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頌》正文

第0337章 寇季寫給狄青的兩個字

正文

第0337章 寇季寫給狄青的兩個字

寇季有些愕然。
趙禎對於自己的這一支天子親軍,可是格外上心。
頂著曹家女婿的身份,他就不是誰任意能夠拿捏的。
寇季思量了一會兒后,對老頭道:「你回去以後,告訴匠人們,讓他們依照虎字軍盔甲、兵刃的樣式,打造一套顏色不一樣的軍備,送給楊文廣。
這也是為何寇季剛才聽到狄青親了曹家二姐以後,嘴角抽搐的原因。
至少得讓他這一生過好一點,別過的那麼憋屈。
但寇季覺得,他既然撞上了狄青,就不應該眼看著狄青重蹈覆轍。
兩個月前,這位女巾幗去了一趟汾州,把狄青的父母,還有兄嫂接到了保州。
寇季了解他的心思,所以就任由那些陳琳派來的探子安插在虎字軍中。
如此好東西,落入到了楊文廣的眼中,他怎麼能不惦記。
老頭之所以向著虎字軍,那是因為虎字軍中的許多將士,都是他們這些人的子孫。
寇季試探地問道:「那女子比狄青大了一輪,狄青父母能同意?」
他是看不上保塞軍。
除非他掏空楊府,自掏腰包。
二人聊到了傍晚。
「娶親了?」
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懂得恪守本分。
六萬多人鍛鐵,那場面,老頭不敢想象。
他唯一看好的,是虎字軍的以後。
老頭點點頭,笑眯眯的道:「幾個月前,虎軍軍營外來了一位女巾幗,指名道姓的找狄青。在營外跟狄青酣戰了一場,狄青惜敗,被滴溜回了營地內。
每日操練結束以後,就去服侍狄青父母。
僅限都頭一級以上的軍官,才可以配備。
以後大不了幫狄青納幾方妾室,又或者從趙禎手裡討一封特旨,許狄青擁有平妻,以作補償。
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所以老妻少父的事情,在古代很尋常。
寇季聽到這話,嘴角抽搐了一下,繼續問道:「還有呢?」
老頭笑了一聲,道:「狄青父母可稀罕那位女巾幗了。逢人就喜滋滋的說,狄青能娶到如此賢妻,是祖宗修來的福分。
畢竟保塞軍中大部分的將士沒有經過戰場磨練。
老頭聽不懂寇季話里的意思,他皺著眉頭,沉聲提醒道:「恩公,咱們的兵刃、盔甲,倒是能趕上靜塞軍的水準,甚至還有些超過靜塞軍。
老頭盯著帳篷外的流民看了許久,嘿嘿嘿笑道:「咱們的糧食,沒白給他們吃。」
老頭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略顯不好意思地問道:「得多久?」
寇季哭笑不得的搖搖頭,詢問老頭道:「楊文廣把保塞軍打造的如何?」
隨著最大的一群流民到了汴京城,流民的接納、安置問題,已經到達了尾聲。
詢問完了楊文廣的近況,寇季又把話題扯到了虎字軍的統領狄青的身上。
寇季和老頭陪著流民們吃了一碗豆飯以後,寇季安排老頭在了自己帳中。
老頭狐疑的看向寇季,疑問道:「那您打算……」
老頭聽到了寇季這話,想到了虎字軍娃娃們穿戴著的那種厚重的盔甲,就驚訝的道:「恩公難道打算重現靜塞軍?」
寇季指了指帳篷外的流民們,道:「外面那些災民,就是幫助咱們鍛鐵的人,你覺得有多久。」
寇季改變了狄青的命運,狄青會不會依舊如同史書上記載的那樣,成為一代名將,他也說不準。
自從靜塞軍蒙塵以後,騎兵似乎變成了宋軍永遠的痛。
加上寇季此前準備的帳篷,以及病人們佔用的帳篷,勉強將所有的流民安置下了。
老頭聽到這話,笑容更燦爛了,他嘿嘿笑道:「那女巾幗到了沒幾日,他就偷偷親了人家,羞的人家姑娘躲在營房裡一天都沒出來。」
其二是為了防止他們老兩口死後,沒人操持家業,讓家業落敗,讓孩子受苦。
至少事情並沒有往壞的一面發展,反而往好的一面一路狂奔。
所耗費的錢財,算在虎字軍頭上。」
可咱們的馬匹,卻不夠。
