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傳》目錄

第四十六章 爆竹聲傳

第四十六章 爆竹聲傳

王況不知道這年頭有沒壓歲錢這一說法,不過他也不擔心,自己是做為小輩的,要有,也是別人給自己,爆竹放完后,大家也就都散了,敢情這時候壓歲錢還沒出現,或者說是還沒從皇宮裡傳出來吧。不過,這時候還沒有守歲一說,大家散了就都各干各事了,至於娛樂,那是貴族們才有的,無非也就是投投壺,下下圍棋之類的。
「二郎,府外來了個外地人要找您,如今正在偏廳侯著,郎君說事關重大,無論如何也得請您去見見。」孫府中的人不似客棧眾人一樣叫王況做小東家,以前是稱大郎,現在王凌回來了,就改稱二郎。
除夕下午的街上冷冷清清的,家家都在忙著年夜飯。王況牽著王冼的手走在街上,昨天剛下了場雪,若是平時,這街上雪早就掃乾淨了,只是現在大家都忙著先掃自家屋子,得等屋裡乾淨了,才會來掃外面。
孫銘前把後面偏院划給了王況兄弟二人住,並安排了兩個使喚丫頭伺候著,不過王況不大喜歡被人伺候,兩個丫頭早早被王況打發去睡了。
廿九天,富來客棧就不再開門了,不過客部還是有一個因風雪誤了行程的客人,一個客人,沒必要留那麼多人,只是讓剛搬來的李大胆抽空來照料照料。除夕的年夜飯,在王況的建議下,把那客人請到了孫銘前府上用餐,本來只是王況按後世的習慣來做,卻不想,就這麼個舉動,幾個月後,整個江南都傳遍了建安富來客棧待客如親的佳話,這個效果是王況沒有料到的。
在回孫府的路上,偶爾有一兩個行色匆忙的,見了王況都唱個諾問個好,王況也都微微笑著一一回禮:過年好,恭喜發財。聽到的都是楞一下,旋即大喜,呵呵的笑著走了,碰到下一個人,這人也學了王況的樣說了句:過年好,恭喜發財。就這麼一傳十,十傳百,等到夜幕降臨,整個建安城裡,大家見到的第一句話就都成了:過年好,恭喜發財。
聽得丫頭解釋,王況只好做罷,想想也是,整個建安才多少個讀書人?況且圍棋不是用石子磨成便是玉石磨成,還要挑色澤一致的,頗費成本,就是一般讀書人也買不起。
「不想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今天來這裏,算是一種告別儀式吧,王況心想。他知道為什麼往日破敗無人的道觀為什麼突然就開始修繕了,也有人來祭拜了。無非就自己當年就在這裏安過身罷了,那些想要得神靈庇佑的人,自然也就認為這道觀有靈氣了。只是這樣一來,無端的破壞了王況心中的一絲挂念,道觀,再也不是以前的道觀了,王況突然有些索然。
無奈之下,王況只好回去睡下,躺在床上也不知多久,總算迷迷糊糊要睡著,卻是被一陣敲門聲驚醒,起來看,王冼已經去開了門,正是自己外屋的兩個丫頭敲的門。
「嗯?」王冼正看著神像出神。
「來人是哪裡人?」外地人?王況很納悶,還有哪個外地人?林家若是要找,必定會是林府中管事帶來。莫非是王凌出事了?
燃完爆竹,王況又說了一連串的吉祥話,諸如連年有餘了,歲歲平安了之類的。這些句子大家多是第一次聽到,聽到的也都是喜氣連連。連身道謝。
水晶包出現在了孫府的年夜飯上,不過王況並不大喜歡吃這個,水晶包只是賣相好而已,那皮看起來晶瑩剔透,但卻是沒個嚼勁,用後世的說法,不Q。倒是孫韓氏很是喜歡這種賣相好的吃食,聽說是王況整治出來的,又是連聲誇獎,慈愛之情溢於言表。
出了客棧,大白和小白都跟在後頭搖頭晃腦的走著,本來高三是要將它們關回去的,被王況制止了,跟著就跟著吧,自己難得陪王冼玩,讓它們跟著王冼,也算是個伴。
到了道觀,卻見往日破敗的道觀竟然有人來清理了一番,整齊了許多,神像前竟然還擺了盤果子,還有三柱正冒著縷縷輕煙的香插在神像座下的磚縫裡。在角落裡還堆了些木料,看那加工的式樣,似乎是要做門窗的樣子。
孫府上自然是沒有這些。
