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第五卷 飛天篇

第九百八十一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九百八十一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

鄭芝龍雖然受到清廷的多方猜忌,但在名議上,他依然還是水軍的最高將領,因此在接報之後,也立刻下令,招集海軍諸將商議應對的戰術。
成鋼接到商毅的這個任務之後,心裏也十分激動,雖然伏波軍近兩年來,連繼打贏了日本和馬尼拉兩戰,相對於這兩年一直在韜光養晦的虎賁軍來說,算是出盡了風頭,但在對清的戰場上,伏波軍除了在兩年前突襲遼東的一戰之外,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來。
而且就是突襲遼東的勝利,也是當時海陸兩軍聯手才取得的,因此在中華軍里依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別看伏波軍現在鬧騰得很歡,但等打起清虜的時候,就要靠邊站了,還得看我們虎賁軍的。而這一次商毅將對清首戰的任務交給海軍部,伏波軍上下也無不歡欣鼓舞,也都決定要打好這第一戰,為中華軍開一個好頭,同時也證眀,在對清作戰中,伏波軍同樣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當然鄭芝龍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極力贊同出戰的意圖來,相反還假意勸阻李杜國,但在李杜國的再三要求下,最後才十分免強的同意出戰。
另外從政治影響力來說,這是南京政府主動發起的對清第一戰,不僅要打贏,而且要贏得飄亮,這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鼓舞自己的士氣,打擊清廷的銳氣,如果贏得免免強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或者自身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這樣的結果都不理想。
鄭芝龍當然知道,雖然表面上是關心自己的安危,但實際上還是在防範著自己,看來逃脫的希望不大,只能見機行事了。
這一次出戰,將出動伏波軍第一分艦隊的全部戰艦,又從第五分艦隊分艦隊抽調十五戰船,出航北上,然後在登州匯合駐守山東的第二分艦隊,組成聯合艦隊,雖然這一次是在近海作戰,在登州還有一個基地,可以提供補給,因此並沒有出動后勒運需船,但各種戰船相加,也達到八十三艘,其中主力戰船為五十三艘、輔助戰船為二十三艘、飛剪船七艘。千噸以上的戰船共有八艘。
其實這次出兵有沒有鄭成功的艦隊助戰,並不影響最後戰局的勝負,但因為在此前商毅曾經答應過鄭成功,一但出兵北伐攻清,必然叫上鄭成功,一同出兵。而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鄭成功出兵之後,商毅和鄭成功也正式結成抗清聯盟,現在紹武朝廷的主要軍事力量都在鄭成功手裡,因此也就不必擔心紹武朝廷在背後搗亂,同時還可以藉助鄭成功的兵力,牽制住廣東的永安朝廷。這樣一來南明的三個朝廷,一下子去掉了兩個,就算永曆朝廷在有什麼動作,江西軍區也能夠輕易對付了。
荷蘭人不願意隨軍出戰,鄭芝龍到也沒有強求,當時立刻下令,由李杜國帶領龜甲艦隊,為先鋒船隊,自己率領六十艘其他戰船,作為第二梯隊,隨後接應,而剛購買的四艘荷蘭戰船也全部出戰,其中最大的一艘船,也被鄭芝龍當做自己的旗艦。
自從上一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了遼東和天津衛之後,清廷在天津衛也加強了駐守,而大沽口就是天津衛最主要的要塞,因為大沽口是海河的入海口,地勢平坦,水緩港深,不僅適合進行登陸作戰,而且千噸以下戰船還可以由海河逆游而上,直接進攻天津衛,前兩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天津,都是在大沽口登陸的。
因此清廷的海軍基地就設在天津衛的大沽口處。並在大沽口的兩岸各修建了兩座炮台,共計布置各種火炮一百八十余門,毎一座炮台分為兩層,各布置火炮四十到五十門不等,其中紅衣大炮的數量為一百一十二門,分別四千斤以上的紅衣大炮為二十門,三千六百斤紅衣大炮二十四門,三千二百斤紅衣大炮三十二門,二千七百斤紅衣大炮三十六門。火力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海河入海口的海面,從海面攻擊的目標進入海岸炮兵的視野中,立即就會變成火炮射擊的靶子。
