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時代》目錄

第二百零六章 瘋狂的想法

第二百零六章 瘋狂的想法

詹姆斯·卡梅隆確實是很了解蕭逸臣,事實上在送走卡梅隆之後,蕭逸臣就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詹姆斯·卡梅隆的設想已經為他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大綱,他準備將這個劇本設定成有些類似《無間道》那樣的情節,冒充007的人心中其實也渴望成為真正的007,所以他千方百計的想要除掉真正007。而真正的007在劇中扮演了一種類似導師的角色,他發現了冒充者心中的迷茫和對光明的真切渴望,所以他想要給冒充者救贖的機會。
有了劇情的核心構建,蕭逸臣開始為這個故事構建主線。英國情報局從特殊渠道截獲了一條秘密的消息,一個國際恐怖組織將會在香港召開的一次全球性會議中進行恐怖襲擊。他們得到的信息非常的模糊,沒有準確的時間和地點,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伙恐怖分子已經潛入了香港。為了調查整個事件,英國情報局派出精悍特工前往香港進行調查,特工代號007,使用姓名詹姆斯·邦德。
「我想拍攝一部與眾不同的007電影,但是之前的那麼多部007電影幾乎已經把這類型題材能夠想到的創意都已經運用了,所以我想到了你。在好萊塢如果說還有誰能夠為這部續集龐大的電影寫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劇本,我想只有Xylon你了。」詹姆斯·卡梅隆滿懷信心的看著蕭逸臣。
「你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不是嗎?」詹姆斯·卡梅隆點頭同意了蕭逸臣的想法,他知道即便是沒有正式的答應下來,蕭逸臣也會全力以赴的去完成這個劇本。
「其實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我想要把這次007故事的背景放到亞洲去。」為了說服蕭逸臣,詹姆斯·卡梅隆終於使出了殺手鐧,他知道蕭逸臣對亞洲很感興趣,他這幾年都在好萊塢大力的推廣以華語電影為代表的亞洲電影。007在西方影迷的心目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如果能夠成功的推出一部發生在亞洲的007電影,以這樣的方式讓西方觀眾去接受東方文化中的事物,這對於蕭逸臣而言有著不小的誘惑。
「卡梅隆,你知道我必須寫的每一個劇本負責,沒有充分的準備和想法,我是不會動筆去寫任何的東西。不為寫劇本而寫劇本,這是我的原則。」蕭逸臣依舊不為所動。
「你的意思是?」蕭逸臣這麼說顯然有些心動了。
但是接受這次任務的007其實是該恐怖組織在英國情報局內部潛伏多年的特務,而英國情報局的主管其實早就發現了他的身份有鬼,但是他們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這個內鬼揪出恐怖組織在隱藏在香港的幕後黑網。他們秘密派出了另外一位真正的特工007,潛伏在這個冒充者的身邊,在掌握足夠的情報之後,就可以將冒充者秘密處決。
詹姆斯·卡梅隆認定蕭逸臣骨子也有一種渴望冒險的天賦,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想法,而蕭逸臣也確實被他打動了。「我可以試一試,但這不是約定。在劇本沒有完成之前,我們之間不存在任何的協議,我也沒有答應過你任何的東西。」蕭逸臣雖然同意編寫劇本,但他並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完成這個劇本,所以在這之前他要與詹姆斯·卡梅隆約法三章。
但是冒充者卻堅持世界上只能夠有一個007,如果真正的007還存在於這個世界,那麼自己就永遠都只能永遠的被邪惡所包圍,他認為實現自我救贖的方式就是殺掉真正的007。因為那種偏執的信念存在,註定了他已經將光明拒之門外。兩人由此展開一番鬥智斗勇,當然最後的情節依舊是正義戰勝邪惡。在兩位真假007最後的巔峰對決中,冒充者最後死在了搶下,結局也印證了他自己一直堅持的信念:「他們兩個人的爭鬥,只有一方的生命,才能給與另一方徹底的救贖!」從中蕭逸臣想要表達是一種死亡是對邪惡的救贖的理念。
詹姆斯·卡梅隆見蕭逸臣態度有所鬆動,知道是自己的最後一招起到了效果,然後他開始講述自己早就準備好的計劃:「我想拍的是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007電影題材很老舊,但是故事的創意很經典,這樣題材的電影總是可以根據時代的不同變化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但要做到我想要的獨特,那些新加入的元素還遠遠滿足不了我的需求,所以我需要的是一種顛覆式的創意。」
「有了真假007的假設,我進而有了這樣想法,真正的007一定要是一個白人嗎?」詹姆斯·卡梅隆的話並沒有說完,他故意為蕭逸臣留下了一個懸念,更重要的是他只是提供一種靈感,具體的故事還是需要蕭逸臣去想象,所以他必須留給蕭逸臣足夠的想象的空間。
