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信長傳》目錄

十五、亂世的終結

十五、亂世的終結

最後提一下信長的子女們。他共有十二個兒子:如前所述,長子信忠、五子勝長都在本能寺之變中死於二條御所;三子信孝則因為幫助柴田勝家而遭到羽柴秀吉的討伐,兵敗自殺;十一男長次在關原合戰中戰死;其餘的秀勝、信秀、信高、信吉、信貞、信好、信正七人,均作為中下級武士碌碌而終。至於信忠的長子秀信(三法師),後來被德川家康流放,死時和父親、三叔相同,都是二十六歲。
秀吉最有力的盟友是池田恆興,恆興是信長奶娘之子,因此曾經深受寵信,他又直接參与了山崎合戰,所以雖然在五位宿老中資格最嫰,仍可與瀧川一益打個平手。
信長還有三名養女,一個嫁給了武田勝賴,一個嫁給了公卿二條昭實,一個嫁給了畠山昭元。咱們前面說過,當嫁給武田勝賴的養女病逝后,信長為了維持織田、武田兩家的同盟關係,就打算迎娶信玄的第五個女兒為長子信忠的正室。然而事實上,還沒等這個名叫松姬的可憐姑娘過門,武田信玄就開始了上洛之戰,兩家關係徹底破裂,這段婚姻也就自然解除了。松姬在武田氏滅亡的時候逃到武藏國八王子地方,就在那裡落髮為尼,法號為信松尼。信松尼畢生都在為沒見過面的丈夫織田信忠祈禱冥福。
德川家康的很多政策也都延續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但就總體來說,信長和秀吉的政權是開放型的,江戶幕府卻相對內斂,並逐漸走向閉關鎖國。幕府殺戮傳教士和天主教信徒,驅逐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禁止一切船隻駛向海外,甚至於日僑敢於歸國者也一律處死……
當明智軍進入安土城的時候,城下町中教堂里的傳教士們大為恐慌,他們一直受到信長的支持,現在信長被弒,兇手又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這自然使他們感到前途一片茫然。於是傳教士們就收拾了燭台、聖杯等彌撒用具,一齊乘船下湖,躲到兩公裡外一個小島上去了。
信長的長女冬姬嫁給蒲生賦秀,生子蒲生秀行;次女德姬嫁給德川信康,德姬想必會因為自己害死了丈夫(即便夫婦關係並不融洽)而鬱郁終身吧,她一直活到七十八歲才去世;三女嫁給筒井順慶的養子定次;四女嫁給前田利家的兒子利長;其餘幾個女兒分別嫁給丹羽長重(丹羽長秀之子)、水野忠胤(后改嫁佐志一成)、中川秀政(中川清秀之子),以及公卿萬里小路充房、德大寺實久;有個女兒後來被豐臣秀吉納為側室;兩個女兒夭折。
光秀切腹后,溝尾茂朝掩埋了他的屍體,然後懷抱首級逃命去了——但傳說光秀的首級最終還是落到了秀吉的手中。這是六月十三日晚間的事情,距離信長本能寺自殺,不過短短十一天而已,此事即被後世稱為「明智十日天下」。
本能寺之變爆發以後,明智光秀分派諸將去佔領和接收信長在畿內各地的領地。因為信長和信忠的去世,畿內諸將、豪族莫不亂成了一鍋粥,前此隱藏起來的對信長不滿的勢力也全都一夕之間冒出頭來,一揆紛起,形勢極為混亂。為了在亂局中保住性命,丹羽長秀等即將出征的諸將全都收兵回歸自己的領地,一方面維持秩序,一方面觀望成敗,以定行止。
安土城是被誰放火燒毀的呢?歷來就有明智秀滿和織田信雄兩個嫌疑犯。持秀滿縱火說的人認為,當時明智秀滿受命鎮守安土城,沒有參加山崎合戰,他在得知光秀的死訊以後,就放了一把火,燒光安土,然後勒兵回歸坂本城。
素與勝家不睦的羽柴秀吉當然不能同意這一人選,但他聰明地跳過了信雄和信長其餘諸子,推出信忠的嫡子三法師為繼任人選。按照秀吉的說法:「家督之位必須傳給嫡子,無嫡子則傳長男,信長公的長男是信忠公,信忠公本有嫡子,怎可能輪到他的兄弟來繼承?」