老頭品評了一下楊文廣麾下的兵馬,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對寇季道:「最近他好像惦記上了咱們虎軍的盔甲了,整日里在鍛造盔甲的作坊里痴纏,想讓咱們的匠人,幫他手下的將士,打造一批一模一樣的盔甲。」
他想要給保塞軍的將士們配備上虎字軍的盔甲、兵刃,根本不可能。
冬初的風格外寒冷。
只要能幫虎字軍爭取到了好處,他都努力的爭取。
只是楊文廣軍中招納的新兵比較多,且大多新兵都沒有經歷過戰事,所以老頭才如此說。
寇準、王曾、李迪三人也沒有在這件事上為難他,只當他是花了點小錢,去買一段成長的經歷。
整個流民安置的地方,只有寇季的帳篷是最暖和的,所以寇季把老頭安排在了自己的帳篷中。
至於寇季寫給狄青的那兩個字,只有他和狄青二人知道。
加上那牆內外,床上下,堆滿的乾草,足以讓他們在屋內感覺到溫暖,不至於被凍死。
若是撮合二人不成,反而讓二人生了怨恨,平白的讓狄青惹上一個麻煩。
楊文廣就是在眼饞那些盔甲、兵刃,也只能幹看著。
從洪水降臨的那一刻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十日。
宋軍騎兵們的水準,趕上了遼人騎兵們的水準,似乎在所有宋軍老卒們眼裡,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老頭聽到寇季這話,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這大概也是老頭嘲笑楊文廣的原因。
可虎字軍的其他事情,他卻不會插手。
老頭笑道:「沒過幾日,就有人撞見他們牽著手在河邊漫步。」
只是他也只能惦記惦記而已。
寇季笑道:「馬匹的問題你不用擔心,三年之內我會弄到足夠的馬匹。況且我也沒想著把虎字軍所有將士都打造成重甲騎。」
老頭嘲笑楊文廣,倒不是看不上楊文廣。
再說了,女兒家大一輪,也不是什麼大事。
寇季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是也不是……」
曹家二姐,一個豪門出身的大家閨秀,能作到這個份上,對狄青,肯定是真愛。
也不會被人欺辱的心懷怨氣,嘴生毒瘡,抑鬱而終。
他覺得,若是狄青和曹家二姐,妾有情,郎無意,那就不妙了。
陳琳往虎字軍中安插探子,主要是為了防止寇季借用虎字軍作亂。
他自己則帶領著陳敬、王田升等人,又巡視了一圈流民們安置的地方。
其實寇季心裏真怕狄青不喜歡曹家二姐。
從軍餉、糧草,到打造兵器、盔甲用的鐵料,虎字軍就沒缺過。
聽到狄青父母非但沒有討厭曹家二姐,還十分喜歡曹家二姐,寇季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帳篷外的流民,已經突破了十萬之巨。
在他們之前的流民,以及把前往汴京城的路途上能吃的東西,吃了個乾乾淨淨。
年齡大的會疼人。
所以,寇季在巡視完了屋舍以後,又劃撥了一塊地方,讓流民們再起一千間屋舍,用來騰空那些帳篷,並沒有讓流民們營造更多的屋舍。
其中青壯多達六萬左右。
他當時也有些暈頭,寫了兩個字,讓人送給了狄青,想促成這一段姻緣。
新營造出的屋舍有些潮濕,但足以幫流民們抵禦寒風。
虎字軍的盔甲、兵刃,那都是寇季親手設計的,比現在大宋、西夏、遼國等諸國中的任何一套盔甲都超前。
老頭回過頭,笑道:「練的倒是有模有樣的,新卒比較多,也沒有出去練練手,不知道有多少本事。不知道在看到遼人的騎兵以後,會不會被嚇的尿褲子。」
當然了,陳琳藉此往虎字軍里安插了一些探子的事情,寇季也清楚。
老頭有些失神的看向帳篷外。
保塞軍是廂軍所屬,朝廷配發的兵刃、糧草,都極其有限。
四千多屋舍,足足能容納八萬多流民。
寇季陪著老頭把保州的事情事無巨細的聊了一遍,知道了保州處處都在往好的一面發展的時候,也就放心了不少。
寇季對老頭道:「我們不止要趕上遼人騎兵們,還要超越他們。」
