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目錄

第四百九十二節 防不勝防

第四百九十二節 防不勝防

廖良手握單刀,鮮血如泉,從手臂流淌而下,又順單刀點點滴滴落在草地上。
借溝壑的掩護,楊公卿快步急奔,轉瞬已到了數十丈開外,才要跳出溝壑,就見一人撲了下來。
「只想求見程大人一面。」張亮並不說出來意。
杜伏威投靠東都,一下子打亂了江南勢力的均衡。本來王世充和蕭布衣並非到了水火不容的時候,有個杜伏威緩衝,他們的戰爭看起來還是有些遠。
不過蕭布衣和李靖一樣,想別人不敢想。
那人身材魁梧,手持利刃,兩刀將魏王身上的箭桿削斷,探身已將王弘烈負在背上,拚命向外殺去。
廖良手臂發抖,卻只有握的更緊,突然仰天長嘆道:「末將身受聖上重恩,不能保全魏王的性命,身為階下之囚,留著性命何用!」
周奉祖暗自叫苦,沒想到事情一件接著一件,而且沒有止境的時候。傻子都知道,要進城說服程嘉會是極為困難的事情,甚至有生命危險,他這個銀青光祿大夫看起來始終和鏡花水月一樣,不可捉摸。
可奔馬甚急,一時間無法勒住,陡然間馬兒悲嘶,又是『咕咚咕咚』倒地。淮南軍一心逃命,並沒有發覺路上早有埋伏,絆馬索陡然繃緊,前面沖的最急的匹馬憑空摔了出去,塵土飛揚。路邊草叢、灌木中,暗器如飛。毫不例外取向淮南軍的坐騎。楊公卿大驚,飛身下馬,想要護住魏王。陡然間一個兵士撲上來,大叫一聲,「將軍小心!」
可甩出那一刻,楊公卿又發現三四人向他這方向衝過來。
張濟還是陰沉著一張臉,張亮卻是笑容滿面。昨晚才經戰亂,城緊閉城門,見到三人前來,守城兵士高聲叫道:「來者何人?」
王弘烈見到廖良自盡,心中微顫,可轉瞬被恐怖覆蓋,大叫道:「是他自盡身死,我已勸他歸降。」
不顧身前兵刃,廖良揮刀引頸一割,已血濺當場。臨倒地之時,不望魏王,卻是望著東方,那裡,正是江都的方向!蕭布衣沒想到他竟然如此剛烈,倒是錯愕不已。緩緩還刀入鞘,蕭布衣對著廖良的屍體深施一禮道:「此等義士,當受本王一拜。」
張亮不慌不忙,「在下三人乃東都使臣,請見程大人。」
淮南軍到現在,剩下的不過千餘人。
有是時候,擊殺容易,可要讓敵手心膽俱寒,還能取的最大的利益,並非容易的事情。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他威震天下,他意氣風發,他伸手一指,可決定一座城池,甚至天下的命運。他這樣的人,想像中,本應該鐘鳴鼎食,盡享榮華!
