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二百五十六章 進軍武昌(四)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二百五十六章 進軍武昌(四)

兩人聽了也不禁暗道一聲僥倖,好在自己是提前了一步,要不然漢陽府只怕就被商家軍捷足先登了。不過現在商家軍的先鋒人馬以經開始渡江了,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立刻出戰,因為大軍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渡完的,現在出來,還來得及,同時看一看商家軍到底有多厲害。
於是張獻忠道:「這一仗我們一定是要打的,但定國的話說得也有道理,我們可一定不能輕敵。而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會輕易就來進攻我們。不過如果就這麼坐守武昌府的話,我們也未免太過被動了。而商毅攻取了三縣之後,下一步一定是進攻漢陽府,因此我認為我們不如就在漢陽府迎戰商毅的人馬。漢陽武昌只有一江之隔,一但武昌有失,我們也來得極回兵,你們看如何呢?」
原來漢陽府和武昌府雖只有一江之隔,但張獻忠同樣也沒有多少人馬駐守,團此孫可望和李定國帶領著人馬連夜動身,渡過了長江,來到了漢陽府駐紮,而到了第二天,就有探子來報,說是商家軍的先鋒人馬,以經從漢水上游的蔡甸鎮附近渡過了漢水。
這一次張獻忠能夠攻取武昌府,其實也有許多幸運成份,主要還是當時李自成在襄陽與左良玉大戰,完全吸引了明軍的注意力,同時也足由於左軍的軍紀太差,弄得整個湖北地區怨聲載道,加上闖軍的聲望浩大,因此在許多地方都激起了民變,張獻忠才由安徽殺入湖北,連取黃梅、廣濟、蔪州、麻城等地,並大殺鄉紳,廣招人馬,僅麻城一地,就有五六萬人投奔了張獻忠,這才得以實力大增。
雲夢、孝感、應城三縣在一天之內,全告失守,這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張獻忠那裡。
不過抱怨歸抱怨,明軍打過來了,總要想辦法應對過去,因此張獻忠立刻招集四個養子: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商議,是和明軍打一仗,還是放棄了武昌府,接著跑路。要打,現在明軍似乎又猛了起來,連李自成都不是對手了,自己能打得過眀軍嗎?要逃,哪么向那裡逃呢?要知道在九江還蹲著一個左良玉,李自成可以不把左良玉放在眼裡,但張獻忠可不敢輕視他。
張獻忠得知三縣失守之後,也不禁暗暗有些吃驚,雖然他並不在乎這三個縣的地方,但明軍攻取了這三縣,就意味著己將矛頭從李自成身上轉移了過來,對準了自己。
張獻忠見他們四人都同意自己的主張,也十分滿意,道:「好,那麼就這麼決定了,可望、定國,你們兩人先帶三萬人馬,今天就出發前往漢陽府駐紮,以防明軍來取漢陽府,我會率領大隊人馬,隨後趕到,合兵一處,迎戰明軍。」
劉文秀道:「就算這個商毅再能戰又怎麼樣,咱們有十幾萬人馬,還怕他嗎?就算他是戚繼光復生又能如何?老四,你要是膽小,那就別去了,請大王給我一支將領,讓我立刻帶兵出擊,復奪三縣,打他一個落花流水。」
儘管張獻忠知道李自成被明軍打得大敗,但他手下畢竟沒有專業的探子,而且對這場戰事的過程也不太關心,團此並不知道李自成是怎樣敗的,只能想當然的認為,一定是明軍聚集了更多的人馬。而現在來進攻自己的只有一萬多人馬,也完全不放在心上,如果這就被明軍嚇走了,也未免太膽怯了吧。
孫可望首先道:「大王放心,我以經派人打聽清楚了,原來明軍的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這三部人馬現在都在按兵不動,而奪取三縣的明軍是由一個新人率領,此人叫做商毅,官職是副將,非常年輕,還不到三十歲,但他手底下只有一萬多人馬。」
因此張獻忠的心裏一直有些發怵,由其是得知李自成誅殺了羅汝才,又吞併了左、革五營之後,生怕李自成會來和自己火拚。在張獻忠剛剛攻下武昌之後,李自成曾派人來到武昌,名為相賀,實則是脅迫張獻忠歸附。而張獻忠也只能笑臉相迎,同時又贈送給李自成大量金銀寶物,而李自成雖然受了禮,但沒有作書回復,也弄得張獻忠整天提心弔膽,不得安神。
然後張獻忠才趁著左良玉東下,李自成忙著在襄陽建立政權的機會,攻取了武昌,並殺死了周王,還取得了周王府的全部積財,硬生生從李自成口裡把這塊肥肉給搶去了。
