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目錄

第414章 蚍蜉搖大樹,不自量力啊!

第414章 蚍蜉搖大樹,不自量力啊!

如果蒙古人傾巢而出,白衣軍也傾巢而出,雙方在巴彥淖爾草原附近,來一次血與火的碰撞,那就真的是火花四濺,無法形容了。誰也無法想象,這一仗打到最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兩敗俱傷?同歸於盡?又或者是某一方大獲全勝?如果在戰鬥的過程中,韃靼人,又或者是朝廷軍隊,橫插一腳,又會如何?
王夏的額頭上,頓時就有點冷汗。麻痹的,三萬人啊!這個林丹汗,還真是夠厲害啊!一次就動用了三萬的騎兵!如果他是在別的時候,又或者是在別的地點,動用這麼多的騎兵,白衣軍或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是,在這個節骨眼的時候,在遙遠的巴彥淖爾草原,林丹汗來這麼一手,的確讓白衣軍有點壓力啊!
「砰!」
如果自己可以將他們拖上十天八天,甚至是二十天、三十天的,對白衣軍的戰略,將是極其有利的。從黑山營出發,緊急增援鳳凰海,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只要他讓蒙古人在二十天以後,才到達鳳凰海地區,白衣軍的增援,就能迅速的趕到巴彥淖爾草原。如果能夠讓蒙古人在三十天以後,才到達鳳凰海地區,肯定會有更多的白衣軍援軍到來的。
不久以後,從草原的東面,傳來了悶雷般的馬蹄聲。
沒辦法,只好採取老一套了,就是日夜不斷的襲擾。這是他們早就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至於有沒有效果,還得試過以後才知道。很快,雕騎軍的散兵,就率先向蒙古騎兵撲過去。他們採取五個人一組的辦法,專門襲擊蒙古騎兵的側翼。
「豁出去了!」
如此反覆再三,雕騎軍戰士也學乖了。他們設計了一個小小的陷阱,等那些精銳的蒙古騎兵出動時,埋伏在後面的戰士,一陣猛烈的排槍射擊,直接打死了幾個精銳蒙古騎兵。但是,其他的蒙古騎兵,繼續瘋狂撲上。他們根本無視死亡,只知道拚命的向前沖。白衣軍不得不再次撤退,拉開雙方的距離。
王夏很快下定了決心,當即下令部隊集合。
「砰!」
隨著不斷的槍響,有三個的蒙古騎兵,一頭栽倒下來。
白痴都知道,既然林丹汗來了,到來的蒙古人數量,就是上不封頂了。只要林丹汗有需要,隨時都會有更多的蒙古騎兵到來。蒙古人的騎兵數量眾多,遠遠超出目前白衣軍的騎兵數量。基本上,這次白衣軍,是招惹了一個無底洞了。但是,白衣軍的最高指揮官徐興夏,同樣是個不肯吃虧的主。林丹汗既然敢傾巢而出,徐興夏也未必就不敢。說不定,他會比林丹汗更加的光棍。
「冷靜!」
想來想去,依然沒有好的辦法。無奈之下,王夏只好繼續採取原來的一套,不斷的襲擾,日夜襲擾。他希望蒙古騎兵的傷亡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得不知難而退。可是,想到蒙古騎兵足足三萬人的兵力,王夏就覺得腦袋發憷。別人有三萬人啊,就算你幹掉三千人,那又如何?何況,根本無法幹掉三千人!
「噠噠噠!」
「砰!」
「蒙古人?三萬?」
第一個任務沒有難度,二狗子繼續向後方通報情況就是了。他到了鳳凰海以後,一切都會變得高速運轉起來的。王夏要重點研究的,就是第二個。他必須想盡一切的辦法,儘可能的拖延蒙古騎兵的行軍速度。現在的情況非常緊急,時間非常的重要。哪怕是一個時辰,都很重要。每一個時辰,對白衣軍都很重要。因此,他的基本策略,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個時辰是一個時辰。
徐興夏繳獲到的千里鏡,總共有三個。徐興夏自己要了一個,另外兩個,一個給了風清武,一個給了王夏。這主要是考慮到他們在大草原上作戰的需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千里鏡的作用,的確很大。蒙古人的動靜,全部收入王夏的眼底。從千里鏡觀察到的情況來看,這一次,林丹汗的決心,的確不小啊!
