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之我是鄭克臧》目錄

第265章 戴梓

第265章 戴梓

因此滿大人又如何敢跟戴梓明說,所以他只能支吾著:「皇上聽說你研究出如此利器,甚為高興,只是如今朝廷的要務在於製造軟帆快船及配屬的大炮,所以暫時無暇來觀看你的【連珠火銃】,文開兄還是暫且擱一擱吧。」
不過有些事是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沒有一點造船經驗的泰西傳教士只是照本宣科的按照幾張線圖就開始生產雙桅乃至三桅夾板船又怎麼可能輕易成功呢,要知道明鄭的船場足足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從只能生產小型單桅縱帆船發展成可以建造軍用蓋倫的。
「大人,」看到滿大人談完正事便想急匆匆的離開,戴梓不幹了,他立馬叫住對方。「上次說的二十八響連珠銃的事情,不知道大人有沒有跟皇上提過。」
「海逆封鎖三省海口,泰西各夷也擔心海逆的兵鋒所以不敢運輸火藥和硫磺進口。」提到子葯的問題哈大人也覺得棘手,須知道以現在清廷的硫磺儲備,鄭軍只要繼續卡死了進口渠道,清軍的許多火器就將變成廢銅爛鐵。「得,這件事我向皇上遞個摺子吧,或許能從鄂羅斯夷和安南北河鄭氏那裡解決一部分……」
【連珠火銃】是戴梓的心血結晶,他相信只要廣泛裝備了這種武器,不但准格爾的騎兵無法抵禦,就是鄭軍的銃炮也未必能是自己的對手。但是,【連珠火銃】有幾個大缺點,第一是笨重,第二個是做剛性聯接的兩套銃機聯動時運行複雜,第三是採用遂發的模式擊發瞎火率高,第四是導熱方式沒有突破容易積蓄熱量引燃存儲的彈藥。而這些缺點正是嫉妒戴梓的槍炮處同儕攻擊的重點,可以說戴梓的【連珠火銃】還沒有進獻已經在康熙心目中判了死刑。
滿大人不可置信的搖了搖頭:「文開兄,你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了?」
滿大人沉默了,他相信戴梓在這個問題上輕易不會說謊,因此他總算接受了步銃生產困難的說法,不過他能接受不代表康熙也會認可,作為東亞第一帝國的決策者,康熙肯定不會在意生產速度的「小問題」,所以屆時只要康熙動動嘴說需要裝備,這等要人命的問題就該他來為「聖君」分憂了,因此滿大人的臉色難看至極。
「也就是自生銃機製造起來麻煩一點,其他的倒也簡單,只是要像海逆一樣所有銃管、管徑長短、大小一致且內徑打磨得如此光滑沒有毛刺,非多年造銃的大工不可,」戴梓自是想不到鄭軍其實是用水力機器來實現切削銃管、鑽取內徑、打磨內壁等一系列工序的,因此發生判斷失誤也是情有可原。「即便找到了這樣的大工,其一個月也就能完成一兩門這樣的步銃,說什麼也不能再快了。」
滿大人的話說得沒錯,清廷在趕走了上陸的鄭軍、消滅了稱帝的贛西義軍之後,除了粵桂湘三省還在繼續追剿四散的反清武裝外,其他大部分地區的秩序已經恢復起來,自詡天下無事的清廷除了少量的撫恤、賑災以外,最大的精力就是用在大沽的軟帆船場上。為此清廷每年都要投入五十萬兩的經費,數以百計的工匠和幾十名泰西傳教士為之忙碌著,更不要說為這個船場採集木料、負擔警戒的其他人員了。
「這步銃之事就暫時如此吧,且聽朝廷的決議,另外。」既然無解,滿大人便話鋒一轉不再提及了。「那門海逆小炮,你看下來如何了。」說起來幾百斤重的輕炮在清軍眼前其實無甚重要,更何況鄭軍在崑山失守前已經將全部三位火炮的火門、車軸、車輪及炮耳都破壞了,不過既然是獻捷嘛,所以損毀的火炮也連同步銃一起送到了北京,這才有了如今滿大人的這麼一問。「是不是可以仿造。」
「下官就算敢騙大人,也不敢虛言欺君呢。」戴梓一邊搖頭一邊指著步銃的槍托說道。「譬如這個銃把,當初大傢伙都認為海逆這麼改動是得不償失,可是經我仔細觀來,卻發現海逆所用的子葯比朝廷所造的子葯爆力更強,而用這樣的子葯,就不能用原先手握擊發的架勢,非得抵在肩上不可。」戴梓試著演示了一下。「這樣眼睛還能透過照門看清目標,自然能打得更准。至於槍刺就不說了,而這個自生銃機更是精妙,可使銃手無虞雨中射擊,而這個步銃的唯一缺點就是稍重了些,非得訓練有素的軍漢不能使用。」
