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平定朝鮮(二)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平定朝鮮(二)

原黨的官員們心裏沒底,而在平壤的金昌運更是進退兩難,因為他畢竟是武將出身,多少也懂一點軍事,朝鮮士兵有幾斤幾兩,心裏還是有數的,連清軍都不是中華軍的對手,何況是遠不如清軍的朝鮮軍。而且參加完中原大戰之後,回到朝鮮的軍隊也都駐紮在平壤,從他們那裡,金昌運也知道一些中華軍的情況,雖然金昌運一開始也不相信,中華軍的火槍會有那麼厲害,但所有參加過中原大戰的朝鮮士兵都這麼說,就不得不讓金昌運不信了。
因此平壤的城防建設釆用很少有的三層城牆布局,整個城池分內城、中城、外城、均是釆用四方形的結構。內城共有五門,南為朱雀門,東為大同門(還有瓮城),東北為七星門,東南為長慶門,西為靜海門。內城之外為中城,南門為正陽門,東門為含毬門,北門為慶昌門,西門為普通門。中城之外為外城,南為車避門,西為多景門。此外還有承服門、足朴門、大道門、小通門、水德門等。另外在內城的北端,還隔出了一個北城,南北各開一個城門,南為轉錦門,北為玄武門。因此平壤城實際是分了四個部分。
當然金昌運不敢出城和中華軍決戰,因此決定在平壤城裡死守,在金昌運的觀念里,守在平壤城裡,當然是比較安全一些。
因此中華軍從漢城出發之後,一路上並未受到任向的阻攔,在三天之後,到達平壤。同時北洋第二分艦隊的戰艦也到達了平壤附近的廣梁灣登陸。
但金昌運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平壤城的這三道城牆上。當然金昌運還不忘仍然用假消息鼓舞士氣,聲稱只要堅守一個月,清廷的援軍就會到達,雙方裡應外合,就可以擊敗中華軍。
中華軍攻外城之後,立刻又向平壤的中城發動了進攻。
當然在朝鮮人看來,城牆圍得越多,當然就越安全,而且從理論上說,平壤的城防建設,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固若金湯,只不過惜的是,無論是面對蒙古、清廷、還是日本,平壤城都沒有真正起來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和江華島一樣,每一次都被外來的敵軍攻破。因為決定戰鬥結果的最主要因素是人,而不是城牆,因此如果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就是只有一道城牆,也能成為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相反如果軍無鬥志,士無戰心,別說是三道城牆,就是三十道城牆也沒有用。
首先中華軍向平壤城展開了猛烈的火力打擊,而朝鮮軍只有少量的老式火繩槍,在這種場合,根本就沒有用。隨後中華軍的步兵推進到離平壤城只有七十步左右的距離,用火槍向城頭展開打擊,打得朝鮮士兵根本就不敢在城垛口邊站立。弓箭手都只能退到城牆的後方,採用拋射的形式還擊。
因為金昌運己經打聽清楚,這次中華軍到朝鮮的人馬並不多,還不到三萬人,而李淏、元斗杓是些什麼貨色,金昌運還是很清楚的,耍嘴皮子行,一但動起真格來,都不是那麼回事,因此金昌運也覺得,這招虛張聲勢,還是很有把握的。
十二月十四日,朝鮮國王李淏下詔,以謀反、叛國、結黨營私、濫殺無辜等十四條罪名,將金自點、金堉、李時白三人滿門處斬,夷其三族,九族流放,其他洛黨的主要大臣二十七人,全部處斬,其餘四十三人統統流放。處斬者當日行刑,流放者暫時監押。同時李淏又下詔,稱金昌運為舉兵謀反,為朝鮮叛臣,罪不容赦,同謀一十二人,同為叛臣,並號招朝鮮各地軍民人等,均可誅之。
當然金昌運決定在平壤城內,居城而守,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平壤是與漢城並列的朝鮮兩大都城級城市,因此朝鮮在平壤城裡屯集了大量的糧會物資,足可以支持半年的時間。而且在朝鮮李朝建立之後,也對平壤的城防也花費了相當大的心血,單以城防工程而言,平壤己經超過了漢城,這是因為平壤的位置更靠近北方,在朝鮮的歷史上,除了1592年發生壬辰倭亂之外,其他的敵人都是從北方進攻朝鮮的。
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之下,東西兩路的中華軍都派出爆破隊,在八時四十五分鐘左右,進攻平壤西城的第二師首先將平壤外城的多景門炸開,僅僅只過了十余分鐘,進攻東城的十一師也炸開了平壤的東城。兩路的中華軍都發動了地面進攻。而朝鮮士兵跟本就不敢抵抗,紛紛退讓,中華軍十分順利的就殺進了平壤的外城中。
