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信長傳》目錄

五、上洛

五、上洛

細川藤孝(幽齋)本為三淵氏,後來過繼給細川元常為養子,成為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的直屬家臣,他是當時著名的詩人與學問家。義輝自殺后,藤孝等人保護足利義昭逃出興福寺一乘院,四處流浪,最終落腳在岐阜城外的立政寺。
信長嫁給長政為妻的妹妹名叫市姬,據說是一位絕代佳人,而長政不但勇猛善戰,也是天下知名的美男子(雖然流傳下來的畫像並不是那麼回事),這段婚姻表面上看來,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然而夫婦二人雖然舉案齊眉,淺井氏諸多重臣卻對此並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織田家不過是一個來自鄉下的暴發戶,兩家聯姻,可以給信長臉上貼金,並且幫他打開上京的大門,對淺井家可並無好處。只有長政看出信長並非庸碌之輩,暗中打定了與其攜手共創大業的決心。
永祿十年(1567年)八月,也即包圍稻葉山城的本月,織田軍首度侵入北伊勢,主將是瀧川一益。瀧川久助一益並非織田氏的世襲家臣,他本出身於甲賀忍者世家,精通兵法,並擅長運用鐵砲,很早就出仕織田信長,因為屢建功勛,並未因出於他國而遭歧視,相反,受到家中臣僚一致認同,成為與柴田勝家並駕齊驅的猛將。
且說織田信長在岐阜城秣兵厲馬,等待東進奪取京都的時機。大約就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大規模施行「樂市」制度。
奇妙丸元服以後,起大名為勘九郎信忠。信忠為人聰敏而誠實,又是長子,是信長最屬意的繼承人選。為了避免引起紛爭,信長決定把次子和三子都過繼出去做他人養子。戰國時代,以繼子做家族繼承人,並非罕見之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是為了表示自己徹底臣服於繼子來源的家族,從此兩家併為一家,世代維持牢固的主從關係。因為日本人從來重家系而輕血緣,只要家名不改,家族得以延續,傳位給非直系血親甚至於完全非血親,也是無礙的。
就這樣,鶴千代來到信長面前,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本家願成為大人上洛的前驅,在下特來做示信的人質。」信長對這個孩子的氣度大為讚賞,第二年(1569年)就把自己十二歲的女兒嫁了給他——鶴千代就是後來著名的武將,也是「利休七哲」之一的大茶人,蒲生忠三郎賦秀(氏鄉)。
北畠氏的下場是極其悲慘的。平定伊勢后,織田信長安排叛降的原北畠氏家臣瀧川雄利、柘植三郎左衛門尉等人留下輔佐次子信雄,又讓瀧川一益、織田信包兩將鎮守南北伊勢。為了贏得領民的擁戴,並發展商貿事業,他撤除了各豪族架設的重重關卡——這直接引發了各地豪族的不滿,伊勢國再無寧日,國人一揆此起彼伏。
瀧川一益先後攻克茂福、赤堀、楠等城,可謂勢如破竹,后因謠傳甲斐國的武田信玄將要奇襲美濃,才被迫後撤。第二年(1568年)二月,信長又命瀧川一益、織田三十郎信包(信長弟)、津田掃部助一安等將領兵,進攻神戶氏配下山路紀伊守守衛的高岡城。織田軍在城下縱火,大火燃燒了整整六天,集市、村鎮全都化為焦土,高岡城就此陷落。
五,天下平定后,一切禮儀規章,皆由將軍施行。
