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目錄

第500章 漢中出兵

第500章 漢中出兵

「果然很高明!」
楊松點點頭,「就是現在!」
張魯讚不絕口,「果然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自己該如何應對呢?
……
楊松苦笑一聲道:「今天太守找我過去詳談,我才發現張衛所謂奪取上庸的建議,實際上是太守自己的想法,是他想奪取上庸。」
張衛正要怒斥他,張魯卻一擺手,堵住了張衛的話頭,他笑著問孟達道:「我聽楊長史說,你只需五千人,在三天之內便攻下上庸,此話可當真?」
「孟將軍請進!」
孟達押送貨物去關中的途中經歷了考驗,也得到了楊松的信任,把他視為心腹,很多事情都會找他商議。
這句話說出來,大堂內一陣驚呼,連張衛也有點不敢相信地望著孟達,張魯眯起眼緩緩道:「孟將軍請繼續說下去!」
孟達心中一跳,果然來了,其實不等楊松找他,他這兩天也要找機會向楊松提這件事了,他必須要促成漢中攻打上庸。
楊松靠在車壁上,細長的眼睛眯成一條縫,他還在回味張魯最後說的那一番話。
……
張魯一聲讚歎,立刻令道:「拿地圖來!」
「哦!有什麼情報?」楊松極為感興趣地問道。
楊松站起身微微行禮道:「回稟太守,我的部曲首領孟達今天告訴,他最多只要五千軍,三天之內便可拿下漢中。」
天師府大堂上,張魯正和一班文武重臣商議攻打上庸,這件事他已經籌謀了一個多月,由於荊州軍主力大舉進攻荊南,這便給了張魯一個奪取上庸的良機,終於使他下定了決心。
片刻,幾名侍衛取了上庸地圖,掛在木架上,孟達指著上庸對面一座小城道:「上庸對岸是庸南城,原來是荊州軍和曹軍對峙之城,後來荊州軍得到上庸后,庸南城便基本廢棄了,但它卻是荊州守軍撤回襄陽的必經之路,我們可以渡過堵水,用少量軍隊化裝為山賊先奪庸南城,讓魏延感到後路被斷,他必然會出兵奪回庸南城,這時上庸就空虛了……」
孟達雖然出任楊松的部曲統領,但楊松的部曲同樣也是漢中軍的一部分,所以張魯也承認了他的軍方地位,加封他為牙將,孟達文武雙全,是一名難得統帥型大將,張魯也對他極為器重,只是礙於楊松的面子,不好直接把他拉到自己麾下。
嚇得張衛不敢再說話,張魯當即對孟達道:「孟將軍,我封你為別部司馬,給你五千軍攻克上庸,希望你不讓我失望。」
張魯的聲音十分嚴厲,他聲若洪鐘,在大堂內回蕩,大堂內鴉雀無聲,他神情肅然,一一望向眾人,「要想保住關中,就必須先發制人,奪取上庸,在上庸建立起強大的防禦線,我已經決定攻打上庸,但怎麼打,我想和大家再商議。」
楊松當然也知道在上庸建立防禦線對漢中的防禦有著重大影響,奪取上庸,不僅打掉了荊州威脅漢中的一把尖刀,同時也可以建立一座堅固的防禦牆,使漢中不用再擔心東面的威脅。
片刻,孟達快步走上了大堂,他單膝跪下施禮道:「末將孟達參見太守!」
……
旁邊張衛大恨,高聲道:「我也可以用此計,一樣奪取上庸,我只要兩天便拿下上庸,願立下軍令狀!」
「末將遵命!」
「軍事機密是探不到,但有一點知道,因為荊州要征伐荊南,在荊州各地抽調軍隊,上庸原本五千駐兵,被抽調走大半,現在只剩下了一千餘人,如果太守真有心要奪上庸,此時正是千載難逢之機。」
「現在?」孟達愕然問道。
楊松大喜,「如此,將軍請隨我去見一見太守。」
……
「謝先生!」
張魯話語剛落,張衛便站起身傲然道:「此戰非我莫屬,我願率軍兩萬,十天內攻下上庸,請太守恩准!」
孟達得到楊松要見他的消息,他一路快走,來到了楊松書房前,躬身稟報道:「末將孟達求見!」
張魯立刻明白了閻圃的意思,讓孟達當做楊松的部曲統領,著實可惜了,趁這個機會讓他成為自己的嫡系將領,張魯便怒斥一聲張衛,「這是孟將軍之計,於你何干!」
大堂兩邊坐了七八個人,包括張魯的謀士閻圃,主管政務的長史楊松,掌握軍權的張魯之弟張衛和張愧,以及大將楊昂、楊任,以及楊松之弟,參軍楊柏。
「古人云,庸人之擾,庸國自古便是漢中以東的富庶之地,地勢險要,人口眾多,也是漢中的東大門,我思之已久,但迫於我們防禦自守的國策,我雖有心,卻也不會去攻取它,但現在劉璟要佔漢中,奪關中,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存,那我們就絕不能坐以待斃!」
張魯知道孟達是個有本事之人,既然他這樣說,必然有緣故,張魯便捋須笑道:「楊長史,讓孟將軍來說一說吧!我也很想了解他的方案。」