馬蹄聲如雷,代表著到來的騎兵數量,絕對不少。逐漸的,馬蹄聲越來越渾濁,越來越模糊,根本不像是雷聲了,倒像是黃河咆哮的聲音。這說明,到來的騎兵數量非常多,至少在萬人以上。只有萬人以上的騎兵集體行軍,才會有這種黃河咆哮一樣的聲音。如果是一般的軍隊,聽到這種咆哮聲,估計都要兩腿顫抖了。
槍聲毫無意外的響起來。
「麻痹的!」王夏竟然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當務之急,有兩個事情,是王夏必須要做的。第一個,是迅速向後面通報情況。他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情況通報給徐興夏知道。徐興夏越早知道,能做出反應的時間就越多。第二個,就是盡一切能力,遲滯蒙古人前進的速度。他必須為徐興夏爭取時間。他為徐興夏爭取到的時間越多,白衣軍的勝算就越大。
「草!再來!」王夏輕輕的咬了咬自己的嘴唇
但是,其他的蒙古騎兵,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對於外來的槍聲,他們彷彿沒有聽到。對於被打死的三個蒙古騎兵,也彷彿沒有看到。當雕騎軍的散兵試圖繼續靠近,進一步的襲擾時,一股精銳彪悍的蒙古騎兵突然殺出。他們出擊的速度很快,幾乎包了雕騎軍散兵的餃子。先好,雕騎軍散兵也是身經百戰的,立刻後撤。那股蒙古騎兵也不追趕太遠,又縮回去了。
下毒?不行。大草原的面積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在每個水源都下毒,白衣軍去哪裡找那麼多的毒藥?
王夏他們從烏梁素海出發,迅速前行。三天以後,他們就和蒙古騎兵的斥候相遇了。這時候,王夏的身邊,已經匯聚了兩百多名的戰士。這是在烏梁素海附近,能召集到的雕騎軍和鷹騎軍的全部兵力了。他們本來就是分散活動的。正面攔截,不是他們的任務。
在斷斷續續的槍聲中,白衣軍和蒙古騎兵,已經纏繞了幾個時辰的時間。倒在白衣軍槍口下的蒙古騎兵,估計已經有三四十人了。可是,無論雕騎軍散兵如何襲擾,蒙古騎兵的主力,依然沒有降低速度,繼續前進。如果從遲滯敵人的行軍速度角度來說,雕騎軍散兵的這些動作,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換言之,就是白衣軍的遲滯戰略,根本就是失敗的。
一般來說,蒙古人出征的時候,都會專門製造干牛肉,作為乾糧。攜帶的干牛肉數量越多,作戰的區域就越遠,戰鬥持續的時間越長。有經驗的老兵,都能根據這一點,推斷出大致的行動目標。遊俠兒出身的王夏,也學會了這一套。
王夏再次詛咒一聲,急促的思考著對策。
他將身邊的戰士都召集起來,用力了抹了抹自己的臉頰,深沉的說道:「各位兄弟,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的拖延蒙古人的行軍速度!拖延得越長越好!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的援軍需要時間!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只要能夠讓蒙古人慢下來,就是好辦法!大家有沒有什麼辦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白衣軍是處於絕對下風的。目前,白衣軍在整個巴彥淖爾草原,也只有不到四千人。協同作戰的吐谷渾騎兵,只有三四千人左右,根本可以忽略。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直接和三萬的蒙古騎兵對峙,那是相當的火爆啊!
