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二百六十章 進取漢陽府(一)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二百六十章 進取漢陽府(一)

十四顆實心彈在八顆砸到城牆上,將城牆砸出大小不同的坑道,而目在坑道邊緣,布滿了裂紋。另有四顆擊中了城門,震得城門「咚、咚」作響,激得灰塵簌簌直落。雖然城門是用半尺厚的木板,還包上了鐵皮,但依然出現了幾道裂紋。而還有兩顆直接就落到了城樓上,只打得城樓的門窗破裂,木屑亂飛。還砸死了幾名士兵。也嚇得在城樓上的其他士兵紛紛躲藏。
這一點清人就非常清楚的,天聰七年,祝世昌給皇太極的一份奏疏里說:「自古攻守,全用火器,如鳥槍、三眼槍、百子銃、佛郎機、二將軍、三將軍、發炮之類,用之城上防守極好。若攻打城池,必須紅衣大炮。」在崇禎十三年(1639年)的松錦之戰,後來南明弘治二年(1646年)的揚州之戰,江陰之戰中,清軍能夠攻破城池,紅夷大炮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致可以說,如果清軍沒有紅夷大炮,很難橫掃南明。
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震得人耳膜生疼,在城樓上指揮防守李定國和孫可望覺得城牆彷彿都顫動了一樣。
商毅一直在指揮車上看著炮擊的效果,不得不說,紅夷大炮確實是攻城的好武器,他看得很清楚,紅夷大炮對城牆造成的傷害,要比佛郎機炮大得多。這還是自己只有四門紅夷大炮,如果有四十門紅夷大炮齊射,就是將城牆轟開一個缺口,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火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區別。
商毅當然熟知近現代的戰例和各種武器的運用,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注意掌握主動權,因此在組建商家軍時,就是以火槍和中小型火炮為主,但也不放棄重型火炮。但商毅並不把紅夷大炮當守城利器來使,並且改進紅夷大炮的炮車,盡量減少它運輸的困難,因為這大傢伙在攻城的時候,還是有大用處。
火炮營的營長一聲令下,十四門火炮的炮手們立刻點燃了引線。
漢陽府的城牆高約四丈,橫向展開約有二里多遠。正中城門位置有城樓,在城門兩側各有兩個馬面,兩邊的城角位置有塔樓。城外的羊馬牆由於多年沒有維修,大部份都不在了,而少數部份也只剩下小半截。
在袁崇煥死後,祖大壽守大凌河,守錦州的兩戰中,儘管明軍都擁有大量的紅夷大炮,但清軍卻釆用長期困守,圍而不攻,圍城打援等戰術,結果這兩次圍城的結果都是以祖大壽糧盡援絕,最後投降而告終,結果是把大批製作精良的紅夷大炮白白送給了后金而已。反而成為清軍攻破明朝堅城最有力的武器。
商毅點了點頭,對身邊的成進道:「不理其他的地方,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對準城樓的地方開火。等打開城門之後,再派火槍兵衝進城去。」
而這一次進攻漢陽府,就是商毅試驗紅夷大炮在攻城中運用方法的一個試驗場。
第二天又經過了一天的忙碌,商家軍所有人馬物資都以經渡過了漢江,在蔡甸鎮駐。全軍共有三團、五團,兩個騎兵連,一個偵察兵連。共計人馬七千五百多人。另有輔兵,雜役一千五百餘人。
但就在第二天,商家軍就對漢陽府發動了進攻。
自從袁崇煥取得了關寧大捷之後,明朝就將火炮的運用,一直定位於是守城利器,事實上袁崇煥的關寧大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這一戰中用火炮重創了努爾哈赤,使其傷重不治而亡。本身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從此以後袁崇煥本人也因此制定出「憑堅城,用大炮」的戰術。也成為明朝軍方的火炮使用原則,即使是在袁崇煥死後,這個戰術原則也沒有改變。
不過商毅對此也早有準備,不等西軍的人馬到,派成進帶領三團,去攻取漢陽府,給西軍來了個圍魏救趙。
不一會兒,三團所屬的二門兩千斤紅夷大炮,二門一千斤紅夷大炮,三門一號佛朗機炮,四門二號佛朗機炮,三門三號佛朗機炮,六門虎蹲炮全部都以經布置完畢。除了虎蹲炮的射程太短,無法在現有的距離內打到城牆,其他的十四門火炮全都以經調整好了發射和角度,並填裝好了火藥和實心彈。