孟達點點頭,又繼續道:「目前上庸是由大將魏延統帥,魏延此人心高氣傲,不願低於人下,當初他就是因為心懷不滿而丟了柴桑城,此人善於進攻,卻不擅於防守,我們只要利用他的防守漏洞,便可以輕易奪取上庸。」
『奪取上庸一直是我的心愿,以前是曹操手中,我不敢想,但現在是在劉璟手中,而且只是他的邊疆之鎮,和襄陽還隔著房陵郡,拿下上庸對荊州無足輕重,但對於我們漢中,就像是長了一排鋼牙,進可以咬人,退可以固守,先生,上庸我思之已久啊!』
「末將在想,太守這個時候再次提起上庸,會不會和荊州在荊南用兵有關係?」
孟達嘆息一聲道:「我上次去關中,聽說馬超已經和劉璟有密切接觸,曹操是絕不會讓馬超得到關中,應該就在今年,曹操一定會攻打馬超,為了支援馬超,奪取漢中就成了劉璟必然選擇,所以我敢肯定,劉璟在攻克荊南,剷除劉備的後顧之憂后,下一步就是兵指漢中,很可能會在夏天時發動對漢中的戰爭,所以,太守才會想到先發制人,奪取上庸,建立穩固的防禦,我覺得這是明智之舉。」
馬車到了楊松的府邸,楊松下了車,立刻對左右令道:「讓孟達立刻來書房見我!」
楊松心中有些激動起來,他很了解張魯,既然張魯已經第二次提到奪取上庸,這說明他已經下了決心,關鍵是自己要在此事是起到主導作用,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地位不弱化。
現在看來,那根本就是張魯的意思,借張衛之口來試探眾人,見大家沒有反應,他便不再提此事,但他心中卻一直在想著這件事。
楊松一心想將自己勢力插入軍方,這一次是很好的機會,他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立刻回頭吩咐侍衛,「請讓孟將軍上堂。」
孟達點點頭,「末將記得,就是張校尉提出先發制人,奪取上庸,但後來沒有消息了。」
楊松抬頭望著屋頂,不知在想什麼,半晌他問道:「如果讓孟將軍領兵去攻打上庸,孟將軍覺得有多大的把握?」
只是奪取上庸的後果是什麼?雖然現在劉璟在收復荊南,無暇北顧,可一旦他收復了荊南,他會善罷甘休嗎?
孟達欠身道:「實不瞞先生,我兄弟在新年那幾天正好去一趟上庸,一方面是探望舅父,另外一方面,我讓他順便去探一探上庸的情報。」
張魯沒有回應,他目光又望向眾人,見楊松目光中有鄙視之色,便問道:「楊長史,你可有什麼方案?」
孟達走進了書房,楊松正坐在桌后看書,見他進來,便笑眯眯一擺手道:「孟將軍請坐!」
孟達現在的身份是楊松部曲統領,統帥楊松的兩千私兵部曲,他是以張松心腹的身份來漢中投靠楊松,因為張松被殺使他遭到牽連,不得不逃離巴蜀,這一點楊松深信不疑,也是事實,只是孟達隱瞞了他曾投靠劉璟的經過,只是說那段時間他躲在上庸親戚家中避風頭。
孟達昂然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月初我聽楊長史說,太守有取上庸之意,便讓我兄弟去上庸探親的機會,打探了上庸軍情,因為荊州軍大舉進攻荊南,從各地調兵遣將,原本上庸五千守軍也被調走大半,只剩一千餘人。」
原本楊松只是擔心荊州的報復,但孟達告訴了他這個秘密,這便使楊松信心倍增,也忘記了荊州的強大,他沉吟片刻又問:「孟將軍是支持太守奪取上庸嗎?」
楊松讚許地笑道:「太守確實覺得此時是奪取上庸的機會,孟將軍,你怎麼看這件事?」
「巴蜀傳來荊州要取漢中的消息絕對可靠,你就不要問是誰,我現在只想知道,怎麼才能保住漢中?」
其實張魯的意思很清楚,他是在暗示自己,漢中軍應該奪取上庸,楊松這才相通一件事,一個月前張衛忽然提出佔領上庸的建議,當時這個建議來得莫名其妙,儘管他們也聽聞荊州要奪漢中的傳言,但張衛這麼一個粗魯之人,他怎麼會想到先發制人,奪取上庸呢?
「你說得不錯!」
「今天又有消息了。」
孟達坐了下來,楊松嘆了口氣道:「你還記得我一個月前給你說過的那件事嗎?關於上庸。」
大堂內一片嘩然,張衛脹得滿臉通紅,怒道:「胡說,上庸城池高大,易守難攻,憑什麼五千人能拿下,你讓孟達自己來說說看!」
「說得好!」
說到這,楊松瞥了一眼孟達,發現他正沉思不語,不由有些好奇地問道:「孟將軍在想什麼?」
孟達微微一笑:「如果是我領兵去攻上庸,我只要五千軍隊,而且並不會強攻,上兵伐謀,三天之內我便能奪取上庸。」
張魯看了一眼謀士閻圃,徵求他的意見,閻圃淡淡道:「孟將軍是大材之將,應該給他一個為太守效命的機會。」