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運天王》目錄

第1640章 頂層的憤怒

第1640章 頂層的憤怒

不過,說實話,真正讓他們表了這樣的態度,這樣去做的根本原因不全都是因為洪總理堅決的態度,更為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他們確實被楚海市汽車廠的代表還有他們背後的林先生給刺激到了,或者,換句話說,是被他們這種真正大公無私的精神給感動了,所以,也當面做出了決定,並且還分別與洪總理、發改委、能源局還有楚海市汽車廠簽定了戰略合作備忘錄與協議書,甚至具體細則都寫清楚了。同時,還向洪總理簽定了兩個承諾書,一個承諾書是關於來一次行業內部堅決清肅貪腐分子的「一月承諾書」,另外一個承諾書就是一年之內,必須分期分批改制的「深化改革改制承諾書」。
而第二天上班的一早,趙銘洲正在辦公室處理公務呢,結果,華京方面同樣來了人,也直接把趙銘洲給帶走了,甚至連他安排一下工作的時間都沒有安排,這一下,整個楚海市官場就亂套了,眾說紛紜,說什麼都有,反正,兩大主官都被帶走了,一時間,楚海市官場人心惶惶,倒是搞得人人自危,四處打探消息,卻都沒有打聽清楚,到底是誰帶走的這兩位主官。
各個能源企業如何行雲布雨,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目前來說,倒是不關他們的事情了。
且說陳慶才帶著人已經回到了楚海市,正讓人加急審問呢,結果,省人大就來了一個電話,直接打到了他手機里,說要他晚上下班之前,務必趕到省人大,召開一個加急會議,必須要他本人參加,不允許讓別人替會。陳慶才就有些莫名其妙,沒太搞清楚狀況,不過,上級的命令還是要服從的,他就先組織人手進行審訊,當然,先借用了一下林宇的「助理審訊員」團隊——附帶說一句,林宇的仙聯當然是人才輩出的了,只要達到鍊氣期十二級的人,基本上,「催眠」一個人,迫著他說出百分之五十上的秘密,還是不成問題的。達到築基期初境的,提升百分之十的成功率也沒問題。中境和高境都能相繼在原有基礎上提升百分之十,而仙聯現在能找出來的人里,這樣境界的,沒有五百也有三百,所以,審幾個人還用費事兒么?當然也就不煩林宇出手了。
而徐委員長這位正主任,其實也是代表著這樣的一派了,目前來說,也是最堅定的緩步慢步改的堅持者之一,當然,也是最有份量的一個。
不過,據各大門戶網站所做的相關民調顯示,居然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極力支持這次改革,民間調查也是如此,老百姓們紛紛對此交口稱讚,這一點,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到底是哪個部門帶走的兩大主官,以後的楚海又會是如何的走向?現在,一切基本上都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沒有人知道今後的局勢將會是如何的走向了。
只不過,剛剛趕到省人大會議室,結果,就直接被國家最頂層的部門的人給帶走了,直接就去了華京。
這次會議直接開到了第二天凌晨,所有人都累得不像樣子,但精神卻是極度亢奮,因為,一份有可能影響華夏乃至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的戰略協議草案已經初步成形了,並且,所有能源企業的老總也達成了態度堅決一致的共識,那就是,既然有了楚海市汽車廠這麼強有力的支持,如果他們再不把這個改革進行到底,那他們這個老總也當得確實有愧了。
且說這邊的洪總理與趙向陽主持召開了這一次會議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那邊廂,另外一場國家重要相關的內部會議也在緊急地進行中。
這一次改革可謂是沒有半點先兆,一時間在全社會乃至國際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來。因為之前的所有改革,都是小心謹慎,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雖然堅決卻是十分遲緩地往前走,生怕帶來過劇烈的社會動蕩。而這一次的改革,卻是雷霆未至雨先行,沒有半點徵兆,直接就開始啟動起來了,一時間,無論是社會民間還是網路上,都已經傳瘋了。
姜美茜連家都沒有回來,直接就帶人回去起草相關的方案了,而各位老總也是緊密回去,馬上開始著手進行相關工作的布置。
這邊廂,緊急組織審訊,那邊廂,陳慶才就去了省里。
「我同意。我還聽說,楚海市的那個陳慶才,居然跑到省能源局去抓人了,這可真是太有本事了,把手伸得那麼長,好像他還是楚海市新任的人大主任?嗯?這簡直就是胡扯嘛。把他和那個市長都帶過來吧,問問清楚也好。」徐委員長淺啜了一口茶水,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徐委員長,楚海近萬人規模的群體事件,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的了,我強烈建議,馬上啟動對楚海市市委市政府的違憲調查。因為這一次事件完全是他們沒經過上級允許,自主進行改革,並且出於狹隘地區利益從而破壞整個市場的行為,而究其深層次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強行破壞踐踏國家根本法,將政府權威凌駕於人民權力機關之上,現在就已經造成了如此規模的群體性事件,如果還任由他們這麼胡搞下去,恐怕還會造成更加嚴重的社會後果,所以,我們強烈建議,啟動對楚海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調查,並且,要帶到華京來進行違憲調查。」趙自強慷慨激昂地說道,他就是趙楚的親爺爺了。經過趙楚的「彙報」,他也是勃然大怒,不過,他的怒有兩方面,一方面,老爺子還是比較正直的,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孫子偷偷摸摸地到楚海去是幹什麼去了,別的不說,先說他的目的本身就是不純,另外,這場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肯定他也有份兒,所以,把他的孫子大罵了一通,並責令他必須現在就滾回華京,禁足一年,不許外出。不過,另外一方面,他的怒,也是因為他本身就是較為保守的一系官員。由能源牽動的這一場路線之爭,他一直是站在反方向極力抵觸的,當然,他倒也沒那麼狹隘,並不是非要把這種優越的能源束之高閣不用,但他的建議跟以前的洪總理一樣,那就是先小規模地逐步摸索,不在全社會範圍推廣,其實這也間接地代表了他在路線上的傾向,那就是,深化改革不能操之過急,還要一點點地來,這也子華書記認為的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所以必須抓緊改、馬上改,立查立改、即知即改相違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