李定國也有些不悅道:「二哥,你這是什麼話,那一次打仗我落在你後面了,我只不過是說我們不可輕敵,常言道『驕兵必敗』。而且商毅的人馬雖少,但九江尚有左良玉、黃州還有黃得功和劉良佐,三部合兵以不在我們之下,雖然他們現在都按兵不動,但我們如果傾巢出動,迎戰商毅,而他們趁虛來取武昌,那又怎麼辦呢?因此我以為我們不如穩守武昌府,等商毅帶軍攻來,明軍必然渡江,或半渡而擊,或背城一戰,必可取勝。而又可不遠離武昌府,進可攻,退可守,進退自如。」
張獻忠本想離開武昌,另找他處安身,那知就在這時,吳甡督師南下,率軍與李自成展開激戰。也使張獻忠鬆了一口氣,決定看看情況再說。
這時李定國道:「不過雖是如此,但我們也不可輕敵,我聽說商毅此人十分厲害,其部號稱商家軍,仍是效當年戚繼光,他以前不僅打敗過清軍,而且這次明軍能夠打敗李自成,也多是此人出力,因此他的人馬雖少,但我們也不能小視於他。」
張獻忠聽了孫可望的話之後,也不禁大為安心。
而得知李自成被明軍打得大敗,準備放棄湖廣北上之後,張獻忠的心裏也十分暢快:李自成,你也有今天嗎?但萬萬也沒有想到,明軍居然沒有追擊李自成北上,而是調轉了矛頭,對準了自己。張獻忠的心裏也十分惱火:自己在武昌獃著,又沒招誰又沒惹誰,幹嘛老是和自己過不去呢?難道就不能讓自己過兩天安心的日子嗎?
四人聽了,也都沒有異議。其實李定國也不是不同意與商毅開戰,而是主張不遠離武昌,張獻忠的這個辦法也算是一個折中之舉,在漢陽府與明軍交戰,也能使用半渡而擊的戰術,因此李定國邊覺得這樣做也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其實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末,張獻忠遠不如李自成風光,只是在安徽潛山一帶活動,還一度被劉良佐和黃得功打敗,形式十分被動。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得越來越激烈,孫可望忙道:「好了,好了,老二、老四,你們都少說兩句吧,是戰是守,一切都聽大王的安排。」
劉文秀道:「你說得到是容易,只是明軍會如你所想嗎?萬一到時候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都率軍來取武昌府,合兵困城,那麼我們豈不是要坐守孤城,束手待斃嗎?」
四人聚齊之後,張獻忠立刻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
李定國反駁道:「黃得功、劉良佐、左良玉等人如果要出兵,那麼早就到了,也不必等到現在,他們都是貪圖小利之人,在我們的大軍未離開武昌府之前,是絕不會率軍來攻的。」
不過張獻忠雖然攻取了武昌,但也知道自己的實力比不過李自成,從兵力上說,現在張獻忠雖然稱號稱有三十萬大軍,但實際只有十三四萬,而且其中絕大部份都是臨別拼湊的烏合之眾,真正的老營精銳還不足兩萬人。而且現在李自成手下也能算是文武齊備,人材濟濟,而張獻忠這一邊,主要還是靠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這四個養子撐著,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趕不上李自成。
四人忙齊聲道:「臣等尊令。」
要說張獻忠不害怕,那是假話,雖然現在張獻忠又是稱王,又是設官,似乎也弄得風聲水響,但他畢竟不如李自成那麼聲勢浩大,而且李自成和明軍的孫傳庭、左良玉等主力軍隊都真刀真槍拼過了幾場,底氣也足,說話也硬,也敢不把明軍放在眼裡了。而張獻忠基本還是流寇主義,撿軟柿子下手,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從來也不敢和有實力的明軍動真格。
而且說心裡話,張獻忠現在也捨不得離開武昌府,因為張獻忠雖然把大明朝攪了一個天翻地覆,但這十多牟以來,他一直都是過得東奔西走的日子,幾乎是朝不保夕。現在張獻忠好不容易佔了一個落足點,而且還能稱孤道寡,過過乾癮,他的西王府其實就是用過去的楚王府改建的,不過王府修建得到是富麗堂皇,豪奢氣派,還有太監宮娥侍候看,在裏面住著,不知道有多舒服,張獻忠都有些樂不思蜀了。而一但離開了,可能這輩子也過不上這麼舒心的日又了,因此張獻忠也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和這支明軍打一仗再說。
他把張獻忠搬了出來,劉文秀和李定國當然也不敢再爭執下去了,於是都看向張獻忠,聽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