你林丹汗狡猾,我們白衣軍也不是泥捏的,你丫的以為這樣就能嚇跑我們?太天真了!咱們只要纏上了你,就絕對不會輕易離開的!咱們就在這大草原上,好好的纏纏綿綿一番吧!在王夏的指揮下,雕騎軍散兵重新上前,再次襲擾蒙古騎兵。果然,林丹汗的精銳騎兵再次迅猛出動,將白衣軍驅逐。
既然他親自來了,說明蒙古人出動的,絕對不僅僅是三萬人。土默特部落,有足足五萬的鐵槊騎兵,五萬的普通騎兵,還有部分協助作戰的哈喇慎部落騎兵。他們都是聽從林丹汗的命令的。因此,隨時都有可能,有更多的蒙古騎兵到來。這一切,都要看林丹汗個人的決心。如果他真的不顧一切的話,將十萬騎兵都全部調過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麻痹的!」
二狗子又繼續喝了幾口水,神態慢慢的恢復了正常。他向王夏提供了更多的消息。從歸化城的方向,的確是一口氣就出動了三萬的蒙古騎兵,帶隊的,正是林丹汗本人。其中,一半是鐵槊騎兵,一半是普通騎兵,還有極少數的哈喇慎部落騎兵。其實,這些消息,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林丹汗本人親自來了!
「麻痹的!林丹汗!你夠狠!」
「老天,林丹汗本人也來了?」
陷阱?不行。蒙古騎兵的數量太多了,你有多少個陷阱可以裝他們啊?就算一個陷阱裝一個蒙古騎兵,那也至少得挖三萬個陷阱。估計陷阱還沒有挖好,白衣軍自己先累死了。
「兄弟們,出發了!」
「砰!」
王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反反覆復的告誡自己。
「砰!」
在烏梁素海的周圍,雕騎軍和鷹騎軍戰士,加起來總共有一百人左右。他們迅速的收拾了自己的武器,跟在王夏的身後,向東面出發。隨後,其他地方的戰士,在接到集合的命令以後,也陸續到來。聽說蒙古騎兵來了三萬人,還是林丹汗親自帶隊,戰士們的神情,都有點肅穆,一路上都沒有人說話。
面對白衣軍的襲擾,蒙古人的應對,就是分出小部分的兵力,來應付白衣軍的襲擾,其主力部隊,絕對不受影響。有林丹汗坐鎮,蒙古騎兵的士氣,也沒有受到影響。該吃就吃,該拉就拉,該睡就睡,該趕路就趕路。雖然說白衣軍打死了一百幾十個的蒙古騎兵,卻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王夏悄悄的詛咒了兩句。
白衣軍上下都知道,上一次,林丹汗和徐興夏,在鎮遠關,可是狠狠的交過手的。那一次,林丹汗是吃了大虧,不得不悻悻的離開。可以說,兩人之間的怨念,是非常深的。只要徐興夏還控制著苔絲娜,不肯將她交出去,林丹汗都不可能放過徐興夏。這一次,林丹汗親自帶隊,顯然是要報仇雪恨來了。
雕騎軍和鷹騎軍的戰士,都曾經設想過,林丹汗會幹涉巴彥淖爾草原。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趁白衣軍在巴彥淖爾草原立足未穩,就出動大軍征伐,絕對是最正確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在這裏長期警戒了。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林丹汗出動的兵力,會有這麼多!三萬蒙古騎兵啊!這絕對不是小數目!