路過客棧的時候,特地拐了進去看了看,客棧里高三在守門,整個客棧,就高三一個是無家的,所以看護客棧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身上,不過他也不孤單,大白和小白兩隻鵝也陪著他。本來按理,大小白今晚都該進了孫銘前府中眾人的肚子的,但王冼死活不讓,加上大小白可能是因了王況兄弟倆的緣故,對客棧眾人也是很親,所以大家也就有些不忍心,就此保得了一命。
路上很少人走,雪地上沒幾個腳印,王況和王冼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聲音在冷清的街上格外的明顯。兄弟二人是去道觀的,過年了,也該去那個曾經庇護過他們風雨的道觀看看。
席間,孫銘前正式提出,富來客棧給王況一半的份子,往後王況就是名副其實的富來客棧東家了。王況也沒拒絕,笑著應了。孫銘前甚是欣慰,王況若要是拒絕或是有半句推辭之意,那就是生份了。如今既然應承如此乾脆,那就是心裏徹底將自己當成了自家長輩。
才推得門進去,大白和小白就撲楞楞的扇著翅膀,一搖一擺的直撲了過來,也許是還記得王況拔毛的事,大白就膩著王冼,小白則賴上了王況,兩隻鵝都用喙輕輕的繞著兄弟倆的靴子啄著,一雙大肥腳掌還時不時的提起來似乎想要攀爬上來。
過年,自然是小孩子最企盼的日子。
「二子。」
年夜飯王況並沒動手,吃食么,不能一口氣全整出來,一兩個月整一兩樣出來也就夠了,這樣才能保持新鮮感,也才合乎邏輯,研究新吃食也得時間的不是?
也罷,就當寵物吧。
這時候還沒有守歲一說,用過年夜飯,就有下人取了些早早就準備好了的晒乾的竹段來,堆在府門前的地上開始燒了起來,又在門前擺了香案,上了供品,都是常見的果脯雞鴨之類。然後又在門上掛了桃符。此時再看,幾乎所有人家都在忙著這樣的事情,若說有分別,不過就是供品的多寡和爆竹堆的大小而已,這倒和後世家境富裕些的就燃放幾千上萬響的鞭炮,家境稍緊的就放個一百或幾百響的意思意思是一樣的。不消多時,整個建安城裡到處便噼噼叭叭的響了起來,雖然不是很響,但也是很清脆,也沒有濃濃的硝煙味。可惜不懂火藥,尤其是硝石怎麼來的都已經忘得一乾二淨,否則,這必定又是個極好的生財之道吧。
(唐時的春節並非是初一,而是立春日,只是到了宋元后才改為正月初一春節。本文為了方便各位書友的習慣,就改在初一,特此說明。)
這算是寵物了吧?王況蹲下來輕輕的順著小白的脖頸想。
還是得整出點娛樂工具來才是啊,否則這往後的日子難熬,王況看著窗前案几上的油燈感慨。以前是大病一場後身子骨弱,為了養身體,王況都是早早入睡,現在身子將養好了,晚上也越來越晚睡了,又不似王冼,睡前還可以讀讀書,打發時間,自己本來就對讀書已經怕了,再讓他捧書本,打死也不幹的。真不知道這古人們怎麼熬得過夜晚的時間。
燈火映在窗格上一跳一跳的,看到窗格,王況就知道自己笨了,怎麼就把穿越必用的法寶之一五子棋給忘了呢?想到要去找圍棋,外面屋裡的兩個丫頭也根本沒敢睡下,主家沒睡,自己是萬萬不能睡的。見得王況出來,聽說是要找圍棋,就都犯了難,孫府除了孫家英孫家翰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外,就沒一個讀書人,哪來的圍棋?若是平常倒也好辦,尋了店鋪,敲了門定做就是,買是沒得買的。可如今這除夕夜,去敲人門那是大忌諱。
孫韓氏早就為王況王冼準備好了新衣服,和孫家英孫家翰兄弟倆一樣的款式,都是她自己親手縫的,用的是混了絲綢的新麻布,雖然不大好洗,但勝在柔軟,沒官職在身的尋常人家是穿不了絲綢織物的,所以也就有人鑽空子,將絲綢混在麻線里織布,深得富貴人喜歡,價格也是不菲,直逼絲綢了。孫韓氏早已經把王況兄弟當成了自家兒女來看。王凌也有一套的,只是他現在出門在外,只得等他回來才能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