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脂民膏:董卓》第五章 風雲際會

4.北邙護駕

第五章 風雲際會

4.北邙護駕

剛坐下,就見黑暗中閃出數十人來,來者手持兵器,氣勢洶洶,張讓情知大事不好,急忙起身逃命,但沒等他們從地上爬起來,追兵已到面前。
原來張讓、段珪見外兵突入北宮,料定勢難再留,便與數十名親信脅迫著少帝、陳留王,悄悄步行出了洛陽城北的谷門,向西北方向逃去。當時只顧逃命,倉皇之間連代表皇帝權力的傳國玉璽也沒有來得及攜帶。可憐的少帝和陳留王兄弟二人,一個十四歲,一個九歲,自小生長在富貴溫柔的皇宮禁苑中,什麼時候見過這等緊張危急的局面?什麼時候又在這七高八低的鄉間小路上走過路?想當日,他們只要一出皇宮便是駟馬專車,儀仗簇擁,百官緊隨,可眼下除了這數十名嚇破膽的宦官殘兵,那裡有一個隨駕的官員。
當天,少帝回宮,即日頒詔,大赦天下,改光熹年號為昭寧。再著近侍檢點宮中,發現傳國玉璽已失,群臣聞言,又是一陣恐慌。
盧植、閔貢等人見權宦已死,便攙扶著少帝、陳留王覓路尋歸。少帝兄弟二人,先前已走得腿酸足痛,到了此刻,又迷了路,黑暗之中,在荊棘叢生的荒野裡摸索著往前走,雖有人扶持,也覺得舉步艱難。大家正在無可奈何之時,忽見千百成群的流螢帶著微光飛到面前,好像專門來照明引路,眾人無不嘆為「天助」,隨著螢光,漸漸走上了大路,躑躅南行。
張讓、段珪半生做威作福,到了此刻,也只好認輸,萬般無奈地朝少帝跪下磕頭行大禮,涕泗交流地說:「臣等就此死別,願陛下珍重!」說罷,看著前面濁浪滾滾的黃河,急行數步,一躍而入,了結了罪惡的一生。
洛陽雖大,也不過百里見方,眼下正是兵荒馬亂之際,兩個老太監挾持著年幼的皇帝兄弟,怎麼會一下子就跑得不見蹤影了呢?
約莫二更時分,一干人逃奔到地處鞏縣的小平津。奔騰的黃河如同一條巨蟒擋住往西的路。張讓想,反正已逃離虎口,便招呼眾人在河邊歇歇腳。
群臣聞言,一時無語相對。近侍只好引導董卓面謁少帝,少帝驚魂未定,口舌打結,半晌也說不出一句話來,董卓等得心煩,便轉問陳留王。陳留王劉協先以好言撫慰董卓一番,然後便略述禍變的始末,自始至終,語無遺失。董卓聽著,不由暗暗稱奇,心想這小皇子年方九歲,就如此精明老練,看來比那少帝能幹得多。再一想,陳留王為董太后所養,天下董姓本一家嘛!當下董卓便生廢立之心,只是面上不露聲色,即請御駕還宮。
見護駕的人越來越多,閔貢鬆了一口氣。誰知行至北邙山下,忽見前路錦旗蔽日,塵土飛揚,一隊人馬,正急馳而來。百官們大驚失色,少帝劉辯嚇得渾身發抖。轉眼間,那隊人馬已衝到御駕之前,旌旗開處,閃出一員擐甲執戈,腰壯體肥的大將來,只見那人滾鞍下馬,大步流星一直走到御駕前。群臣定睛一看才放下心來,原來這員大將正是前將軍董卓。
董卓不聽這話還好,一聽「引兵退避」,立時火冒三丈,雙目圓睜,狂喊道:「公等為國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板蕩,乘輿顛沛,卓前來迎駕,並非造反,何卻兵之有!」
「逆賊休走!」喊聲才落,就有二員戰將一左一右夾攻過來,張讓、段珪抬頭一瞧,正是自己的冤家對頭:尚書盧植和河南中部掾吏閔貢。
盧植趕上前,一手一個,把少帝把陳留王從地上拉起,扶到一邊。閔貢見皇帝兄弟得救,便拔劍出鞘,厲聲喝道:「閹逆!掬黃河之水,難滌爾等罪孽,吾誓不輕饒!」說罷,便舞劍狂劈,幾個閹奴頓時喪命,然後用劍指著張讓、段珪說:「速自裁,賞你個全屍,惹得我性起,一劍將你等劈成兩截!」
又步行了數里,見到路邊有戶人家,門外恰好停著一輛無蓋無帷的破車,料是莊戶人家運輸所用。閔貢看見這輛車,靈機一動,便囑咐手下把車推來,也顧不得敲門打招呼,就請少帝兄弟二人並排坐上車,由步卒推著,慢慢向洛驛進發。遠遠傳來擊柝聲,已報五更,東方露出微白色,皇帝兄弟二人一路顛簸,在車上打起盹來。盧植和閔貢商議一番,讓皇帝兄弟在驛舍暫宿,盧植趕赴京都,召喚公卿來此迎駕,閔貢率領衛兵保護聖駕。
盧植走了一會兒,閔貢覺得勢單力薄,很不放心,他想,這驛站地處荒野,要是突然跳出幾個歹徒,驚動聖駕可不得了。於是,從驛舍中撥出僅有的兩匹老馬,喚醒皇帝兄弟,一匹馬請少帝獨坐,自己與陳留王共騎另一匹,兵士步行,急急忙忙又朝京城趕路。行到半道,已有朝中公卿陸續趕來護駕同歸。
董卓本在夕陽亭待命,為袁紹矯詔敦促,又引兵再進,至洛陽城西的顯陽苑,望見都中火光衝天,料有急變,便星夜兼程,馳抵都城西面近郊。等到天色破曉才探悉都中事變經過,聽說眾公卿已往北郊護駕,董卓也引兵北向,往迎少帝,因而在北邙山相遇。見董卓一直衝到面前,少帝還是沒醒悟過來,抽抽噎噎不能發一語,陳留王雖然年少,卻頗具老成之態,見少帝面有畏懼之色,便傳詔止卓。群臣齊喊:「董將軍,有詔止步,速引兵退避。」
事變前數日,京師便有童謠傳播:「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到了此刻,都中人士便覺得這童謠果然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