李定國和孫可望得知之後,也都大吃一驚,也不顧再進攻商家軍,急忙回兵去救援漢陽府。結果在半路上丈遇到了商家軍的阻擊。而商毅又命羅遠斌帶領五團,從西軍背後殺上,兩下夾攻,又將西軍殺得大敗,當場拆兵六千餘眾,被俘多達千餘人。孫可望和李定國只得繞道逃回漢陽府,閉門不出,同時派人向張獻忠救求,請張獻忠迅發兵過江。
其實火炮重點打擊的還是城門,儘管這個時代火炮的精確度並不高,但因為距離近,目標集中,因此在每一輪轟擊中,總也會有三四顆炮彈擊中城門,因此六七輪下來,城門上也挨了二十幾下,在城門上以經眀顯的出現了四五處凹陷的地方。如果在城門洞里,看城門的背面,就可以發現,城門上以出現了多處地方木裂,而且門栓都以經彎曲變形了。
像紅夷大炮這樣的重型火炮,威力確實巨大,用於野戰,則笨重不堪,運輸不便,而用於守城,又因為這個時代黑火藥的功能不大,就算是使用霰彈,但殺傷力也只是集中在一個較小區域,作用也確實是有限。而且如果攻擊方對城池進行長期圍困,那有紅夷大炮也沒用了。
十四門火炮連續不斷後噴出火舌,發現怒吼,將炮彈無情的射向漢陽府的城牆、城樓、城門上。在連續七八輪轟擊之後,城牆是中彈最多的,在漢陽府城門附近的城牆上,以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幾十凹凸不平的大坑,而城牆上的裂紋,己是密如蛛網一般。
事實上重炮的最大作用並不是在守城上,恰恰是攻城。
漢陽府位於長江和漢水的夾角處,城牆也是依水伴江而建,因此四面有兩面臨水,西南兩面是旱門,而東北兩面是水門。商家軍主攻的方向就是西門。商家軍的人馬離城牆約三百步的距離布好陣式。商毅站在指揮車上,用望遠鏡觀察漢陽府的城牆。
這時西軍還剩下二萬多人馬,兵力遠比商家軍多。但經過了兩天的激戰之後,西軍早就被商家軍殺破了膽,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戰,就連李定國也喪失了與商家軍作戰的信心,因此在商家軍的人馬到達漢陽府城下之後,西軍全都躲在城裡,四門緊閉,加緊防守。
「轟——」
李定國和孫可望互相看了一眼,兩人都被商家軍這種攻城戰術感到震驚。在李定國看來,攻城應該是靠近城牆,架上雲梯或者是塔車,然後向上攀爬進攻,明白就是拿人向上堆,拿人命換城池。因此攻城戰往往也是損失最大的。一般的將領都會盡量避免攻城戰。而商家軍則完全顛覆了李定國的這種傳統觀念,人馬根本就不靠近城牆,遠遠的就拿火炮轟,看樣子是打算硬生生將城門給轟開。心裏也不禁驚駭無比,攻城戰還可以這樣打的嗎?
城樓同樣也遭到了十幾下炮擊,牆壁被打裂出幾個大洞,連屋頂都被砸塌了兩塊,城樓內的房間里更是一遍狼籍,己有二十多名士兵喪命。而漢陽城裡的守軍這時根本就不敢在城樓上站著了,紛紛向兩側退讓,就連李定國和孫可望也退避到一邊,整個城樓幾乎就是不設防的。
在近現代戰爭中,自從有了火炮之後,就不乏有用重型火炮擊潰敵軍的防守陣地、城牆、要塞等,而取得勝利的戰例,其中最著名的戰例就是:在一戰中,德軍使用大貝爾塔巨炮,攻克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
因為紅夷大炮用於攻城,卻能夠充份發揮它射程遠,衝擊力大的優勢,用來攻擊城樓、城牆可以壓制城頭的抵抗力量,轟擊城門,又能為攻城的士兵打開缺口。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命向城上填。一些原先看來無法攻克的城池,卻都能攻克了。
「轟——轟——轟——轟——」
不過現在看來,轟開城門以經是時間早晚的事情了,因此商毅立刻下令,命一個營的火槍兵帶著虎蹲炮,向城門推進,準備去搶奪城門,而另一個營的火槍兵沿城牆射擊,清除兩側的守軍。
而這個戰術的結果,也造成了明朝在最後二三十多年裡,不僅一味追求大口徑的重型火炮,忽視了中輕型火炮和火槍的製造和發展以及運用。而且在事實上,還將重型火炮的使用和發展,推進了一個戰略誤區。
成進道:「是。」然後轉身下了指揮車。立刻吩咐士兵們準備火炮。
看著商家軍都渡過了漢江,李定國和孫可望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兩人也暫時放下了爭執,分兵兩路,分別對蔡甸鎮和江灘陣地發動進攻。
自從南下以來,商家軍連戰連勝,一路勢如破竹。不過雖然也攻克了不少城池,但基本都是靠偷襲,或是靠商家軍的威勢力,逼使對方棄城而逃。但強行攻打一座城池,還從來沒有過,而漢陽府就將是商家軍南下強攻的第一座城池。
又是一聲巨響,兩顆紅夷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幾乎同時擊中了城門,本來就以經不堪重負的門栓終於應斷裂,漢陽城的城門,左右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