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軍戰記》目錄

第十一章 事變前夜

第十一章 事變前夜

然而,一九三二年四月,隨著對紅軍第四次圍剿的失敗,中央軍各部紛紛撤出紅軍控制區,準備下一次的圍剿,騰出手來的紅軍迅速移師東下,準備全力解決十九路軍。閩西前線所受到的壓力一下增大了許多,於是幾個師長紛紛要求獨立旅增援前線,但是最後卻無一例外地都被軍部嚴辭拒絕,因為此時十九路軍的內部發生了巨大變化。
杜周南不緊不慢地說:「可以把這些人組織起來,依舊按照軍隊的編製搞成一個團,然後購買一些工程設備,專門修橋鋪路,建設廠房,當然也可以配合工兵部隊參与構築工事,不過同樣要收費,對外就叫工程公司。這樣他們既能自食其力,又不會威脅治安。沒事的時候就和軍隊一起進行軍事訓練,這些人都是老油條,上戰場肯定比你的新兵適應起來要快得多。」
蔡廷鍇毫不在意地說:「這些事情你就自己決定吧,不過速度一定要快!老長官已經啟程前往兩廣商討合作事宜,所以時間非常緊迫!」他來漳州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就不願意再探討什麼細節問題了。
孫百里點頭同意,說:「就這樣辦了!那些繳獲的槍支,軍部也同樣沒有提及,不妨挑一部份好的給這些工程兵,其餘的再上繳軍部。」
消滅了盧興邦這股最大的土匪,整個閩東南為之一靖,參与叛亂的其他勢力見機不妙,紛紛繳械投降,正在觀望的也偃旗息鼓,不敢再做他想。而一些作惡多端的土匪自知罪責難逃,投降也可能也不免一死,只好潛逃至和紅軍接壤的偏遠地區苟延殘喘,腿腳稍慢的被獨立旅以雷霆萬鈞之勢包圍殲滅。十九路軍各部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徹底肅清了防區內的叛亂,同時把一些長期割據的地方勢力連根拔起,真正做到政令統一。其中擔負主要任務的獨立旅共進行大小戰鬥一百多次,斃傷叛軍兩千餘人,俘虜五千多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糧食和財物,而自身只陣亡三十餘人,負傷兩百多人。儘管歷次戰鬥獨立旅在火力和兵力上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沒有一次失敗的結果還是讓孫百里非常高興:自己一手訓練的軍隊終於有了一定的戰鬥力,尤其是拼刺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面對土匪的大刀長矛時總是佔盡上風,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達到和日軍比肩的地步。孫百里在內心深處有些感謝這些土匪,如果不是他們發動叛亂,自己就沒有機會檢驗部隊的戰鬥力,對於一支新成立的軍隊,第一次戰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官兵的自信心的建立,通過相對弱小的對手來確立自信,逐步成長起來,最後才能毫不懼怕地面對任何強敵!
十九路軍總部對獨立旅在平叛行動中的表現給與了充分的肯定,通令全軍嘉獎的同時,還撥出專門的款項犒賞官兵,蔡廷鍇私下裡也對孫百里大為褒揚,全旅上下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下度過了一九三二年的最後幾天,迎來新的一年。
孫百里此時決心一定,既然無力改變這個決定,就盡自己微薄的力量來保全閩東南,盡量使民眾不再受刀兵之苦,語氣堅定地說:「請兄長放心,獨立旅誓死守護漳州,絕不讓敵人踏入我的防區一步!」
隨著軍政學校的學員一期接一期地畢業,整個閩東南的基層幹部都換成支持新政策的人,十九路軍在這裏慢慢紮下了跟。孫百里一邊監督軍隊的訓練,整訓軍官,一邊安排工程公司整修連接各縣之間的道路,改善地方的交通狀況,使內陸地區的農產品和其他各種物資能夠順利地運送到沿海港口,而漳州等城市的工業品和鹽巴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內陸,整個閩東南在孫百里和杜周南的銳意經營下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發展當中得到實惠的當地人對十九路軍的態度從排斥、不信任到支持,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使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可能。
蔡廷鍇點了點頭,說:「可惜時不待我呀!這樣的部隊還是太少了!」然後語氣沉重地說:「老長官(陳銘樞)已經于日前抵閩,決定十九路軍和兩廣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新政府,以反共反蔣和抗日作為政治綱領。我和光鼎苦勸良久都說服不了他,最後反被痛罵一頓,說我們貪圖榮華富貴,忘記了革命的精神,還說,我們要是不同意他的計劃,就把他直接送給蔣介石來換取高官厚祿!現在和廣西的陸路聯繫還沒有打通,廣東的陳濟棠又是個牆頭草,又反共又反蔣,等蔣介石全力對付我們時,誰會對十九路軍實施以援手?最後還不是一樣孤軍奮戰!」
