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話》近代篇

幕府開始腐化

近代篇

幕府開始腐化

在他三十年間的任內,除了江戶城發生了幾場大火,將整個外貌都改變了之外,可以算是太平。在號稱下馬將軍酒井忠清的輔佐之下,唯唯諾諾地過了一生。
唯獨有一件案子,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震動,是「仙台」藩伊達家的家變。這是一場奪權糾紛,造成白晝行凶的慘劇。自此以後日本的凶案風氣便層出不窮。
綱吉確是很孝,除了真能做到晨昏定省,仰承慈母的歡顏之外,對他娘唯命是聽,不敢有絲毫保留。「戒殺」本來就是他娘的意思,此時堀田已死,鐵束似的羈絆斷了,他趕不及地公告了他的「生靈憐憫令」。他的群臣都是清一色的奴才,誰也不敢再來阻止說個不字。從此狗運大行,老百姓卻慘了。
阿玉二十五歲時,就守了寡。她削髮為尼,號稱桂昌院。母子二人雖然生活無虞,奴僕如雲,但別無親人,也夠孤單淒涼,因此相依為命。綱吉在慈母撫愛下,孺慕極深,是個孝子,對母命無有不從,於是桂昌院便影響了綱吉的一切作為。
除了狗之外,其他的「生類」也一樣受惠。老百姓不准再吃葷,魚鳥蛋類都不准吃,連海裡的蛤蜊也是禁品。「淡路」城的太守,因為打死了一隻叮他臉的蚊子,被判禁閉,一名幕吏射死了一隻燕子,被處死。大阪的一位高官因為帶領家臣去打獵,並且吃了打到的野味,主僕十一人都被判切腹。他們的妻子也都充了軍。綱吉本人當然不打獵,所有府裡飼養的獵鷹,全部放到山裡去自由,他曾祖德川家康最喜愛的狩獵,被他嚴禁,一直到八代將軍吉宗,經過了六十五年後才解禁。

