給鄧名和李來亨。」
絆倒宋梁的是一個垂死的清軍傷員。一開始這些屍體總能得到及時的清理,傷員也會被拖下城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城牆上橫七豎八倒著大批的傷亡人員。
明軍全軍總攻的第一天就能帶來這麼巨大的壓力,讓李國英周圍的幕僚們一個個都臉色凝重。高明瞻看著李來亨那邊射上城的密集弩箭,一個勁地大罵東南督撫資敵——誰都知道李來亨自己是沒本事造出這麼多武器的。三年前,聽說他因為從永曆朝廷那裡總也拿不到軍餉,窮得連戰兵都快穿不上衣服了,更別說盔甲、利刃了。後來聽說胡全才在鍾祥送給了鄧名上萬套裝備,郎廷佐的幾萬兩江部隊也被鄧名、李來亨一網打盡,但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誰能想到他們居然能富裕到這種程度。
其他的清軍弓手把死屍從射擊孔里拖出來,甩到一邊,繼續攻擊明軍……
沒有冒險的李國英讓士兵們繼續堅決地抵抗李來亨的進攻,一刻不停地壓制明軍在牆角處的活動。
和很多重鎮一樣,重慶城牆所有牆垛的下方都有一個傾斜向下的射擊孔,從這裏射擊敵人相對來說更安全。宋梁希望長官讓他們這些老兵利用這些射擊孔,而讓經驗較少的弓手去負責城垛。不過軍官的命令讓宋梁失望了,軍官讓新兵監視射擊孔,如果視野內有明軍就攻擊,而讓宋梁之類的老兵去城垛邊備戰。
「賊人的細作!」忙著指揮披甲兵作戰的軍官回過頭來,正好看到這一幕,他大刀一揮,就把一個抬鍋的無甲兵砍了個身首分離,然後朝另幾個抬鍋的人吼道:「滾!還不快去幹活!」
在城下,勞青岩和負責掩護的同伴們向前靠近了城牆的位置。隨著明軍開始猛烈進攻,城垛缺口處站滿了清軍的披甲肉搏兵。清軍向城下潑沸油的行動已經基本停止了,但不時還有一些木石投下。不過這些重物的丟擲準頭大不如前,顯然都是被隔著城垛和前排的披甲人牆拋出來的。勞青岩甚至懶得去觀察這些石頭到底是如何亂飛的:儘管城下的明軍十分密集,但這種石頭還是很難砸倒人。
「李來亨這是故意地消耗我軍。」李國英觀察了一會兒城牆上的動靜,確認李來亨並沒有全力猛攻,搭起雲梯只是為了威懾守軍,迫使清軍一刻不停地抵抗:「他都豎了這麼多梯子了,半天卻沒有爬上人來,顯然是想多消耗我們些弓箭、器械和人力,等我們力竭了再一起蟻附登城。」
不時有明軍的箭矢飛上來,眼前的兩個輔兵抬著一塊大石頭上前,其中一個人露出半個身子,在鬆手的同時就被一支敵箭射中,那個士兵大叫一聲,倒向了身後。宋梁抓住這個機會,猛地一個箭步上前,飛快地側身於城垛旁,瞄準了一個扶著雲梯腳的明軍就鬆開了自己的弓弦。箭離弦的同時,宋梁急退了兩步——如果剛才有明軍瞄準這個垛口的話,那他肯定還來不及上弦。
「本來我還怕黨守素他們忍不住,不過看起來黨守素拿不下城牆。」看到統一的作戰計劃進展順利,袁宗第滿意地自言自語道:「聽說李國英鑄造了一些大炮,等拿下了重慶,咱們也就是有大炮的人了。」
而防守方為了保證弓箭的射擊精度,一般都不會給箭頭點火。但現在明軍正在攀登,雲梯上的明軍對射擊孔后的清軍射手來說可以稱得上是近在咫尺,所以清軍不需要再考慮精度問題,同樣給弓箭點火以提高對敵人的傷害效果。
……