然而,新年剛過,孫百里就遇到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那些拘押在漳州的俘虜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總數超過五千的俘虜,經過甄別後留下四千多罪不致死的小嘍啰,經過教育改造后,一些願意回鄉務農同時又有家可回的相繼離開,還剩下兩千餘人無法安置。如果對這些人放任自流,必然又是威脅社會安定的重大隱患,繼續關押起來的話,不但要長期佔用兩個連的兵力,養活兩千名壯漢也是不小的負擔。鍾武曾經建議把這些人直接編成一個團,作為獨立旅的補充兵力,但是孫百里深知不能再擴編部隊了!自己加入十九路軍不到半年就被破格提拔,連升幾級當了旅長,已經有人對此頗有微詞,如果再擴編兩千人,獨立旅的規模就會完全和其他幾個師相差無幾。十九路軍畢竟不是蔡廷鍇的私人軍隊,他也要平衡部下之間的關係!冥思苦想了幾天之後,孫百里依然無計可施,只好去找杜周南求助。
孫百里回答道:「部隊已經按照德國陸軍旅的編製擴編完成,在兵力上已經接近國內步兵師的編製,如果配備的重型火炮全部到位的話,火力會遠遠超過普通的步兵師。雖然獨立旅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通過在平叛行動中得表現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戰鬥力,雖然比日本軍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絕不會弱與國內的任何一支軍隊!如果再訓練上半年左右的話,完全可以塑造成一支勁旅。」
杜周南說:「你們平叛中繳獲的財物都交到財政廳,可是軍部並沒有說如何處理,我們乾脆就用這筆錢買設備好了!我正準備買幾十輛汽車給鹽場用呢,沒想到你就把錢送來了,真要多謝你!」
蔡廷鍇見孫百里良久不語,感慨地說:「我知道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但是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老弟只有勉為其難了!唉,這些師長旅長們真是讓人失望,態度模稜兩可,總是不願意明確表態,使老長官錯以為同意他的意見,才執意如此。」
五月中旬的一天,蔡廷鍇突然帶著幾名參謀不期而至,雖然表面上說是來視察漳州的防務,同時檢驗獨立旅的訓練成果,孫百里從他那緊鎖的眉頭看出,事情絕非如此,果然,當晚孫百里被專門請到蔡廷鍇在漳州的臨時官邸。孫百里一進門就發覺氣氛有點非同尋常,偌大的會客室只有蔡廷鍇獨自坐在中間的太師椅上,燈光把他消瘦的身影投在光潔的地板上,顯得有些孤獨,而陪同前來的參謀都不見蹤影。
敬禮之後蔡廷鍇讓孫百里坐下,用很隨意的語氣問:「百里,現在獨立旅情況怎麼樣?」
第二天,工程公司正式掛牌營業,孫百里安排一個名叫張伯長的連長擔任總經理,這個人由於在平叛戰鬥中致殘,無法繼續留在軍隊的。然後從各地的保安團當中挑選一批精幹人員作為中層幹部,把公司牢牢控制住。由於保安團和俘虜都是福建本地人,很快就打成一片,本來以為必死無疑的土匪,發現不但幸免於難,還有了份工作,也非常高興,開始慢慢適應自己的新身份。
見孫百里終於表態,蔡廷鍇非常高興,勉勵道:「我相信你的能力!現在當務之急是擴充軍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再編練一個旅!武器裝備不足的部分直接找軍需處,我們沒有的就從國外購買,不用擔心經費!」
孫百里大驚失色,連忙說:「現在前線的軍隊都損失慘重,獨立旅雖然齊裝滿員,但是畢竟只有七八千人,改變不了大局呀!並且兩面作戰,是兵家大忌呀!老長官久不在軍中,不了解情況,可萬萬不能聽他瞎指揮,事關十九路軍幾萬弟兄的性命,一定要慎重!」
孫百里連忙說:「現在我們缺少的主要是大口徑火炮,需要大量進口。部隊現在已經接近步兵師的規模,盲目擴編的話軍官的數量就會嚴重不足,這樣倉促組建的部隊很難指望有多大戰鬥力,還不如直接把各地的保安團整編起效果好。」
孫百里感到心中一陣悲憤,想:你們要士為知己者死,要捨命陪君子,卻賭上十九路軍幾萬將士的身家性命和福建民眾的前途,是不是太自私了?
杜周南聽他說完之後,語氣輕鬆地說:「我還以為是多大的事,居然把你這個堂堂行署專員難成這樣!」
孫百里想了想說:「這倒是個好辦法,只是經費怎麼辦?哪來錢買設備?」
蔡廷鍇慘然一笑:「老長官已經是一意孤行,再勸下去就要和我們反臉了!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我和光鼎商量好了,決心捨命陪君子!」說著臉上顯出決然之色,說:「我們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嘛!但是一旦通電反蔣,漳州是我軍倉庫所在,又背靠大海,最容易遭到攻擊,你的擔子也非常重啊!希望你能守住這裏,讓十九路軍有一條逃生之路,最不濟也要保住老長官的性命!」
孫百里見機起身告辭,寒暄幾句后,蔡廷鍇親自把他送到門口。這時候夜已深沉,偌大的漳州城在星星點點地燈火映照下顯得格外寧靜,睡夢中的人們怎麼也想不到,不久的將來又要面對戰爭的威脅,短暫的和平生活行將結束!
孫百里喜出望外地問:「你有什麼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