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夜行》第三部 行江南

第154章 帝王心思

第三部 行江南

第154章 帝王心思

雨嘩嘩地下著,殿中垂幔飄援,陣陣涼爽潮濕的風撲進了大殿,朱元璋蒼老的聲音裏面帶著一抹蕭殺之氣……
劉三吾已被剝了官服,穿著一身囚衣,正躺在榻板上休息,忽地聽到腳步聲在自己牢門前停下,劉三吾張開眼睛一看,慢慢地坐了起來。
劉三吾單獨一個牢間,裡邊條件還算不差,當然,這個不差只是相對於其他牢房而言,暴昭再怎麼想照顧這位士林領袖,牢房也變不成客棧。
後來,事情卻被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得知,於是趁著陪同皇帝射獵甘泉宮的機會,一箭射殺郎中令(禁軍衛長官)李敢。當著皇帝的面,僅因自己的舅舅被人打了一頓,便敢當著皇帝的面射殺郎中令李敢,霍去病有罪么?有罪,但衛青已老,國賴冠軍侯,霍去病有罪,不算罪!李敢無罪,可以是罪!」
夏潯連忙躬身道:「是。」
「你來幹什麼?」
「昔年,飛將軍李廣兵敗雁門山,損兵折將,削職為民,退下藍田南山,常以射獵消遣。一日,他行獵山中,醉酒返回,已到了宵禁時間,守護霸陵的霸陵尉禁其通行,李广部下通名說:『這是原來的李將軍』,霸陵尉斥之道:「就是現任的將軍也不準犯夜行路,何況你是前任將軍?」
「社稷、百姓、公正、道德,何者為重?何者為重呀!」
「朕已下旨,令刑部必辦此案。楊旭,你很不錯,明白事理。你替朕去辦一件事,你去刑部大牢,見見劉三吾、張信,如果他們肯認錯讓步,朕可以饒他們不死,這是朕給他們的……最後的機會!」
夏潯偷偷看了他一眼,硬著頭皮道:「或者,皇上開恩科,再錄取些北方考生,平息眾怒?」
朱元璋緩緩地道:「你的科考南北分榜,確實是個好主意,可以避免今後再出現這樣的局面,但是解決不了眼前這場風波,解決不了……」
夏潯靜靜地聽著,許久,又是一聲驚雷,朱元璋的眼睛隨著這聲驚雷倏地一亮:「劉三吾、張信,他們都是讀書人,他們堅持他們的信、他們的道,沒有錯。但是朕是天子,朕關心的是這整個天下;要操持的,是我大明千千萬萬的子民;要維護的,是這萬里江山的穩定,朕也沒有錯。有錯,不算錯!沒有錯,可以錯!」
王牢頭兒守了一輩子監獄,什麼門道不明白,宮裡邊的事,你求他他也不想摻和,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智慧,他呲牙一笑,立即閃人,走得就像後邊有頭老虎追著。
夏潯大汗,連忙躬身不語。
獄中光線昏暗,潮濕的空氣中帶著腐霉的味道,這樣的地方,誰都懶得動彈。犯人們都懶洋洋地坐著、躺著,巡弋的牢頭兒也回到了出口處,據桌而坐,摸出一包炒豆子,取一葫蘆酒,吃豆喝酒,消磨時間。
夏潯道:「是,科考閱卷,都是裱糊了姓名,全國學子齊聚京師,一同考試,分不清東西南北。北方學子學識不及南方學子既然是事實,那麼這一次科考是如此,今後還是如此,考官憑卷打評,北人落榜,依舊難免。
李廣無奈,只得宿于亭下,等待天明。
「楊!」
眼見夏潯簽完了字,二人便取了傘來,三人一人一柄,穿過天井直奔牢房。
夏潯吩咐一聲,王牢頭兒忙取了鑰匙打開牢門,夏潯走進去,對他說道:「有些話,我想單獨對劉大人說。」
夏潯這個法子和後代的高考分區劃線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南北分榜無疑更適合全國學子全部入京考試的現狀,朱元璋目光漸漸亮起:「好主意,這是個好主意。你做武官,可惜了。」
「打開牢門。」
再往前去,是一道生鐵鑄的柵欄門,柵欄都有杯口粗細,王牢頭兒拿著銅環圈著的一大串鑰匙在柵欄上嘩啦啦地一陣敲:「開門、快點開門!」
兩個獄卒面有難色:「這個……這位兄弟,沒有刑部正堂的傳票,我們兄弟很為難的。一塊穿宮牌,只能證明兄弟是宮裡當差的,卻不能證明……」
說完轉過身,對夏潯客氣地笑道:「兄弟,再往裡,我們兄弟就不便去了,請隨王頭兒走吧。」那牢頭兒聽說是宮裡來人,再一瞧他那一身衣服,忙也換上一副笑臉,點頭哈腰地道:
「這……」