因此,從射擊孔攻擊這些明軍缺乏保護的下半身就變得很重要。宋梁和他的同伴額頭上都開始冒出汗珠,但依舊不停地射擊著。每當有明軍被他們射中腿腳后,就會慘叫著從雲梯上跌落。不過射擊孔造成的巨大殺傷也引起了明軍的注意,不時有明軍的弩箭從射擊孔鑽進來,這些全鐵的硬箭就算射在孔壁上,有時也會發生勁頭十足的彈射,傷到那些湊得太近的清軍射手。
袁宗第隨後也下令擂鼓。早上負責佯攻的部隊輪換下來,而新的一批部隊開始認真地登城進攻。戰士們今天一直在養精蓄銳,如果清軍已經投入了全部生力軍的話,就很難頂住明軍的這次大舉進攻。
正在城下休息的宋梁也被緊急的號角聲喚起,他不得不扔下手中的飯碗,在軍官的催促下再次跑上城牆。湊到射擊孔旁邊匆匆一瞥,宋梁就看到城外的梯子上爬滿了明軍的士兵,通過射擊孔能夠看到,城下有大批敵兵已經跑到城牆邊,圍攏在梯子腳旁。現在城垛上已經沒有弓箭手的位置,清軍的披甲兵也一擁而上,頂到了城垛前,揮舞著刀槍向城牆下面亂戳。
「全鐵的弩箭……」看到那個同伴的慘狀,宋梁也是心有餘悸。他剛才燙紅了箭頭,正要湊過去尋找目標,如果不是這個人擠到了他身前,這支弩箭說不定就會掃在他的臉上。
正如清軍弓手們猜測的那樣,李來亨的弩手已經摸到了城牆邊上。勞青岩站在兩道雲梯之間裝填著他的弩機,這個位置不會有什麼石頭落下,也避開了兩側清軍射擊孔后射手的觀察。
排在宋梁前邊的人,就被一支彈進來的鐵箭橫掃中了眼睛,頓時臉上鮮血長流,捂著眼倒在地上,不停地翻滾著。
……
清兵不停地上前,猛烈地向城下投擲著,每時每刻都有人被明軍擊中。城垛前又有一個清軍士兵抱著石頭上去,他向牆外俯出身,剛剛把大石頭舉過頭頂,還來不及狠狠地砸下去,就被一箭射中了胸部。宋梁看到那個清兵被從下面射來的箭頂一下,接著身體就向前趴倒,軟倒在垛口上。
「瀝青!」看到障礙已經被排除,軍官聲嘶力竭地再次大嚷起來,後面抱著鐵鍋的兵丁匆忙跑上來,把滾燙的黑色液體從垛口處澆了下去。
等裝好弩箭后,勞青岩就會突然跳出去,對準清軍的射擊孔來上那麼一發。如果是單挑,弩手和有射擊孔保護的牆上射手對射,肯定是有輸沒贏。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勞青岩很清楚敵人的射手位置,而且在這樣緊張的攻城時刻,他總能看到孔中的敵人射手面龐,不會發生找不到目標的問題。而敵人要想在人海中把他這樣的弩手挑出來就不是一件易事了,更不用說及時瞄準攻擊。
無獨有偶,幾個抬著瀝青鍋衝上去的清軍士兵也因為被軍官催得急,一個人腳下一軟就被屍體絆倒,連帶著整個鍋都被掀翻,牆垛前的幾個清軍士兵躲閃不及,被粘稠的瀝青液濺到,都疼得蹦跳起來。
此時袁宗第在不急不慌地攻擊著城牆。在搭起雲梯的時候,他讓手下去尋找是否有可以挖掘地道的地點,不過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正如劉體純說的,重慶城完全是建立在山上,到處都是難以挖掘的堅硬岩石。
現在宋梁的射擊孔旁,已經擺放著一個火爐,還有一桶瀝青,很多同伴都先蘸一下瀝青,然後把箭頭在火爐上點燃,再射出去。不過宋梁和幾個老戰友並沒有這麼做,他們都只是在排隊的時候把箭頭在火上烤得發紅,什麼也不蘸就用來攻擊明軍。
看到這幅不怕死的場面,勞青岩腦海里忍不住冒出了這個詞。那個清兵幾乎立刻就被明軍的射手擊中,抱著他的大石頭一個倒栽蔥從重慶城上翻了下來,在地面上砸出一大灘血花。