蕭布衣卻是拉著李靖走到一旁,「二哥,莫要取笑了,若沒有你的追命騎兵,我如何能擒的住王弘烈。眼下淮南軍潰敗,想必人心惶惶,正是我們打秋風的機會,不知道大軍何日能到。」
李靖雙眉一揚,「你想取永福縣?能否取下還是未知之數,冒然進攻永福,只怕有極大的風險。鐵騎要到永福,不過半天的功夫,可你的目的當然要想控制永福,不然用兵何益?既然如此,非用大軍不可。大軍行至永福,最少要一天的功夫。」
料事如神的當然不是墨愈,而是蕭布衣。
可蕭布衣卻知道,自己已經兩天一夜沒有睡眠。他當上西梁王的時候,若自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可憐。
王弘烈又道:「廖良,快放下兵刃!」
王弘烈這個魏王,顯然沒有想象中那麼有權威,就算是楊公卿都是棄之不顧,餘眾當然亦不會把他放在眼中。
但王弘烈身邊還留著一人。
周奉祖遲疑問道:「坐嗎?」
「這個可以坐。」張亮滿不在乎道:「他們若有敵意,一頓亂箭射來即可。既然他們要請我們一敘,我想事情大有希望。」
楊公卿不敢回頭,性命攸關,誰的性命,顯然都是不如自己的重要!身形晃了幾晃,已沒入草叢之中,蕭布衣樹上望見,放下了長弓,優哉游哉的望著遠處的慘叫連連。
那人一怔,蕭布衣已經一把抓住他的衣領,丟了出去,沉聲喝道:「綁起來。」王弘烈摔落在地,成了滾的葫蘆,不等起身,七八把單刀已經架到脖子上。那人還想要拚死殺來,卻被眾勇士攔住。他伸手奪過一把單刀,勢若瘋虎,可又如何殺的過眾人的重圍。王弘烈心膽俱寒,顫聲道:「莫要殺我,我是魏王!」
蕭布衣放聲長笑道:「不殺你可以,讓你手下放下兵刃。」
他們一唱一和的搭檔,卻可說是天衣無縫。
當年他追擊叱吉設,不過用了三百騎兵,就讓數千大軍土崩瓦解。這次用了千余騎兵對付淮南軍,更是遊刃有餘。
「滴滴答答」之響輕微,陽光一耀,血中透著艷紅,凄艷中帶著悲涼。
日上三竿,蕭布衣此刻沒有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而是坐在一棵大樹上。
「那到永福呢,需要多久?」蕭布衣正色問道。
抬頭遠望,蕭布衣已看到了淮南軍的旗號,露出一絲冷笑。他目力敏銳,早見到淮南軍已丟盔卸甲,潰不成軍,為首百來騎簇擁一人,正是魏王王弘烈。
六合城不收留王弘烈,其餘縣城的形勢並不明朗,王弘烈只剩下最後一個選擇,就是逃回江都。而這條路就是逃回江都的必經之路。
雖然現在西梁軍還是跟不上步伐,可蕭布衣相信,憑藉李靖、杜如晦的指揮調度能力,只要十數天的功夫,西梁鐵騎就會遍布江都各郡縣!
緩緩的抽出羽箭,蕭布衣沒有半分急迫之感,雖然敵手從一箭之地已到半箭,轉瞬就要從他樹邊而過。
他們以兩千兵力,憑藉威名竟然逼淮南軍撤退,一舉擊潰淮南軍近萬兵力,眼下正要窮追猛打,就要殺到揚州之前,給與王世充以重重一擊。
見他刀法精奇,可血染征袍,已堅持不了太久,蕭布衣挽起長弓,已拉到滿月。想了半響,終於還是放下長弓,從樹上跳下來。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蕭布衣哈哈大笑,已轉身離去。李靖望著他的背影,忍不住的笑笑。這個三弟,稀奇古怪,想的方法光怪陸離,就算是他,也不知道蕭布衣這次會採用什麼方法。
