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目錄

第九百二十四章

第九百二十四章

這呼聲如春雷,驚飛了破廟外一片鳥雀。
可真提到這人,別說劉統勛自己,劉統勛相信,就連慈淳太后都對其忌憚三分,這是個極有內容的人物。
船隊中間一艘大號坐舟里,身軀臃腫,下巴都堆出三層的白道隆早已無三十年前的精悍之氣。他半躺在軟榻上,一左一右兩個婢女正服侍著他用餐,還有一個婢女腦袋埋在他兩腿之間,正上下動著,不知道在幹什麼。
都尉剛轉身,准將道:「算了,靠你也鎮不住場子,我去!」
現在茹喜幫他作了決定,躊躇乃至惆悵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徹底解脫了的輕鬆,他白道隆和一家兩百多口,就此魚入大海了。
這三十年來,白道隆的心路歷程完全是順著南北大勢走過來的。早年聖道起事時,他就憂懼不已,生怕康熙把他整治了。直到雍正時代,他都是戰戰兢兢。
張廣泗與昔日主帥岳鍾琪不同,沒經歷過那麼多的心路煎熬。他只覺得,武人就是一把刀,而自己是把寶刀,若是還繼續被滿清那將死之人握著,那就是明珠蒙塵,由強盛之英華握著,才能快意馳騁。
「是啊,城裡兄弟傳話說,京城裡來了大官,要把我們這些跟天廟有關的人連根拔起,我們不能光顧自己啊。」
官員怒罵一聲:「該死!」劈手奪過烙鐵,狠狠捅進婦人已血肉模糊的嘴裏。
官員咆哮著逼問:「說!聞香教的許聖姑到底在哪裡!?你們天地會給聞香教要人準備的退路在哪裡!?」
師爺捏著下巴,目光閃爍了好一陣才道:「太后當然是試探大人,不過此事該不只針對大人,說不定是太后順手而為的閑棋,大人更該注意,太后對白道隆下手意味著什麼……」
他揚聲招呼著師爺:「跟我喝酒去!」
「府監的人傳來了話,說黃大嫂已被抓進了監牢,正在審問!」
先是一聲槍響,張廣泗的短銃開口,四分口徑的子彈自線膛中噴射而出,旋轉著撕裂那管家的下頜,自舌骨直透而上,攪爛了腦子,帶著小半片頭蓋骨射出,噴起老大一團紅白漿液。
正是白道隆,他等得不耐煩,出艙看情況,卻看到船隊被紅衣舉槍對著,一腔怒意再按不住。就算聖道皇帝薄待他,怎麼也能給個二三品大員的官身,你們這些小紅衣就這麼不長眼?
許久之後,天光大亮,一個紅衣官員出現在署房裡,門口衛兵扶槍行禮。
「顧不得他們的後路了,徑直撒開網子去抓!那許聖姑就在城外鄉間!太后要我們清理地方,這些會跟南蠻裡應外合的賊人,一個不留!」
聖道皇帝是個念舊情的好人,他的舊部屬周寧前幾年犯了大事,卻還是得了善待。而老朋友鍾上位跟他還一直有書信來往,最近來信說在天竺辟了新的產業,活得頗為滋潤,何況他白道隆呢?