這個時候,信長新征服的甲斐、信濃等領地亂成了一鍋粥,一揆紛起,甲斐守護、信長的愛將河尻秀隆也戰歿了。家康趁機攫取了這兩塊領土,使自己的勢力擴展了將近一倍。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織田信雄不滿秀吉的專斷,聯絡家康,掀起了反旗。有了信雄這個大義名分,家康立刻點兵東向,欲與秀吉一較短長。
「亂世的終結」
天正十一年(1583年),也就是織田信長去世的次年,三月十日,柴田軍開到了北近江的柳之瀨地方。十二日,北陸各家兵馬陸續集結,總數達兩萬餘人,勝家在內中尾山立下本陣,佐久間盛政在行市山,前田利家在別所山,皆位於本陣之南。
勝家賭氣離開近畿地區,給羽柴秀吉留下了一個大好局面。當年十月,秀吉搶先在京都為故主織田信長舉辦了隆重的葬禮,這場轟動畿內地區的長達七日七夜的盛大葬禮,無疑是在昭告天下:我秀吉將成為信長公統一事業的真正繼承人。因為沒能在本能寺中找到信長的遺骸,秀吉就斥巨資、訪名匠,用香木雕刻了兩尊真人大小的信長的木像,一尊供奉起來,一尊就在葬禮上焚化,據說香飄四野,芬芳馥郁。
冬季到來以後,秀吉和勝家的戰爭一觸即發。秀吉先發制人,進攻琵琶湖東岸的長濱城。長濱本是淺井氏的領地,淺井氏滅亡后,信長將其封給了秀吉,本能寺之變的時候,此城為明智軍所佔領,秀吉擊敗明智光秀,把長濱城又奪了回來。在清洲會議上,勝家要求秀吉交出長濱城,以作為自己進出江北的據點,已經大佔上風的秀吉不好再加拒絕,於是就以三法師之命,把長濱城封給了勝家的養子柴田勝豐。
「元和偃武」
《兼見卿記》認為:「所謂安土放火云云,都是臆想,實際是起自山下的野火,偶然燒毀了城砦。」然而安土城東、北、西三面都臨著琵琶湖,南方通往陸地的方向還挖掘了壕溝,簡直是一座建在湖中的水上要塞,外部著火,能夠把整個城堡和城下町都燒為灰燼嗎?並且據專家考證,當時正處梅雨時期,安土城當地當時的氣候雖無資料記載,但十四日中午在奈良地區降下多年罕見的大雨,兩地直線距離不到80公里,奈良降雨,安土很有可能也受到波及。即便不受波及,在氣候如此潮濕的季節,野火有可能蔓燒如此之快嗎?
羽柴秀吉的各項政策幾乎完全是信長政策的延續。首先,秀吉如同信長初上洛時一般禮敬朝廷,甚至其恭順態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因為秀吉本人出身低,威望淺,更沒有信長乾脆廢棄天皇制的想法,他只想從朝廷處得到大義名分,從而利用這種名份來實際掌控天下。因此,對於朝廷的封官賞爵,秀吉是從來都不會推辭的。
織田信雄,果然是超級大草包一個。
亂世中最可憐的,永遠都是女性……
光秀奮起抵抗,連殺數人,落武者狩一看沒便宜可撿,於是紛紛退去。然而光秀在惡戰中也身負重傷,自度無法再走,於是長嘆一聲,解開鎧甲,準備切腹自盡。部將溝尾庄兵衛茂朝等人苦苦勸說,然而光秀回答道:「羽柴的追兵眨眼便到,我受傷無法騎馬,很快就會被他們追上的,難道你們忍心看我成為俘虜,受那猴子的侮辱嗎?」
羽柴軍團團包圍了勝龍寺城。黑田孝高勸秀吉說:「明智軍籠城堅守,我方很難快速攻克,所謂『圍城必闕』,不如放開一面,則光秀必走,我軍可從后追殺。」秀吉聽取了他的建議,空開一個缺口,明智光秀與少數親信出城逃亡,想要回歸本城坂本,重整兵馬以圖后舉。然而在經過京都山科小栗棲地方的時候,他們卻遭到了「落武者狩」的襲擊——所謂「落武者狩」,是指專門刺殺和搶劫敗戰武士的農民或土匪。
本能寺之變的時候,信雄還呆在他伊勢國的領地上,蒲生賢秀向其求救,他卻逡巡不敢前往增援,一直等到六月九日,才終於集合兵馬殺入近江國。進入江南以後,信雄在邊境附近駐下兵馬,不肯再往前一步——如果他此時快速突進,大概剿滅明智軍的大功要算是他的了吧,說不定他就此能夠成為信長的繼承人,掌握整個天下。
