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信長傳》目錄

二、尾張的風雲兒

二、尾張的風雲兒

「蝮蛇與傻瓜的會面」
信秀、信長父子,一心要統一整個尾張國,信安、信賢父子也不例外,無論是今川義元、齋藤義龍,還是織田信行,所有與信長為敵的勢力,幾乎都和岩倉城有過接觸。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況且想要向外征伐,也必須先除掉國內的毒瘤。就在這種情況下,永祿元年(1558年),信長聯絡犬山城主織田信清,聯軍討伐織田信賢,雙方在岩倉城以西的浮野地方展開激戰。
據說道三雖然是戰國時代罕見的陰謀家,但卻高大健美,儀態端莊,不是那種獐頭鼠目的小人,如果退回二三十年,他就外表而言大概不會輸給信長吧。信長回來以後,並沒有對道三多做評價,但觀其以後的舉動,對於這個父輩的強敵卻是相當敬重的。信長所以能夠富國強兵,馳騁天下,他其後頒布的很多政策,一半是父親信秀理念的延續,一半是受了岳父道三的啟發。
一個家族的實力是否強大,很大程度上要看他所掌控的領地上可耕田數目,有田就有軍糧,就有士兵。糧草以十斗為一石,作為基本的容積統計單位,農民每年額定上繳的糧食稱為「年貢」,當時織田信長年貢數不過十四萬石左右,而今川家則約六七十萬石【戰國時代很多地方要求以銅錢納稅,因此以銅錢的單位「貫」為統計單位,稱為「貫高制」,信長以後才逐漸統一為徵收糧食,以糧食單位「石」為統計單位,稱為「石高制」,上述石高數是後人統計所得。】。每萬石約可徵召和供養士卒三百到五百人,所以今川家的可動員兵數量也是尾張國的四到五倍。
拉回來再從織田信光之死說起,上天似乎故意把織田信長的支持者逐一剷除,要他孤身一人在亂世中奮戰。第二年(1556年)四月,岳父齋藤道三也離開了人世。道三是被其子義龍所殺的,傳說他對信長的讚譽使義龍大為不滿,又有傳說義龍本是遭道三放逐的原美濃守護土岐賴藝的私生子,但不管真相究竟如何,一輩子在陰謀詭計中打滾的「蝮蛇」,終於被自己親兒子的陰謀所擊敗,戰死於長良川畔。
道三在民居中看到這一切,覺得事情有點難辦。親信們還在謀划怎樣調開尾張兵,從而一舉擒拿信長,道三卻搖頭說:「能夠編組起如此嚴整兵力的傢伙,真的是一個傻瓜嗎?還是以靜制動,繼續仔細觀察一下吧。」
清洲城是尾張下四郡的中心,它引入流經附近的五條川之水為護城濠,以多重土牆為防護,中心位置還蓋建了新近流行起來的「天守閣」。所謂天守閣,就是以巨大的石塊作為基礎,在上面以土木蓋建多重閣樓,四面都布設著望孔和矢倉(箭樓),在守城戰中作為堅固並且視野開闊的指揮所,作用非常巨大。有了護城濠、土牆和天守閣,建造在平地上的清洲城,其防衛能力一點都不比那些依山而建的城砦為差。
據說在會面以前,道三帶著幾名親信,悄悄躲藏在信長必經之路的一間民居中,想在正式見面前先從外表上判斷一下女婿的智能和志向。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竟然見到一個打扮如同土匪一樣的傢伙:不戴帽子,頭髮用稻草繩粗略地捆紮起來,敞開衣襟,袒露出左臂,腰掛皮袋、火石、葫蘆等各種零碎,下身套著虎皮和豹皮織成的短裙褲。「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大傻瓜!」道三吩咐部下,等信長以這幅尊容出現在正德寺中的時候,就立刻斥責他無禮,將其當場拿下。
今川氏是足利將軍的同族,是由守護大名轉化為戰國大名的。到了今川義元這一代,今川家除原領有的駿河國外,還吞併了遠江(今靜岡縣西部)和三河兩國,兵強馬壯,實力越發雄厚。
老爹留下來的尾張國下四郡,就這樣逐步穩定下來。信長的下一個目標,是主城在岩倉的上四郡的守護代,也即信長本人的叔祖織田信安。但前此不久,因為信安想要廢長立幼,把家督之位傳給次子信家,結果長子信賢先下手為強,起兵把老爹給流放了。從此織田信賢就控制了尾張國上四郡。
九州和四國島依舊群雄割據,爭亂不休,似乎永無止歇,但大友宗麟儼然已成為北九州的霸主。以上所述種種勢力,其領土、其兵力、其家中的政治體制和經濟規模,都不是暴發戶織田家所可以比擬的。三河松平氏在松平清康一代崛起,也因清康之死而煙消雲散,僅僅擁有尾張下四郡的那古野織田氏,是否也將落得相同的下場呢?
