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明》目錄

第187章 布局

第187章 布局

張居正死後被清算,言官肯定是佔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大人,」張用誠的臉晒黑了很多,但精神很好,並不顯太疲憊的樣子。他在京城時是惟功的幕僚和智囊一般的人物,勞心很多,這一趟遠差雖然很疲憊,但反而是把他疲憊不堪的精神給養足了,現在說話時都是神采奕奕,「此行在吳游擊和吳千戶哥倆的引見下,先見了戚帥,戚帥待我等很親厚,說是薊鎮宣大都有屯田,遼鎮也有屯田,但糧食仍然不能自給,如果我順字行能以這樣的規模繼續運糧,降平糧價,這是國家之福。再下來是到遼鎮地頭,李帥在廣寧,當然見不著,不過寧遠的指揮同知祖參將專門從寧遠經前屯,再到山海關來見我等,說是與大人相交莫逆,這一次送糧是到山海關為止,祖參將說,下次不妨繼續前行,由關門而出,經前屯再到寧遠,塔山,錦州,右屯,如果能送到義州和廣寧當然更好,遼鎮本地還是很缺糧的,這幾年每年冬天都大雪不止,本地軍糧不足,糧價很高,他看了我們的馬車,極盡誇讚,說是以此運糧,實在是一門好生意。」
這個年頭白銀還沒有大量湧入,銀價還是很堅挺的,一兩銀子能兌嘉靖和萬曆年間的金背銅錢一千文,幾十年後,一兩銀就只能兌五六百文了,當然,要是崇禎年間鑄的那種含鉛太高,一碰就碎的小錢,一兩銀還是能兌千文以上。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風塵僕僕,確實,半個月時間來回一千三百余里倒不算什麼,但押運著百萬斤以上的糧食,送糧到庫,盤點,算帳,收帳,再購買土貨方物,建立順字行的分店,和當地的商行士紳,特別是駐軍和官府搞好關係……隨便算算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苦差,好在眼前這些少年都是回來了,而且,肯定帶回來一切順利的好消息。
車隊最頭裡的是張用成和馬光遠兩人,然後就是幾十個有候補武官身份,從舍人營和順字行調出來的小夥子們。
以明朝的統治力來說,還遠遠沒有到末世光景,任何人,不論有無異志,想在京城經營起一支可以威脅皇權的力量都是不可能的。
到那時不要說擴大規模了,維持現在的格局就不錯了。
提起正事,他神色轉為肅然,對著惟功抱拳道:「大人放心,這一次談得很好……大人可能和祖參將提起運糧等生意上的事,但當時祖參將未必當真,這一次我們的車隊到山海關,屬下能清楚的看出來祖參將還是很驚愕的,屬下已經代大人答應,只要祖家協助我們在山海關和前屯,寧遠兩地開設門店,不使當地的士紳大戶排擠,我們就可以與祖家合作,開展在當地的生意。至於送到錦州和右屯,大凌河,塔山,甚至廣寧和義州,這個屬下說不能做主,只能回來等大人裁斷,祖參將並沒有失望,等我等要折回前,他又見了我等一面,送了整整一輛車的東西,說是土物,屬下看了,都是毛皮,人蔘,東珠等物,價值不菲,當在千兩以上。」
從現在來看,第一步終於是走出去了。
張用誠是極少數知道惟功在遼鎮也要布局的,事情是明擺著的,不論朝廷將惟功放在宣府或是大同,又或是薊鎮,馬芳和大同馬家的勢力足夠使他在宣大兩地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在薊鎮,戚繼光雖然是以制度帶兵,但同樣也是對自己的心腹將領有諸多照顧,惟功是吳惟賢一手帶出來的,和浙兵有脫不開的淵源,加上張居正的關係,惟功若到薊鎮,得到的照顧絕不會少。
「談得很好!」
不過相比較幾十年後,祖承訓的好兒子祖大壽還有他親家吳襄的數百萬兩白銀的家產,這個時候的祖家只能用「貧寒」兩字來形容了。
走出去,再壯大,最後再走回來。
包括象惟功這樣的大型連鎖門店,幾百過千的夥計,經過嚴格的軍事化的訓練,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那是皇帝和張居正的信任,還有勛貴子弟不大可能造反的加成,但時間久了,十年之後,這些少年和惟功都成年了,那時候不管如何,都會受到忌憚和防範的。
一出手就是千兩銀子的人情,只能是這些將門世家才有的豪氣,這算是一種先期投入,在展示祖家合作誠意的同時,也是充分展現了祖家的財力。
……