越前國的戰國大名朝倉義景熱烈歡迎足利義秋的到來,但這基本上建構于義景與六角氏之間的矛盾,以及他對京都文化的熱愛基礎上,他並沒有意思也沒有實力幫助義秋。永祿十一年(1568年)夏,義秋元服,改名為足利義昭,對朝倉義景已經灰心失望到極點的他,再次派明智光秀送信過來,請求信長的幫助。
「霸王和將軍的矛盾」
通過樂市等一系列鼓勵商品經濟發展的手段,信長更為富有了,手裡的永樂通寶或者別的什麼通寶更多了。他開始為殺上京都做準備,還主要實行了兩項卓有成效的步驟。
當時日本各地的商業和手工業,大多被稱為「座」的商業行會所掌控著。座的產生一方面有利於保護商品經濟,聯合下屬各家商號來應付戰國大名的橫徵暴斂,另方面卻也日益產生出壟斷性和平均主義的傾向。戰國大名們為了對抗座,往往利用各種政策吸引自由工商業者來自己領內發展,所謂的「城下町」,主要居住者就是這些工商業者和「奉公」的武士們。
由於城內糧食充足,北畠氏重臣鳥屋尾石見守又防備得法,織田軍雖智出百端也無法得手。最終信長只得假意和談以拖延時間,然後策反城內北畠氏重臣,才終於在十月二十七日迫使北畠軍開城投降。北畠具教被迫讓位給兒子具房並出家為僧,還將女兒雪姬嫁於信長的次子茶筅丸,立茶筅丸為下一代繼承人。元龜三年(1572年),茶筅丸元服,稱北畠三介具豐。至此,繼美濃國后,織田信長又成功吞併了伊勢一國。
當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足利義昭在細川藤孝、明智光秀等家臣的保護下,千里迢迢從越前來到美濃的岐阜城,暫居城外立政寺中。兩天後,信長親自前往謁見義昭,獻上錢千貫,以及大刀、鎧甲、馬匹等物,以表達對義昭的敬意。
伊勢國(今三重縣中北部)群雄林立,在織田軍侵入以前,此地的政治版圖大致如下:北伊勢主要有三股勢力,最北面的桑名、員弁、朝明、三重四郡被號稱「北勢四十八家」的國人一揆勢力所控制;神戶氏佔有河曲、鈴鹿兩郡;長野氏佔有奄藝、安濃兩郡;南伊勢志、飯高、飯野、多氣、度會五郡則由南北朝以來的世襲國司北畠氏所支配。國司乃是朝廷官職,不是幕政職位,當時挂名國司而依舊執有實權,並且成長為戰國大名的,有伊勢北畠氏、土佐一條氏和飛驒姊小路氏三家,人稱「三國司」。
「進京的準備」
信長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他喜歡新奇的事物,而對於傳統重視的事務,則經常會顯得漫不經心——參加父親的葬禮是如此,給兒子起名也是如此。據說他在得到長子以後,前往看顧嬰兒,脫口而出:「呀,原來是這樣的呀,奇妙,真是奇妙!」於是取名為「奇妙丸」。對於次子,他也不知道怎麼一看,覺得嬰兒的腦袋好象茶筅【抹茶用具,以竹絲編成,形狀類似於今天的攪蛋器。】,於是起名茶筅丸。奇奇怪怪的三七丸的名字,據說也是這麼隨口胡謅出來的。
原來,自從永祿九年(1566年)足利義秋向朝廷上書說明自己才是室町幕府的合法繼承人,並且到處尋找可以幫助他回歸京都的靠山以後,立刻就遭到所隱居地的實際統治者六角義賢的反感。義賢和三好、松永兩家聯起手來,突襲義秋隱居的矢島地方,知道毫無勝算的義秋匆忙逃往若狹國(今福井縣東部),不久又轉至越前。
他們並不知道,信長在奪取稻葉山城以後,早就已經開始進行上洛的各種準備了,此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誰?就是身具大義名份的足利義昭,現在既然義昭已經落入了自己的掌握之中,信長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嗎?