老頭似乎覺得楊文廣的舉動很好笑,說到這裏的時候,還失聲笑了笑。
聽到老頭這話,寇季長出了一口氣,陪著老頭一起開始嘲笑狄青,數落狄青。
如今聽到了狄青對曹家二姐也有意,寇季心裏就放鬆多了。
能趕到汴京城的,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
想要挑選出五萬匹上好的良馬,咱們至少得養十萬以上的馬群才行。」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能經得起這種大恐怖考驗的軍卒,哪怕其身體素質一般,那也是一個合格的軍卒。
狄青父母深感到她的孝順,作主當狄青把她娶進了門。」
後來這位女巾幗,就在虎軍中擔任了一個校尉。
其一是為了防止老兩口突然死了以後,孩子沒人照顧。
「嘿……」
老頭這話,寇季到沒有反駁。
依照靜塞軍的標準,重甲騎,需一人五匹馬,而且還是五匹上好的良馬。
不等寇季開口,老頭補充了一句,「小老兒怕時間太久,看不到虎軍的娃娃們戰場上揚威的那一日。」
防禦力比步人甲弱了一些,但重量卻比步人甲要輕了一倍多。
他們大多數人,最終會倒在前往汴京城的路上。
其實楊文廣在保塞軍推行了精兵以後,保塞軍將士們的個人勢力,以及軍陣能力,提升了一大截。
他話還沒有說完,寇季就笑眯眯的道:「容我先賣個關子,等到我營造的鍛鐵作坊成了以後,鍛造出新鐵以後,我就告訴你。」
虎字軍的訓練,他能插手,那是因為他有資格。
雖說對狄青有些殘忍,但是一旦二人結緣,對狄青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狄青看到了那兩個字以後,居然照做了。
從當初寇季得知曹家二姐為了狄青,不惜逃出家門以後,寇季就知道,曹家二姐是喜歡狄青的。
咱們的虎軍有一萬人,一萬人每人配五匹馬,那就是五萬匹馬。
他繼續問道:「那狄青可喜歡曹家二姐?」
出一批一萬多人鑄造盔甲、兵器的鐵料,用不了多久。
留給他們的只有光禿禿的樹枝,以及一片片的黃土。
所以,虎字軍的待遇,遠遠不是保塞軍一支廂軍能比的。
那也不一定能讓保塞軍全軍裝備上虎字軍用的盔甲和兵刃。
就這,陳琳還時不時的會送一些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羊、豬等物,給虎字軍的將士們改善伙食。
在他二人口中,狄青儼然成了一個有賊心沒賊膽的傢伙。
只是寇季在派人送去了那兩個字以後,就有些後悔。
所以虎字軍如今的待遇,在趙禎屢屢爭取下,隱隱有追上禁軍上四軍的架勢。
親她!
極其簡單粗暴的兩個字。
此後就算有流民過來,數量恐怕也不會太多。
那些個豪門大戶中,經常在府上的公子們年幼的時候,就給他們找一房年長的妻室,照顧他們。」
寇季巡視完了流民們居住的屋舍以後,回到了自己帳篷邊上,就看到了三個人影,帶著一幫子人,在他的帳篷外等候他。
其實老頭也有點看不上虎字軍,因為虎字軍一樣沒有經歷戰場的磨練。
後面的流民們不論數量多少,能走到汴京城的也絕不會太多。
老頭年齡大了,受不得冷風吹。
就不用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手下的心腹悍將,被人當著他的面斬殺,而無能為力。
豪門大戶中,若是老來得子,又或者僅有一子,必然會在其年幼的時候,為其娶一房賢妻。
提到了狄青,老頭的神色中多了一絲玩味,他對寇季笑道:「狄青娶親了,恩公你知道嗎?」
虎字軍就不同,唯一的一支天子親軍,地位遠比禁軍要高一線。
數萬青壯一起動手,忙碌了多日,營造出了近四千多屋舍,每間屋舍內可以安置二十流民。
幾乎可以跟尋常的禁軍相媲美。
在老頭這種百戰老卒眼裡,沒上過戰場,經歷過廝殺的軍卒,算不上合格的軍卒,就算練的再好,也是一個個繡花枕頭。
但他並沒有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