雖然是同胞兄弟,但亂世中容留這般隱患,無異於自取死路。信長瞞過母親土田夫人,假裝患病,秘密把信行騙到清洲城中,然後把長劍插入了兄弟的胸膛……
而道三在女婿離開以後,卻悄悄地對親信們說:「我的幾個兒子都比不上信長,他們將來恐怕會系馬在女婿門口,成為他的家臣吧。」
得到美濃齋藤氏大力支持的織田信長,威望略有上升,開始逐一掃滅尾張國內不肯臣服的勢力。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割據清洲城,妄圖回復往日榮光的下四郡守護代家。
時人的筆記中這樣描述:「在遭遇到令人難以想象的打擊后,上總介大人(信長)被織田勝左衛門、織田造酒丞架在中間。森三左衛門隨後帶領四十個御中眾手持著長刀護衛,匆忙向名塚砦退卻……」
織田孫三郎信光,生前本是守山城主。就是這座守山城,他似乎總會給相關人士帶來意想不到的厄運。當年松平清康就是在進攻守山城的時候遇害的,現在輪到了織田信光,然後到了弘治元年(1555年),新任城主織田孫十郎信次也遭難出走。
織田十郎左衛門信清,乃是信長二叔信康的兒子,他出兵一千,信長兵兩千,與敵人勢均力敵。從早晨一直惡戰到中午,信長軍以鐵砲和弓箭開路,從東南方向突擊得手,直入敵陣,大將森可成一馬當先,信賢軍全面崩潰,據說傷亡超過了半數。
就在信長一次又一次的討伐戰中,守護代家的勢力迅速衰退。織田信友知道戰爭繼續下去,自己遲早只有滅亡一途,於是暗中聯絡織田信光,請他離開信長的陣營,轉而支持自己。織田孫三郎信光是信秀的三弟,也是尾張國內有數的猛將,為人端方正直,對於信長的奇異舉動一直是看不慣的。或許信友認為信光會願意協助自己,推翻信長的統治吧。
兄弟相爭的戰場被選定在清洲城東、庄內川附近的稻生地方,這裏築有為了躲避洪水而修建的名塚砦,由於連日大雨使得河川泛濫,切斷了名塚砦與清洲城的聯繫,而信行軍搶先佔領了名塚砦附近的稻生原,使砦子更陷於孤立狀態。
信長的軍隊就是在這種惡劣天氣下出發的,部隊在庄內川以西的平城集結,為了救援名塚砦,就匆忙對敵人發起了進攻。佐佐孫介所部一百二十人作為先鋒,首先突擊柴田勝家的本陣,遭遇將近三倍於己的伏兵阻擊,孫介戰死。初戰不利,信長被迫退往名塚砦,第二個倒下的,是殿後的山田治部左衛門。
「稻生合戰」
且說織田信行的謀叛計劃,是由林秀貞和柴田勝家負責醞釀與指揮的,他們很快集結了一千七百兵馬,連克春日井、守山等要隘,幾乎逼到清洲城下。對於此次謀叛,信長應該不會感到驚奇,因為這早是尾張下四郡從武士到平民每個人的預料中事。然而不應毫無準備的信長,卻僅僅拉起了六七百兵馬與之相抗。
信廣的計劃是,當信長再次征伐美濃國的時候,他作為後續增援部隊開入清洲城,趁機奪取清洲,並與美濃軍前後夾擊,則信長必敗。可惜這一詭計被信長識破,嚴令留守清洲城的兵馬拒絕信廣入城。信廣知道陰謀敗露,匆忙退回,信長領兵從后追趕,小小接了一仗。還好信廣見機得快,不是信行那般執拗人物,立刻自縛軍門請罪,信長念在兄弟的情分上,這才饒了他一條賤命。
尾張國南方是海,其餘三面皆敵,駿河國則在太原雪齋的謀劃下,完成了與北方強國甲斐武田氏和東方強國相模北條氏的同盟,側翼無憂,可以專心攻略西路。今川義元宏圖大志,一心想進入京都,掌控天下,積累了數年的力量后,他終於決定親自領兵進攻尾張了。