可惜信長也早料到他會有這樣一手,於是一方面大力拉攏義昭的親信,日益把將軍架空,一方面任命木下秀吉等家臣滯留京都,隨時監視義昭的動向。就在這種情況下,先是明智光秀,然後是細川藤孝,都脫離義昭陣營,站到了信長一邊。
和進攻美濃國的時候相同,信長此次也撒出眾多使者,招降六角氏麾下的大小豪族。使者來到日野江城,城主蒲生賢秀和他業已隱居的老子定秀惶恐不安,兩雄相爭,究竟誰會取勝呢?為了家族的延續,是應該繼續幫助六角氏,還是應該及時轉向,歸順織田氏呢?正在徘徊難決的時候,十三歲的鶴千代跳出來說:「請讓我作為回使,去見織田上總介殿下吧。」
淺井家族的政治結構採取「重臣合議制」,磯野、海北等重臣兼麾下有力豪族商量定了的事情,連家主也往往無法違拗。對於淺井久政的臣服六角氏政策,重臣們一致表示反對,主張聯合北方越前國的朝倉氏以抵抗六角氏的侵攻,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中,久政被迫下台隱居,讓位給兒子賢政。
織田信長保護義昭進京,細川藤孝受封為青龍寺城主、山城國守護。因為原本認為困難重重的上洛之路,信長僅短短二十天時間就將其開通了,藤孝因此大為敬畏信長,當足利義昭和信長決裂的時候,藤孝果斷地放棄義昭,站到了信長一邊。
面對氣勢洶洶的織田軍,伊勢眾豪族嚇破了膽,陸續獻城降伏。首先是神戶氏,其當主神戶友盛(具盛)答應收信長第三個兒子三七丸為養子,並作為家督的繼承人——這就是後來的神戶(織田)信孝。其後長野、工藤、關氏等也紛紛請降,織田信包進入上野城,又繼承了長野家。就這樣,北伊勢除被一揆佔據的長島地區外,基本平定了。
松永久秀是弒殺義輝將軍的主謀,足利義昭對他恨得牙痒痒的,要求信長即刻斬下這大惡人的首級。然而信長卻認為,久秀在畿內的勢力盤根錯節,如果殺了他,各地國人將會紛起一揆,此時只有安撫才是上策。此刻義昭又怎敢違拗信長的意思?只得點頭同意了。
一,凡將軍頒發之重要文件,均需有信長副署才產生效力;
信長通過和淺井氏聯姻,以及平定北伊勢,完成了對南近江六角氏的包圍,同時他還於永祿十年(1567年)在迦納等地施行樂市,並陸續廢除領地內的重重關卡,大力發展商業,其目的除積累資金外,還在於打壓六角氏御用的保內座商人。施行這種種政策的同時,信長到處尋找進入京都的大義名份——那個明智光秀,以及他背後的足利義秋,現在跑到哪裡去了呢?
為了殺上京都,信長採取的第二項步驟,就是出兵北伊勢,以從側面包圍六角氏的南部近江領地。
「立政寺中的承諾」
基於這一緣由,信長首先讓三男三七丸繼承神戶家族,即起大名為神戶(織田)三七郎信孝。此後征服伊勢南部,又讓次子茶筅丸娶國司北畠具教之女,以女婿和養子的雙重身份繼承北畠家,起名北畠具豐,后改為北畠(織田)三介信雄。
「上洛之戰」
伊勢國司北畠具教是戰國時代著名的劍術高手,得到「劍聖」塚原卜傳「一之太刀」的真傳,還曾擊敗過「柳生新陰流」的鼻祖柳生石舟齋宗嚴。他結合塚原卜傳的「新當流」和上泉信綱的「新陰流」,自創名為「伊勢新刀流」的劍術流派。此外,據說他還精通和歌,是文武雙全的名將。
在制壓南部近江,滅亡六角氏以後,信長揮師進入京都所在地山城國(今京都府南部)。此前不久,三好氏擁立的第十四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榮就已經病故了,因為「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的紛爭,三好氏駐守山城國各要隘的士兵並不多,很快被信長以摧枯拉朽之勢逐一擊破。二十六日,織田信長、淺井長政並轡進入京都,隨即將足利義昭從美濃立政寺迎了過來。
經過兩個月的建設,信長把二條街道上足利義昭新的御所修建得鞏固無比,稱為二條城。
佔領箕作城以後,信長毫不停歇,率領大軍直指觀音寺城。就在攻打觀音寺城的前後,流傳著一則軼聞,據說一個將來名揚天下的俊美少年突然出現在了信長面前,那就是六角氏重臣、日野江城主蒲生賢秀的兒子鶴千代。