迎接了德川綱吉為第五代將軍

姑且不論這一推斷是否正確,堀田之死,當將軍的綱吉總脫不了關係,而堀田死後,將軍所表現的態度極為奇怪。他不但沒有哀悼之意,惋惜之辭,反而將堀田的幾位後人都一個個降貶左遷了。
綱吉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德松,十分活潑可愛,是綱吉與妾室之間所生。不料養到兩歲,活跳跳的小德松竟突然夭亡。這一打擊宛如晴天霹靂。桂昌院連忙請了亮賢來,叩問緣故,和尚言道:「前世好殺的人,今生便無子嗣,因此如想有後的話,應該及早戒殺。將軍的生年丙戌肖犬,尤其不可任意殺狗,如果能戒殺,比誦經千萬遍還有功德。」桂昌院抱孫心切,聽到和尚此言,如奉綸音,馬上命令兒子下令遵辦,以後一干人等都不准殺生,尤其不能殺狗。純孝的綱吉奉母命不敢違,於是親自撰擬了一道「生靈憐憫令」,通令全國遵行。那時堀田尚未被刺,他聽到將軍要發布類似無理取鬧的幼稚命令時,急急忙忙趕來阻止。他聲色俱厲地進諫,使得綱吉不能不接納,但可能也就是因此而遇害。
由貞享四年開始,設置了一個新官,名叫「生類奉行」,「奉行」是豐臣秀吉時代以前就有的官,權很大,是負責處理某一特定事務。此刻的「生類」當然是宇宙之間所有的生物,而最重要的是狗。「奉行」有保護、飼養和謀求牠們褔祉的責任。「生類奉行」忠實地執行賦予他的任務,於是天下大亂。
一天,在幕府,位為「老中」的高官稻葉正休,當著將軍面和堀田論事時,一言不合,便突然拔出利刃來,一刀便將堀田刺死,殿內登時大亂,稻葉也被衛士們所殺。奇怪的是,稻葉和堀田是親戚,平時過從甚密。在稻葉行凶之前,還曾經拜訪過堀田,兩人歡談很久,並且喝了酒。凶案發生後,在稻葉身上搜出一封遺書,寫道:「身受將軍重恩,無以為報,將拚死以除君側!」這封遺書掀起了很大的疑竇,是不是將軍授意密令他去殺堀田的?正史上說,是堀田命令稻葉去疏濬「攝津」川的河流,許他工程費四萬兩,但突然變了卦,他將這一工程以二萬兩的代價,交給了另外一個人去做,因此稻葉憤而行凶。但是種種跡象看來,並不如此簡單。
於是桂昌院聽了和尚的話,命令兒子設法救濟所有的野狗。兒子真傳令下去,將江戶城中十幾萬頭野狗全部收容了起來,替牠們在「太久保」建造了一所樓房。飼養的食料每一頭,每天白米三合,乾魚加醬一碗。窮人都吃不到這樣的伙食。
貞享四年所公布出來的「生靈憐憫令」,祇是非常簡單的一條,內開:
綱宗被處分之後,家督的地位由他兩歲的兒子龜千代承繼。家族會議中推舉了兩位宗室,在龜千代成年前,先行代攝藩政。一位是綱吉的胞叔,精明強幹的宗勝,另一位是庶出的長兄宗良。宗良為人忠厚溫存,謙恭有禮,對於長一輩的宗勝十分尊重,事事任由宗勝作主,因此仙台的藩政便落在宗勝身上,宗勝也就居之不疑。為了專一事權,宗勝便毫不客氣的,將以前的諸老臣都免了職,另外引用了一批新人。他這一革命性的舉措,當然興起了很大的不滿,在宗親之內,發生了摩擦暗鬥。宗親之中身分最高、年齡最長、有膽識、有人望的伊達宗重,經過幾年的隱忍與觀察之後,實在看不過去,便親自到江戶,向幕府當局告發,將歷年來宗勝所作所為申訴出來,他這種擅斷跨越性的行為,是否可以容忍,希望討個公道。幕府方面又經過長期的審訊之後,也認為宗勝有篡奪之嫌,於是下令兩造對質,就在下馬將軍酒井忠清的府中舉行。宗勝帶了他的心腹屬員一同前往,宗勝的聲勢雖然很盛,但在情理法方面都很欠缺,在詞窮之餘,便老羞成怒。他的屬員之一的原田甲斐,居然一躍而起,拔出匕首,一刀將原告宗重當場刺死。這一奪權的悲劇落了幕,定了宗勝以及他的一黨的罪,並且由幕府判定了由龜千代親理藩政,這時他已經十三歲,正式改名為伊達綱村。以後成為仙台藩第四代英明的藩主。