這樣的大世家,又是青年武將,論說起生意經來卻是頭頭是道,也怪不得張用誠笑話祖承訓。
從朝中的諸多大員,再到顧憲成這樣還沒有正式出仕的舉子,毫無例外的,都是被龐大的利益鏈所驅使著,左右著。
趙士楨哈哈大笑,指著惟功道:「妙,這話說的簡直是太妙了!」
「大人,幸不辱命。」
每個人臉上都是興奮之色,張惟功也不例外。農夫種下的種子就是期待它生根發芽,從一年多以前他就思索,順字行這種經營模式怎麼產生變化,並且真正走出去!
「其實無非就是不做事不錯,多做事多錯。」
而大明重視言官固然是限制了權臣禍國,但副作用就是實幹家總是最受指責的,言官反正不用負責,風聞都能奏事,況且多做事者總會有把柄在人的手中,一上奏,洋洋數千言,又故意危言聳聽,專撿符合皇帝疑心病的方面來說,掌權越重,做事越多者,自然被這樣的指責方式打的千瘡百孔!
剛剛所發生的一幕,也是給惟功上了深刻的一課。
隔著半個月時間,他們從京城到永平府和山海關跑了一個來回,其間馬光遠等人還帶著一個小型車隊北上一直到三屯營,原本還打算繼續往喜峰口去,不過算算時間太緊張了,就是從三屯營直接又到遵化,然後在薊州車隊重新會合,經由通州,最終折返回京城。
國朝的傳統無非就是這樣,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無錯。站在一邊指責的人永遠都存在,指責別人的人才是最正確的。
在趙士楨哈哈大笑的同時,惟功向王國峰使了個眼色,王國峰很伶俐的點一點頭,示意自己已經知道,會繼續跟進此事。
「見過大人!」
至於「我大清」根本就沒有言官生存的土壤,江南殺的東林黨人頭滾滾之後,這幫傢伙又掉過頭來,拚命奉迎,明朝皇帝出個皇城都是大逆不道,浪費國帑,清帝兩代十二次南巡,花費在千萬兩之上,卻是聖明之至,某個麻臉兔帝更是被吹成千古一帝,兩朝之間的差距,只能叫人說,讀書人在某種層面來說,真是賤骨頭啊……
就在此時,王樂亭已經大叫起來,他看到了在風雪中逶迤而來的車隊,三百多輛大車在純白的大地上猶如扭動的長蛇,縱然是車身和騎士們身上都落了雪,仍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車隊滾滾而來,向著崇文門的方向,急速前進著。
「祖參將是將來用得著的人物,你和他談的如何?」
這是好多步,要慢慢走,每一步都得走穩了。
至於萬曆之後,言官放言無忌,徹底成為黨爭的工具,到崇禎年間,達到頂峰,東林黨的勢力也到底頂峰,最終在王朝覆滅之後,一切都成為過眼雲煙了。
「還真是大方啊。」惟功輕笑,但是對祖家的這種大手筆,並不感到太意外。
立足於薊,圖謀于遼,這是大布局,張用誠不會破壞,只會鼎力相助。
就算張居正能在位十年,這改革也就是持續十年,如果他能在位二十年,二十年後改革也是會被終止。
無非是利益!
惟功本人卻是沒有什麼笑意,如果勉強說有,那也只能說是深深的疲憊之上的一層淺淺的苦笑。
「諸君免禮。」
趙士楨此時走了上來,懶洋洋的道:「小顧他不是不懂江陵其實有功於國,但他身邊的人,他的好友,師門,同年,鄉族,親友,全部都是反江陵的,加上江陵確實有一些事太隨意任性了一些,落人口實……」
「惟功你真是白費力氣啊。」
顧憲成並不是不懂得張居正的改革有很多是有其道理在的,甚至在這一場辯論中有幾次被反駁的啞口無言,根本答不出話來。但顧憲成也好,趙南星等人也罷,真正在心底深處完完全全沒有私慾,只是和張居正在治國方略上有嚴重分歧的官員,整個大明也沒有幾個!
五年之內,由等同游擊的坐營官到參將,副將,這是很有把握的事。
張用誠說到後來,語氣中也帶著一點調笑之意,祖承訓的父親祖仁是駐節寧遠的援剿總兵官,左都督,祖家從七世之前就落戶寧遠,世代為將,已經是寧遠和遼鎮最有實力的將門世家,老實說雖然李成梁為遼鎮總兵十余年,麾下子弟也多授給將職,赫赫有名的李家九虎將最低也是參將游擊,但論起真實的潛實力來,祖家最少也是不在李家之下!
而惟功的理想是能掌握大權,進而影響到這個世界,這樣的雄心壯志,京城的這一塊舞台對普通人來說足夠大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嚴重的桎梏。
從顧憲成開始到最後的反應,一切細節都使他明白,張居正所主持的這一切,自己所欣賞的這一切,已經註定是曇花一現,絕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