信長從岐阜出發,前往京都,最近便的道路就是通過六角氏的領地。六角義賢素來與三好、松永等家族交好,想必是不會乖乖讓路的,那麼惡戰在所難免。為了擊敗六角氏,預先聯絡和聯合六角氏的宿敵淺井氏,本是很正常的想法。況且聽聞淺井長政這個年輕人英勇善戰,頗有乃祖亮政之風,很不簡單,所以信長才決定利用婚姻關係和他聯起手來,制壓畿內,以圖天下。
很顯然,這份文件的內容,是如同父親教導孩子一般,告訴義昭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潛台詞也很簡單:「你只要乖乖聽話就好了,如敢胡作非為,我定嚴懲不饒!」如此嚴格限制幕府將軍的權力,不禁令義昭大為惱火。他雖然早知道信長野心很大,但前此還抱著萬一的希望,要信長不僅名義上承認自己的主公地位,還要實際上賦予自己真正的將軍權柄。事情既然走到這一步,義昭徹底失望了,他開始如同被三好氏威脅時代一般,秘密寫信給各地有力大名,要他們上京討伐信長,從水深火熱中拯救自己。
日本天皇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權柄,僅僅擁有祭祀權,好象全國最大的神官。幕政時代,幕府雖然對朝廷諸多約束,還基本保持這個空架子衣食無憂,等到幕府失去權柄,朝廷也就跟著貧困下來,無數殿上公卿【日本仿唐制,官位分級,從正一位(即正一品)一直到少初位(同從九品),一般只有五位(即五品)以上的官員有上殿覲見天皇的資格,稱為「殿上人」。】流離失所,就連天皇也一度靠販賣字畫求食。各地大名為了取得更高的官職,或者為自己塗抹「尊王」的大義色彩,也往往向朝廷進獻貢品,但根本杯水車薪,無法填滿這個沒有生計來源的龐大官僚體系的無底洞。信長此番下令開始翻修皇宮,「尊王」之意令天皇大為感動,於是在足利義昭的慫恿下,天皇親自下詔,要冊封信長做副將軍。
日本本州島的中心位置有一泓面積達到670平方公里的湖泊,名叫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內陸湖。在世界所有的淡水湖中,琵琶湖排名第129位,如果也包括鹹水湖,則排名188位。圍繞著琵琶湖的行政區劃稱為「近江國」,京都則位於近江國西南方的山城國中。因此,近江國雖不屬於五畿之一,政治意義卻更為重要,乃是拱衛京都的東方門戶。
其次,自從足利義輝將軍被殺后,「三好三人眾」和松永久秀長久積累的矛盾終於來了個總爆發,各擺刀兵,惡戰不休。雙方勢均力敵,誰都吃不掉誰,一旦打累了握手言和,一致對外,信長再想殺上京都可就千難萬難了。
就這樣,光秀出仕于織田信長,在信長攻入京都,擁立足利義昭為征夷大將軍后,指派光秀和木下秀吉擔任京都奉行,負責京都的治安,以及與朝廷的交往和折衝。雖然擔任同樣職務,但血統高貴,學識淵博的光秀,明顯比鄉下出身的秀吉要稱職多了。
天正四年(1576年)十二月,因為傳說許多國人一揆都和隱居的北畠具教暗通聲氣,於是在三介信雄的謀劃下,織田軍突襲具教所居的三瀨御所。具教大呼悍戰,以劍斬殺了十九人,重傷百餘人后,終於跳上七尺高的石垣切腹自殺,享年四十九歲。接著信雄又襲擊北畠具房隱居的多氣御所,除具房本人幸免於難外,北畠氏一族竟被屠殺殆盡。
遭到拒絕的義昭大為惶恐,他一方面在給信長的書信中稱其為「御父織田彈正忠殿」(信長新晉陞為彈正忠的官職),一方面以將軍的身份,開始大肆任命畿內各國守護:攝津守護由和田惟政、池田勝正、伊丹親興三人共任;河內守護是三好義繼和畠山高政;山城守護為細川藤孝;大和守護為松永久秀。這些人中,半數是跟隨他流浪四方的舊臣,半數是畿內降伏的大名、豪族。這些任命都沒有經過信長同意,當然會引起信長的極度不滿。
織田信長集合了尾張、美濃,以及北伊勢的各路兵馬,再加上德川家康和淺井長政的援軍,總兵力達到六萬,那是連當年今川義元都無法比擬的強大軍勢。聯軍直指南部近江,目標是六角義治的主城觀音寺。