勝家聞報大怒,不顧北陸地區普降大雪,竟然命令士兵們鏟雪前進,于次年(1583年)三月發兵南下,與秀吉所部對峙于北近江的賤之岳——決定天下局勢的大戰就此爆發了。
不僅如此,民間還傳說信長父子其實也並沒有死於本能寺和二條御所中,因為屍骸都化作了飛灰,根本無從加以確認和證實。有一種說法,信長父子千里迢迢跑去羽柴秀吉軍中,結果被秀吉秘密謀害了——當時距離本能寺最近的信長直轄或麾下大名的領地還有不少,雖然明智軍兵馬眾多,但只要信長仍然在生,登高一呼,相信明智軍會全面崩潰的,他又何必跑那麼老遠去投靠秀吉呢?
況且,根據可靠資料記載,秀滿十四日就離開安土城了,而包括《兼見卿記》在內的很多史料中,都明確寫著「六月十五日,壬申」,安土城燃起衝天火光。
織田信長在世的時候,非常喜歡南蠻物品,他在安土城天主台內布設了座鐘、地球儀、靠背椅,桌上擺放著玻璃器皿和進口葡萄酒,自己往往身穿歐式服裝,頭戴插有羽毛的寬檐帽,不象日本大名,倒彷彿是歐洲的王侯。這種情景,這種文化交流,自他死後就再也看不到了。
豐臣秀吉去世后,把自己的寶座傳給年幼的兒子豐臣秀賴,而以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五大老」共同執政,並擔任秀賴的監護人。可是他才一咽氣,因為長年的對外戰爭所引發的政權內部矛盾立刻激化起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和以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為首的武斷派就大打出手。德川家康巧妙地利用了兩者之間的矛盾,幫助武斷派攻擊文治派,再度引發全日本的大動亂。
關於織田信雄縱火說,一條重要史料來源於弗洛伊士的《日本史》,其中寫道:「信長之子御本所(即信雄)是個智謀拙劣之人,為此理由,在戰爭中他命人點燃了城堡,城堡從上部開始焚燒,很快就被烈焰吞沒,此後他又在集市中放火,集市大部分都被燒毀了。」
明智秀滿本是光秀的女婿,是和齋藤利三齊名的同族重臣,傳說他才剛離開安土城,就被洶湧殺來的羽柴軍團團包圍在琵琶湖邊。面對危局,秀滿竟然縱馬入水,一直游到湖西,然後從容登岸下馬,入守坂本城。不久以後,坂本城被信長親信大將堀秀政領兵團團圍住,秀滿料無生理,就先把城中寶物細細整理一番並開列目錄,縋到城下,然後才放火、切腹自殺。後人都慨嘆說他是一位真正愛好文化的武人,與以名茶器殉葬的松永久秀之流截然不同。
最終,光秀緩緩吟道:「逆順無二門,大道澈心源。五十五年夢,覺來歸一元。」然後橫刀切腹,溝尾茂朝擔任介錯,砍下了他的首級。日本武士往往在臨終前會吟詩一首,稱為「辭世句」,以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可惜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被燒成灰燼了,沒有一個字遺留下來,誰也不知道當殞命前最後一刻,霸王內心又作何感想。
且說本能寺之變的同時,水淹高松城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清水宗治提出以自己一人切腹來挽救全體部下的性命,羽柴秀吉也答應,只要得到宗治的首級,好讓他對主公信長有個交代,他就立刻退兵。就在此時,秀吉得到了本能寺之變的消息,他暗中收拾行裝,做好退兵打算,明裡卻好整以暇地等待宗治切腹。六月四日,清水宗治穿著白色喪服,乘一葉小舟來到兩軍陣地中央,隨即在舟中完成了切腹儀式。
勸說無效,光秀準備以武力相逼,於是領兵南下,先進攻駐紮在河內國的丹羽長秀所部。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得到急報,一支打著金葫蘆馬標(主將的標誌物)的軍隊已經從北部逼近洛中了。