想要奪取信長權力的同族,不僅僅勘十郎信行一人,還有他的異母庶兄三郎五郎信廣。齋藤道三死後,信長每每率軍北上討伐弒父的齋藤義龍——義龍智謀深沉,連「蝮蛇」老爹都能幹掉,年輕的信長如何是他對手——但數年間一無所獲。就趁這個機會,信廣暗中聯絡義龍,打算從背後捅信長刀子。
1553年,日曆為天文二十二年。在紛繁動亂的整個日本國中,尾張是個容易被忽視的小地方。尾張國位於本州島的中南部,距離已經喪失權力數百年的朝廷所在地京都,以及位於京都的、喪失權力近百年的幕府所在地室町御所,都還有一百多公里的直線距離。此時在織田信長周圍,有幾個龐大的勢力正即將發展到他們最輝煌的頂點。
尾張西面的畿內地區【五畿七道中的「五畿」,是指京都附近的山城、大和、河內、和泉和攝津五國,統稱畿內,畿內再向外,包括尾張在內的地區俗稱為近畿,更遠處則稱遠國。】,有淺井、六角、細川等強力大名割據著,更有篡奪了細川氏實權的三好氏,以及篡奪了三好氏實權的松永氏存在。畿內以北的越前國,則由名門朝倉氏統治。
然而反傳統的急先鋒織田信長又何所愛于室町幕府將軍?他進京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和畿內各種勢力搞好關係,從側面向美濃國施壓,牽制齋藤義龍,並且為自己統一尾張國搞到一個大義名份。
畿內以西的本州島西部,俗稱為中國地區,如大山一般的大內氏和尼子氏已經鏖戰了數十年,但就在兩年後的弘治元年(1555年),爆發了著名的嚴島合戰,「瀨戶內智將」毛利元就將把這兩棵巨樹連根拔起,成為無人敢與相抗的一代豪雄。
包括濃姬在內,信長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去見道三,因為誰都猜測不到「蝮蛇」的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他會不會下毒手。然而信長卻力排眾議,如約前往。會面的地點,定在尾張富田的正德寺(在今愛知縣一宮市),這裏正好是兩勢力相銜接的中間地區。
信長的家臣太田牛一曾在《信長公記》中記載了一則傳說:在那古野城西面的比良城東,有一個名為尼池的小池塘,弘治二年(1556年)一月中旬,有農民聲稱在池中發現了如蛇般的怪物。據說此怪蛇的頭部象五色的無角鹿,眼睛象星辰一樣閃閃發光,舌頭伸出來如火一般艷紅,身體象木桶般粗……
就在這一危難時刻,荒子城的前田利昌率其領地附近的農民動員兵近四百人,以及平城與稻葉城的其餘部隊約兩百人終於趕到了。信長再度燃起勝利的信心,在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勢后,決定主攻信行軍中堅力量柴田勝家的本陣。
只有敢於挑戰強大的敵手,並將之擊敗,才能在亂世中顯身揚名。當然,那是相當危險的事情,一個搞不好,家族滅亡,自身也死無葬身之地。信長本人,恐怕並沒有這樣乾坤一擲的打算,他不象松平清康,還沒統一三河,就敢越境向尾張織田家舉起戰刀。然而他不去尋找機會,機會卻自然降臨到了他的頭上——這是個危險的機會,勝則一戰揚名,敗則屍骨無存。
織田信次是信長的五叔,他在當上守山城主還不到一年,就於1555年七月六日,在出獵的時候,其家臣洲賀才藏誤殺了信長的兄弟喜六郎秀孝。因為害怕信長的報復,信次逃到外地做了浪人,他的家臣們在織田信行的攻擊下被迫開城投降。信長又任命弟弟安房守秀俊入主守山,秀俊呆了還不到一年,又在弘治二年(1556年)六月因為家臣的謀叛而自殺。