副將軍作為正式職銜,是從來也不曾存在過的,但無論是副將軍,還是幕府管領,義昭的動機都很明顯,要將織田信長完全納入幕府管理體系,成為自己恢復室町榮光的左右臂膀。信長對此當然心知肚明,但他的志向是奪取天下,而不是幫助室町幕府再興,義昭只是自己的工具而已,怎可以一躍成為自己名正言順的頂頭上司?為此,他也立刻推辭了副將軍的職銜,並很快離開京都,回歸岐阜城,只留下重臣佐久間信盛、丹羽長秀、木下秀吉(藤吉郎)等人負責洛中的防務。
「伊勢平定戰」
三,對屬下的恩賞,悉委託信長處理;
淺井賢政繼位以後,立刻與六角義賢決裂,甚至剔除了自己名字中的「賢」字,改名為淺井長政。永祿三年(1560年),隨著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大破今川義元,淺井長政也在近江的野良田打了一場大勝仗,重創六角氏,聲名鵲起,並且維護了家族的獨立地位。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一支打著五瓣木瓜紋旗的軍隊浩浩蕩蕩從美濃國岐阜城開拔,直向西去。這種軍事行動稱為「上洛」,也就是前往洛中,類似舉動,從戰國時代開始以來,就有多位有力量的大名進行過,不過他們或者半途就鎩羽而歸,甚至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比如今川義元),或者進入京都卻未能號令天下,很快又被趕了出來。此次織田信長的上洛之戰,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織田信長統率大軍回歸美濃岐阜城以後,畿內地區突然又亂了起來——終究他倏來倏去,敵人雖多數敗滅,局勢卻還不穩定。永祿二十年(1569年)一月五日早晨,逃去四國島的「三好三人眾」聯合齋藤龍興等各路被信長擊敗的殘黨,突然從和泉國(今大坂府南部)的堺港登陸,領兵殺回,包圍了足利義昭的住處——京都六條本國寺。義昭的直屬部下,以及信長留下來監視義昭舉動的武士們,包括細川典廄藤賢、織田左近、明智十兵衛光秀、津田左馬丞、森彌五八等將挺槍奮戰,仍因寡不敵眾而步步後退。
且說淺井氏對六角氏本就舊恨難消,重臣們於是毫不阻撓地跟隨家督淺井長政出兵,與織田軍合流。很快,大軍就包圍了六角氏轄下重鎮箕作城,九月十二日午後發起總攻,天還沒黑就將此城攻克了。
二,以前將軍頒發之詔令全部無效;
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曾致書北畠具教,請他上洛討伐三好氏,具教因此展開伊勢統一戰,但在豪族長野氏的頑強抵抗下鎩羽而歸。永祿十二年(1569年)八月,也就是六條本國寺之戰的半年以後,信長首先征服了長野氏,然後大舉進攻南部伊勢。北畠具教立刻召集各方兵馬,總數據說達到一萬六千,固守八田等城嚴陣以待。
包括蒲生氏在內的眾多豪族都投靠到信長麾下,統治南部近江已歷四世的六角氏因此全面崩潰,義賢、義治父子倉惶逃出即將遭到合圍的觀音寺城,流浪到伊賀國(今三重縣西北部)去了。
雖然名叫平安京,模仿的是我國的長安,然而習慣上卻稱呼這個都城為「洛」。因為日本列島正式與中國接觸是在東漢末年,東漢和此後的魏、晉等朝代,都將都城設在洛陽,換言之,「洛」可以算是都城的簡稱。日本人起而仿效,也稱自己的都城為「洛」,都城附近就是「洛中」。
義昭入住二條城后,信長再次向他獻上大刀和駿馬,以示恭賀。義昭大喜過望,也下賜金杯和御劍【日本刀也俗稱為劍,但真正意義上的劍,是指幕政時代以前仿唐制的雙刃直劍。】。當然這種其樂融融的君臣禮儀都不過表面上文章而已,兩個人全都一肚密圈,各懷鬼胎。此外,在修建二條城的時候,信長又順手翻新皇宮,這使他在朝廷心目中的地位也立刻變得高大起來。
信長的意思很清楚,平定亂世不能依靠喪失權柄已久的室町幕府,而必須依靠自己的岐阜政權,類似於「戰時獨裁政府」,要等四海澄清,他才會把權力交還給義昭將軍——當然,到了那個時候,誰都不相信他真會乖乖交權的。