朱元璋喃喃地說了一句,又停住了聲音。
「皇上口諭。」
看見夏潯這身官服,劉三吾認出了他,這是早朝的時候站在御座前的那個帶刀侍衛。
「楊兄弟,請請請,這邊請。」
※※※※※※※
李廣幼子李敢,以校尉身份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代李廣為郎中令,功勛赫赫。他因懷疑父親之死與大將軍衛青有關,痛打衛青,衛青仁厚,未予聲張。
「幹什麼的?」
他遲疑了一下,說道:「微臣是一個小小的武官,照理說,不該多嘴。不過,主憂臣辱,皇上的煩憂,就是臣子們的恥辱,微臣想到一個法子,也不知是否可行……」
大門咣啷一聲開了,裡邊正在吃酒嚼豆子的牢頭兒嚇了一跳,趕緊把豆子揣回懷裡,好在裡邊昏暗,外邊闖進來的三個人忙著收起雨傘,並沒看見。牢頭兒趁這機會又把酒葫蘆揣好,站起身道:「怎麼著,這麼大的雨,堂上還提犯人?」
朱元璋淡淡一笑:「呵呵,你雖機警,懂得權變,這裏卻又幼稚了。」
「這位兄弟怎麼稱呼?」
大雨傾盆,對刑部大牢來說,尤顯潮濕。
夏潯嚇了一跳,他可不希望老朱一激動,把他弄去做文官,他這個生員是假的,和那些之乎者也的文人混在一塊兒,總有要他動筆的時候,到時豈不是要出大丑?再說他對那些或忠直、或偽善,反正一肚子彎彎繞兒的文官很不感冒。
朱元璋道:「此舉,豈不擺明了是在告訴天下人,今春科考確實無誤,朝廷憚于北人群情洶洶,不得不做此讓步?朝廷威信尊嚴將蕩然無存了。此舉,難免助長一些人的氣焰,以後動輒以類似舉動脅迫朝廷,朝廷何以應對?舉起屠刀么?」
兩個獄卒懶洋洋地迎了上去,那人解開蓑衣,露出一身大紅的飛魚袍。兩個獄卒神色一肅,那人又揚手遞過一枚牌子,沉聲道:「我從宮裡來,帶我去見劉三吾大人。」
他錯了么?錯了!他上書請罪,漢武帝卻沒有治他的罪,還下詔撫慰,贊他勇武有氣節。漢武帝不知道他犯了死罪么?知道,但是他『無罪』。朝廷用人之際,在江山社稷、萬千黎民的安危面前,李廣有罪,不算罪!霸陵尉沒有罪,可以是罪!
大街上已是雨水成河,這場豪雨當真不小。這樣的大雨中,偏有一個人快馬而來,披一身蓑衣,看不清形貌。
兩人略一猶豫,那人已斷然道:「頭前帶路。」
夏潯無奈,接過筆來,在簿子上匆匆寫了「楊旭」兩字,他這生員是假的,毛筆字寫得很糟糕,好在這兩個獄卒不知道他的底細,武人嘛,朝廷上不少武將都是睜眼瞎,大字不識的,因此也不以為奇。
二人無奈,只得取過一本簿子,皇宮的穿宮牌子後邊有編號,兩個獄卒先抄下了夏潯的穿宮牌子編號,又訕笑道:「我二人職責所在,還請這位兄弟簽個名字。」
馬到門前,那人翻身下馬,牽著馬兒到了滴水檐下,系好馬匹,這才走進大門。
夏潯心道:「記得因為丁丑科考案,為了解決這個爭端,大明從此南北分榜了呀,怎麼各位大臣方才沒有提出這個建議么?」
莫如依南北情勢,開南榜與北榜,依其籍貫,南北榜單分別進行批閱評選,這樣,南人北人各成一份榜單。北人佼佼者不與南人一同競爭,亦有入仕的正途出身,如此,既可讓北方學子看到前途方向,鼓勵北方學子向學之風,又不致因為南北學子混於一堂,必然落榜的尷尬,或可消弭大患。」
一個獄卒道:「不是堂上提人,是宮裡來了人,要問劉三吾的話。」
不久,匈奴再犯中原,大敗漢軍,漢武帝乃拜李廣為右北平太守,領兵禦敵。李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將霸陵尉調至其軍中聽用,待霸陵尉趕到,立即揮刀殺之,一泄私憤。
幸好,朱元璋也就這麼一說,頓了一頓便談起了下一話題:「那麼,眼下的局面,該怎麼辦?」
一會兒工夫,從裡邊的班房裡走出個睡眼惺松的獄卒,一見是牢頭兒喊門,忙自裡邊打開柵欄,王牢頭兒引著夏潯進了牢區,向縱深走去。
那人又是一聲冷哼:「我奉皇上口諭,這麼大的雨,你讓我先去刑部?」
朱元璋張開眼睛,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並不抱什麼希望地道:「你說。」
朱元璋疲憊地坐在椅上沒有說話,雙目閉著,夏潯見禮已畢,只能靜靜地站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