勝負之勢瞬間傾倒,柴田軍全面崩潰。信長旋即揮軍前往攻擊林美作守所部。當時信長派的黑田半平正與林美作守交戰,已然處於劣勢。但在得知柴田軍崩潰的消息以後,林美作守匆忙脫離接觸,從左路撤退,卻正好遇到了信長的伏兵。於是林美作守戰死,支持信行的其餘各部不戰自亂,紛紛敗逃。織田信行也只得長嘆一聲,退往居城末森。
勝幡織田氏雖然出身不高,又是鄉下大名,不過從信秀時代開始,就一直不間斷地給朝廷和幕府送禮,可以說,織田氏的名聲,義輝將軍早有耳聞,認為父子兩代都忠誠可嘉。於是感動之餘,義輝將軍承諾,只要信長真能統一尾張國,他就賜予其尾張守護的職位——反正對將軍來說,封官賞爵是毫不費力的事情,也不會損失什麼。
此後,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性格一向凶暴的信長,竟然饒恕了所有跟隨信行謀叛的家臣。當林秀貞和柴田勝家剃光了頭,穿著黑色僧衣前來請死的時候,信長走上去提了提勝家的腰帶,拍著他的肩膀說:「權六,一副死相的,這還是你嗎?!」這一舉動使兩人如釋重負,同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然而,令人驚異的是,信長前往與道三會面,並且締結友好盟約后,安全地歸來了。不僅如此,其後齋藤道三竟然變成了傻瓜女婿的堅強靠山,每每調兵協助信長平定尾張不肯臣服的各地方勢力。正德寺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次年,也就是正德寺會盟回來以後不久的七月十二日,清洲城中發生政變,坂井大膳領兵突襲傀儡守護斯波義統隱居的官邸,義統被迫切腹自殺。大膳這種舉動,無異於自掘墳墓,因為從此以後信長就可以打著為守護報仇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對守護代用兵了。
「攻克清洲」
投降確實是條光明大道。急於進京的義元,必然不願在尾張國耽擱太長時間,他一定會在安插幾枚監視棋子后,就允許信長保有舊日的領地,作為依附勢力隨他西進。而一旦他真的控制京都,進而掌握天下,織田家或許也會因為是最早臣服的諸侯勢力而得到優待,說不定立下功勞,領地還能大幅度擴展。可惜信長並非甘居人下之輩,他否決了家臣們降伏於今川氏門下的建議,在前線修築堡壘,準備奮力一戰。
信長在攻克下四郡守護代家近百年來辛苦經營的清洲城以後,就把主城從那古野搬遷過去,這也等於向世人宣布,他現在不再是下四郡守護代的家臣,而是沒有守護代頭銜的真正下四郡的統治者。
道三有些不耐煩再等待了,信秀去世已經兩年多了,信長四周都是敵人,自己的女兒為何還不動手,或起碼送來有用的情報呢?作為一輩子在陰謀詭計中打滾的「蝮蛇」,他習慣謀定而後動,既然目標是自己的女婿,哪怕是傻瓜女婿,也需要先見一面,仔細觀察一下他是否還有可資利用的價值。況且,利用會面的機會,直接擒下信長,脅迫他向自己遞上降表,也是一招惠而不費的妙計。
然而信長的同胞兄弟信行卻並沒有因此洗心革面,第二年(1557年)十一月,他聯合上四郡守護代織田信安,再度謀划起事。可惜這一次,沒有那麼多人肯跟隨他了,受過信長饒恕的柴田勝家不願再次舉劍斬向自己的主公,他出首告發了信行的陰謀——另一說是因為信行寵信家臣津津木藏人,藏人一貫驕橫無禮,使勝家感到難以自處,於是投奔信長,信行的陰謀就此敗露。