承包疏濬河流的工程,似乎不該由官吏經辦,堀田何以會將這樣的大工程,委託同在幕府裡任官的親友負責,已是可疑。而允許稻葉四萬兩的工程費,是誰說出來的,又更可疑。而最可疑的是,為什麼稻葉要採取當著將軍面來殺堀田?倘若祇是對堀田個人懷恨,明殺暗殺的方法很多,何必一定要拚了性命親自行凶不可?他身上的遺書顯示出,他明知行凶後自己也一定會死。同時也等於公告世人,他的行凶是為了將軍,而不是自己有什麼恩怨。如果是為了將軍,難道是將軍主使的?至今這一疑團始終未解。
對犬類,不可任意虐待,違背者將科以嚴罰。
綱吉的娘桂昌院,是位極迷信的女人。很早以前她懷孕的時候,便請了一位和尚名叫「亮賢」的替她禱告,祈求安產。綱吉周歲的時候,亮賢來看了相,就斷定這孩子將來必為將軍,他的預言說中了之後,桂昌院特地為他建造了一個大寺,取名護國寺,請他任住持,事無大小都請教他來決定。
伊達政宗在豐臣秀吉征伐北條時,歸順了秀吉,很受秀吉信任。秀吉死後,家康對他依然信重,因他屢建戰功,封為仙台的藩主。政宗以古稀高齡逝世,他的嗣子忠宗也能守成,《東藩史》稱讚他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堀田正俊由於擁立有功,很自然地代替了酒井忠清當了「大老」。新朝的兩位新人,將軍綱吉,大老堀田,都在盛年,綱吉三十四歲,堀田四十六歲,都興致勃勃,很想一顯身手。綱吉雖然有處理藩政的經驗,但究竟區區一藩之政,局面又小又簡單,比起日本的全國庶政,千頭萬緒,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免不了有不知從何下手之感。而堀田在幕府工作,已將近有三十年之久,不論大小事,他都經歷過,因此綱吉不能不多事倚賴。
四代將軍德川家綱以四十歲的英年逝世。他從小羸弱多病,加以酒色過度,連子嗣都沒有,便一命嗚呼了。
堀田接事之後,樣樣熟手。前任酒井忠清所遺留下來的積習秕政,他都清楚,現在他身為「大老」,大權在握,回想他累代受將軍家知遇,唯有粉身碎骨以圖報了。他便以將軍之命,首先剷除貪污,肅清官常,然後召開各藩管理財務的官員,實行減租稅,以紓解民困。在四年之間,他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法,革除了無數的惡習,使得社會間面目一新。旌表孝行,嚴禁釀酒,閭里之間,安寧協和,老百姓享受了短暫的盛世。
綱吉是個讀書不化腐儒型的人物。滿頭腦的忠孝仁義,不可能唆使部屬去殺一位擁立自己的人。因此最可能是愚忠在作祟。綱吉經過四年餘的學習,對幕府的大小政務都已摸得清楚,本來倚畀的人,現在嫌他多嘴,嫌他阻礙施展,嫌他壓迫自己,免不了在屬員面前露出口風,對堀田不滿,認為他跋扈,卻又不能撤換他,頗為左右為難。在愚忠正當令的時代,凡是能揣摩主子的意向,迎合主子的需要,便算是忠臣,而況替英明儒雅的將軍解決難題,為他犧牲,可能名傳千古。就在這一心理狀態下,稻葉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以成就一代名君的偉業。但稻葉估計錯了。他沒有料到大刀闊斧、有聲有色、幹勁十足的,實際上不是將軍,而正是他誤認為奸臣的堀田。
綱吉是家光側室之子,他的娘是京都一家百貨商的女兒小名阿玉,十三歲時就被春日局看中,將她收養了過來,由春日局親手教導,成為家光的寵姬,二十歲時生了綱吉。家光已經四十三歲,對這白白胖胖的小兒子十分疼愛。他吩咐阿玉道:「俺小的時候是受的武人教育,可是當了將軍之後,需要的是文墨,在處理政務時,總是自慚學識不夠,深悔當時沒有好好地讀點書,這孩子好像資質不壞,妳一定要認真教育他,多念些書,不要使他大了之後懊悔。」家光這番語重心長的話,深深印在阿玉的心底,使她時時刻刻都無法忘記。「學問第一!」「學問第一!」成為阿玉教育她兒子的口頭禪。綱吉就在這催眠曲似的口頭禪中長大,書是唸了,卻成為一個食古不化的書獃子。