「定是英華北伐了!清狗怕我們裡應外合,要對我們下毒手!」
自去年開始,南面北伐之聲就越來越高漲,翻年過後,諸多跡象越來越明顯。此時茹喜忽然要他回京述職,他用膝蓋都能明白,那女人要收拾他了。
白道隆雖為徐州都統,但軍務都是副都統管著的,沒辦法帶著兵南投,但以他的身份,白道隆相信,即便是多年都沒搭理過他的聖道皇帝,也會擺足歡迎的姿態,給予優厚的待遇。
晨色初露,淮安府清河縣板閘鎮,大運河閘口,一隊掛著白旗的官船停在閘口前,岸上大批紅衣端著火槍,槍口指住官船,氣氛煞是凝重。
軍官道:「張統制無權交涉,他正在等吳兵備,還請白大人稍待……」
肩上扛著四顆銀星的紅衣都尉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複雜起來,他蹙眉道:「我們之前是旗人……這麼著吧,讓白大人先等等,我再去問問上官。」
「開槍!注意打腿!」
一個念頭迅速膨脹,控住了張廣泗的所有思緒。他張廣泗要洗脫旗人身份,不僅可以靠付出,也可以靠態度……
「不好了!」
劉統勛目光閃爍:「前幾日,朝堂緩了戶部春算,還允省關稅入可延後解庫,跟這事湊在一起看,慈淳是打算推著我們這些漢臣,帶著北方的漢人捨命報大清國恩。白道隆之事,怕不是試探,而是故示恩信吧,呵呵……」
被至少三發槍彈穿透脂肪厚實的身體,白道隆先是後仰,一張面目凝固在驚訝莫名的表情上,接著前栽,噗通一聲,在水面濺起混雜著血色的水花。
白道隆年歲雖大,興緻不減,晨時更意興勃發。如果不是正在逃亡路上,他還會再真刀實槍地殺上一盤,而不是現在這般匆匆吃個早點。
船上的護衛都是被白道隆銀子喂得飽飽的貨色,甚至不少護衛還覺得,等自家老爺南投了,他們也能換上一身紅衣,怎麼著也有幾顆銀星戴戴,對眼前這些紅衣也失了敬畏之心。白道隆一揮手,護衛們也忠實地舉起了火槍。
雖說漢軍旗人有禁衛十六師的前例在,國人並未將之與滿人等而視之,還看作可以接納的同胞,可那是禁衛十六師。他所領的三十九師,官兵也都是旗人,成員來自四川和陝甘旗營。在禁衛十六師的眼裡,沒得到「禁衛」稱號的三十九師依舊是旗人師,跟已脫胎換骨的禁衛十六師不是一碼事。而已升任總帥部軍務次長的桂真更在各個場合強調三十九師是「旗人師」,話外之意很明顯,三十九師想要獲得認同,他張廣泗想要真正融入英華,就必須付出更多。
都尉臉上腫起一片,咬著牙道:「是!職下知錯!職下這就去辦!」
這一等,早點過後小半個時辰了,日頭初升,不僅沒人來接,前方還傳來爭吵聲,招來管家一問,才知紅衣非要繳槍搜船。
追兵們高聲叫喊,接著槍聲響起,前方漢子應聲倒地,翻滾了幾下后就再無聲息。
最後一聲驚叫,是短銃的冷冰冰槍口戳在了他脖子上。
儘管這心愿已經實現,西域征戰是他這五十年來最暢快的時日,而他也一隻腳跨入了將軍門檻。但當他回到內地后,卻不得不重新作一番自我認同。國中正高漲的反滿風潮讓他醒悟,自己是漢軍襄紅旗出身,這身份還阻礙著他,不能真正融入這一國。
想通了這一層,現在慈淳太后要動白道隆,那就如自割下體一般,揣足了決然之心。而逼慈淳作此決斷的原因,只可能是聖道即將北伐。
又一人驚慌失措地沖了進來。
揣著這份心思,當北面旗人在自己面前趾高氣揚時,張廣泗自然怒火萬丈。
心氣一年比一年高,家業也一年比一年興旺,可白道隆也明白,將來終有一變,只有跨過這個關口,他白道隆,乃至他白家才能真正穩下來。
張廣泗心中也是一晃,不倒翁白道隆的確是大人物,自己還真是動不得……等等,為什麼動不得?
蓬……
那管家眯著眼,自以為已很放得下面子地道:「都是旗人,何苦自相為難,等我家老爺入了國,未來照應的時候還很多嘛……啊!」
張廣泗額頭青筋跳著,一字一字地道:「再不尊令,格殺勿論!」
聽到這些消息,許五妹也豎起了柳眉,到最後關頭了么?
