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春》目錄

第1024章 公主大婚(一)

第1024章 公主大婚(一)

不光劉遠忙,皇宮提前一個月,就已經張燈結綵、大搞衛生,所有人圍著公主的婚事忙得團團轉,如果一切按照舊例,一切都變得方便,但是李麗質是李二和長孫皇后的長女,又是最受寵愛的公主,李二下令優待,其中就封號和嫁妝,李二和群臣就商討過多次,光是魏黑子認為嫁妝過於豐厚一事,就三上奏章,負責籌辦的禮部尚書周世石,也屢屢上諫。
這與李唐王族出身於隴西軍事貴族有關,在唐代,公主婚前失節、婚後丈夫死了改嫁等,並不是什麼新聞,作法有點像胡風,不過入主中原后,為了彰顯皇族的尊貴,有意效仿漢風,讓人有一種人隨意,規甚多的感覺,李氏一族,骨子裡有著鮮卑的驍勇的血液和開放的遺風,可是作為皇族,又需要維護它的尊嚴。
「將軍,你的步子過小,有損你男性的魅力。」
「將軍,笑,對,笑不露齒但又要讓人感到你春風滿面的感覺。」
當年劉遠成親之時,堅決不要清河崔氏的嫁妝,崔敬當時還認為他有志氣,可是李二一嫁女,那筆嫁妝劉遠要也是要,不要也得要,兩個女子,一個有嫁妝少,一個嫁妝多,無形中就矮了半個頭,崔敬心中不是滋味,生怕女兒在劉府受委屈,不過劉遠卻暗中寬慰他,那捐出修路的百萬兩銀子、修改長安城的道路交通,這些就是彩禮,就彩禮和嫁妝相比,入不敷出呢,而娶崔夢瑤,雖說不要嫁妝,但也沒有出彩禮,這些年清河崔氏幫忙甚多,一定不會負崔夢瑤云云,崔敬這才釋然。
女著男裝,綵衣娛親的方法,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以理喻的,感覺很兒戲,不夠莊重,但在唐代卻沒有問題,劉遠應幸的是,自家的李麗質,繼承的只有優點,外柔內剛,國色天香又溫婉可人,要是像太平公主那樣,養了幾十「男寵」,就是脾氣再好,那也得造反了。
「將軍,敬酒之時你需用雙手拿杯,左手托著酒杯,右手輕輕扶住,這樣方顯尊重。」
「將軍……」
「將軍,你走路時,眼睛要看著前方,目不斜視,以免讓人覺得有孟浪之意。」
作為高高在上的皇上,作為被神化的皇上,那禮儀之多。可以說是令人髮指的地步,想當年劉遠進宮前,也被那些太監好生一番教導,生怕在殿前失儀,引起皇上的不快,而皇上嫁女,嫁的又是與皇后所生、最受寵愛的女兒。而所嫁之人,又是大唐立功無數的新貴,自然得隆重其事。
對於扶桑,劉遠也鞭長莫及,如果陳子墨要是在大唐,劉遠相信,只要他不是謀朝篡位這種殺頭的大事,劉遠都有信心幫他、保他,當然,若是趙元和李方二人在大唐,劉遠也不用陳子墨出手,一個命令就把把二人給抓出來了。
儘管如此,在劉遠被打入天牢之際。裴驚雁還是積極走動,河東裴氏的人裴進,也利用大理寺少卿的職務之便,對劉遠大開方便之門,美人情深啊。劉遠說什麼也不能再辜負裴驚雁了。
按當時的制度,親王及三品以上,若二王后,服色用紫,飾以玉。五品以上,服色用朱,飾以金。七品以上,服色用綠,飾以銀。九品以上,服色用青,飾以鍮石。應服綠及青人,謂經職事官成及食實祿者,其用勛官及爵,直諸司依出身品,仍各佩刀、礪、紛帨。所以紫衣玉帶,佩刀、磨刀石等物,說明公主願意嫁的人要三品以上武官才行。
劉遠倒有點妒忌魏晉以前的駙馬了,據說在成親之前,公主會派一個美艷的宮女前來試婚,所謂的試婚,那就是看看未來駙馬長得怎麼樣、身體如何、有沒有不良的習慣、有沒有隱疾,在床上表現怎麼樣等等,宮女回去要詳細稟報公主,讓公主對未來駙馬有所了解,如果實在不行,那就另想他法,不像唐朝,思想開放,但做法陳舊。
雖說關乎到女婿的婚事,可是崔敬卻出人意表採取了沉默,兩不相幫。
這樣一來,劉遠苦了,所佛回到了後面最艱苦的學生時代。
劉遠只能一邊想著李麗質、裴驚雁的絕色,一邊咬牙堅持著,而另一邊,還得兼顧著工程、買賣,對宴請哪個賓客費盡了心思,以前還有崔敬那老小子幫忙,可是再娶妻這種事,劉遠可不敢再找他麻煩,事實上,崔敬沒找自己麻煩已經燒高香了,可以說,現在劉遠是快痛苦並著。
「劉將軍,你的步子有些大了,這樣略顯浮夸。」
