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包裝》目錄

第83章 試映會

第83章 試映會

「每人限帶一名家屬,我會舉辦一場專為公司員工準備的試映會。」陳海說道:「如果電影還過不了你們這一關,那麼任由流言滿天飛,我陳海一句話也不會說。」
大家交頭結耳起來,陳海又說道:「試映會馬上進行,我現在宣布,邀請公司所有員工都參加試映會,不僅是工作人員,也是觀眾。」
電影院在國內的發展十分具有時代性,嚴格來說,九十年代的電影院並不是其最輝煌的時刻,要說全民看電視的時代應該是在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多種題材、多個國家的電影一股腦地湧入中國,它們通過影院把一種新生活、新思想、新裝束甚至是新式愛情帶給了人們。很多人在《羅馬假日》里第一次看到了羅馬的風光,無數人選擇影院作為自己的約會場所……那時的影院,地面是水泥的,牆面是凹凸不平的,座椅是五合板的,音響是絕對震人的……但人們看電影的熱情是無比高漲的。
陳海不偏不倚地正好處在這個時期的電影院里,要把這些習慣坐在家裡看VCD,看錄像的人吸引到電影院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是操作中的意外因素了,這是一些不會因為重生就會重新逆轉的因素,但陳海初生牛犢不怕虎,他現在憋了一大口氣,要使勁地向上沖,比如這試映會,一連兩天的試映會,各個城市的傳單宣傳,媒體的宣傳,這些,陳海突然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自己真的是儘力了,靜待結果如何。
陳海馬上讓劉飛揚的手搭在了自己的脈博上,感受到陳海脈博跳動的頻率,劉飛揚吐了一口氣:「緊張的不止我一個,突然安心了。」
劉飛揚有些訝異,側頭去看陳海:「你說什麼?」
「啊,原來是你編出來的,你這個傢伙,害我當真了呢。」小李首先叫了起來,其實他有些心虛,自己也加入到宣揚的隊伍里了,這個張浩,不會把自己供出來了吧?
陳海說道:「肚子好像餓了,劉哥,我們走吧,大家還在等我們,張浩,我看你也最好出席。」
陳海的宣布讓大家興奮起來,更有人舉手問道:「那麼可以帶家屬嗎?」
今天石頭的主創來了一個集體亮相,主演的全部班底均數到齊,他們站在台上的態度十分誠懇,下面的觀眾與媒體都豎起了耳朵。
肖美婷十分訝異,他不知道這個中午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看陳海的表情,他嘴角藏不住的歡喜,儼然打了一場勝仗,肖美婷用眼神詢問劉飛揚,劉飛揚只是搖搖頭,神秘地一笑。
「不,我到現在也還想放你一馬。」陳海說道。
「留你在公司是不可能了,大家心中都有刺,我能夠做的,就是讓你體面一點離開公司。」陳海說道:「今天這件事情,就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而已,當然了,不包括你的老東家羅平凡,你的離職理由自己想一個吧,不如,就給最近的流言做一個結束算了。」
陳海打了一個哈哈:「剛剛張浩向我坦白了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出去聊了一下。張浩,我看還是由你來說吧。」
陳海哈哈大笑:「試映會要開始了,走吧,讓我們看看寧昊怎麼評價自己的這一部電影。」
寧昊握起了話筒,這一刻,對他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刻,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呈現在觀眾面前,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大家好,我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寧昊,很高興今天帶著主創和《瘋狂的石頭》與大家見面,《瘋狂的石頭》中沒有大明星加盟,如果讓我形容這部影片的演員的話,尤其是男演員,那麼我只能說個個都是其貌不揚、貓三狗四、歪瓜裂棗。」
由此可見八十年代電影的輝煌程度了,進入九十年代后,以前一成不變的電影院也因為市場的變化開始了自身逐漸的改造工程。最初,這種變化並不十分明顯。從電影院的分佈來看,數量大體與人口密度成正比。鬧市地段,都少不了幾家電影院,至少在規模和硬體上在,較八十年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只是,在九十年代,隨著錄像機、VCD的誕生,也對電影院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媒體過來的數量相當讓人滿意,有些大型影院也派出了代表來參加,擺在放映廳門口的電影資料被取走得只剩下了十幾張,準備的數量遠遠高於過來的人數,這是陳海的點子,其他經過放映廳的觀眾也會隨手抽走《瘋狂的石頭》的資料冊子,這些人既然來電影院觀看電影,一是有這種習慣,二是有這個消費能力,這就是直接的消費者啊,陳海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張浩一周以後就以不適應工作離開了華星經紀公司,公司內部是否還有星光的耳目不得而知,就算有,陳海已經沒有精力去顧及了,網站終於在最快的時間內開張了,而就在第二天,針對媒體和普通觀眾的試映會已經開始了,就在本城最大的電影院里。
說著說著,張浩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劉飛揚的眉毛挑了起來,這樣的表演功底,不當演員實在是屈才了,陳海則是用欣賞的眼光看著張浩,這傢伙,很有表演的天賦啊,可惜,這性格不定,又唯利是圖,不能久用,可惜了。
現場沉寂下來,不知道是誰帶頭,現場突然爆發了一陣掌聲,十分熱烈!
「所謂三人成虎,出自《韓非子》,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複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我們公司最近也陷入了三人成虎的狀況里,今天請大家出來吃飯,一來是澄清這種情況,對手的確很強,我們尊重其它公司的出品,可是也要對自己公司的電影抱有信心,現在離上映只有十九天了,到時候大家就可以知道最終結果,何必要在這十九天里揣測不安呢?」
張浩只覺得自己像是置於砧板上的魚肉,此時任由陳海處置,來到酒樓,大家的眼光都驚訝地投遞到陳海和劉飛揚身邊,這像是玩了一場穿越遊戲,原本應該在酒樓的兩人怎麼突然間成了最後到達的人員。
曾有一項統計,在1979年時,全中國有293億人次看電影。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中國老百姓一年看了28場電影,一個月要看差不多兩到三場。
「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劉飛揚在應酬媒體的空當走了出來,附在陳海耳邊上這麼來了一句,他還趁機鬆了一下自己的領帶:「我已經開始緊張了,一會兒試映的結果讓我手腳發麻,陳海,你幹嘛這麼鎮定。」
在2005年金雞獎頒獎禮上,劉曉慶曾說:「我很幸運自己在80年代進入電影這個行業,那個時代是電影擁有最多觀眾的時代。」
「我……」想到陳海所說到要給最近的流言一個結束,張浩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各位同事,最近我知道了一些石頭上映的信息,我自己信心不足,所以散步了一些不利於人心的流言,我只是信口一說,可是沒有想到這流言越傳越嚴重,已經完全曲解我原來的意思了,我,我實在是太內疚了,我……」
流言是怎麼傳開的張浩心中有數,自己的添油加醋還真的誤導了不少人,張浩的雙眼死死地盯著那架錄音機,終於點了一下頭:「我知道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