其後又爆發的大戰乃是小牧·長久手合戰,羽柴秀吉這次所要面對的敵人乃是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且說當本能寺之變的時候,家康和降將穴山信君正在堺遊覽,聞訊倉惶逃回三河國,穴山信君在途中被落伍者狩所殺。
「火燒安土城」
當然,秀吉並非真心實意地尊奉朝廷,不過他既然當了朝臣的領袖,當然要抬高天皇朝廷的威信和地位,這樣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也才能水漲船高。等他大權在握以後,一樣插手天皇立嗣之事,悉心培植和擁戴親近自己的皇子,手法與信長當年也是極其相象的。
「是秀吉?!」光秀大驚失色。
慶長五年(1600年)九月,家康統率以豐臣氏武斷派為主力的東軍殺向京都,石田三成扛出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之子)等人為號召,集兵抵敵,雙方在美濃國的關原地方展開了大會戰。這可謂是日本古代史上記載可信的最大規模的陣地戰,也是決定日本命運的一場惡戰。
同時,佐久間盛政的副將柴田勝政也進攻賤之岳,眼看就要得手,卻被渡琵琶湖趕來增援的丹羽長秀軍擊退。前軍伸出如此之遠,不由得柴田勝家不動,於是勝家下了內中尾山,前進至柳之瀨旁的狐塚,前田利家則進至余吳湖北的茂山。
最終決定繼承人選的,乃是起初始終不發一言的丹羽長秀。長秀在織田家中無論資歷、聲望,都可與勝家一較短長,兩人素有競爭,因此不願屈居於勝家之下,再加上羽柴秀吉事先做了大量的拉攏工作,所以在最關鍵時刻,長秀忽然開口說:「在下認為羽柴大人所言有理。」
東軍七萬人,西軍八萬余,就軍事實力上來說,石田三成穩佔上風,而家康本部精銳此時則還行進在遙遠的東山道上。然而戰鬥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因為事先做了大量策反工作,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數位西軍大名臨陣倒戈,投向家康的陣營,於是西軍全面潰敗,石田三成等人被擒獲后,遭到斬首示眾的厄運。
羽柴軍兵馬眾多,但所處地勢較為低洼,柴田軍兵數雖少,卻佔有地利,因此兩軍對峙一個多月,誰都不敢搶先發起進攻。四月中旬,羽柴秀吉偽作主力東移,前往討伐與勝家互相呼應的美濃國主織田信孝。四月二十日,佐久間盛政魯莽地認為戰機到來,竟然不遵勝家將令而妄自發兵,繞過余吳湖,從側面進攻羽柴軍前陣。結果大岩山、岩崎山陣營瞬間就被攻克了,中川清秀戰死沙場。
「清洲會議和信長的葬禮」
正因為如此,因為信雄沒有趕上與明智軍的主力決戰,因為他沒能守好父親最重要的有形遺產安土城,更因為他性格粗暴、能力低劣、人緣也差,所以其後召開的商討信長繼承人的清洲會議上,沒有誰把信雄列入考慮名單。
織田信長是「戰國的風雲兒」,也是一位「革命家」,他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對於日本來說是劃時代的,他想要建立一個沒有幕府,或許也沒有天皇朝廷的新形態社會的理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也是不切實際的。信長是死在本能寺的烈火中了,如果他仍能在生,並且完成了他的理想,是否能將日本帶入和平安定中去呢?就歷史的發展來看,恐怕是很難的事情。
「山崎的決戰」
既然秀滿最後是如此下場,他不願損壞坂本城中的諸般寶物,那麼信長藏在安土的寶物比坂本城光秀所藏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秀滿又怎肯放火燒毀安土城,使無數寶物都化為灰燼呢?