官員轉身,朝後方一堆部下吩咐著。
江蘇兵備道吳敬梓皺眉,心中升起不安之感。
一個懶懶聲音自船隊中間的華麗坐舟傳來:「還在搞什麼呢?喲嗬,居然對我舉槍相向!?我是來投你們皇帝的,可不是來當你們俘虜的,你們膽兒也太肥了吧?」
繳槍搜船是正理,白道隆也理解,但想到船上的金銀,他就生出抗拒之心。而這心思又推著他轉念攀上了自己跟聖道皇帝的關係。
白道隆隨意地一揮手,他絕不認為眼下會起什麼衝突,就是要爭這口氣,絕不能像現在這樣,搞得好像他是自縛雙手,跪地求饒似的。
「聽你的口音……也是旗人吧,怎麼這麼不長眼呢?軍令?軍令難道不是上面交代下來的?我們老爺跟上面……」
「黃大哥和嫂子也該來了,先聽聽他們的意見。」
一杯奶子入口,身子猛然打了幾個哆嗦,下面那婢女正要挪開腦袋,白道隆兩手壓住,使勁再聳了幾下,這才吐出口長氣,嘴角也拉出一條奶漬。
哪一變呢?就是脫北入南。
官員問:「張廣泗呢?他不是該在署房裡等我么?」
聖道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大運河清河板閘鎮,突如其來的排槍聲打碎了晨時的寧靜,附近的民人們不僅沒有驚慌,反而個個喜色,歡呼雀躍道:「北伐了!」
他偏偏腦袋,身後都尉喊道:「列隊——舉槍——瞄準——!」
衛兵道:「稟報吳兵備,來人不尊號令,統制去處置了。」
眾人頓時嘩然,許五妹拳頭緊攥,畏怯之色閃起,卻又瞬間消散。
「抓住他!抓住天地會的探子!」
白道隆南投,不僅帶了一家老少,還有幾十名持槍護衛,船上更有無數金銀財寶。聽到這話,心情頓時轉壞。
另一個官員在旁厲聲道:「這不過是第五刑!你別以為只有十八道刑,對婦人可是有三十六刑!你不說,正好用來盡興!看你能熬到哪一步!」
從大面上看,白道隆此人就是一張狗皮膏藥,英華勢力推到哪裡,他就貼到哪裡,忠心耿耿,無怨無悔。
岸上張廣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心中大叫一聲好,接著猛然呲目大呼:「開槍!」
管家指了指天:「最上面的關係非同一般,眼下主動來投,那是多大的喜事,出了什麼簍子,你這麼個小小都尉能擔得住?」
嘩啦啦一陣響動,上百紅衣排開隊形,穩穩指住了河上的船隊。血火戰場上積淀出的直覺反應,以及守衛運河閘口的職責條令,讓他們對官長的命令沒有一絲懷疑,不僅槍口對準了船上的護衛,火槍的保險也已經打開。
城外鄉村裡,一群麻衣人沖入一間破爛的城隍廟裡,個個神色激動。
「且莫慌張,大家照著之前定好的路子退去,別害了無辜百姓。」
破廟瞬間沉寂,接著響起轟然呼聲:「反了!」
細看下去,事情卻截然不同了。
閘口前,英華陸軍三十九師統制張廣泗雙手背負,冷冷逼視著那管家,對方眼中滿是不屑,讓張廣泗壓在心口的怒火快撐裂了胸膛。
「你們有槍,我也有!」
「不好!」
作為昔日岳鍾琪轄下副將,張廣泗與主帥一同投了英華,編入勝捷軍出征西域,一路打到了喀什噶爾,換得了准將軍銜。而後西域大軍裁撤,他是第一批回內地的,統領三十九師的一個營駐守淮安府清河縣的運河閘口。
許五妹低聲念完這一番話,眼瞳綻起熾熱的光彩,她再道:「我們已經等不到天朝大軍了……但不意味著我們就會束手就擒!」