可這二人,顯然有著極大的不同。李靖任何時候都像將軍,都喜歡領軍作戰,穩中求勝。蕭布衣卻更如豪俠,喜歡險中求存。
手中單刀稍緩,已被兵刃逼住了前胸後背,動彈不得。
蕭布衣道:「兵法有雲,出奇制勝。如今王弘烈新敗,王世充正在攻打沈法興,多半想不到我們會用兵如此之快。二哥,你也教過我,要出乎不意方有最大的效果,眼下王世充想不到我們用兵如此之快,調兵不及。我們攻打永福,可事半功倍,可若等王世充反應過來。我只怕要去永福所花費的氣力,要是眼下的數倍。」
等淮南軍據蕭布衣不過一箭之地時,蕭布衣樹上遠望,甚至可以見到李靖鐵騎掀起的烽煙。
李靖沉吟道:「今日大軍可到歷陽,不過按照你的心思,只是借道,卻不會入主歷陽,以防江淮軍不滿。我讓他們加速行軍,可以今夜就到。」
蕭布衣感慨廖良之死,一揮手道:「押下去,好生款待,不得怠慢。」眾勇士聽令,王弘烈聽到不得怠慢之時,稍微放下點心事。臨走之時,還不忘記奉承一句,「西梁王,小人不知你大駕光臨。米粒之光,也爭光輝,可笑可笑。」
李靖平了嶺南后,一直在等。他眼睜睜的看著王世充取的江都,在江南耀武揚威,卻是一直不急不緩。他在等待時機,等待最好的時機。他堅信自己一定能等到。
倉促之間,只有李靖的鐵騎和蕭布衣手下的勇士才能跟的上二人的步伐。
可身為魚肉,周奉祖不敢拒絕,膽顫心驚的和張亮、張濟二人到了城下。
王弘烈大喜,慌忙道:「多謝王爺。」他聽蕭布衣自稱本王,一時間沒有想明白,諂媚問道:「還不知道王爺高姓大名?」
蕭布衣侃侃而談,李靖望了他良久,微笑的拍拍他的肩頭,只說了一個字,「好!」蕭布衣精神一振,他是西梁王,本在李靖之上,很多事情根本不必詢問李靖。但是他尊敬李靖,而能得到李靖的肯定,無疑讓蕭布衣也是有些高興。
魏王中箭落地,淮南軍大亂!
大樹濃密,將他身形很好的遮掩,他人在樹上,凝望遠巒,意興闌珊。江南的晚春,風輕雲淡,春花帶殘。蕭布衣輕輕的摸著柳枝,望著河上飄零的花瓣,幽幽一嘆。
只要等到鐵甲騎兵追到,這些人就算完成目的。
王弘烈身邊是大將楊公卿,神色疲憊。眾淮南軍只是望著前方,想著再奔百余里,就可到揚州城了。
江都郡極大,統縣十六,歷陽初定,蕭布衣眼下以數千兵力就想進攻,可說是膽大包天。所以就算是王世充謹慎非常,一時間也沒有想到蕭布衣會進攻。
城頭上一陣騷亂,墨愈現身出來,再沒有昨晚的料事如神,反倒有些膽顫心驚問,「你們來做什麼?」
他榮光之下,萬人敬仰,卻沒有人注意,他比任何人都要操勞。
那人厲聲喝道:「痴心妄想。」他單刀一展,又砍傷一人,可轉瞬之間。身上又被砍了三刀,血流如注。
蹄聲急驟,形成一種諾大的壓力,淮南軍也不是沒有反擊,可總是架不住鐵騎的衝擊。淮南軍雖精,可在鐵甲騎兵面前始終找不到節奏,楊公卿因為沒有和李靖遭遇,是以並不服李靖,可經過這次追擊后,只怕此生再也不想碰到李靖。
廖良微愕。
淮南軍只聽到『嗤』的一聲響。就聽到王弘烈怒吼一聲,跌下馬來。他肩頭、大腿各中一箭,血流如注。馬兒享受了和王弘烈同等的待遇,胸腹處一箭,頭顱處一箭。
他們雖勇,可也知道蕭布衣武功極高,是以不虞蕭布衣有事。勇士閃開道路,那人已看出便宜,背著王弘烈,已向蕭布衣殺來。
盧老三一旁喝道:「西梁王的大名,豈是能經你這種人之口?」
大樹極高,他卻是安然無恙。大踏步的走過來。眾勇士見到蕭布衣親自前來,早已讓開一條道路。