信長也是如此,他事業未盡而中道殞命,其政策由豐臣(羽柴)秀吉加以完善,並最終在德川家康的努力下,把日本帶入了一個仍以幕府統治為形式,卻與前兩個幕府完全不同的緊密牢固的社會體系中去。家康的政策,從表面上看來是信長政策的反動,就其實際來論,卻是信長政策的當然的延續。
可以說,光秀從六月二日發動了本能寺之變,到七日為止,他基本已經完全接收了信長父子在畿內地區的直轄領地。然而進一步的計劃卻受到了阻礙,他寫信給與自己有姻親關係的細川藤孝和好友筒井順慶,要他們加入自己的陣營,以給織田舊將作出表率。然而藤孝一口拒絕了,順慶卻不肯作出明確回應,想要再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秀吉首先進攻長濱城,以封堵勝家南下之路。柴田勝豐本是勝家的繼承人,但近年來勝家更寵愛自己的外甥佐久間盛政,這使勝豐大為不滿。於是,在羽柴方大軍壓境的時候,自忖無力對抗的勝豐乾脆開門歸降,交出了長濱城。
賢秀是六月三日下午二時離開的安土城,五日,明智光秀率領大軍,兵不血刃地進入了這座代表信長政權的輝煌巨城,並於七日在此地接見了朝廷敕使吉田兼見,向他表示了自己希望開設新的幕府的想法。隨即光秀就留大將明智左馬助秀滿守備安土城,自己回歸主城近江坂本。
其後秀吉用朝廷的名義給德川家康封官賞爵,甚至不惜勒令其妹離婚,送給自築山夫人自殺后就沒有續弦的家康為正室,威逼利誘,兩種手段交替使用,終於迫使家康表示臣服。自此以後,從天正十三年(1585年)的四國征伐開始,一直到天正十八年(1590年)的小田原(關東北條氏的主城)之陣、奧羽出兵為止,秀吉用了五、六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信長的統一大業。
長秀本擔任四國討伐軍總大將信孝的第一輔佐者,連他都不看好信孝,勝家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於是最終以三比二的微弱優勢,秀吉派扶持年幼的三法師登上寶座。信孝接管了信忠原在美濃國的領地,信雄則被封在尾張國。
只有織田信長的次子織田信雄,為人顢頇無能而又兇殘暴虐,但他雖蠢,卻善於察看風色,在織田家繼承權的鬥爭中先依附於豐臣秀吉,後來又倒向德川家康,最終在江戶幕府統治下被封予上野國五萬石的領地,七十三歲時才歿于京都。終究,亂世已經終結了,有野心,有能力的人物都是活不長久的,惟獨傻瓜才能安享天年。
其次,秀吉和信長相同,非常重視商業發展,到處施行「樂市樂座」,並且牢牢掌控住堺、博多(在九州北部)等商業都市,以求得到豪商們的金錢支持。在農業方面,秀吉把信長曾經在部分地區施行過的「檢地」、「刀狩」等政策推廣到全日本,基本上徹底完成了自己直轄領內的兵農分離——天正十八年(1590年)正月,他發兵討伐關東地區的戰國大名北條氏,竟然動用了二十二萬兵馬,其中本隊十四萬人!這場戰爭打了半年多的時間,如果所部多為農民的話,是根本熬不下來的。
對於光秀之死,民間還有諸般傳說。最離譜的說法是光秀並未切腹,而是狼狽逃脫了性命,從此隱姓埋名躲藏了起來。秀吉所得到的並非光秀的首級,只是略有相似,為了儘快結束戰鬥,向天下人宣告他已為故主報了仇,於是假稱那就是光秀的頭顱。還有傳說,認為光秀之發動本能寺之變,是預先和羽柴秀吉、德川家康策劃好了的,結果秀吉翻臉不認人,趁機搶奪勝利果實,光秀惱恨之下,就秘密投奔家康去了,此後就成為家康身邊的智囊,為他最終謀奪天下出謀劃策。
家康身邊有這樣一位神秘的智囊嗎?在傳說中,這個人就是被稱為「黑衣宰相」的高僧天海,天海為家康最終開設江戶幕府出力良多,然而要說他其實就是行無所蹤的明智光秀,可也實在是太過附會了……