商毅之所以選擇海上進攻為發動對清廷的第一戰。因為通知南京布置在北京的情報人員的工作,商毅對清廷的海軍發展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現在南京政府和清廷的軍事對比來說,領先優勢最大的,還是海軍。可以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因此海軍也是取勝把握最大的。
三月三日,加入第二分艦隊之後,達到一百一十余艘的龐大艦隊,橫穿渤海,再一次從海上直逼天津衛而來。算起來這也是中華軍的艦隊第三次從海上進攻天津衛了。
另外在出兵之前,商毅也寫信給福建紹武朝廷的鄭成功,通告他南京將向清廷發動進攻了。這兩年來,鄭成功一直都在泉州駐軍,招兵買馬,打造戰船,現在部下的人馬己有七八萬餘眾,各種船隻二百余艘,只等著商毅大舉北伐,好率軍和商毅一起出戰,好為母親報仇,因此聞迅之後,也親自率領三十二戰船,趕到杭州,和聯合艦隊一起出航北上。
不過在登船之後,鄭芝龍的身邊立刻有人勸告他:身為全軍的主將,不可親身試險,因此鄭芝龍只在後面指揮作戰,千萬不要親自衝鋒陷陣。
而朝鮮的客藉將領李杜國一聽,立刻出列,向鄭芝龍請戰,要求帶著龜甲艦隊,去迎戰中華軍的海軍,並且不信誓旦旦,一定要取勝。自從龜甲艦隊組建之後,李杜國也自認為可以憑著這支龜甲艦隊縱橫海上,因此一直都想找個機會在戰場上去大顯身手,再顯先祖的神威,但多爾袞雖然對龜甲艦隊讚賞有住,但卻一直都不許李杜國出戰,也讓李杜國十分鬱悶,現在終於等到機會了,中華軍主動進攻到大沽口來了,當然不會放過。
荷蘭派來幫助清廷訓練水軍的教官到達大沽口之後,雖然對清廷海軍的戰船,人員,火力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一支還停留在十五世紀里的海軍,但對大沽口的防禦力卻讚不絕口,認為足以抵擋一百艘戰船的進攻。因此多爾袞對大沽口的防禦力還是非常放心的。
不過這一次清廷的判斷並沒有錯,在二月十五日,商毅下令海軍部總司令成鋼,由他率領艦隊北上,向清廷設在天津衛大沽口的海軍基地,發動進攻,這也是後世被認為是南京政府向清廷發動進攻第一戰。
而荷蘭的教官只付責平時訓練水軍,並不能參加水軍的聚議,因為清廷對荷蘭人同樣也十分防備。因此在決定出戰之後,鄭芝龍才派人通告荷蘭的教官,讓他們隨艦隊出戰。但荷蘭人接令之後,立刻就表示自己只是付責訓練水軍,並不是雇傭軍,因此沒有幫助清軍戰鬥的義務,而拒絕出戰。
而從戰略上來說,儘管清軍的海軍實力並不強,但只要是清廷有海軍存在,商毅就必須對自己的海岸線加以保護,以防清軍從海上發動襲擊,儘管清軍釆用這種戰術的可能性並不大。但這樣的一味防守,顯然不是商毅風格,主動出擊,首先將敵人的危脅解除掉,這才是商毅喜歡的方式。而且反過來說,一但伏波軍消滅了清廷的海軍,也能夠牽制住清廷布守在渤海灣以及遼東半島的十幾萬大軍,從而也能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同時還可以根據正面戰場的戰況,再度對清廷發動登陸作戰,從天津一帶登陸,直插北京,或是登陸遼東,再取盛京。
其實荷蘭人比鄭芝龍更清楚,清軍水軍的戰鬥力,根本不足與中華軍相比,守在基地里,依靠兩側的炮台,還可以與中華軍相抗衡,出去迎戰,只是死路一條。荷蘭人當然不想白白為清軍送死。
就在三月五日清晨,清廷的巡哨船首先發現了在大沽口的東方出現了大量的艦隊,因此立刻向海軍基地發出了回報。
出於這些綜合因素的考慮,商毅才決定,將這第一戰的任務交給海軍。
其實鄭芝龍早就想讓李杜國出擊,去和中華軍的海軍打一仗,讓李杜國知道一下,龜甲船早就已經過時了,省得他整天在自己耳邊宣揚龜甲船有多麼了不起,同時等李杜國慘敗之後,多爾袞也就會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限制,也會放鬆一些,這樣一來,自己也就有機會了。另外如果出戰的話,自己說不定還有機會從清軍這邊逃脫。
就在二月二十五日,伏波軍和鄭成功組成的艦隊從杭州出航,一路北上。因為這一條航線伏波軍己經走了無數次,而且這時海上也無風浪,因此也是一路通暢無阻,在三月二日,艦隊到達登州的海軍基地。
駐守炮台的清兵為三千人,而就距離炮台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就是天津衛,駐紮著二萬余清軍,一但海岸告急,天津衛的駐軍就能在一天之內,給海岸予增援。另外在港口裡還停泊著一百多艘各種戰船,雖然都是一些小船,但如果能夠配合炮台上的火炮,依然不容小視。由其是現在清廷新購進了四艘荷蘭的戰船,也使艦隊的戰鬥力有了相當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