果然,信長乍聞此事,立刻下令其弟、末森城主勘十郎信行出兵討伐坂井大膳和守護代織田信友。信行派出了家中第一猛將柴田勝家領兵前往,在清洲城附近、安食地方的成願寺門前與坂井軍展開激戰,殺死了敵軍中有名的武士三十多人。
道三潛回正德寺,在客房裡正襟危坐,等待信長到來。隨著家臣們的通報,信長終於在門口出現了。令道三大為驚愕的是,他眼前這個尾張大名,和在路上偷窺到的打扮完全不同:頭髮梳理得一絲不亂,戴著折烏帽子,身穿整潔的褐色禮服,態度恭謹而不失威嚴——信長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他正裝以後的容儀,不禁令道三大為折服。
戰局穩定以後,信長命令部下繼續包圍,不可鬆懈,他自己則離開前線,打點行裝,帶上禮物,遠上京都去拜謁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此時室町幕府早已權柄喪盡,被管領【室町幕府中將軍和關東將軍以下的最高官職,是將軍的輔佐官,世代由細川、斯波、畠山三個家族輪流執掌。】細川家,以及細川的家臣三好氏、三好的家臣松永氏逼迫得朝不保夕。然而當時的足利義輝將軍卻並非無能之輩,更不是甘於被他人玩弄的紈絝子弟,他為人堅毅勇決,精通劍法,一心想恢復幕府的往日榮光,被稱為「強情公方」(「公方」是對將軍的尊稱)。義輝看到尾張的一個年輕小諸侯竟然親自上京來謁見自己,深受感動。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最大的危機降臨在信長頭上,烏雲從東而來,籠罩住整個尾張國……
織田信長這次無法逃避而必須直面的對手,就是亡父信秀的三大強敵中唯一仍在生的一個一——駿河國守護今川義元。
據說道三臨終時曾遺書信長,要女婿為自己報仇,事後即以美濃一國相贈。信長得到道三被困的消息,匆匆率兵前往救援,卻慢了一步,只得到這份遺命。如此一來,美濃從友國變成了敵國,失去最大靠山的信長,四周圍立刻再度昏暗下來。
然而信光卻絲毫不為所動,在他想來,不管信長再如何不堪,也終究是自己的侄子,即便要推翻信長的家督之位,也不能假手于外人,更況且提出這一計劃的乃是弒殺了守護斯波義統的大罪人織田信友呢?信光將信友的計劃向信長全盤托出,於是信長將計就計,終於在天文二十三年(1555年)四月攻克了清洲城,殺死織田信友。坂井大膳落荒而逃,一直跑去駿府投靠了今川義元。
經過淸洲之戰,織田信光對信長大為改觀,從此開始支持這個以前並不看好的侄子。然而時隔僅半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信光卻被家臣坂井孫八郎謀刺身亡了。也有一種傳說,說信光是因為前此與織田信友聯絡之事遭到信長的猜忌,被信長下毒害死了——筆者認為,這種說法非常荒謬,信長就算要秋後算賬,也不可能對正大力支持自己的叔父下手。
真是一則奇怪的傳說,即便確有其事,那也很可能是個陰謀。因為比良城是信行派的幹將佐佐成政的居城,信長原計劃抓到怪蛇以後,將進入比良城內休息,正好給予成政等人刺殺他的良機。然而不知道是預先聽到了風聲,還是真的蒼天保佑,信長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就此避過了一劫。