蕭布衣卻早就成竹在胸,「若沒有王弘烈,取不易。可我們擒了王弘烈,想要取六合大有可能。」他沒有說如何來取。李靖卻已瞭然,「程嘉會拒王弘烈于城外,導致魏王被擒。守軍害了王弘烈的性命,定然惶惶。我們只要說明利害,倒的確有可能不動一兵一卒。不過據我所知,程嘉會此人對王世充頗為忠義,要想說降此人,並不容易。」
露個討好的笑容,匆忙離去。李靖卻已催馬過來,四下望了眼,微笑道:「西梁王神勇不減,可喜可賀。」
蹄聲隆隆,遠方塵土飛揚,蕭布衣望見,收斂了心思,扣住了長弓。
這二人結拜兄弟,有著一樣的豪情,有著相似的眼光。對於勝機的把握,這二人亦是同樣的敏銳。
可蕭布衣手下勇士的目的就是擒住王弘烈,楊公卿可逃,他們又如何會讓王弘烈逃出去。那人很快深陷重圍,可還是不舍王弘烈,蕭布衣樹上見到,皺了下眉頭。
那人不肯投降,王弘烈厲聲喝道:「廖良,還不束手就擒?難道真的要害死我不成?」
只聽到「噗」的一聲響,一箭射來,射穿了兵士,餘力不衰,正中楊公卿胸口護心鏡之上。
眾人惶惶前行,沒有誰去留意路邊不遠的大樹,更沒有注意,道路的兩邊,草叢裡、灌木叢、石頭后早有人埋伏。
李靖拍拍他的肩頭,「我想你多半會趕往永福,做先遣使者。不過我很好奇,這次沒有王弘烈幫手,你在大兵到來之前,會用什麼手段輔助攻城呢?你要知道,我們的軍隊可到永福,但是要等攻城器械,還需要很久。眼下你想要攻城,難若登天,所以你只有一個方法,誘使他們出來,」
利箭極勁,竟然沒入馬頭,不見箭簇,馬兒可說是被一箭射斃!
周奉祖苦笑道:「張大人料事如神,在下佩服。」
蕭布衣劍走偏鋒,李靖雖出奇兵,但還是以正取勝。如何收拾眼下的攤子對蕭布衣很麻煩,可李靖卻做的有條不紊。數道命令傳出去,先調大軍趕赴永福,然後找來張亮說服六合城歸降。張亮為人極為聰穎,聽一遍就已明白了李靖的意圖,於是在張濟護送,周奉祖的陪同下,前往城。
那時候,他還是個盜匪,就見過張須陀一箭威力竟至如斯!他從未想過,張須陀已死多年,他竟然還能見到這種霸道的箭法。
李靖終於點頭,「你準備派誰去當說客?」
念頭一閃,楊公卿已躍出溝壑,順著一道斜坡滾下去。他拚命之下,亦是常人難敵,在對手還沒有形成包圍之前,已逃到了外圍。只聽到身後慘呼聲不絕於耳,王弘烈更是高叫著,「公卿救我。」
他其實見過如此霸道的一箭!
蕭布衣輕聲一嘆,道:「你放心,本王不會殺你。」
從深夜一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擺脫李靖的追殺。蹄聲隆隆,永遠都在他們身後不遠處響起,讓所有人的心弦繃緊,不敢懈怠。
千來人分崩離析,無心作戰,竟然讓數百人就殺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滿山遍野的淮南軍中,除了王弘烈,讓蕭布衣感興趣的還有王弘烈身邊的一人。
那人來勢極猛極凶,楊公卿厲喝聲中,已扣住那人的手腕,將他甩了出去。
李靖無疑是最成功的追擊手,也最擅長亂中取勝。因為亂的素來都是別人,冷靜的卻是李靖。
蕭布衣前來,是否意味著西梁軍已全線殺到?西梁王一來,他楊公卿也顧不得魏王。
蕭布衣的計劃現在說出來很簡單,那就是趁王世充不備,快速的佔領江都地區。這個計劃聽起來很大胆,甚至有些不切實際,因為王世充佔領揚州后,很快將勢力擴展到整個江都郡。
落入溝壑之時,楊公卿眼角餘光望去,只見到一支長箭插在他方才落足之地,直可沒羽!