「砰!」
放火?不行。夏天的大草原,根本不可能燃燒起來。
蒙古騎兵從歸化城出發,到達巴彥淖爾草原,正常的情況下,只需要十五天左右的時間。如果他們的部隊人數太多,降低了行軍速度,那麼,在二十天的時間里,應該也可以到達了。從二狗子通報的消息來看,蒙古騎兵已經越過了藍星峽,距離鳳凰海,也就是十天左右的路程了。前鋒部隊可能更快一點。
雕騎軍和鷹騎軍的戰士,都面面相覷,沒有人吭聲。老實說,他們的腦子,都不怎麼靈活。打仗,是可以的。面對面的肉搏,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想開動腦子辦法,就有點為難他們了。面對如此複雜的局勢,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想法啊!王夏看他們的樣子,也感覺自己是對牛彈琴了,只好作罷。
這些該死的蒙古騎兵,顯然是打定了主意,根本不在乎他們的襲擾,一心只想要儘快的趕到目的地。這的確是戳到了王夏的要害。他要的,絕對不是眼前這樣的結果。林丹汗這個傢伙,果然不簡單啊。他很清楚,白衣軍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對症下藥的他,讓王夏和他的戰士們,一時間無計可施。
慌亂是沒有用的。作為鷹騎軍的統領,他必須冷靜下來。他不能讓下面的戰士,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寸,失去了信心。這對於他們的士氣,將是很大的打擊。軍官都慌了,下面的士兵當然也會跟著慌。如果部隊沒有了士氣,戰鬥力也會跟著大打折扣,打敗仗幾乎是必然的。同時,只有冷靜下來,才能思考對策。
王夏舉起千里鏡,只看到東面的草原上,出現了一條暗紅色的線。這條線越來越大,越來越粗,最後演變成一條溪流。溪流越來越大,越來越寬,快速的演變成一條條的河流。最後,很多的河流匯聚在一起,就好像是一片的海洋,向西面蔓延而來。
蒙古斥候倒下了兩個人,其餘的都散去了。
一段時間下來,白衣軍的戰士,都忍不住有點泄氣了。三萬的蒙古騎兵,根本就是大象啊。在這個龐然大物的面前,白衣軍戰士就像是一隻只辛勤的螞蟻。大象隨便你咬,你也咬不了多少。說得不好聽一點,這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啊!
「好傢夥,人數的確不少!」王夏放下千里鏡,沉聲說道。
「必須想辦法扭轉局面!」
藉助千里鏡的幫助,他一眼就判斷出,那些小股的精銳彪悍騎兵,絕對是林丹汗的殺手鐧,是林丹汗專門用來對付雕騎軍散兵的。從他們剛才出擊的動作來看,的確是很迅猛,很突然。要不是雕騎軍散兵反應快的話,可能已經被包餃子了。
王夏也感覺到相當的壓力。他原來的設想,林丹汗出動的兵力,肯定不會超過兩萬人,林丹汗本人更不會親自出動。沒想到,居然是三萬人!而且,還是林丹汗本人親自帶隊!這裏面蘊含的壓力,絕對讓王夏震驚啊!這一戰,只怕又要開歷史先河了!
「干!」
王夏策馬來到兩個蒙古斥候的屍體旁邊,跳下馬來,在他們的身上仔細的搜查一番,確信他們的確是林丹汗的騎兵。從他們身上攜帶的干牛肉數量來看,足足是一個半月的分量。而在正常的情況下,蒙古人只攜帶半個月的干牛肉。足足三倍啊!由此可見,這一次,林丹汗的確是準備大動干戈了。
二狗子帶來的消息,讓烏梁素海附近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面對這麼多的蒙古騎兵,王夏深感壓力。他倒不是怕死。事實上,就算他去死,也無法解決問題啊!如果死可以解決問題,他根本不會有絲毫的猶豫。現在的問題是,必須遲滯蒙古騎兵的行動,讓他們無法按照計劃到達巴彥淖爾草原。可是,蒙古騎兵的數量這麼多,他們只有兩三百人,怎麼才能做到呢?
連續數聲的槍聲響起來。
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抓到了白衣軍的軟肋。白衣軍的軟肋,就是巴彥淖爾草原。如果蒙古人不顧一切的殺過去,巴彥淖爾草原,肯定是要遭殃的。就算白衣軍可以撤退,吐谷渾人也跑不掉。吐谷渾人是白衣軍樹立的一個標杆。如果這個標杆,被蒙古人幹掉了,白衣軍的威信,就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