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目錄

第641章 火車,鐵路,應該不難吧?

第641章 火車,鐵路,應該不難吧?

當然,具體的技術細節,徐興夏不懂。或許,在某些他不知道的方面,還會有一點難度。不過,他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火車頭搞定,其他的技術細節,都不在話下。活人難道還能給尿憋死?大不了,就先將鐵路鋪設好了,然後用馬匹來拉。馬拉火車,在歷史上也是出現過的。反正,現在的西北地區,可是一點都不缺少馬匹。隨著白衣軍控制了歸化城周邊地區,馬匹的數量多的數不清。
話音未落,前面已經響起了激烈的槍聲。
只有無煙發射葯,才能滿足後膛槍的需要。據說,黑索金炸藥可以衍生出無煙發射葯,滿足後世子彈的需要。也不知道科技司搞出來的這些類似黑索金炸藥的東西,是否也能做到。徐興夏希望它最好是能夠做到。因為科技司鼓搗出來的那些不知名炸藥,外表是白色的膏狀,徐興夏決定,將其命名為白色炸藥。
「火車……」
這樣的配置方式,在遭遇韃靼人騎兵的襲擊時,可以有效的反擊,不會吃大虧。如果韃靼人騎兵大群的蜂擁撲上來,反而會給白衣軍騎兵集體殺傷的機會。莫日根和林丹汗,都是這樣失敗的。雙方的戰鬥越是正面,出動的人數越多,白衣軍騎兵佔據的優勢越大。相反的,雙方的戰鬥越是零星,越是飄忽不定,白衣軍騎兵就越是吃虧。特別是在追擊方面。白衣軍騎兵想要追殺韃靼人騎兵,基本上是力所不及的。這一切,還是回到日月銃的最根本缺陷上。
更何況,在重新裝填彈藥的時候,還有可能被韃子騎兵反擊。要是沒有其他同伴的掩護,白衣軍騎兵單獨和韃子騎兵對陣,危險性還是很高的。你一槍未必能打死韃子騎兵。馬背上的射擊,準確率很低是必然的。而韃子騎兵卻可以向你連續射出五六枚的箭鏃。這也是白衣軍騎兵,很少單獨活動的根本原因。
還有,如果有鐵路,就更好了。現在哈密衛最大的問題,就是漢人的數量,似乎相當的不夠,無法將這塊地區,都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要從內地遷徙更多的漢人來,費用是很高的。你想想,大量的人口,拖家帶口的,從內地遷徙到哈密衛,需要翻山越嶺,需要經過甘肅鎮,這中間的難度,可想而知。
日月銃的威力,要集中起來使用,才能避免造成火力隔斷。因此,白衣軍騎兵,一般都是以小隊為單位活動的。也就是說,每一股的白衣軍騎兵,都至少有六十人左右。獅騎軍的總兵力有八千多人,可以組成這樣的小股部隊,大約是一百多個。因為他們是集中活動的,輕易不會分開,因此,又可以將他們看做是一百多個戰鬥個體。
「大人,有敵人!」
後世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鐵路去到哪裡,勢力範圍就擴展到哪裡。從軍事戰略上來說,一條鐵路線的作用,簡直怎麼形容都不過分。快速的大量的運輸能力,強大的輻射能力,這一切,都讓鐵路線,成為白衣軍未來擴展的重要手段。須知道,向西域擴張,最大的麻煩,就是後勤運輸。使用騾馬運輸,過時了。必須使用鐵路運輸。
但是,如果獅騎軍的八千多人,每個人都是一個有效的戰鬥個體,那就完全不同了。八千多個戰鬥個體,和一百多個戰鬥個體,根本就是天與地的差別啊。八千多人往哈密衛的各個角落裡面一撒,完全可以讓韃子騎兵,根本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韃靼人唯一的選擇,就是退出這片區域。
「砰砰砰!」
日月銃是前裝槍,無法在馬背上重新裝填。除非是你不開槍。否則,你一旦開槍,就意味著,你必須停止追趕,下馬重新裝填彈藥。沒有彈藥的日月銃,就是一根燒火棍。然而,等你重新裝填好彈藥,韃子早就跑得沒影子了,你想重新追趕都沒有可能。
五天以後,徐興夏他們到達罕東左衛(敦煌)。
老實說,早期的蒸汽機車,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蒸汽機的馬力足夠大,就可以做火車頭了。至於鋪設鐵軌什麼的,就更加的簡單了。以寧夏鎮目前的鍊鋼煉鐵技術,就完全可以滿足需要。水泥也是沒有問題的。有他這個穿越者在旁邊指點,提前兩百年的時間,讓鐵路快點出現,應該沒有問題吧?