如果按照詹姆斯·卡梅隆的想法來編寫劇本,撇開劇本的質量不談,這樣的影片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冒險。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詹姆斯·卡梅隆除了拉蕭逸臣入夥之外,別無選擇。因為在好萊塢,能夠心甘情願的陪著他一起冒這個險的就只有蕭逸臣。
「為什麼不呢?我已經說過了,007隻是一個代號,甚至在影片中只是一種正義的代表,這是一個很虛化的角色概念,西方演員可以飾演這樣的角色,為什麼東方的演員就不行呢?」對於蕭逸臣的這樣聯想,詹姆斯·卡梅隆感到非常的滿意。
真正的007順利的進入到了這個恐怖組織的外圍,同時也開始監控那位身份可疑的007。一次意外的時間,讓恐怖組織感覺到自己內部已經潛伏進了危險的人物,他們試圖通過名義上的那位007得到內部叛徒的線索,但是真正的007掩藏得很好,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次危機。
「在這件事情上,我面臨著和好萊塢其他的編劇一樣的困難,很可能我也幫不了你!」蕭逸臣很無奈的聳聳肩,他現在確實對007電影沒有更多好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想用一位華人演員來飾演真正的007,而那位冒充的007則是觀眾心目傳統的形象?」順著詹姆斯·卡梅隆的引導,蕭逸臣想到了這麼一種可能。顛覆經典的007形象,這真是一個瘋狂的想法。
根據非正式統計,全球看過007電影的觀眾總數起碼有20億人次,即地球上每3人就有1個曾經看過007電影!曾經的「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這樣總結「007」電影長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艷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羅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終的英雄,賦予了這部電影長久的生命力。」
「Xylon,你是我最後的希望,難道你忍心看著自己老朋友悲傷失望,而且還從此背上不講信譽的惡名?」在利益上不能打動蕭逸臣,卡梅隆又打出了所謂的「親情牌」,他企圖用兩人這麼多年合作的交情套住蕭逸臣。
007系列電影並非全部出自原著小說作者伊安的手筆,只有其中前13集是來自原著小說,其後都是電影公司購買「007」三字電影版權,繼而另創故事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冒出這樣的想法,蕭逸臣並沒有感到意外。
「由於你的緣故,我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亞洲電影,不久之前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創意。007是一個特工的代號,而並不一定專門指某一個人。這就讓我產生了這樣假設,如果出現了兩個真假難判的007,會發生一個什麼樣有趣的故事。這樣一來,影片就有了吸引人的懸念。」
故事最大的懸疑和顛覆性的看點就在於從一開始蕭逸臣就有意引導觀眾混淆兩人的身份,知道最後身份揭曉的那一刻,人們才驀然發現,自己一直認為的好人其實壞蛋,而一直反面角色,卻是徹頭徹尾的好人。這種反轉的結局絕對讓人意想不到。
但是僅僅是新瓶裝老酒,依靠經典的口味來吸引觀眾,確實打動不了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導演,因為個人英雄主義是好萊塢電影的主流文化,所以007電影經典的劇情似乎很難改變,所以詹姆斯·卡梅隆就只能夠從角色定位上進行顛覆。也只有詹姆斯·卡梅隆這樣的導演,才會冒出這種大胆而又瘋狂的想法。
蕭逸臣沉默不語,他承認詹姆斯·卡梅隆的想法確實很獨特,尤其是啟用華人演員的想法,更是對蕭逸臣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以往的007電影,都是典型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情節的表現,所以在所有的007電影中,情節都是驚人的相似。正義的化身與罪惡進行搏鬥,最後在幾位紅顏知己的幫助下戰勝對手。雖然不斷的被重複,但是正如詹姆斯·卡梅隆所說,由於不斷新的元素加入,007電影一直在影迷的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
「我想聽一聽你的計劃!」得知詹姆斯·卡梅隆向米高梅許下那樣的承諾,蕭逸臣並沒有表現出卡梅隆想象中的憤怒。他已經習慣了詹姆斯·卡梅隆這種先斬後奏的習慣,有能力的人總是可以贏得更多的特選,詹姆斯·卡梅隆如此,蕭逸臣自己又何嘗不是。而且更主要的是,蕭逸臣也對卡梅隆的這個想法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