伊達藩的家變

一刀便將堀田刺死

除了綱吉之外,家光還有一個庶出的兒子,比綱吉大兩歲,是在「甲府」的綱重。早幾年綱重有了急用,因一時籌措不出錢財,向幕府通融借貸,不料被下馬將軍忠清一口回絕。綱重碰了大釘子,顏面上掛不住,竟憤然地尋了短見。因此這時有資格的將軍繼承人,祇有綱吉。於是幕府群僚便由堀田正俊為首,迎接了綱吉為第五代征夷大將軍。
伊達家變後十二年,又發生了一件更大的凶殺案。
是北日本擁有六十二萬石土地最大雄藩的名君。他死後由他十九歲的兒子綱宗繼位。綱宗雖非嫡出,但生母也是貴胄。他一表人才,也頗有文采,不過由於從小嬌生慣養,十分任性,又染上了酒癖,常常貪杯誤事。而那時幕府對各藩的法度極為嚴酷,稍有舛錯,便遭責罰。這時仙台藩奉命修築小石川壕溝的工事。在當年已經算是極為重要的工程,連將軍本人都要親臨現場視察。而綱宗卻少不更事,全不放在心上。由於他興致好,每晚督工完畢,便去妓院中豪遊,往往喝得爛醉如泥,徹夜不歸。他的部屬苦諫不聽,群相計議,深怕幕府萬一對他這種不經意的態度,怪罪下來,則全藩都將蒙受膺懲。於是不得已聯名將綱宗不負責的態度,據實呈報,請求幕府命他隱退。幕府准如所請,就將他軟禁起來,處以「逼塞」的處分。逼塞是一種最輕的責罰,白天不許出門,「酉」刻後才能自由。從此他成為罪人,不能再管政事,他本來就精於書畫,在藝術方面,發揮了他的天份,成為一代宗師。
好像僅僅是條動物愛護令,但實行起來卻嚴厲得嚇人!貞享四年的二月初四,江戶城內御膳房的公井裡,發現了一頭貓的屍體,而管理御膳房的人不知道是誰幹的,於是判他充軍到遙遠的八丈島上去,他的兩個兒子也下了監。從這天開始,無論什麼樣的動物死亡,都是一件嚴重的大事。
首先幾位官員挨了懲。「信濃」城的太守打了他自己的狗,除了被杖笞之外,又充了軍。增田少輔家裡的人被狗咬傷,就將咬人的狗殺了,因此被判切腹。「大和」太守的家臣被狗咬,由於自衛也刀傷了狗,被判充軍,太守本人也被判禁閉。一位讀書人,有一天看見兩隻狗打架,其中一隻被另一隻咬死,而這位儒者沒有去勸架,也被判禁閉。
以上幾個實例,說明了「生靈憐憫令」公布後,人狗之間的糾紛是如何處理的。此外對狗的戶籍調查得極其詳細,毛色的分別、長短、絨薄、年齡、性別、脾氣、嗜好,都要由飼養者填報。而這位「生類奉行」也極其辛苦,日夜要在市內巡視,審看有沒有虐待狗畜的事件。
遵守遺業,敬重大臣,撫育士庶,闢草萊,獎耕織,國富民饒,四封乂安。

拔出匕首將原告一刀刺死

將軍肖犬,不可殺狗

市內每家每戶的門前,都要準備儲水的大桶,萬一兩犬相爭時,不能用棍棒去勸架,祇能用水去潑,以平息牠們之間的肝火。而如果牠們生了病,必須用籠子抬牠們去看醫生。如果不幸死亡,飼主便要負責擇地去埋葬,在埋葬前還必須送由「生類奉行」處檢驗。萬一在屍體上發現了原因不明的傷痕時,事態就會十分嚴重,要徹底查究,飼主可能受到極重的懲罰。因此飼養一條狗,可能招致無限的麻煩,誰都不敢再貿然去養。家犬固然大減,但是野狗卻驟增。這批野狗怎麼辦?成了絕大的難題。桂昌院請了和尚來商量,和尚言道:「家犬有人養,需要憐憫的不是牠們,但是喪家之狗,才真可憐,生靈憐憫令應該照顧的是牠們!」

成為食古不化的書獃子

四代將軍家綱逝世後,由於沒有子嗣,幕府的群僚計議,應該推戴誰來承繼時,起了爭執。下馬將軍酒井忠清位為「大老」,地位最高,主張參照前朝故事,邀請一位皇子來充當將軍,實權仍握在幕府手中。酒井似乎有了私心,他想抄襲北條時代的老文章,請來一位傀儡之後,他仍然可以大權獨攬,和家綱在世時一樣。但是他的意見遭到了反對,指摘他最嚴厲的人,是官居「老中」的堀田正俊。堀田毫不客氣地點穿了他有當「執權」的夢想,使得他一時無地自容,十分難堪。而這位堀田「老中」,來頭也不小,他是有名的婆娘春日局的後人。他的父親正盛從小追隨三代將軍家光,家光死後,他便自殺殉死。正俊是正盛的第三子,比家綱大六七歲,由於自幼養在祖母春日局身邊的關係,很早就是家綱的親密夥伴。同時他三代都是伺候將軍貼身的忠僕,而那時又是「愚忠」最吃香的時代,因此他發言便非常有份量。他認為家綱雖然無後,但有弟,為什麼不可以由弟來承繼?他這一意見獲得了大眾的共鳴,下馬將軍又心虛不敢力爭,於是決定迎接家綱之弟「館林侯」德川綱吉為第五代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