其實發動對外侵略,並非秀吉一人頭腦發熱所引起的,亂世剛剛平定,很多割據勢力遭到打壓,養兵無數卻再無可用武之地,很多豐臣氏麾下將領意猶未盡,功勛卓著卻再無可封賞的領土。在這種情況下,悍然發動對朝鮮乃至對中國的侵略,是戰國亂世的必然延續。事實上,秀吉這一政策也源自於信長,弗洛伊士在《日本史》中寫道,信長曾經考慮過,等統一日本以後,「編組一支龐大的艦隊,以武力征服中國等地,然後把自己的兒子封到各國去」。這種說法的可靠性雖然無法確定,但應該不會是空穴來風。
關白相當於攝政王,輔佐天皇總攬朝政,天皇親政前稱「攝政」,親政后稱「關白」,取諸事均須關白(報告)此官之意。天正十四年(1586年)十二月,秀吉受天皇賜姓為「豐臣」,就任正一位太政大臣,從此正式成為朝臣的領袖。此後,這位豐臣秀吉即被稱為「豐關白」,退位后稱「豐太閣」。
其實信長更象是一股狂風,掃盡了幕府統治以來所積攢的諸多殘腐,或者可以說他象一場烈火,把舊體制燒成了灰燼,並且最終也燃盡了自己。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很象我國的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卻未能使秦帝國真正長治久安,相反,繼承了其遺產的漢帝國,倒有破有立,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關原合戰以後,德川家康大肆削弱反對自己的諸侯們的勢力,西軍中勢力最強的毛利輝元、上杉景勝等大名都被大幅度削減了封地,家康本人及其親信的領地因此也大規模膨脹。到了慶長八年(1603年)二月,德川家康終於請得聖旨,就任新的征夷大將軍,就此開創了長達兩百六十余年的江戶幕府(幕府的統治機構設在江戶城)。
四月底,羽柴軍團團包圍了柴田勝家的本城——越前國北之庄城,勝家與妻子市姬一起登上天守閣,對刺而死,並遺命部下點燃貯藏的火藥,把自己炸了個屍骨無存。羽柴軍在進攻北陸地區的同時,也再度兵進美濃,當年五月,織田信孝逃到尾張國的內海地方,切腹自殺,享年僅二十六歲。
文祿元年(1592年),天下剛剛平定,豐臣秀吉就來到九州的名護屋坐鎮指揮,派十六萬大軍入侵朝鮮,並妄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明朝,掀起了所謂的文祿·慶長之役,朝鮮史上稱為「壬辰倭亂」。這場侵略戰爭延續了整整七年,可恥地以失敗告終,慶長三年(1598年)八月,秀吉本人也憂憤而歿。
「桃山時代」
六月十五日,也就是明智光秀在小栗棲切腹的兩天以後,雄偉的安土城中突然騰起大火,火勢很快蔓延開來,這座信長政權的標誌性巨城,就此化為了灰燼。
因為自己和源、平兩氏全都扯不上關係,秀吉不可能開設新的幕府,他曾想去央告落魄將軍足利義昭,希望義昭以源氏長者(大家長)的身份,給予自己源氏的家名,但遭到義昭的斷然拒絕。天正十三年(1585年)七月,秀吉終於拜在前關白近衛前久門下做了養子,騙來了藤原氏【藤原氏是古老的神官家族,按照慣例,只有藤原北家出身的貴族才能擔任攝政·關白和正一位太政大臣,近衛、鷹司、九條、二條、一條五個家族都出自藤原北家,被稱為「五攝家」。】的家名,從此登上了關白的寶座。
雙方在尾張國小牧山城附近長期對峙,隨即因為秀吉麾下池田恆興等人的輕動,前軍于長久手地區被德川軍擊敗,池田恆興戰死。羽柴秀吉見力不能勝,就開始耍弄陰謀手段,先和信雄達成了和睦。失去信雄的大義名份,家康無奈之下,只得退兵。
次日天還沒亮,秀吉軍對正在大岩山和岩崎山上休整的佐久間盛政部發起猛攻。盛政不敵敗退,在賤之岳附近遭到夾擊,潰不成軍。隨即素與秀吉交好的前田利家見勢不妙,也全軍退回北陸,柴田軍就此全面崩潰。
十七日,羽柴秀吉統軍五萬也開到了柳之瀨南方、琵琶湖畔的木之本。秀吉命令其弟秀長屯兵田上山,堀秀政屯兵左彌山,中川清秀屯兵大岩山,高山重友屯兵岩崎山,桑山近晴屯兵賤之岳——大半都是山崎合戰時候的老同僚,現在變成了秀吉的新部下。
「天下統一」
總之,這場災難即便不是信雄引起的,他也很難逃脫罪責。