因此他帶著家人親信,駕船直至運河閘口,向當地英華守軍通報說大清徐州都統白道隆來投,然後就品著天高海闊的暢意,坐等當地英華官員來迎接。
已趕到閘口外的吳敬梓猛然停步,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這念頭來得如此猛烈,幾乎要吞噬掉所有理智,張廣泗護住最後一絲理智,猙獰地道:「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繳槍下船,接受搜查!否則……」
可也僅僅只是倉促了點,白道隆此時沒一點如喪家之犬般的狼狽和驚懼,這一日他等很久了。
婦人咿唔著先是搖頭,再是點頭,官員大喜:「且住!她願說了!」
笑容剛起,卻又沉了下去,劉統勛苦澀地道:「自處?我既不想踩著沉船入水,又不想跳船污了名節,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走!」
自英華復江南后,白道隆對自己的旗人身份就再沒什麼念想了,不管旗滿蒙漢,能不能過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嘛。當然,之前他也沒認真想過南投,他這好日子,是靠著這層能跨南北的身份換得的,不到最後關頭,不能輕易跳牆。
「區區小兵也敢為難我,他們真不知我白道隆是誰!?」
三十年風雨,白道隆簡直就是一尊不倒翁,北方有一句俚俗傳言,說某人就是南蠻插進大清的雞巴……說不清上面到底是不敢動此人,還是不想動此人。早年這話說的是連太妃都還不是的慈淳太后,這幾年說的就是白道隆。
有時候白道隆都在想,聖道皇帝能成事,至少有一分是靠著自己的。當年在英德的時候,不是他罩著,能有李三江,能有李天王?
白道隆此人……怎麼說呢,極沒有存在感,三十年來的履歷極為簡潔。康熙時任韶州總兵,雍正時任杭州副都統,乾隆時統領新設的徐州旗營,年近七十,眼見就要告老了。
劉統勛倒是明白慈淳太后對白道隆的想法,就如慈淳太后之所以上位,其實就靠著能溝通南北的大義名分,而白道隆之所以能成不倒翁,靠的正是跟聖道潛隱時的交情。就這點來說,慈淳太后與白道隆有著相同的「出身」。
管家隨口問道:「你們上官是誰?什麼品級?怎麼這麼拿大,都不來親自接我家老爺?」
雖說南面正在議什麼滿人處置令,鼓噪要清算滿人罪行,可這不過是面上文章。他白道隆不僅跟聖道皇帝是故交,還是主動南投,怎可能難為他?
白道隆的吩咐由管家傳達給現場的紅衣軍官,為了強調主人的情緒,管家的下巴揚得很高。
這准將指著閘口方向,臉上滿是猙獰之色:「什麼白道隆,狗屁!不尊號令,就是來襲的敵人!兄弟們手裡的傢伙是幹什麼的!?他不聽話,就不會用刺刀,用子彈教會他們聽話!?他大嘴張合,似乎要咬上了對方:「你知錯了嗎!?」
管家身子頓時軟了,可嘴裏還硬著:「別來這套啊!我家老爺是誰你該清楚!出了什麼事,當心你們皇帝龍顏大怒,你們所有人都人頭落地啊!」
眾人簇擁著一個二十齣頭的秀麗女子,同樣一身麻衣,神色寧靜,彌散著一股出塵之氣。
師爺嘆道:「胡虜無百年運……這話連濟南府的小兒都會說了,大人,值此大勢,大人如何自處?」
「聖姑!官府正在聚兵,說是要大舉拿人,我們都在名單上!」