但是,如果有火車,那就完全不同了。火車的運輸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列火車的運輸量,就等於幾萬輛甚至是幾十萬輛的馬車。只要輕輕鬆鬆的跑一趟,就可以將大量的人口遷徙過來。後世的隴海鐵路,那可是中國土地上最骨幹的鐵路先之一啊。基本上可以說,沒有隴海鐵路和它的支線,就沒有大西北地區的總體發展。
徐興夏陷入了深深的憧憬當中。
什麼?做不到?不可能?現階段,飛機、汽車、輪船什麼的,或許還有點困難,技術相差太遠。但是,火車卻是完全有可能的。歷史上的斯蒂芬森,好像在1825年左右,就已經研究出了第一列列車。隨後,世界的鐵路建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代。
既然科技司可以糊裡糊塗的弄出白色炸藥,徐興夏相信,雷汞應該也可以找到替代品。畢竟,這個世界上,能用來製造火帽的,肯定不止雷汞一樣物質。擁有和雷汞同樣特性的物質,一定是存在的。關鍵是,科技司的那幫人,能不能發現而已。無煙火藥的發明,不也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出現的嗎?一切,都是有機會的。
在徐興夏的眼裡,一條條的鐵路線,就好像是一條條的繩索,可以將敵人硬生生的捆綁住,讓他們根本無法動彈。舉個例子,要是哈密衛有鐵路線的話,韃靼人早就呆不下去了。因為,在鐵路線的周圍,必然會崛起大量的城鎮,必然會有大量的外來人口到來。在強大的外來威脅面前,韃靼人只有縮回去大漠的份。後世的美洲土著,不就是被一條條的鐵路線給不斷蠶食的嗎?
發現不妙的韃子騎兵,立刻選擇了後退。他們也不是笨蛋,察覺到白衣軍騎兵不容易對付,果斷的就放棄了原來的計劃,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面對退走的韃子騎兵,獵騎兵戰士,只有在後面目送的份。不是他們不想追,而是無法追。
獅騎軍的主力,目前正在爭奪哈密城。哈密城周圍的韃靼人,沒有正面和白衣軍騎兵對峙,而是採取零星襲擾的方式,東面出現一陣子,西面出現一陣子,讓白衣軍騎兵很是煩惱。基本上,白衣軍騎兵只能處於被動的防守的態勢,很難主動進攻。
目前,困擾後膛槍的技術難題,其實就兩個。一個是發射葯。一個是雷汞。黑色火藥作為發射葯,其實有諸多的弊端。用來做後膛槍的話,威力似乎不夠。因為,後膛槍的話,閉鎖問題始終是存在的。一旦壓力外泄,後膛槍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普魯士在1840年左右發明的後膛擊針槍,就是使用的黑火藥。但是,這種後膛擊針槍,並不是徐興夏需要的。他需要的是更先進一點的步槍。
徐興夏舉著千里鏡,冷酷的打量著戰場。戰鬥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應該是一股試圖垂死掙扎的韃靼人,無意中發現了徐興夏他們的身影。剛好徐興夏的身邊,只有三百獵騎兵護送,他們就動了心思,覺得可以在徐興夏他們的身上撈點油水。其實,這股韃子騎兵的數量也不多,只有一百多人而已。他們的膽量倒是很大。
如果白衣軍將鐵路通過新疆地區,再一路通到歐洲……嘿嘿,只要稍微想一想,都覺得無比的興奮啊!白衣軍在前面打仗,鐵路在後面一直向前延伸。一列列的火車上,都裝滿了兵員和物資。無論多麼頑強的對手,在這樣的鋼鐵怪物面前,都只有舉手投降的份。當然,不投降也是可以的。那就要被全部打死了。
結果這樣一來,白衣軍騎兵就無法控制更大的區域了。只有一百多個戰鬥個體,怎麼控制這麼大的地方啊?形象的來說,一百多個白衣軍騎兵,怎麼可能將整個哈密衛都看管過來呢?在每個戰鬥個體的中間,肯定有很多空子,可以讓韃子騎兵隨便出沒的。
「後膛槍……」
獵騎兵的士兵,紛紛下馬,依仗坐騎為掩護,不斷的開槍反擊。一顆顆手指粗大的米尼彈,打在韃子騎兵的身上,將他們持續不斷的從馬背上撩翻下來。沖得最猛的幾個韃子騎兵,都被打成了黃蜂窩,身上一個個的血洞,不斷的噴血。對於這樣的戰鬥,獵騎兵上下,簡直是輕車熟路了,一點難度都沒有。
……
忽然間,獵騎兵的斥候前來報告。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