有時候,失去並不可怕,只要能把握機會,失去的一切,終究還是能連本帶利的取回來。
他奔勢極猛,不說二話,單刀兜頭劈來。
蕭布衣伸手拔刀,一刀削去。兵刃相交,「嚓」的一聲響,那人手上的單刀只留下了刀柄。
王弘烈打了個寒顫,難以置通道:「你,你就是西梁王?小人有眼無珠,還請西梁王恕罪。
為了天下、為了兄弟、為了太平、為了百姓,他一天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而眼下,他要想辦法實施他連環計中很關鍵的一環。
蕭布衣正色道:「我只知道,二哥和我一樣,不會墨守成規。只要有機會,端不會放過!」
蕭布衣微微一笑,知道這裏無疑就是追擊的終點,李靖已經加快了行軍速度,準備在這裏,畢其功於一役!
李靖沉吟半晌,「這二人不足成事,若再加上個張亮,此事或可成行。」望見蕭布衣微笑不語,李靖搖頭道:「你早知道我會同意,對不對?」
墨愈猶豫片刻才道:「我去通稟。」
他乾笑兩聲,強忍箭傷離去,遠處鐵騎緩緩而來,王弘烈見了,更是膽寒。見到為首一將,手持混鐵槍,不怒自威,暗自琢磨,這難道就是常勝將軍李靖嗎?
千餘人中,他只要生擒王弘烈,就算大功告成。
順著來箭的方向望過去。見到大樹上枝葉微動。陽光一耀,鐵弓隱泛寒光。楊公卿心中大寒,翻身滾去,已到了路邊溝壑之內。
「我這面可以派兩人。張濟、周奉祖。」蕭布衣道。
擒賊擒王,他預期王弘烈會經過此的,只因為王弘烈也實在無處可走。
其實早在對手逃到六合城之前,李靖就能將他們踏在鐵騎之下,可他沒有這麼做,他和蕭布衣,顯然還有更深的用意。
那裡是他們活命的唯一途徑。
「說服他不容易,但是不代表說服不了旁人!」
蕭布衣終於拉弓,輕輕的一鬆手,四支箭如飛而去,目標卻是只有一個,魏王王弘烈!
楊公卿本是邯鄲賊帥,亦是本事高強,不然何以服眾。可見到那幾個人的身法,也是暗自心驚,這些人或許武功並不及他,但是捨生忘死的勁頭,實在讓他心驚膽寒。見到這些人先是射馬,再是纏他,又聽到鐵騎隆隆,甚至可以見到黃塵更近,楊公卿已然知道,這些人的目的簡單,就是纏住他們!
伸手緩緩的持弓,凝望遠方,蕭布衣知道,小河流水,楊柳落花均是美景,自己卻是晚春最不和諧的一個。
「乒」的大響,護心鏡炸的粉碎,楊公卿只覺的胸口如受錘擊,倒退幾步,一口鮮血噴了出來,不由臉色大變。
蕭布衣並不想殺了王弘烈,有時候,這種人活著顯然要比死了有用的多。
「六合城怎麼辦?」李靖同意了蕭布衣的看法,馬上開始想著如何順利攻下永福縣。要攻永福縣,肯定要過六合城,但六合城還在王世充的手下,冒然經過,很可能腹背受敵。
眾勇士亦滿是戚戚然,他們見多了臨陣求饒,可這種勇士,輕生重恩,實在少見。
不用多久,墨愈已匆忙迴轉,高聲道:「要進城可以,坐籃子上來。」城頭放下三根繩索,系著三個大籃子,可以坐人。想必是他們對西梁軍極為忌憚,甚至不敢開城。
但是杜伏威投降,歷陽轉瞬在蕭布衣的控制下。歷陽和江都接壤,雙方的勢力終於到了衝突之時。蕭布衣和李靖都知道,機會來了。
這時候陽光暖暖,可楊公卿卻是如墜冰窟。他聽說西梁王箭法犀利,可直追當年的張須陀,這箭如此霸道,難道是蕭布衣親自前來?
永福縣在六合的東北,在江都的西北。若能取下永福,無疑成角之勢抗住江都,隱對江都形成合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