第二年是永祿二年(1559年),正月間,信長親率大軍進攻岩倉城。經過去年的浮野之戰以後,織田信賢已經實力大損,只能閉城固守,根本就不敢應戰。當時日本的所謂「城」,更接近歐洲中世紀的城堡,由土木(好一點的還用石頭)構築城牆和各種防護設施,城外是城下町(繞城的住宅區和商業區),再外是農田——城本身很少有生產能力。信長將岩倉城團團包圍,放火燒光了城下町,拆除鹿砦、填平壕溝,使岩倉變成一座「裸城」。
道三和信長兩人並沒有怎麼對話,本來這次會面的目的就是要重申信秀時代兩家所締結的盟約,沒有什麼新內容。於是兩人隨便寒暄了幾句,家臣們端上來表示結盟的酒盞,相對啜飲幾口以後,信長就告辭離開了。
要說給信長影響最深的長輩,大概就只有信秀、平手政秀,以及齋藤道三三個人而已了。
「尾張的統一」
信長乘勝進軍,很快就包圍了末森城,此刻的信行已如瓮中之鱉。在兄弟雙方的生母土田夫人一再求情下,信長終於答應饒恕同胞兄弟,於是信行開城投降。
這次與今川氏的較量,與前此不同,與他父親曾面對過的更不相同。信秀死前,今川家還在與甲斐、相模兩強國長年鏖戰,對於西線,只以控制三河作為防止尾張坐大的棋子為目標,兩次小豆坂合戰,義元都只不過派出數千人而已。然而此次,義元的目標是進入京都,他親自領軍,集合三國兵馬超過兩萬,誓要踏平尾張、突入近江,一路往西,不達京都決不罷休。對於織田家來說,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似乎只有投降一途。
柴田權六勝家,時年三十四歲,從初陣參加第一次小豆坂合戰開始,就是織田家最負盛名的猛將,其本陣屯紮在稻生村,有一千之眾。信長先讓農民動員兵沖前攻擊,引誘勝家出戰,隨即突然將本方武士投入戰場。但即便如此,勇猛的勝家還是逐漸扳回了上風。就在信長方兵馬開始向後潰退之時,忽聽一聲大喝,穿著火紅色披風的信長親率四十名親兵衝到陣前。這一聲大喝鼓舞了本方的士氣,更使柴田軍士兵驚愕不已。他們所面對的,終究是按傳統應該奉獻畢生忠誠的主公……
覬覦織田信長權力的,不僅僅是國內的勢力——包括守護代和自己的親兄弟——還有領地外的諸多敵對力量。平手政秀死諫的同年四月,齋藤山城守道三突然提出想見自己的女婿一面。
蟄伏已久的親兄弟織田信行終於盼到了這個大好時機。當時織田眾臣分為兩派,支持信長的有織田勝左衛門、織田造酒丞清正、佐久間大學盛重、森左衛門可成、佐佐孫介等;而家老林佐渡守秀貞、猛將柴田權六勝家、林美作守、津津木藏人、橋本十藏、角田新五、佐佐內藏助成政等三分之二的家臣卻支持信行。道三戰死的當年八月,織田信行召集以那古野城主林秀貞為首的支持者,悍然掀起了反旗。
等信長從京都回到尾張的時候,岩倉城包圍戰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連續三個月的包圍戰,攻城方每天向城內發射火箭和鐵砲,織田信賢終於堅持不下去了,被迫開城投降。就這樣,「尾張的大傻瓜」用七年時間,不但穩固了自己的統治,進而基本統一整個尾張國,往從前嘲笑過他的人臉上搧了一個大耳光。繼續前進的目標,當然就是北方的美濃國了——齋藤義龍雖然悍勇多智,身體卻不大好(傳說是患了麻瘋病),信長有信心在數年內將其擊敗。