這樣,完成了土建的大沽船場里停滿了這有些毛病,那需要調整的殘次半成品,被指揮得頭頭轉的漢族工匠們一個個抱怨不已,然而在清廷官員的監督下有敢怒不敢言,自然出現了消極怠工的情況,不過這對直沽船場來說還只是發展中的陣痛,但清廷決計想不到,他們已經沒有時間來克複陣痛帶來的後果了。
「下官查過了,在康熙二十五年前,海逆使用的還是當年在海澄使用的鹿銃,直到這次出兵蘇南才換成了這種步銃。」戴梓還是很認真的調查過一番的。「可見海逆要裝備這樣的利器也是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的。」
「造炮用銅要比用鐵好,這一點就是泰西傳教士也認同的。」戴梓用一種百思不得其解的口吻回答著哈大人的問題。「但若是江蘇綠營沒有說錯的,這幾位小炮在被海逆自行炸毀之前已經連著打了兩個時辰,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炸膛,除了用藥減少以外只能用這是鋼炮而不是鐵炮做解釋,可下官仔細查過了,明明是鐵炮。」說起來戴梓手上可沒有金相探測器,自然沒辦法發現中央冷卻法的奧妙。「下官也請幾位傳教士看過了,只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這鐵的確有問題,但誰也說不清楚問題在哪。」
「文開兄,你這話讓我怎麼跟皇上交代。」滿大人不滿的搖了搖頭,實在拿眼前的這位火器專家沒有辦法。「算了,算了,既然解釋不通那就不用解釋了,就說和泰西傳教士一起看過了,這炮除了輕便以外沒有太大優點好了。」
這位滿大人還算精明能幹,知道養心殿造辦處的槍炮處和兵部加起來大約有多少大工匠,所以他屈指一算,發現按戴梓的演算法,這些大工一年的產量都不足以把一個火器營給裝備齊全了,頓時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文開兄是不是算錯了,若真按這個速度製作,海逆又是如何湊出的這麼多步銃的。」
滿大人聽到這,眉頭擰了起來,要知道清代火器製造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做御造,由養心殿造辦處的槍炮處來製造,生產出來的火器主要由宮廷使用;第二個層次叫做旗造,由兵部的專門機構負責,生產出來的火器歸禁旅八旗及巡捕營和直隸等地的旗營所用;最後一個層次叫做營造,由所需要的督撫根據兵部提供的式樣和限定數額在各省(城)製作后交付各省駐防八旗及綠旗兵使用;其中御造的質量肯定是最好的,旗造的質量也要好過營造,但按戴梓的說法,就連御造都是渣了,地方上又如何能應對鄭軍的排銃。
「回大人的話,下官已然看過了,倒也有琢磨出幾分不同來。」看著面前的滿大人,出身康親王傑書門下的戴梓語帶恭謹的回答道。「其一,海逆的打得遠是因為其銃管夠長,幾與朝廷製造的鳥銃相仿;其二,其破甲子藥力強是因為其管徑遠比鳥銃要大;其三,海逆步銃用料質地甚好、技法也甚為高明,下官檢測過江蘇呈送的十四門步銃,發現每一根的銃管長短、管徑大小全都一致,且內徑也極為光滑,可見其技法的高超。」
「文開兄,」雖然泰西傳教士和兵部的同僚再三詆毀戴梓,但不可否認他依舊是當前清廷最好的火器專家,因此有了什麼疑難雜症,清廷第一個還是找上他來解決。「前次江蘇呈送御前的海逆步銃可是琢磨出什麼名堂了嗎?」
聽得戴梓把步銃誇得跟花一樣,滿大人雖然有些不滿但還是忍住了,隨後想了想便又問道:「若是朝廷準備仿製的話,文開兄以為養心殿造辦處和兵部的匠工能不能仿造出來?」
經過近兩年的營建,直沽船場已經造好了兩個大型的內澳和四個相對較小的內澳,足以同時開工六條五千料以上的軟帆船,康熙試圖用一口氣吃成胖子的辦法來打造出一支能夠敵對並壓倒鄭軍的海上力量。
滿大人的意思是想遮掩過去這件事就算了,卻未曾想他的遮掩讓清軍錯失了。
「這麼說來,豈不是海逆的造銃技法比御造的那幾名大工都要好上許多?」
戴梓一時還沒有聽明白滿大人的潛台詞,只覺得自己這個殺器是天下僅有的寶貝,康熙現在顧不過來,日後總要大放異彩的,所以也就沒有追問下,倒是他又提了一個問題:「大人,下官查看了海逆的子葯,發現其所用的硫磺和硝葯都比朝廷的要好,這硝葯或可以精製,但國內並無硫磺出產,僅靠朝鮮轉運的那些怕是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