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梟》第三卷 狼煙處處旌旗卷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城新血 大才少志

第三卷 狼煙處處旌旗卷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城新血 大才少志

雖然在策動引導這些人的時候,餘風留在大明的天機,基本上都已經全部發動,但是即便如此,這人力還是不敷。餘風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給予了他關鍵性的幫助,竟然是甄環那個願意留在南京的大哥,而且,他這位大哥,居然還是漕幫的一位香主。
漕幫的潛實力是何其的強大,有了他們的物資人員的支持,很快流民們被煽動得朝著海邊而來。不管是漕幫的高層如何授意甄大,還是甄大如何說動了漕幫高層,這情形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是往餘風希望的好的方面的發展,這個情,餘風還真就得領。
要說問題也不是沒有,唯一的問題就是,風字營本來就顯得單薄的兵力,隨著戰線的越來越長,益發顯得單薄了,這可不是在大明,就地徵募,只要有銀子糧食武器,立刻就能拉出一支隊伍來。餘風現在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可以利用的人口資源太少。
看來,對於餘風在朝鮮的發展,鄭家也不是一無所知的,至少,這種新式火槍的戰績,他們知道的一清二楚。餘風對於這個條件,他毫不猶疑答應了。這不是什麼難事,新式火槍,無論是從製作到使用,如果沒有形成規模,在一場戰鬥中,根本不會發揮太大的作用,而鄭家的火槍火炮,大都是澳門的那幾個兵工製作所流出來的,鄭家本身並沒有製作和完善這種火槍的工匠和機構,對於這樣類似於買家的要求,餘風這個無良軍火商很樂意為他們提供他們要的東西,他甚至還打主意,是不是雙方利用這次機會,展開軍事交流,順便,借鄭家之手,弄點佛朗機大炮或者是大炮的製作工匠來。
事情果然如同預料的一模一樣,鄭家的人,在和他接觸以後,沒幾天就得到了鄭芝龍明確的回復:在不和大明水師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這個事情,可以做。只不過,他們除了餘風提出的錢財數目之外,還加了一個小小的要求,餘風的那種新式火槍,他們要一千隻,而且,餘風還得派給他們一隊教頭,手把手的教會他們使用這種武器的技巧,戰術。
當然,這就是后話了,總之,流民們穿州過府,朝著自己的目的而來,沿途的城池一個個繃緊了神經戒備這些蝗蟲一樣席捲而來的人們,但是卻很是意料的發現,這些流民們根本沒有攻打州縣的打算,而是一個個如同撲火飛蛾,義無反顧的朝著海邊而去,然後,上了一艘艘沒有任何標識的海船,消失在天水交接之處。
即使是他好鄭芝龍從未謀面,但是他畢竟是穿越而來的人,對於三百年後,後人如何評述這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老爹,他一清二楚,如果非得用最簡練的話語來概括這位海上梟雄的性格的話,那就是一句話:「有大才而無大志!」
當然,得益的並不僅僅只有崔陽浩一個人,在南浦之戰看到了「維拉斯科商團」戰力的他,更是和維拉斯科商團加強了合作,雖然雲青山雲大統領已經回到了新城,但是在這平壤一線,還是留下了一個叫餘風的將領主持大局,而這位餘風將軍,也似乎頗有手段,他就曾經親眼看到,那個眼睛好像長在了頭頂的「維拉斯科爵士」對於余將軍,那是不一般的服氣,那個樣子,簡直就好像下屬對上司一樣。
所以,滿蒙的殘忍、動不動就屠城的手段,倒是沒有多少落在朝鮮人的頭上,雖然有些時候,屠滅個把村莊城鎮是勢不可免的,但是總體來說,手段還是比較溫和的。
這一下,就皆大歡喜了。大明朝廷少了這個禍亂腹地的禍根,自然是一身的輕鬆,至少他們可以將眼光從南直隸抽了出來,瞄向北方了,而在大海彼岸的餘風,也是眉花眼笑的看著一船一船的百姓,來到自己的領地,為新城注入一股股新鮮血液。充當運輸隊的鄭家,更是坐在如山的銀錠上,玩弄著一隻只他們從未用過的火槍,愛不釋手。
這話一傳回來,那可真正算得上舉國嘩然了。在大清的鐵蹄下生活了幾個月的北方三道的民眾官員咬牙切齒自不必說,就連在漢城和四周城池的那些官吏百姓們,也都是群情激奮。
隨著皇太極的建國,在朝鮮的八旗兵,也逐漸的撤回盛京,這大清雖然和這朝鮮有著盟約,但是,這架勢,分明是把朝鮮當做韭菜來栽的,割完了這一茬,稍稍緩一緩,你等長出新的一茬來,再來動手收割不遲。
如今的崔陽浩,雖然實際掌握的區域,連一道的地域都夠嗆,但是名義上,卻已經是北方寧安道,平安道和黃海道三道的兵馬統制使了,打開朝鮮地圖看看,就會發現,這三道的地域,較真起來,已經差不多是整個朝鮮的國土面積的一半了,這樣的權柄,不可謂不重。
感謝盧象升,感謝張獻忠,感謝郭嘉……嗯,是大明朝廷,一場年前的大戰,在江南如此富庶之地,都能製造出這麼多的流民。而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只要稍加引導,來到朝鮮,來到新城,餘風就可以立刻將他們轉化成自己的力量,而且,中華民族是同化力最強的民族,只要有了足夠的實力,不被這幫高麗棒子同化,那麼,這幫高麗棒子,就等著被這些漂揚過海的漢人同化吧!