其實要殺金自點,中華軍動手就可以了。周少桓當然不會怕金昌運,但他也知道現在朝鮮朝中還有不少人蛇鼠兩端,包括不少原黨的大臣,還有國君李湨,都懼怕金昌運的聲勢,還希望能和金昌運妥協。一但中華軍出擊,迎戰金昌運,萬一有人在漢城搗鬼,對中華軍反攻倒算,可就麻煩了。
當然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朝鮮士兵的士氣也不高,一來是國王李淏正式下詔,宣稱金昌運為叛臣,軍隊為叛軍,朝鮮王室在國內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盡然金昌運再三解釋,稱李淏是受了中華軍的脅迫,才這樣下詔,但白字黑字這樣寫著,士兵們也很難振奮起來。
在中原大戰中,見識過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因此周少桓認為二個師的兵力,去進次平壤,完全是用牛刀殺雞,其實一個師就夠了,只不過是為了速戰速決,好震懾全朝,才出動二個師的。但漢城的原黨官員們卻都提心弔膽,因為金昌運的叛軍號稱有五六萬之眾,中華軍就出動兩萬多人,夠嗎?但看到周少桓自信滿滿的樣子,誰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提心弔膽,禱告上天,保佑中華軍獲勝。
不過金昌運想得雖然好,希望能在平壤城堅守一個月的時間,但中華軍其實只用了一天就解決了戰鬥。而且在戰鬥一開始,中華軍就讓金昌運的希望徹底破滅。
殺了金自點,也就意味著朝鮮朝廷和金昌運之間徹底沒有了挽回的餘地,雙方只能以兵戎相見,分出勝負。而就在第二天,周少桓帶領人馬,從漢城出發,向平壤進攻。
而另一面,從中國回到朝鮮的軍隊在平壤駐紮,私下和其他士兵談起中原大戰來,都是口徑一致,把中華軍說得厲害無比,雖然一開始還有人不信,但說得多了,也有不少人或者相信,或者半信半疑,而開戰之後,中華軍兇猛的火力打擊,也讓朝鮮士兵明白,原來這些都是直的,由其是爆破隊炸開了城門之後,更是讓朝鮮士兵心驚膽寒,而那些參加過中原大戰的士兵更是帶頭逃跑,結果一下子帶動大隊都退了下去,雖然還有少數朝鮮士兵在抵抗,但也經不住中華軍一衝,因此也無法阻擋住中華軍的進攻。
儘管金昌運也向清廷求救,但現在清廷的情況,金昌運也知道幾分,因此也清楚,不能對清廷抱以太大的期望,而且舉兵造反完全是迫不得已,畢竟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因此現在平壤聚集的人馬雖多,但金昌運還是覺得毫無把握,才編出了一個清廷出兵十萬,來援助朝鮮的謊言,虛張聲勢,一方面是鼓舞己方士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借清廷的兵勢,唬住漢城的中華軍和朝鮮君臣,迫使他們與自己談判,然後再從中設法救出金自點。
因此周少桓才繞這麼一個大彎,就是要以朝鮮朝廷的名議,來殺金自點,而這一來無論是李淏還是原黨,都徹底斷決了和金昌運妥協的念頭,被牢牢捆綁在中華軍的戰車上,而周少桓也可放心的出兵了。
中華軍是在早上八時左右開始,中華軍的第二、十一師各出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分別從平壤的東西兩側同時發動進攻,而另一個步兵團則在平壤的南北城外預伏。
但金昌運卻沒有想到,漢城方面回應自己的結果是處斬了金自點,並宣布自己為叛臣,罪不容赦,也徹底沒有迴轉的餘地,而且中華軍還出兵來進攻平壤。這下金昌運也有點傻了,但中華軍己經打過來了,而且和解的希望也徹底斷決,自己又該怎麼辦?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和中華軍拼一戰了。
雖然說現在平壤己經聚集了五六萬兵力,但金昌運也知道,這裏面打醬油的居多,真正有戰鬥力的,還不足一萬。當然在金昌運的真正有戰鬥力的概念,也就是參加中原大戰的朝鮮軍那種水平。
不過由於現在漢城是腹背受敵,因此這一次出戰,周少桓只帶了第四軍的第二師和第十一師出戰,留下第二旅駐守漢城,北洋第二分艦隊派出一半的戰艦,從海上的配合周少桓作戰,艦隊的陸戰隊作為預備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