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閑人》作品相關

關於高句麗的政權解說

作品相關

關於高句麗的政權解說

我們正視歷史。
高句麗是一個國家,一個依附在中原王朝,卻又野心勃勃的國家。是一個政權,並不是一個中原王朝的一個州縣。
相對於其他國家,高句麗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脅。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這一點。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李世民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採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擴張,是南征百濟,疆域達到漢江流域。
再說高句麗的擴張史,如果僅說是狹義的地方政權的話,怎麼可能有擴張史。
五、從高句麗人的流向看,高句麗滅亡時,大多數都融入了漢族人群中。
這一點,可以從古代從屬國進貢這件事情看出來,可以說,他們得到了賞賜比進貢的物品只多不少,進貢越多越合算。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的理解是,這些從屬國只是古代皇朝為了維護邊疆平穩花錢的雇傭兵罷了,只是這些兵,不怎麼安份。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王朝後,北擊突厥,南滅陳朝,統一華夏,結束了自西晉以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隋文帝採取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等政策,促進了社會安定,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府庫充實,國力大增,周邊國家紛紛向隋朝稱臣納貢。唯獨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隋文帝遂把目光投向一直未臣服中原的高句麗。高句麗且在隋滅陳作戰時,高句麗王擔心禍將臨頭,積極備武積糧,就已引起隋文帝極大不滿。
特別重點,主從關係。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發現高句麗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將。此時,李世民已經萌生征討高句麗的想法。後來,高句麗內部發生政變,有大臣建議攻打高句麗。李世民考慮到勞民傷財,並未同意。然而,高句麗待局勢穩定后,卻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向臣服於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但遭到高句麗的拒絕。與群臣商議時,李世民認為:「高句麗攻打新羅,表面上是不給我面子,實際上,高句麗欲控制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如果得逞,一定會向我們發起挑戰,到時,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於是,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于公元645年御駕親征高句麗。雖然,此次征討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對高句麗的國力造成極大的破壞。後來,李世民採納了下屬的建議,不斷對高句麗採取騷擾行動,使其不能迅速恢復國力。這為後來唐高宗滅掉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擴張,是高句麗人經過十幾代的努力之後,可以說是實現了他們的夢想,北占遼東。
二、從高句麗政權建立情況看,國內外學者大都認同公元前37年建都於紇升骨,當時屬漢玄菟郡管轄範圍。高句麗政權先後臣屬於漢玄菟郡、遼東郡,不斷上表稱臣、朝貢。
我們再說,高句麗與中央政權的戰爭。
西元589年,隋朝分裂突厥,滅南陳統一中原后,周邊國家紛紛向隋朝稱臣納貢。唯獨高句麗對此陽奉陰違。與隋朝的關係逐漸進入戰爭狀態。590年,高句麗平原王「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隨時準備迎戰隋朝大軍。高句麗曾多次小規模襲擊隋北部邊疆。對此隋文帝很不滿並致書平原王高湯,「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平原王接到詔書後不久嚇死,高句麗嬰陽王繼位后的596年,隋朝使者在突厥遇到高句麗在突厥的特使后,隋文帝傳書高句麗要求高句麗終止與突厥的軍事聯盟,停止對隋朝邊疆的連年的持續不斷的侵襲並對隋朝表示臣服。高句麗嬰陽王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後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平陽王居然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對此隋朝朝野震驚。
高句麗是我國東北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
再換一個角度,宗主國與臣屬國,並不是中央政權與各道州縣政權,事實上,就是國與國,只是大國與小國,上國與下國的區別。甚至上升不到西周時期,周王朝與諸侯國的高度。
隋唐兩代,為何不斷的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
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隋煬帝的暴政以及什麼農民起義,實際上是錯在對高句麗的征討上。而自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未果之後,其子唐高宗李治也將消滅高句麗作為重要的使命。加之隋朝初期,隋文帝也進行過對高句麗的討伐行動,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兩朝四代對高句麗的大規模征討行動。為什麼一定要征服高句麗呢?
事實上,高句麗在公元七世紀末亡國的時候,已經存在七百多年,接近八百年時間,而中原政權已經交替了多個朝代,甚至有了五胡亂華,漢人地位下降的歷史時期。
第三次擴張,更是高句麗歷史上一個非常巨大的擴張,就是北攻夫余,不但佔據了大片的土地,更是改變了高句麗與夫余的主從關係。
一、從高句麗民族起源看,我國學者大體上有穢貊說、夫余說、商人說、炎帝說等,但無論何種說法,都充分肯定高句麗民族先人的活動範圍在周秦之際就在我國東北地區之內。周武王克商以後,周人的勢力已超越今日東北的範圍。
在那個時代,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語言,文字,文化,風俗等。
實際上,高句麗不同於突厥、吐谷渾、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國。雖然表面上向唐朝稱臣,但一直對唐朝有敵視態度。而當時的高句麗也並非外界以及後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小國。公元6、7世紀的高句麗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小國,而是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已具備與唐朝爭奪東亞霸權的潛力。在南北朝後期,整個隋朝時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麗在不斷擴充疆土的同時,不斷挑唆隋、唐鄰國對隋、唐挑起戰亂。高句麗欲獨霸整個東亞之心久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在所難免。唐朝趁高句麗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大舉討伐之,有未雨綢繆之意。
四、高句麗也沒有「自絕」于中國之外。高句麗給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中央王朝的邊疆地方政權,主動和中央王朝建立臣屬關係。正因為有著這樣的認識,所以在唐朝統一高句麗后,有一大批高句麗人不僅沒有對唐朝抱有「亡國」之恨,反而為維護唐朝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自漢至唐,我國歷代王朝,包括分裂時期的各王朝都認為高句麗是邊疆民族政權。如唐太宗視高句麗地區為中國的傳統疆域,實現對高句麗的統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後一項使命,這也是隋唐兩朝不惜傾全國之力完成統一高句麗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句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周秦時期,高句麗的先人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高句麗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吉林東南部、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王朝聯合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
平原王在位早期,高句麗與隋維持著緊張而和平的關係,繼北朝之後,受隋文帝冊封為「高麗王」。由於此時百濟與新羅聯盟的早已瓦解,高句麗南部相對平靜。586年,平原王將都城由平壤城遷至長安城(即今朝鮮平壤市區),直至高句驪滅亡。歷時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