看到這件險些飛掉的活寶繞了個圈子又回到自己面前,信長不禁大喜過望。足利幕府雖然喪失了權柄,終究是名義上天下武士的共主,擁立和扶持幕府將軍,和「挾天子以令諸侯」並無二致。於是信長致信義昭,殷切希望他離開越前到美濃來,許諾自己定會討伐惡賊松永久秀和三好氏新家督三好義繼,送他回歸室町御所的。
二十八日,織田軍繞過固守不降的數座敵城,直薄北畠氏本城大河內城(今松阪市大河內町)下,在桂瀨山設下本陣。此次攻守戰極其慘烈,延續了兩個月之久,其間織田方大將池田恆興、丹羽長秀、稻葉一鐵等曾嘗試夜襲,結果遭到慘敗,包括前來助陣的淺井軍全都損失慘重。
四,天下政務,信長可不經過將軍自行處理;
為了便於開展以後的情節,咱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織田信長的家庭狀況。信長的正室是濃姬,但並無所出,因此他另外娶了好幾房側室,包括生駒氏、坂氏、土方氏、赤松氏等等,共生下七子八女。其中長女嫁於蒲生氏鄉,次女嫁於德川家康的長男信康——出嫁的時候年僅九歲——其後就是長子奇妙丸、次子茶筅丸與三子三七丸,這三個最有名的兒子了。奇妙丸與茶筅丸的母親同為生駒家的吉乃,相差不過一歲,三七丸是坂氏之女所出,與茶筅丸同年出生。因為信長並沒有嫡子,因此這年齡最大的三個庶子,就成為織田家督繼承人寶座的主要爭奪者。
就這樣,織田信長和足利義昭互相利用的蜜月期,短短數月就結束了。
淺井亮政去世后,其子久政繼承了家督之位,這個傢伙的能量比他老子可實在差得太多了,屢次遭到南近江的六角氏攻伐,最終臣服於六角氏家督六角義賢(承楨)的軍門之前。六角義賢還賜字給淺井久政的兒子,取名為淺井賢政。
這句話使義昭驚愕不已,連他身邊的臣子們也全都大驚失色。「上總介殿下是在開玩笑嗎?」細川藤孝等人問道,「不要忘記,您所面對的敵人有三好,還有六角,不做萬全的準備,怎能倉促用兵?」
義昭的期望並沒有落空,到了當年九月,也即他入住岐阜立政寺后的第二個月,在利誘六角義賢、義治父子失敗后,織田信長果然發兵西進,開始了他「天下布武」的征程。
通過不斷的磨鍊,明智光秀逐漸成長為信長的左膀右臂,織田家一流將領。而至於他最終成為殺害信長的劊子手,那是許多年以後的事情了,此刻誰都預料不到。
第一項,就是和北近江戰國大名淺井氏聯姻,打開通往京都的道路。
上述所謂征服伊勢南部,又是怎樣一個過程呢?且說以京都為中心向外輻射,第一個圈子就是畿內五國,然後是近畿的近江、尾張、美濃、伊勢、越前、若狹、丹波等國。織田信長既然已經基本控制了畿內和近江,就要將勢力向外擴展,他首先選定了力量最為小弱的南部伊勢國北畠氏。
信長再度推辭不受,並在第二年(1570年)向義昭提出了《五條書》,其基本內容為:
義昭充滿期待地問信長:「你將何時發兵,送我前往京都去呢?一年?兩年?只要你切實地在行動,我可以等待。」信長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一切準備妥當,在下兩個月後就會發兵。」
樂市制度最早的開創者乃是南部近江國的戰國大名六角定賴,他于天文十八年(1549年)建設了城下町石寺新市,開始實行樂市制度——那一年信長十六歲。此後這種新政策被很多戰國大名所仿效,據說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就曾經在部分地區施行過。
尤其這個時候乃是進京的最佳時機,稍縱即逝,不可放過。首先,永祿六年(1563年),六角義賢將家督之位讓給兒子義治,六角義治因為恐懼重臣后藤賢豐權勢薰天,想要設下圈套謀殺賢豐,結果陰謀敗露,引發家中大亂。直到永祿十年(1567年),因為老臣蒲生定秀的居中斡旋,雙方才終於握手言和。隨即義賢、義治父子制定了《六角氏式目》,規定了家臣們所應該遵守的秩序和義務。六角氏內亂初定,如果不趁機猛攻的話,等上幾年,讓他們徹底穩定下來,就沒有那樣好打了。
