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嘯大明》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駐京都

第五卷 飛天篇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駐京都

而這時日本的整個關西地區,已經都不屬於徳川幕府的管轄範圍了。
當然這五位官員現在也都十分慶興,幸好自己是選擇了向中華軍投降,否則現在遭受到這個結果的,就將會是自己了。別說是京都,恐怕就是整個日本,也找不出能夠與中華軍相抗衡的軍隊來。
由其是在1615年,德川幕府公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詳細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貴族的權力和行動。《法度》明確地規定,天皇應當以學問為第一,無須過問國事。凡宮廷官員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飾冠帶、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徵得德川幕府的同意,才能夠施行。在《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權力的條文,只有 第八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自己年號。於是,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皇室的權力完全被徳川幕府所剝奪。根本無法做出反應來。
絕大多數的官員都主張接受中華軍的條件,讓中華軍進城。
於是有一些大名選擇了向長州藩投降,並且順勢加入到倒幕的陣營中來,而也有一些大名拉不下臉來向中華軍投降,只好帶領著家眷棄藩而逃,躲到了江戶去躲避,並且向徳川幕府請求,出兵進攻大阪,奪回自已的藩地,因此就在中華軍進駐京都的第四天,長州藩的大軍的前部人馬也到達了京都,與中華軍順利會師。
二條城是京都城裡的一個城中之城,始建於織田信長時代,是當時的將軍足利義昭在京都的住所,後來幾經毀復,在徳川家康統治了日本之後,下令重修二條城,做為以後歷代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後來經過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擴建,形成了一個東西約五百米、南北約四百米的龐大建築,雖然規模還比不上京都皇宮,但裝飾豪華,猶在皇宮之上。並且建有高達近六米的城牆,平時留有兩千士兵駐守,同時也是監視控制皇室的一支力量。
雖然二條城的守軍無法阻止天皇向中華軍投降,但卻可以拒不持行天皇的命令,打開二條城,也向中華軍投降。
不過中華軍的到來卻給紹仁帶來了一線希望,由其是在商毅指責徳川幕府的罪行的時候,就有一條是上欺皇室,因此紹仁也生出了到是可以藉助中華軍的力量來推翻德川幕府,恢復天皇的權勢的想法。當然紹仁也沒有天真到認為自已可以將中華軍玩弄于掌股之間,但現在天皇己經失去了所有的權力,再不濟也不過如此了,萬一陰錯陽差,從中借力使力,說不定還能混水摸魚。
因此眾人商議決定之後,紹仁立刻下令,打開城門,放中華軍進京都城。同時命令京都的各守軍地方都放下武器,不許低抗中華軍。
接到了成進的通告之後,紹仁到也不敢大意,其實他也正想親眼看一看中華軍的戰鬥力,於是立刻派出了五位大臣,到中華軍的軍前觀戰,而自己則登上了天守閣,臨窗觀看。因為皇宮和二條城都在京都城內,相隔得並不遠,加上又有望遠鏡,因此也可以將戰場的一切看得十分清楚。另外也有不少皇室官員對這一戰相當關注,紛紛在家裡,或者寺廟的高樓高塔上觀戰。
畢竟眼前的事情己經明擺著了,中華軍大軍壓境,以京都的力量,根本就無法阻擋中華軍的進入,而徳川幕府還遠在京都,遠水不解近渴,人家現在是給自已面子,才派人進城,勸自己開城放中華軍進城,如果自己還不知好歹,給臉不要臉的話,那麼 第二個應仁之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中華軍在熊本城做的事情,天皇紹仁和眾大臣們也都已經知道了。
在中華軍攻佔了京都之後,成進又分別向東西進軍,攻佔了神戶和大津,這樣一來,以京都為核心的日本傳統的京畿地區,也就全部在中華軍的掌握之中了。