這也就造就了崔陽浩。如今的崔陽浩,已經是朝鮮政壇上一顆冉冉升起是新星了,民族英雄,定國大將等等一系列的光環套在他的頭上,讓人不敢逼視———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那些大清的強盜,沒有多少想打的心思,大都是主動放棄佔領地,讓崔陽浩給揀了個大便宜。
崔陽浩的朝鮮軍隊到了什麼地方,風字營自然就跟到什麼地方,這可不是風字營自己貼上去的,而是崔陽浩強烈要求,並且花了為數不少的軍械糧草金銀財寶才換來的風字營的出兵。當然,風字營也不會那麼傻乎乎的充當他收復國土的急先鋒,但是壓壓后陣還是沒有問題的,而實際上,崔陽浩這些付給風字營的代價的確有點冤枉,至始至終,風字營都沒有用上幾次。
丫的這幫強盜,真的把我朝鮮當做軟柿子了嗎?好吧,就算我們是軟柿子,也不是隨便任人來捏的,換做大明天朝來捏,大伙兒還勉強能夠接受,你這幫吃生肉的傢伙,算是什麼東西。
數萬人全部來到朝鮮新城,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的定律,在這裏同樣能起到作用,在經過長途跋涉,甚至和官兵的作戰後,能夠越過幾個州府,上到自己為他們準備的船隻上的人,能有一半,餘風就要偷著笑了,雖然數量大大減少,但是毫無疑問,這能夠上船的這些人,都是去蕪存菁了的,老弱病殘基本上都在這條逃亡路上,被無情的淘汰了。而這些人,也將成為餘風集團的新血,為餘風集團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朝鮮使臣羅德憲在皇太極面前不拜,被皇太極趕回國來的消息,已經是舉國皆知了,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皇太極提出的條件太過於傷害他們的感情了:「姑遣人諭以利害,質其子弟,不從,興兵未晚也。」
而在這個時候,北方三道又頻頻傳來捷報,新任的三道兵馬統制使崔陽浩大人,率著英勇無敵的朝鮮軍隊,勢如破竹,連連收復失陷在這幫強盜手中的國土,在這種環境下,哪怕朝鮮小朝廷中的某些人,不想給崔家的這匹黑馬錦上添花,但是看到朝野上下,一片的叫好聲,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
崇禎九年,真是一個好年景!
如今天下的形勢,稍微有點眼光的都看得出來,大明已經是岌岌可危了,亂世的景象已現,如果鄭芝龍還是如歷史上那個鄭芝龍那樣,他不想再大明的這一棵樹上弔死的話,他怕是就要自己考慮下自己的退路了,知己知彼到了這個地步,這事情再出差錯,那就叫見鬼了呢!以鄭芝龍的眼光,不會看不出自己的格局,再不濟,也是一個在朝鮮割據一方的局面,這個這個骨子裡還是生意人的海防參將,既得了實惠,又有了面子,那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賣大人情給自己的機會的。
好在餘風也算是在朝鮮小小的發了一筆戰爭財的,得到了天機的報告,他立刻就著手準備海船接應、以後到了之後,新城如何安置這些民眾的問題了。以他現在新城港口的優勢,聯絡鄭家絲毫不困難,這般規模龐大的海上運輸,沒有鄭家的點頭或者是出手幫助,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而對於這一點,餘風不敢說有十成的把握說動這鄭家,七八成的把握是有的。
到時候,以血統純正的漢人為主體,這些被同化的朝鮮人或者番人,一起抱成團,餘風就不會再有眼前的這種煩惱了,而且,也不用擔心忠心的問題,他有足夠的實力,表現出自己的態度:為我所用,用之,不為我所用,去之!
啥意思?就是我大清今時不比昔日,好歹也是一個國家了,咱犯不著和你這番邦小國一般見識,識相的,把你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啥的老老實實給我送過來當人質,我大清就當這是沒發生過,要不然,不是我大清嚇唬人,老子可是會動刀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