聽到這個消息的信長,立刻命令周邊農民全數出動,攜帶鋤頭、鐵鍬、吊桶等物一起到尼池去,將池中的水攪亂淘出,逼怪蛇出來並將之捕獲。有記載說,信長曾經蒞臨捕蛇前線,並且親自下了水,但等把池水掏出將近七成以後,卻並不見什麼怪蛇,只見那是一條大魚,頭塞在一截空心枯木里,不停地甩著尾巴。「真是愚蠢!」信長扔下了這句話,飛快離去了。
「烏雲壓城城欲摧」
然而這一道命令卻分明不易執行。雖然道三預先在寺外埋伏了許多武士和忍者,信長卻也並非孤身前來。據說信長此行攜帶了千余兵卒,其中半數為長柄(長槍)隊,長柄的長度連擅用槍兵作戰的道三也自愧不如。此外,他還從近江的國友村(著名的鐵砲【日本最初的火槍稱為「鐵砲」或「火繩銃」,傳自葡萄牙,很快國內就具備了仿製能力。】產地)購買了數百梃當時最先進的鐵砲,全都帶來了正德寺。
北面的齋藤氏和東面的今川氏自不必說,再往東北的甲斐國(今山梨縣),「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晴信(即後來的武田信玄)開始了他疾風烈火般的信濃(今長野縣)侵攻戰,相模國(今靜岡縣東部)的北條氏康在河越夜戰中擊敗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準備把整個關東平原都掌握在手裡。再往北,「北陸的守護神」長尾景虎(即後來的上杉謙信)在短時間內就基本統一了廣袤的越后國(今新瀉縣)。
最後信長原諒了叔父信次,把守山城還了給他。十八年後(1574年),織田軍大舉進攻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以日本佛教凈土真宗為號召的宗教起義。】,結果信次和初代守山城主信光的三個兒子——市之介信成、四郎三郎信昌、仙千代——全都戰死沙場……
更重要的是,尾張國初定,土地多處荒蕪,人民饑寒交迫,而駿河國卻長年安享太平,倉廩充實。當時遠江國是著名的糧食產地,三河國武士忠誠悍勇,故有「遠江人去種糧食,三河人去打仗,駿河人整日宴會高歌」的民謠傳唱。
就好象狂妄的小狗,橫在老虎進路上狂吠一般……
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也就是正德寺會盟的前一年八月,守護代織田彥五郎信友的家老坂井大膳就聯絡松葉、深川兩城城主掀起反旗,信長在叔父、守山城主織田信光的協助下,很快就在萱津擊敗坂井軍,隨即攻克了松葉、深川兩城。
他進京究竟想幹什麼?是取足利將軍而自代(因為是同族,故他有這種資格),還是想消滅三好、松永等篡僭勢力,輔佐義輝將軍,恢復室町幕府的往日榮光?見仁見智,恐怕只有義元本人才知道真相。但這對於尾張國都是毫無意義的,信長只知道,東面的猛虎動了,即將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壓過來。
世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尾張國屬於近畿地區,正好位於近畿和遠國的交界處,所以在京都附近的人看來,那其實也是個鄉下地方。鄉下地方的一個小大名,吭哧吭哧連續兩代人奮戰不休,才僅僅國內統一,放諸全日本的戰國大舞台,如往激流中投一石子,根本難以在眾多激浪中發現這朵水花。織田信長終於名震天下,是得益於永祿三年(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