而就在這時,本來是付責在陸路佯攻的長州軍也開始正式發力,變佯攻為實攻,在長州藩到京神阪地區之間,分佈著福知山、豐岡、龍野、崗崎等十余個藩,但這些大名的封地郄在五萬石以下,勢力都並不大,因此也根本不是長州藩的對手,何況大阪、京都的相續失守,也極大的動搖了這些大名的信心,有不少大名都意識到了,徳川幕府這一次真得是把中國這條巨龍給惹惱了,而且隨著中國出兵參与,恐怕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統治時間也維持不長了。因此自巳也應該重新迭擇,如果在這個時候站錯了隊,可就是萬劫不復了,熊本藩、福岡藩、小倉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幸好是待衛、宮女們紛紛趕來攙扶,但他們把紹仁扶起來的時候,仍然可以十分清晰的感覺到紹仁的身體在抖個不停,而臉色己是一片慘白。而紹仁也無心再看下去,只好擺了擺手,讓侍衛宮女們將自己扶回寢宮休息。在當天晚上,還做了一個惡夢。
現在的天皇紹仁正當少年,血氣方剛,到也有些想擺脫幕府,重新奪回權力的想法,不僅自己重視武風、勤練劍術,而且對《伊勢物語》、《源氏物語》等反映日本宮廷生活柔弱風格的古典文學十分排斥,畢竟大勢己去。靠紹仁個人的努力,根本無法改變得了大局,何況紹仁本身也不是什麼雄材大略的人物,也拿不出什麼振興皇室的俱體辦法來。
被紹仁派來觀戰的五名皇室官員更是看得膽戰心驚,因為他們是近距離觀察,同時也是看完了整個戰鬥過程,一方面震驚中華軍使用的武器,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華軍下手狠,完全不留活口,全部殺死。其中不乏有扔下了武器,跪地求饒的幕府士兵,但都被中華軍毫不留情的開槍打死,或者是用刺刀刺死。
但在中華軍進入京都之後,京都城裡的二條城裡的守衛士兵卻拒絕了天皇的命令,四門緊閉,弔橋拉起,一付嚴陣以待,如臨大敵的樣子。
而在炸開了二條城的城牆之後,中華軍殺入二條城中,並且完全慣徹了成進的命令,不抓俘虜,全殲敵軍,結果戰鬥進行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二條城裡的二千守軍被全部殲滅,只剩下二百多名付負維護二條城清潔的待從和待女。而中華軍卻是無一傷亡。
結果巨大的火光衝天而起,巨大的轟鳴聲音讓整個京都城都聽得清清楚楚,整個大地都發生了距烈的顫抖,令許多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是又發生了地震,而紹仁在守天閣上也十分清楚的感覺到了強烈的震感,頓實覺得站立不穩,一下子摔倒在窗戶前。
事實上中華軍在京都正愁沒有一個立威的機會,來顯示一下中華軍的武犭,震懾日本的皇室大臣,現在二條城的幕府軍隊主動把這個機會給送上門來了,那能夠不好的利用呢,因此成進一進京都,立刻下令,向二條城發動進攻,而且在開戰之前,向全軍下令,這一次的戰鬥不要俘虜,必須將二條城裡的守軍全部殲滅,也讓其他人知道,與中華軍做對的下場。同時成進也派人通告天皇紹仁,請他派出人員來軍前觀戰,中華軍是如何攻破二條城的,並且還送給紹仁一架望遠鏡,讓紹仁可以在皇宮裡看得清楚。
果然經過了二條城一戰之後,中華軍確實給京都的皇室官員,公卿國戚等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震憾力,還右一些對天耋決議不滿,還想蠢蠢欲動的人,也都選擇了暫時隱忍,靜觀其變。而紹仁在第二天也下詔對中華軍表示了歡迎,並要求京都的官員,對中華軍的一切要求都要全力滿足,千萬不要惹毛了中華軍。
另外京都並不是與世隔絕的地方,對徳川幕府與中國交惡的過程也知道得比較清楚,包括天皇紹仁在內,絕大部份人對徳川幕府的做法都十分不滿,因為對於這個時候的日本來說,中國依然還是一個龐然大物,無端的遭惹了這個強大的敵人,而且現在還危及到了京都,實在是讓人感覺到十分惱火。既然中華軍的目標是徳川幕府,那麼天皇紹仁和眾大臣們也沒有必要為了徳川幕府,而硬是要和中華軍頑抗到底。
其實二條城的城牆並不固厚,用火炮完全就可以轟得開,但為了震懾住日本皇室和眾官員,在轟炸之後,成進仍然還是進行了一次爆破。
其實這是一場根本就沒有任何懸念的戰鬥,因為二條城在中華軍眼裡實在不算什麼,這一仗實際更像是一場表演秀,中華軍首先推出幾十門火炮,對準二條城的城牆展開了一陣猛烈的狂轟,其中實心彈和開花彈各佔一半,這場轟炸一共持續了三十多分鐘,聲勢自然是驚天動地,連整個京都城幾乎都在顫抖一樣。
而天皇紹仁對眾大臣們的意見也並沒有異議,天皇失去實權己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歷代的天皇也都習慣了依附於一個又一個豪強勢力,雖然也有少數天皇試圖重新恢復天皇的權力,但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