這樣還節儉,那皇室的氣派,還真是遠非常人能比。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六月初八。
這一天,皇宮中皇親國威、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按著常規,皇上送公主出閣的時辰,都把吉時選在晚上,不知是這個時候的時辰好,還是把家事和政事分開,先忙完政事,再忙家事的原因,劉遠也沒法,據自己在後世聽到的故事,據說太平公主出嫁,也在晚上,當時隆重其事,一路上火炬點成了一條火龍,把道邊的槐樹都給烤焦,李麗質出嫁,也是選擇在晚上。
任何事,都得有代價啊。
此外,被迫再一次延期裴驚雁,還眼巴巴地等著進門呢,原本已經訂好的婚期,隨著大唐與吐蕃的開戰一再拖延,一次次讓這名絕色美女獨守空房,原來計劃等劉遠出征吐蕃回來,再風風光光嫁入劉府,不過裴驚雁是這樣想,就是河東裴氏、程老魔王夫婦都是這樣想的,當聽到劉遠再一次立下蓋世奇功、凱旋歸來時,裴驚雁差點沒樂瘋,可是誰也沒想到,劉遠在十里長亭的那一出負荊請罪,讓二人的成親之日再一次押后,李麗質身份高貴,遲來先上岸,裴驚雁還要等公主進了,這才隨後跟著進劉家,這可以說是吃盡了委屈。
劉遠現在一聽到「將軍」二個字,頭都痛了,心裏暗罵禮部尚書周世石,這個老傢伙肯定是記仇,想當年自己就在大殿之上,當著皇上和文武百官把他氣得吐血,這倔老頭有意報復,派了一個非常固板的老婆子前來對準駙馬進行一番教育,這個固執如的周世石老婦人,辦起來一絲不苟,做得不好,就是將軍加准駙馬也沒半絲情面可給,一定要劉遠做到她滿意才行,而每日一個時辰的教導,一刻鐘也不能少。
於是,劉遠的苦難時刻到了。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太平公主,這一位幾十年後才呼風喚雨的公主,她的一個故事可以體現皇室的作派:有一天,太平公主穿著紫袍玉帶,頭上折著頭巾,佩戴者寶刀、磨刀石、擦拭寶劍的巾帛,在皇帝、皇後面前載歌載舞。皇帝和皇后大笑:「兒不為武官,何遽爾?」(你又不是武官,怎麼這副打扮?)太平公主說:「以賜駙馬可乎?」(那麼這套打扮賞賜給我的駙馬總可以吧?),於是,做父母的明白,女兒要招駙馬了。
一切就指望他了,劉遠有心幫忙,但是實在抽不出時間。
不過一想到李麗質和裴驚雁這兩位萬中挑一的絕色佳人,劉遠能做的,只有忍了。
華夏作為禮議之邦,禮儀繁多,古人成親,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禮不能省,而作為公主成親,這些儀式又被的放大,按照戶部的使者說。到時還有外邦的使臣參与,必要的禮儀不能少、為了調節氣氛,催妝詩也不能免,此外,那成親的流程上。還有如障車、轉氈、卻扇、拜堂、撒帳、觀花燭、等等,光是看劉遠也眼花繚亂。
好在小娘也非常明理,大海茫茫,她也捨不得劉遠冒著生命的危險出海。那麼多年都等了,也不在乎再多等一些日子,因為她也看到,劉遠實在是太忙了。
劉遠可以把生意拋下,可以把在建中的兩條高速放手,可以讓揚威軍自行訓練,但是劉遠不能對李麗質和裴驚雁的婚事一拖再拖,李麗質是公主,還是李二和長孫皇后最寵愛的公主,那大婚自然不可馬虎,經過再三商討,把成親之日定在六月初八,此事一早就以皇榜的形式公諸于眾,不僅如此,還有廣邀賓客,上面的日期,也註明是六月初八,此事已成定局,絕無更改。
劉遠倒是懷念起崔敬那老小子了,老實說,這傢伙有時候的確是很討厭,但實則上對自己很不錯,當年在清河和崔夢瑤成親,可以說他是一手包辦,倒省了劉遠不少功夫,而劉遠現在娶公主,一拿到那清單,頭都痛了:胡床什麼尺寸、帳子什麼顏色、被子什麼面料、上面綉著什麼、燈籠制多大,掛多高等等,全部列得一清二楚,光是看到都頭暈,最令劉遠吐血的是,禮部那個固執的周世石還說這是皇上皇后應魏黑子的建議節儉后的成果,聽到都覺得壓力山大。
如此一來,即使得到確切的消息,劉遠也不能第一時間奔赴扶桑,幫小娘把那兩人殺父仇人給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