於是命令家臣村井貞勝和島田秀順為監工,召集五畿和尾張、美濃、近江、伊勢、三河、若狹、丹后、丹波、播磨共十四國的工匠,齊集京都,在二條街道為足利義昭興建新的官邸。這官邸簡直是一座城堡,四面有高高的石牆,外挖壕溝,裏面到處都豎立著箭樓和武士木屋。京都本是仿照唐都長安城的式樣建造的,街道縱橫,相當繁華,卻並沒有多少抵抗外部攻擊的能力,這座新的城中之城可不一樣。
七日出兵,二十六日入洛,整個過程還不到二十天,如此疾風一般的神速,使周邊大名、豪族們莫不膽戰心驚,也使足利義昭及其麾下的細川藤孝、明智光秀等人欽佩不已。入洛以後,信長分出各軍,進攻「三好三人眾」所佔據的攝津、河內(都在今大坂府)諸國,先後攻克青龍寺、芥川、越水、瀧山、池田等城。「三好三人眾」被迫向西逃躥,跑去四國存身,還在和他們作戰的松永久秀一看大勢已去,遂慫恿三好氏家督三好義繼主動向信長表示臣服。
戰國時代,近江國產生了兩家守護,都源自武家名門佐佐木氏,北部是分家京極氏,南部是嫡流六角氏。到了信長誕生前後,京極氏的實權已經被被官淺井氏所篡奪了,當主淺井亮政乃是實力足以搖撼整個日本中部的無雙豪傑。
明智十兵衛光秀本是足利義昭的家臣,因為他文韜武略,無所不精,頗受信長的讚賞,於是當義昭來到美濃立政寺的時候,信長向義昭示意,想讓光秀成為自己的直屬家臣。正有求于信長的義昭一口答應了。
那麼究竟什麼是「樂市」呢?其實樂市就是廢除座的特權,免除城下町的市場稅和商業稅,從而吸引更多的自由工商業者前來定居和經營。信長首先在岐阜城下町施行樂市,並且很快向領內各地推廣,這和他後來在部分地區施行的完全廢除座的「樂座」制度,被合稱為「樂市樂座」。
消息六日傳到岐阜,信長十日就率十數騎頂風冒雪回到了京都。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他決定擴建和加固義昭的居所——那是自己奪取天下的工具,要是被別人搶走了可怎麼好啊!
連權傾一時的「幕府執權」松永久秀都拜服在自己腳下,信長志得意滿,認為畿內已不足平也。十月十八日,信長正式請得了天皇朝廷的聖旨,封足利義昭為新的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滿意之餘,當然也對信長感激涕零,二十八日,他宴請信長,觀看日本傳統藝能——能樂,席間希望信長就任幕府管領一職,在遭到婉拒后,乾脆開出一張「最大面額的支票」,說:「我封大人為副將軍,如何?」
正是基於這些考量,信長才認為此刻進京,正其時也。所以他才會口出狂言,對義昭說:「兩個月後,在下就發兵送您回歸京都。」義昭將信將疑地點頭表示讚許。
日本的京都肇建於延歷十二年(793年),稱為平安京,次年正式從長岡京遷都來此。這座平安京南北約4.7公里,東西約4.5公里,基本架構模仿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方方正正,北部中央建有皇宮,城中由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相隔為左京和右京,然後由平直的多條橫、縱向街道分割為數十個坊。
織田信長此戰志在必得,合併畿內、尾張和美濃各地兵馬,率木下秀吉、毛利秀賴、佐佐成政、蜂屋賴隆等將,浩浩蕩蕩的號稱有七萬之眾。兩軍才剛接觸,北畠具教之弟木造具政卻突然掀起反旗,主動投降了信長。八月二十六日,信長與木造具政會商后,大軍挺進八田城。在進攻八田城附近的阿坂城的時候,大將木下秀吉胯部中箭,幾乎喪命。
危急時刻,三好義繼、細川藤孝、池田勝正等義昭任命的各地守護們終於率兵趕到,與敵軍在京都桂川河畔展開激戰,「三好三人眾」不敵敗退。
就是這個殘忍的三男信雄,以後還有很多他的故事值得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