信長縱橫馳騁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秀吉則在攝津國建造大坂城,其宏偉輝煌比之安土城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後來他還試圖在京都附近的伏見地方築造一座更大的城池,但沒等造好就去世了,因為此地密植桃樹,故此他所統治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會議上身份最高,最有分量的發言者,是所謂的織田氏五位宿老:柴田勝家、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瀧川一益和池田恆興。其中柴田勝家雖然被上杉軍絆在越中,未能及時南下討伐明智光秀,但他在林秀貞、佐久間信盛被放逐后,位列織田氏的重臣筆頭(首席),並且他的北陸軍團也是最具實力的,因此成為當然的會議主席。
當年七月,朝廷下詔改年號為元和,歷史上稱這一年為「元和偃武」,因為在德川家康的努力下,不安定因素終於徹底掃平了,歷史正式邁入新的和平的幕府時代。江戶幕府依舊是諸侯林立的局面,但幕府將軍大權在握,直轄了全日本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沒有任何一家諸侯再能對幕府統治造成威脅了。家康還擬定了一整套管理諸侯們的制度,包括諸侯都必須在江戶城下町建造宅邸,把家人安置於此作為人質,諸侯本人也必須半年呆在領地,半年住在江戶——其實這一政策,也是信長在建設安土城下町的時候最早開始採用的。
山崎地區在攝津國和山城國的交界處,臨近通往中國地區的交通要道,最終激烈的戰爭就在這一地區展開。羽柴秀吉奉戴織田信孝為名義上的總大將,將主力分為三隊,左翼、天王山麓布設的兵馬由其弟羽柴秀長和軍師黑田如水孝高統率,右翼、淀川附近的兵馬由池田恆興、加藤光泰、中村一氏等將統率,中央、西國街道上的兵馬則由高山重友、中川清秀和堀秀政統率。
當然,秀吉也有和信長不同的地方,況且天下既然已經平定了,那麼很多臨時政策自然應該有所改變。信長親近天主教傳教士,是為了藉其「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來打壓舊秩序和舊佛教,秀吉在統一全日本以後,則鑒於這種思想也會使信徒百姓否定他的封建統治,於是對傳教活動加以限制,甚至殺死了很多傳教士和信徒。
於是沒有後顧之憂的羽柴軍匆匆東歸,於六月八日回到秀吉位於播磨國內的主城姬路。次日清晨,大軍從姬路城出發,以驚人的速度於十一日趕到了攝津國的尼崎地方。織田方多位城主如池田恆興、堀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人陸續來合,到了十二日晚間,秀吉屯兵攝津的富田,總兵力已經超過三萬。十三日晨,織田信長的三男織田信孝和重臣丹羽長秀也派使者前來聯絡。
羽柴軍回師速度如此之快,令明智光秀大吃一驚,他匆匆停止了河內之戰,領兵回歸京都,然後十日從京都出發,率領一萬六千大軍進駐山崎以北的勝龍寺城,準備與羽柴軍展開一場大決戰。
信長性格暴躁,家臣動輒得咎,割據勢力有不服從的一律剿滅。秀吉的性格則要溫和得多,尤其為了儘快完成統一大業,他對很多割據勢力作出了讓步和妥協,只要肯服從他的中央領導,均可保留其領地。德川、上杉、毛利等大名及時降服,領地基本沒有受到侵害,長宗我部、島津等大名抵抗得相當厲害,但最終也還是保住了初起家時的世代領地。
消息在當日午後就傳到羽柴秀吉耳中,於是二時左右,正在美濃國大垣城附近的秀吉命令大軍掉頭,全速前進,當晚九時就趕回了木之本。秀吉素以快速長途奔襲出名,本能寺之變后的「中國大撤退」,以及此次從美濃國開回近江戰場,就都是很好的例證。