審問的官員捏開婦人下頜,半截舌頭落下,這婦人竟是咬舌自盡了。
官員和獄卒都撲了上去,可來不及了,就聽一聲低哼,婦人嘴角溢出血絲,頭也緩緩軟下。
府城監牢里,一個婦人被剝了衣衫,赤條條地拉作大字,獄卒舉著泛紅的鐵條,獰笑著湊向婦人的胸脯,本該是白嫩肌膚的胸口已經皮肉綻裂,焦痕刺目。
獄卒取出婦人嘴裏的破布,那婦人先是喘了幾口氣,本已乾涸的眼角再滑下淚珠,接著她一閉眼,一張嘴。
道早年在廣東起家時,白道隆領韶州總兵,與其鼻息相臨。而後轉任杭州副都統,聖道以龍門劈入江南,白道隆就守在旁邊的金山衛。江南歸英后,慈淳太后更委其重責,領旗營鎮守徐州大門。
閘口後方的署房裡,一個濃眉飛鬢,氣勢懾人的中年軍官正抱著胳膊斂目沉思,見他肩章綉著一顆金龍章,正是位準將。都尉急步而來,踏步行禮后再道出那管家之語,他猛然擰住眉頭,眼中噴出炙熱怒火。
「《聖律》說,敵國的刀兵加於脖頸,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要做的不是哭泣。我們要反抗,哪怕只是睜眼看著敵人,也不能讓敵人享受到殺戮的快意,我們的身體擋不住刀兵,可我們的靈魂卻能留住氣節。親人會為我們復讎,哪怕九世也不會忘記。」
「讓他們的官長來見我!」
但雍正時代落幕後,南北易勢,他就開始揚眉吐氣了。大清還領有江南時,他守著金山衛,跟南面大作生意。失了江南后,他又蹲在徐州,名為鎮守徐州大門,實是維持南北「友誼」。有英華在,就沒人敢動他,誰讓他白道隆早年跟聖道有不一般的交情呢。
白道隆覺得很傷面子,決定維護自己的尊嚴。
張廣泗形若瘋癲地高喊:「開火!開火!一個不留!」
舒坦……
劉統勛沉吟片刻,悚然道:「聖道真是要馬上動手了!?」
管家兩眼瞬間翻白,破碎的頭頂熱氣剛顯,蓬蓬蓬一陣幾乎並作一聲的排槍轟鳴奏響。
等得太久了啊,終於來了,不過她已不是聞香教的聖姑,而是天廟白蓮宗的祭祀,她要做的是護住百姓,如果自身的存在會威脅到百姓,她只會選擇離開。
「聖姑,不管我們退不退,不管聖姑在不在,清狗照樣會禍害鄉親們的!」
聖道起於草莽,據說還只是條混江龍時,跟白道隆的關係就已非同一般。而後起兵稱天王,康熙不管是為遮顏面,還是為麻痹聖道,反正都將白道隆用作穩定聖道的棋子。雍正即位后,白道隆淡出視線,卻還在江南蹲著,雍正不忌其通過龍門與英華相通,也該有留為南北相安之途的後手之意。慈淳登台後,更採取了抑位揚職的策略,把此人當作大清的南天門,卻只給了徐州都統的低職。
還不急,許五妹想等到自己的線人趕來。這幾年來一直幫她溝通南北的是一對夫婦,丈夫是天地會密諜,代為聯絡天地會,而妻子是天廟祭祀,給她帶來天廟的消息。
啪的一聲,一記耳光重重落在都尉臉上,咆哮聲接踵而來:「你還當自己是旗人!?你是要丟掉兄弟們在西域浴血搏殺來的名聲!?」
她高高舉起小拳頭,脆聲喝道:「我們——反了!」
聽到「北伐」二字,被稱作聖姑的女子秀眉也是一揚,顯露出一分久待終至的喜意,但接著她又強自鎮定下來。
河南彰德府城郊,一個農人打扮的漢子在林間急迫地穿行著,後方追著數十人,還伴著犬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