宋梁右手邊的射擊孔旁,蹲著兩個弓箭手,他們輪番拉弓朝著孔內瞄準,一個人射完了換上另一個。宋梁羡慕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後轉身看著前方的戰鬥,等待著合適的機會。
午時袁宗第做好了戰鬥準備。他的主力營不參加今天的總攻,因為袁宗第總是有些擔心,需要防備李國英還有什麼後手。當太陽到了約定的位置時,還不等袁宗第下令,他就聽到通遠門李來亨那裡突然響起了密集的戰鼓聲,袁宗第哈哈一笑:「小老虎真是急脾氣。」
又是沉悶的一聲,又是一個清軍射手被弩箭斃命。隨著明軍越來越接近城頭,清軍的注意力越來越被吸引到這些排頭兵身上的時候,明軍的弩手也變得越發活躍起來。對射擊孔的反擊變得越來越頻繁,準頭也不斷提高,顯然他們已經逼到了距離城牆很近的地方。
袁宗第現在已經支起了五十多具雲梯,小股部隊不停地嘗試登城,但他們都很謹慎,不是悶頭向上爬,而是時刻保持警惕,一旦見勢不對就跳下來躲開瀝青和火把。
不過宋梁他們沒有時間去對付這些威脅巨大的目標,宋梁每次佔用射擊孔的時候,只有一、兩個呼吸的時間可以利用,要是不趕快把手中的箭射出去,軍官就要罵娘了。
宋梁和其他所有的射手都擠在射擊孔的周圍,以最快的速度向外射擊著。那些抬著油鍋的壯丁轉來轉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又怕軍官給他們扣上畏敵不前的罪名,就向射擊孔擠過來,不假思索地把沸油和瀝青從這個出口傾瀉出去。
不過作戰的勝負並不是取決於能不能在明天早上讓受傷的敵人卧床不起,或是在三天後讓他死於炎症,而是取決於能不能讓敵人立刻失去戰鬥力、退出戰場。炙熱的箭頭一旦射入人體,它造成的巨大痛苦能夠讓這個敵人轉眼間就再不具有威脅,也不可能通過簡單包紮就讓他在短期內恢復作戰能力。
在明軍的主攻陣地上,清軍發現明軍的攻勢突然變得猛烈起來,幾乎所有的梯子都同時劇烈地搖晃,大批的明軍正湧上城來。那些堅守在射擊孔旁的清軍射手本來顯得相當從容,但一瞬間都發出了驚叫,慌慌張張地把弓箭射下去,還招呼其他人趕緊過來幫忙。
「不要胡來!」幾個射手還來不及提醒,就有幾隻大鍋沿著射擊孔倒了出去,突然傾瀉而下的熱油把幾個明軍從雲梯上澆了下去,但粘稠的瀝青卻沒有盡數流出去,遇到牆壁,冷卻的部分粘在射擊孔道四壁,擋住了射手們的視野和射界。
昨天的軍事會議上,李來亨斷定李國英會把主力擺在一線,企圖在第一時刻擋住明軍的進攻——大家斷定清軍士氣不振,所以李國英不敢冒險,也需要靠頑強的抵抗來振奮士氣,所以李來亨建議大家先佯攻一個上午,利用手中的裝備多殺傷一些清軍。等午時一過,太陽轉到清軍的眼前時,全軍就一起發動總攻,將重慶城拿下。
一些清軍士兵似乎是殺得興起,勞青岩看到居然有個壯漢扛著石頭躍上城垛,把大石高高地舉過頭頂,打算全力向正在攀爬的明軍士兵砸下去。
聽到軍官的喝罵,清兵們不由分說,把每一個躺在地上的人都拖向牆邊。絆倒宋梁的那個人用輕微的聲音爭辯著,稱他還活著,但也被和屍體一起從城牆內側扔了下去。宋梁急忙一個鯉魚打挺從地上彈起來,對著兩個正盯著他看的無甲兵蹦跳了一下,表示自己一切正常。這兩個人才把視線從宋梁的身上挪開,去拽另外一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