會議還商定,由羽柴秀吉擔任三法師的監護人,擁其進入已經損毀的安土城。柴田勝家對此大為惱火,立刻啟程回歸北陸的領地,想要整兵經武,等待時機,再南下與秀吉爭雄。為了繼續讓勝家支持自己,信孝還作主把寡居的姑母市姬(原為淺井長政的正室)下嫁給勝家,雙方結成了牢固的同盟關係。
柴田勝家想要擁立織田信孝為主,一方面信孝和勝家關係一直很好,同時信孝又是討伐明智光秀、打贏山崎合戰的名義上的總大將,另方面,如前所述,在信長三個最年長的兒子裏面,信孝的威望和家名最低,領地也最狹窄,便於為勝家所操控和利用。
在與毛利軍交換停戰文件后,秀吉匆匆揮師東歸。就在此時,毛利方也得到了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吉川元春建議全軍展開追擊,然而足智多謀的小早川隆景卻說:「秀吉不僅是智勇雙全的大將,並且懷有天下大志,如果我們違誓,他必恨之入骨,恐非吾家之福。」堅決主張退兵。毛利輝元最終採納了隆景的建議。
清洲會議顧名思義,會址是在信長最初的根據地——尾張國清洲城——召開的,時間為當年的六月二十七日,織田氏重臣全都到會,一方面論功行賞,分割光秀的領地,一方面商討扶保誰來繼承信長的事業,就任織田氏家督。
十二日夜,兩軍開始小規模接觸,到了十三日凌晨,明智軍首先對羽柴中軍發起猛攻,高山重友隊一度陷入絕境,幸虧中川、池田隊從右側,堀隊從左側夾擊敵軍,才勉強挽回敗局。雙方惡戰了整整一天,因為羽柴軍兵力既眾,又搶先佔據了戰場西北面的天王山,居高臨下發起衝鋒,明智軍逐漸敗下陣來。到了晚上七時左右,明智光秀見敗局已無法挽回,於是下令撤退,自己率敗兵七百餘人退守勝龍寺城。
信長父子是六月二日凌晨遇害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安土城中,留守安土的大將蒲生賢秀嚇破了膽,急忙保護著信長的側室、子女,也包括很多大名送到安土城下町居住的人質,倉皇棄城而逃,回歸自己的主城——日野城。賢秀是個無能之輩,他以為逃回日野城,明智軍就不會前來進攻了嗎?安土堅城,如能憑之固守,就算明智光秀的兵馬數量再多上一倍,也不是旬日間所能夠攻克的。
勝家和秀吉兩人各自拉幫結派,爭吵不休。勝家最有力的盟友乃是關東管領瀧川一益,然而本能寺之變的時候,瀧川一益正在關東地區與北條氏展開激戰,事變的消息傳來,軍心動搖,結果在神流川之戰中被徹底擊敗,凄凄惶惶逃歸自己的伊勢領地,他的發言力因此大打了折扣。
明智秀滿於六月十四日黎明時分撤離安土城,信雄估計在當日晚間率先接管了此城,此時安土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他還有必要放火燒城嗎?
葬禮上為信長擬定的寫在供奉牌位上的法名乃是:總見院殿正一位一品大相國泰安大居士——這正一位的官位,也是秀吉向朝廷討取來,追贈給信長的。一年後,秀吉還專為供奉信長而修建了一座名為總見院的寺廟,把那尊剩下的木像搬了進去。
此時安居大坂城的豐臣秀賴已經長大成人了,雖然他的身份已經從「天下人」淪落為了一個普通諸侯,即便如此,家康仍然不肯放過秀賴。為了斬草除根,家康找藉口發動了對豐臣氏的討伐戰。慶長十九年(1614年)十一月,家康親自領兵進攻大坂城,是為「大坂冬之陣」;次年(1615年)五月,再征大坂,是為「大坂夏之陣」,終於迫使秀賴自殺,滅亡了豐臣氏。
根據近年來對安土城遺迹的考古發掘,可知大火最早確實是從城堡甚至從天主台開始燒起的,然後才向下蔓延到城下町。十四日凌晨明智秀滿撤出,晚間織田信雄進駐,其間有整整一個白天的時間,這座巨城處於無主狀態。土匪、敗兵、鋌而走險的百姓在混亂中搶劫甚至縱火,本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信雄本身的統馭和治政能力都很低,他進城后沒能及時制止這種混亂局面,於是導致次日城堡遭人點燃,或許這才是安土城被毀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